第437章 可惜現實不允許
重生在四零一路苟到新世紀 作者:爐灃市的白公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呀?
媽,別看京市確實比那個小縣城要好,可是說到底,他們未必就願意離開老家。”
“那倒未必,你們黃大伯老兩口不敢說,他們家的其他人可不一定,特別是那幾個還沒有工作的人,僅憑在地裏掙那幾個工分,什麽時候是個頭?
還有就是眼瞅著他們自家的孩子都長大了,難道不得提早為孩子們做打算?”
“也是,不過我總覺著要想說服他們不太容易。
而且既然要賣包子,我們又該怎麽跟他們合作?
是前期拿錢幫著租店鋪,還是幫著置辦東西?
這點投資的錢,他們也許一時半會拿不出來,可時間久了未必就沒有?”
“老二說的沒錯,這確實是個問題,咱們不妨再想想。”
“媽,我看,我們不妨這樣做!”
“怎麽做?”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集中咱們手中的錢,打聽打聽京市有沒有要賣的商鋪,不居於好壞,咱們先買下來,迴頭修正一番,到時候出租多好。
這樣一來,咱們也不用擔心,迴頭因為錢的事跟黃大伯一家生疏起來。
畢竟在一起合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鬧分歧,時間久了,這感情可就變味了。”
“也是,你說的這辦法也行,就是那賣包子的事呢?”
“賣包子的事,這簡單,直接寫信告訴他們,就說京市出現很多私人在賣包子,掙了不少的錢。
以我黃大伯的聰明才智,一定懂咱們的意思,而且他們在縣城賣包子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要是搬到京市來,真賣起包子來,光糧食這一塊就是一大難事。
畢竟不說別人怎麽樣,就咱們賣烙餅用的糧食唄!
咱們難道還不清楚這裏麵的道道嗎?”
“也對,還是老三想的周到,那就先按照你的意思來,隻不過這樣一來,咱們家想搬離此處恐怕還得延後。
也就是說,還要和大家夥擠在這個院子裏住上很長一段時間!”
“延後就延後唄!”
“就是,反正院裏另外幾家也都知道,咱們家在星期天烙餅賣,沒看到這個星期天,對麵那家也一大早挎著一籃子薄餅去火車站嗎?
別跟我說是送什麽親戚離開,就是送人也沒有給帶那麽多吃食得親戚。
更何況,我可是親眼看到他們家在火車站附近賣薄餅,就是不知道生意怎麽樣?”
“好不好的咱們先不說,就說他們家那麽人,能攢出這麽多的白麵可不容易,想來他們做薄餅的買賣未必能做時間長,除非能弄到固定的糧食來。”
“沒錯,好在現在市場監管不嚴,要不然咱,不說們家容易出事,就是其他人也得跟著擔驚受怕。”
“這話說的沒錯,不過現在院子裏的人,既然知道咱們家在火車站賣烙餅的事,想來用不了多久,他們會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甭管是什麽想法,咱們一概不跟著他們的意思來,也就沒有什麽事。
還有就是,賣烙餅歸賣烙餅,如果有誰眼饞咱們家的餅,開口要的話,那可不能免費給人家。
也不是咱們家舍不得那一塊烙餅,而是院子裏的孩子太多,真的就那麽給出去也不是個事。
更別說咱們都還不知道要在這裏住多久,一次兩次的沒什麽,那要是次數多了咱們家不得賠死?”
“二姐,這你就放心好了,咱們姐弟倆平時不在家,也就周六下午下課後迴來,換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平時咱媽也不會做烙餅。
即使做烙餅那也是星期天,還得天不亮就得起來做,等院裏其他的人起來的時候,咱們早就挎著籃子在火車站了。
他們想吃咱們家的烙餅,要麽提前說,要麽去火車站買。
想在平時吃上咱們家的烙餅,那根本就不可能。
反觀咱們家對麵他們家,那可就不一定了。
不說院裏其他兩戶人家的孩子,就他們自己家的孩子難道不吃那?
別忘了,他們家的孩子才多大,即便想買薄餅賺錢,那也得顧著點孩子才行。
不可能一點都不會自家孩子吃吧?
那樣根本就不現實,反而最後容易鬧出其他的事。”
“還真是,這麽說來,咱們家每個月隻在星期天以及節假日的時候賣烙餅,看似掙的少,那也有一定的好處。”
“沒錯,就是這個烙餅的利潤目前看來並不樂觀呀?”
“那是其他人,咱們家完全沒有這種擔憂。”
“也是,就咱們賣的那麽多種類,總歸有喜歡的一種。”
“沒錯,好在咱們每一樣做的也都不多,而且還有一定的知名度,要不然,也未必就那麽好賣。”
“其實說到底,這做吃食一點難度都沒有,無非就是不要覺著利潤小,就不願意掙。
其實往往適得其反,就因為利潤小,可成本也低,相對的掙的也不算少。
別的不說,就說咱們家,這幾個月也隻有在星期天賣,那掙的錢也比一個工人的月工資多。”
“可不是,要不讓對麵那戶人家眼紅呢?
這都眼紅的開始跟風了!”
“好了,你就別在說對麵那戶人家了,他們眼紅歸眼紅,又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你沒有必要老是說他們家。”
“我這不是給咱們家提提醒嗎?
畢竟大家夥住在一個院子裏,這萬一誰要是做點手腳的話,那可比誰都容易!”
“是很容易,可你怎麽不看看,咱們家的廚房又沒有在外麵,她即便有那個想法,咱們也得給他們機會才行,這沒有機會她就是再有想法也沒有用。”
“老三,你二姐說的沒錯,有關於院裏的事不用太往心裏去。
現在對方那戶別看賣的不多,可也算嚐到甜頭,我敢說,以往即便有什麽想法,他們家現在也沒有那個時間。
恐怕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怎麽掙錢上了。
至於院裏其他兩戶,先不說倒座房人家忙著賣糖葫蘆,就正房住著的那戶人家,想來也在考慮怎麽掙外快?
畢竟家裏那麽多孩子,僅憑一個人的工資怎麽能夠。
媽,別看京市確實比那個小縣城要好,可是說到底,他們未必就願意離開老家。”
“那倒未必,你們黃大伯老兩口不敢說,他們家的其他人可不一定,特別是那幾個還沒有工作的人,僅憑在地裏掙那幾個工分,什麽時候是個頭?
還有就是眼瞅著他們自家的孩子都長大了,難道不得提早為孩子們做打算?”
“也是,不過我總覺著要想說服他們不太容易。
而且既然要賣包子,我們又該怎麽跟他們合作?
是前期拿錢幫著租店鋪,還是幫著置辦東西?
這點投資的錢,他們也許一時半會拿不出來,可時間久了未必就沒有?”
“老二說的沒錯,這確實是個問題,咱們不妨再想想。”
“媽,我看,我們不妨這樣做!”
“怎麽做?”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集中咱們手中的錢,打聽打聽京市有沒有要賣的商鋪,不居於好壞,咱們先買下來,迴頭修正一番,到時候出租多好。
這樣一來,咱們也不用擔心,迴頭因為錢的事跟黃大伯一家生疏起來。
畢竟在一起合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鬧分歧,時間久了,這感情可就變味了。”
“也是,你說的這辦法也行,就是那賣包子的事呢?”
“賣包子的事,這簡單,直接寫信告訴他們,就說京市出現很多私人在賣包子,掙了不少的錢。
以我黃大伯的聰明才智,一定懂咱們的意思,而且他們在縣城賣包子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要是搬到京市來,真賣起包子來,光糧食這一塊就是一大難事。
畢竟不說別人怎麽樣,就咱們賣烙餅用的糧食唄!
咱們難道還不清楚這裏麵的道道嗎?”
“也對,還是老三想的周到,那就先按照你的意思來,隻不過這樣一來,咱們家想搬離此處恐怕還得延後。
也就是說,還要和大家夥擠在這個院子裏住上很長一段時間!”
“延後就延後唄!”
“就是,反正院裏另外幾家也都知道,咱們家在星期天烙餅賣,沒看到這個星期天,對麵那家也一大早挎著一籃子薄餅去火車站嗎?
別跟我說是送什麽親戚離開,就是送人也沒有給帶那麽多吃食得親戚。
更何況,我可是親眼看到他們家在火車站附近賣薄餅,就是不知道生意怎麽樣?”
“好不好的咱們先不說,就說他們家那麽人,能攢出這麽多的白麵可不容易,想來他們做薄餅的買賣未必能做時間長,除非能弄到固定的糧食來。”
“沒錯,好在現在市場監管不嚴,要不然咱,不說們家容易出事,就是其他人也得跟著擔驚受怕。”
“這話說的沒錯,不過現在院子裏的人,既然知道咱們家在火車站賣烙餅的事,想來用不了多久,他們會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甭管是什麽想法,咱們一概不跟著他們的意思來,也就沒有什麽事。
還有就是,賣烙餅歸賣烙餅,如果有誰眼饞咱們家的餅,開口要的話,那可不能免費給人家。
也不是咱們家舍不得那一塊烙餅,而是院子裏的孩子太多,真的就那麽給出去也不是個事。
更別說咱們都還不知道要在這裏住多久,一次兩次的沒什麽,那要是次數多了咱們家不得賠死?”
“二姐,這你就放心好了,咱們姐弟倆平時不在家,也就周六下午下課後迴來,換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平時咱媽也不會做烙餅。
即使做烙餅那也是星期天,還得天不亮就得起來做,等院裏其他的人起來的時候,咱們早就挎著籃子在火車站了。
他們想吃咱們家的烙餅,要麽提前說,要麽去火車站買。
想在平時吃上咱們家的烙餅,那根本就不可能。
反觀咱們家對麵他們家,那可就不一定了。
不說院裏其他兩戶人家的孩子,就他們自己家的孩子難道不吃那?
別忘了,他們家的孩子才多大,即便想買薄餅賺錢,那也得顧著點孩子才行。
不可能一點都不會自家孩子吃吧?
那樣根本就不現實,反而最後容易鬧出其他的事。”
“還真是,這麽說來,咱們家每個月隻在星期天以及節假日的時候賣烙餅,看似掙的少,那也有一定的好處。”
“沒錯,就是這個烙餅的利潤目前看來並不樂觀呀?”
“那是其他人,咱們家完全沒有這種擔憂。”
“也是,就咱們賣的那麽多種類,總歸有喜歡的一種。”
“沒錯,好在咱們每一樣做的也都不多,而且還有一定的知名度,要不然,也未必就那麽好賣。”
“其實說到底,這做吃食一點難度都沒有,無非就是不要覺著利潤小,就不願意掙。
其實往往適得其反,就因為利潤小,可成本也低,相對的掙的也不算少。
別的不說,就說咱們家,這幾個月也隻有在星期天賣,那掙的錢也比一個工人的月工資多。”
“可不是,要不讓對麵那戶人家眼紅呢?
這都眼紅的開始跟風了!”
“好了,你就別在說對麵那戶人家了,他們眼紅歸眼紅,又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你沒有必要老是說他們家。”
“我這不是給咱們家提提醒嗎?
畢竟大家夥住在一個院子裏,這萬一誰要是做點手腳的話,那可比誰都容易!”
“是很容易,可你怎麽不看看,咱們家的廚房又沒有在外麵,她即便有那個想法,咱們也得給他們機會才行,這沒有機會她就是再有想法也沒有用。”
“老三,你二姐說的沒錯,有關於院裏的事不用太往心裏去。
現在對方那戶別看賣的不多,可也算嚐到甜頭,我敢說,以往即便有什麽想法,他們家現在也沒有那個時間。
恐怕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怎麽掙錢上了。
至於院裏其他兩戶,先不說倒座房人家忙著賣糖葫蘆,就正房住著的那戶人家,想來也在考慮怎麽掙外快?
畢竟家裏那麽多孩子,僅憑一個人的工資怎麽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