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子令,是墨家矩子身份的象征。


    除了號令天下墨家門人子弟,據傳其內暗藏一卷《墨家兵法》。


    該兵法,分上下兩部。


    上半部,涵蓋了排兵遣將,行營布陣的種種法門。


    下半部,則是一篇極為高妙的劍法。


    ……


    楊朝升將書籍封麵上的圖案,跟正在被係統解析的宇宙魔方盒子兩相對照。


    沒跑了。


    矩子令和宇宙魔方盒子,無疑是同一個文明的造物。


    如此說來。


    大鵝和米帝兩國傾舉國之力,也不過找到兩三個宇宙魔方。


    自個兒這麽短的時間,就有幸又遇到了一個。


    書籍對作為封麵主題的矩子令,顯然介紹缺缺,倒是有個出處。


    東西收藏在川省都江堰的二王廟。


    這二王廟,又名李冰父子紀念館。


    “李冰?”


    楊朝升不由地喃喃道。


    不為別的。


    李冰這人在華夏實在是太有名了。


    除了個別渾渾噩噩度日的癡兒,咱華夏老百姓恐怕就沒有幾個未聞其名的。


    李冰是華夏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


    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他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太守。


    在這期間,李冰於治水工程方麵,屢建奇功。


    在這些治水工程中,尤其以他跟自個兒的兒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


    都江堰水利工程可謂利貫古今,功蓋千秋。


    自此,打下了川省成為天府之國的堅實基礎。


    川省民眾,因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惠了幾千年。


    直到現而今,都還在承蒙恩惠。


    楊朝升也曾在些許雜談野史上,一窺墨家赴秦的隻言片語。


    華夏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這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空前盛況。


    史稱:百家爭鳴。


    這李冰父子倆,或許就曾師從墨家學說。


    由此不禁引人聯想。


    李冰父子倆在墨家的地位應當不低,其身份很可能是當時的墨家矩子。


    楊朝升決定去川省走一遭。


    這一趟,不光為了矩子令。


    也為了擴充隨身小世界的物種多樣性。


    川省大地物華天寶,孕育著蠻蠻多頗具地域特點的動植物。


    其中,熊貓滾滾和金絲猴熏熏,最為讓楊朝升眼饞。


    他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


    也可以說,他這人想一出是一出,凡事幹了再說。


    楊朝升當即打報告,申請返迴原單位。


    “楊朝升,咱們連軸轉了七八天,你不好好的休養幾天,身體是鐵打的不成?……就這麽急著迴家?不會是擔心自個兒長時間不在家,媳婦兒跟人跑了吧!”


    得知楊朝升提前離隊的消息。


    運輸車隊裏,幾個相熟的駕駛員前來給他送行。


    跟楊朝升關係最好的劉軍,自然不會缺席。


    特麽還不失時機地調侃了楊朝升幾句。


    “我媳婦兒跟我好著呢!我就是想媳婦兒,想兒子了,想早點兒迴家,咋的?”


    知道這劉軍嘴上沒個把門的,什麽樣的玩笑都開。


    楊朝升沒心思跟他鬥嘴,還奉勸了他兩句。


    “軍兒,人人都說你狗嘴裏長不出象牙。往後,沒準會栽在這上頭,長點心吧你嘞!”


    時代的洪流將至。


    劉軍口無遮攔的這毛病,著實讓人為他捏一把汗。


    彼此的關係,還沒到那個程度。


    楊朝升隻能言盡於此。


    大夥兒都以為他急著趕迴家。


    沒曾想,楊朝升兜了個圈子。


    經黔省,直插巴蜀而去。


    黔省的路難行。


    僅次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人無三分銀”就是現而今黔省的真實寫照。


    一路上,走的盡是些陡峭的盤山公路。


    楊朝升這迴算是深切體會到,什麽叫做望山跑死馬。


    就連素來傻大黑粗,皮實耐操的嘎斯51型卡車,都被折騰的小毛病不斷。


    楊朝升修車修的,都有些抑鬱了。


    車輛時不時趴窩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


    常言道:窮山惡水出刁民。


    黔省在曆史上,那也是出了名的土匪窩。


    新華夏眼下承平不久。


    地方上,有一些躲過了大西南剿匪的漏網之魚,隔三差五就會躥出來犯案。


    他們混雜在普通群眾當中。


    身份常於農民或土匪之間變換,極具迷惑性和隱蔽性。


    要不是有吃虧是福係統傍身。


    初來乍到的楊朝升,有幾次都險些著了道。


    又是一天,日頭掛到了西邊。


    楊朝升開車到一處沒人的地界,早早地開啟一條空間通道,進入到隨身小世界中。


    今兒萬幸,嘎斯51型卡車沒有出現啥毛病。


    楊朝升跳下遍布彈痕的車輛。


    “閃身”來到一片田野旁。


    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月對土裏刨食兒的農人來說,正值春耕農忙的季節。


    耕地翻土、選種育苗、施肥灌溉、播種插秧……


    隨身小世界的民宿小院周邊,楊朝升兩口子捯飭的幾百畝地,也麵臨著春耕的問題。


    嗷嗚——


    嗷嗚,嗷嗚——


    狼青小灰眼見主人到來,立馬發出雀躍的嚎叫。


    它沒有像以往那樣,跑去楊朝升眼門前兒撒歡。


    而是盡職盡責的帶領百十隻狼子狼孫,監督著一群人在田間地頭幹活。


    這群埋頭幹農活的人,都是楊朝升途經黔省路上抓的土匪。


    人數有502人。


    這數字很屌,不但是粟大將的代號,還是一種膠水的名字。


    眼瞅著明兒就要離開黔省地界。


    楊朝升不希望再有哪個不開眼的家夥,在他眼巴前兒嚷嚷: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錢。


    仙人——


    仙人——


    被抓的土匪也有人發現,楊朝升的到來。


    他們一個個“撲通”跪下,山唿仙人。


    楊朝升強悍到萬人敵的身手,神秘的空間小世界,還有智慧簡直趕超普通人類的寵物……


    無不讓這些被抓進小世界的土匪,敬畏的如同神明現世。


    這些土匪九成九是文盲,能認識幾個字的幾乎了了。


    學識開拓認知,認知決定眼界。


    他們執拗的認定楊朝升是神仙人物臨凡。


    與此同時,吃虧是福係統“叮,叮,叮——”


    一時,提示音響個不停。


    在這502個土匪中,有33人對他的好感度達到了狂熱,78人達到了忠誠,123人達到了信賴。


    剩下的,全都呈現友善的狀態。


    “我勒個去,怎麽會這樣?”


    真格兒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意外特麽給意外開門——意外到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吃虧是福,導致兒孫滿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捉筆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捉筆人並收藏四合院:吃虧是福,導致兒孫滿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