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卻幾乎是京城裏最後一個才知道,自家妹妹要被送到草原和親的。


    聽到這個消息的原身,那是除了悲哀、恐懼、彷徨、無助之外,心亂如麻,一時間卻是沒有任何主意。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因為他知道妹子被嫁到草原,這輩子恐怕就再也迴不來了。


    而自己現在這種身份,卻是連正大光明見妹妹最後一麵都做不到。


    皇子府是沒有限製他的出入,但問題是他進不了宮啊。


    妹妹離京那可是有五百京營護送的,即便是出了宮他也見不到的。


    原本的世界軌跡當中,原身是掙紮了許久最終沒有做出任何舉動,眼睜睜看著自己世間唯一的至親之人被送去草原。


    他還自我安慰的想著,妹妹在宮裏過的也不好,與自己一樣都這麽大了,連個婚事都沒人張羅。


    這迴去嫁到草原,不但解決了婚事、說不得還能過的好一點兒。


    大不了等到日後自己封王,非然離不了封地但托人給妹妹帶些吃穿用度,讓妹妹在草原上也要過上如同在中原一般的日子。


    隻是這天真的想法,沒兩年就被京城的一場巨變給波及。


    本朝的皇子封王,那是要等到皇上登基至少一兩年之後,穩固了皇位之後才能把需要封王的兄弟封出去的。


    太祖立下這規矩,也是為了避免曆史上的那些皇家奪位慘劇的發生。


    大概意思就是皇子們可以良性競爭爭,但要把影響控製在京城之內朝堂上,而不是早早的把皇子封王,讓他們有了封地,然後暗中蓄養士兵、招納門客,以圖謀不軌的機會。


    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才能,在規則內進行有限度的競爭,等到最後的勝出者坐上皇位,再把那些個鬥爭失敗的兄弟們分封出去,這樣一來就基本能夠保證代代都是強幹弱枝,不虞為了皇位鬧出如前朝那種“八王之亂”一般的慘劇。


    可這迴的問題就是皇帝立太子立的太早,而且太子又嫡又長的身份以及他還算過得去的表現,卻是讓皇帝壓根兒就沒動過要換太子的意思。


    當今皇帝陛下,算上原主單單是皇子就有十三位。


    龍生九子還個個不同呢,更別提十三個被各種陰謀詭計澆灌著茁壯成長起來的皇子了!


    原本就如同前邊兒幾代一樣,大家按規矩競爭上崗,都不把事情做的太過分,最終勝者當皇帝敗者都去當王爺,這事兒大家最終還是能勉強接受的。


    畢竟給了大家公平競爭的機會,而大家也努力過了,心頭的那口不平之傲氣也基本都泄個七七八八了。


    可是當今這皇帝,從小卻就是獨自長大的,見慣了萬貴妃在後宮的各種折騰。


    卻是忍不了,讓自家的孩子們為了這位置起爭端。


    恰好皇後也爭氣,第一胎生的就是男孩,這下當今這位還算是英明的皇帝,就想到了一個餿主意:他要提前把這個位置預定給人,也好打消其他皇子不該有的心思。


    但問題是野心這玩意兒堵不如疏,無止境的欲望又豈是皇權能一直壓製的?表麵上皇子們是一團和氣,對太子皇帝也是無比的恭敬,好像是真的打消了不該有的心思。


    可是各個皇子的不同出生以及立場,就注定了他們不可能真的無欲無求。


    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不是還照樣沒能妥善的處理皇位傳承?


    如今大前這位乾豐帝,雖然很是勤政愛民、納諫如流,但他終究不是如李世民一樣,一刀一槍親手打下江山的開國皇帝。


    少了李世民的殺伐果決,各種政治見解也比質差上一籌,也沒有開國之君那種無敵兵威加持。


    所以事實上當今皇帝,也沒能爭得壓製皇子間的暗流洶湧,他隻是借著太平盛世的大環境,做了一個抹光表麵、掩耳盜鈴的“裱糊匠”。


    出發點是為了,不讓諸皇子被皇位傷了兄弟感情,但是他對自己的能力太過自信了,也低估了人類的欲望與野心。


    這家夥把表麵上捂得嚴絲合縫、一團和氣,結果下麵兒皇子之間,卻孕育著一座,一旦爆發就能傾覆盛世大乾的火山!


    結果就是:皇帝把四公主出嫁到草原,借此與突厥三部之一的竭力部達成盟約。


    接下來就是對草原戰事的轉折,突厥三部由於內部出了問題,這是開始在打草穀的時候連連失利。


    草原上有時不時通風報信下黑手的竭力部,中原又有體量龐大而且均為強盛的大乾帝國不遺餘力的打擊。


    當然了,竭力部自然不是老老實實的在幫助他錢,那位野性勃勃的支奴幹汗,卻是在其餘兩個部族被削弱時,uu看書wukanshu暗中在不停的找機會“挖牆腳”。


    不但能通過與大錢之間的盟約,得到軍費以及不少精良的武器,而且還能偷摸的在後方收攏更多的其餘兩族難民。


    大乾國又怎麽可能放任草原一統,如曆史上一般,再次威脅到繁華的中原王朝?


    最終確實在一場關鍵戰役當中,不但對付了突厥其餘兩部就連有盟約存在的竭力部也算計了進去。


    那一戰可謂是大乾朝堂,籌謀已久的一場突然發力的傾國之戰,已經與大乾暗中和平相處了多年的竭力部,確實被打了個猝不及防,要不是這些年著實發展的不錯,可能都有滅族之危。


    但即便如此,經過狼居胥山一役,突厥三部這是再一次遭到了幾乎致命的沉痛打擊。


    其餘兩族差點兒被滅族,竭力部也是今年暗中發展的事例損失了大半。


    惱怒大乾“背信棄義”的竭力部,支奴幹汗迴去二話不說,就把留在後方的原生妹妹給砍了!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那一紙盟約不是那麽牢靠,大家都隻是在爭取時間壯大自己罷了。


    隻是竭力部萬萬沒有料到:大乾居然能夠那麽決絕,幾乎舉全國之兵不計代價的,在竭力部認為:還不到大乾動手時機的狀況下,提前發動了一場殺敵的一萬自損八千的突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一級保護廢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淘i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淘ing並收藏諸天一級保護廢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