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鬆打發弟子照看圓盤,自己徑直來到後山煉丹之所。
這一處地界因著他常年煉丹,空氣中總是飄散著一股若有若無的丹藥香氣。
後山雲霧繚繞,飄渺如若仙境。
但見一座白玉丹房聳立在一塊光潔的山腰處,到得近處,進門處可見一塊上書“青鬆丹房”的木匾。
這一座丹房是張青鬆為了練習火法煉丹之術所建造,其內打通了地脈,引了地火上來。
又因地火之故,很是花費了一番氣力來疏通地下水脈,使得這青鬆山山體內暗河密布,總算沒讓地火將此地炙烤成一片荒山。
這些時日來,張青鬆手中一道雲氣寶術更添玄妙,有了培育靈物之效。
要說起來,這山體內暗河之中,便有著一種張青鬆以雲氣寶術培育的靈種,得名他命名曰:雲氣魚。
這是張青鬆在全魚司享用過漠雲魚後的心血來潮之作。
這雲氣魚每至朝霞、晚霞之日,便會遊至青鬆山巔一口白玉寒潭,口吐赤、白、金、青、紫五色靈氣。這五色靈氣收集起來,可以用來製作風起雲,效果極佳;還能用來煉製靈布靈帛,進而用來織造衣裳、袍子等,繡繪上靈紋,當是一件好寶物;又或是用來煉製羅網、匹練等法器,煉成之後五光十色的,也是仙子佳人心喜之物。
雲氣魚價值不小,也算是誤打誤撞,讓張青鬆這青鬆山上多了一項進項。
隻因張青鬆財大氣粗,修行已至築基巔峰之境,正著手渡天地人三劫,對於這一些雲氣魚也不甚看重,便交由張纖纖來打理。
自和家族合作丹藥一事,張纖纖早已搬至青鬆山腳結廬而居,每至太陽升起或落下,天邊有朝霞或晚霞之時,便會攀上青鬆山巔,收集五彩靈氣。
進的丹房,入眼所見最為矚目的是一處呈現九宮模樣的地火之池。
這地火之池內有九孔,自孔洞中有地火之力噴湧而上,被陣勢聚斂、純化,於是形成這樣一個地火如水的池子。
在丹房兩側,擺放著兩個靈木架子,架子上麵放著一個個靈玉葫蘆。
這兩側架子上的靈玉葫蘆,卻是用來裝盛丹藥之用的。
其中,有百草係列的百草益氣丹、百草固體丹、百草補血丹、百草養脈丹,等等;有丹參係列的丹參養氣丹、丹參培元丹、丹參壯血丹,等等;還有靈芝係列的靈芝滋養露、靈芝純元露、靈芝療傷露,等等。
這些都是大益於通脈境修行的丹藥,亦是張青鬆與張家合作的主要丹藥。
至於有助於練氣境的丹藥,煉成之後,都會被張青鬆帶在身上或是放到青鬆院去,不至於大大咧咧的放在這煉丹房。
畢竟,煉丹房建造時間不長,還不曾並入天一劍宗的護宗大陣保護之列。
張青鬆來到偏房一間靜室,靜室內擺著一張案幾,案幾上放著幾摞書。
他做到案幾後,手捧書卷細細品讀。
書頁散發著芝蘭之香,這是修士製造的“芝蘭紙”,不懼一般水火,可保千年、萬年不腐不壞,還時刻散發著一種靈心心怡的芝蘭香氣。
所謂芝蘭之室,在這個世界,指的不僅僅是品德高潔的大賢居所,還可以是因著芝蘭紙散發的氣息滿溢了房間。
芝蘭紙用木黃芝與花白蘭煉製而成,雖然比不得玉簡、玉玨方便、長久,但以此種紙張書寫記錄,讀起來卻又一種儀式感。
到了築基境以後,修士之間若非必要,多喜用書籍來閱讀、學習,玉簡、玉玨多是用來備份、記錄。
也不僅是儀式感,還是因為閱讀書籍之時可以前後翻找,不比使用玉簡、玉玨的一切都需要迴想,前者更容易陷入深思。
同時,一些大修士手書的書籍,文章天成,或多或少會蘊含些許大修士的感悟。
張青鬆翻著書頁,很快從“嚶嚶嚶”的腦子嗡嗡作響狀態裏安定下來。
書的封麵上,以雲紋纂字書寫有“說火一冊下”的字樣,案幾上還有五摞書,其中三摞書都是“說火”,是為上中下三卷,每卷有十冊。另有兩摞書是“控火”上卷與下卷。
“或許可以試一試了!”張青鬆呢喃一句,放下書籍,徑直來到丹房正室。
張青鬆研習火法煉丹有一段時日了,有著水法煉丹的對照,更是隱隱觸摸到一絲丹道本質,這讓他生出許多的奇思妙想來。
按部就班的學習火法煉丹之術?
不。
他並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至少,在滿足了自己內心的好奇以前,他不至於立刻去按部就班的學習火法煉丹之術。
張青鬆今日便準備試一試以金石為藥煉一煉“金丹”!
在地火池前盤坐下來,座下是五色靈氣織造的蒲團,柔柔暖暖軟軟的,益久坐。
隻見張青鬆雙指並攏,向著丹爐一指。
丹田內法力快速湧出,順著手指直奔丹爐而去。
神念魂力勾連天地靈氣,引動大地元磁之力,隻見那爐子慕然一震,隨後飄離地麵,且慢慢變大,直到離地三尺,爐體也在法力作用下達到三丈大小後方才停止。
隻見爐子浮於空中,張青鬆不做停留,右手掐動指訣,引出地火朝丹爐下方燒去。
張青鬆小心的控製著地火池中的地火緩緩的輸出,先是升起一簇火苗,而後漸漸壯大,最後穩定的包裹住丹爐。
看見地火將丹爐整個的包裹,張青鬆左手分出一絲法力,讓爐子開始緩緩旋轉。
同時,u看書.uuknhu.cm 神念感應著丹爐內的溫度變化,待達到一定溫度時,張青鬆右手一揮,丹爐的蓋子緩緩飛起……
接著,早已備好放置於一旁的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物,按照一定順序,一一在法力的包裹下落入丹爐內,蓋子再次緩緩合上。
做完這些,張青鬆的麵色變得更加的肅然而莊重。
左手又分出一道法力接管落入丹爐內的金屬等,右手不斷掐訣,仔細調控丹爐內各處的溫度。
地火兇猛。
在一刻鍾後,張青鬆右手指訣一變,法力卷開爐蓋,純淨的汞液在空中劃出一道暗銀色的弧線落入爐內,同時,爐底有細膩的灰燼落下。
此刻的丹爐之中,僅剩下五團介乎於氣體、溶液與等離子狀的金屬物。它們分別是金、銀、銅、鐵、汞。
張青鬆的神念一直仔細的感受著,在此刻兇猛的地火灼燒之下,五團金屬物有了細微的變化。
在張青鬆的感知中,五團金屬物漸漸有了屬性,金屬金、銀屬木、銅屬火、鐵屬土而汞屬水!
內中出現了不同屬性的元氣!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這一處地界因著他常年煉丹,空氣中總是飄散著一股若有若無的丹藥香氣。
後山雲霧繚繞,飄渺如若仙境。
但見一座白玉丹房聳立在一塊光潔的山腰處,到得近處,進門處可見一塊上書“青鬆丹房”的木匾。
這一座丹房是張青鬆為了練習火法煉丹之術所建造,其內打通了地脈,引了地火上來。
又因地火之故,很是花費了一番氣力來疏通地下水脈,使得這青鬆山山體內暗河密布,總算沒讓地火將此地炙烤成一片荒山。
這些時日來,張青鬆手中一道雲氣寶術更添玄妙,有了培育靈物之效。
要說起來,這山體內暗河之中,便有著一種張青鬆以雲氣寶術培育的靈種,得名他命名曰:雲氣魚。
這是張青鬆在全魚司享用過漠雲魚後的心血來潮之作。
這雲氣魚每至朝霞、晚霞之日,便會遊至青鬆山巔一口白玉寒潭,口吐赤、白、金、青、紫五色靈氣。這五色靈氣收集起來,可以用來製作風起雲,效果極佳;還能用來煉製靈布靈帛,進而用來織造衣裳、袍子等,繡繪上靈紋,當是一件好寶物;又或是用來煉製羅網、匹練等法器,煉成之後五光十色的,也是仙子佳人心喜之物。
雲氣魚價值不小,也算是誤打誤撞,讓張青鬆這青鬆山上多了一項進項。
隻因張青鬆財大氣粗,修行已至築基巔峰之境,正著手渡天地人三劫,對於這一些雲氣魚也不甚看重,便交由張纖纖來打理。
自和家族合作丹藥一事,張纖纖早已搬至青鬆山腳結廬而居,每至太陽升起或落下,天邊有朝霞或晚霞之時,便會攀上青鬆山巔,收集五彩靈氣。
進的丹房,入眼所見最為矚目的是一處呈現九宮模樣的地火之池。
這地火之池內有九孔,自孔洞中有地火之力噴湧而上,被陣勢聚斂、純化,於是形成這樣一個地火如水的池子。
在丹房兩側,擺放著兩個靈木架子,架子上麵放著一個個靈玉葫蘆。
這兩側架子上的靈玉葫蘆,卻是用來裝盛丹藥之用的。
其中,有百草係列的百草益氣丹、百草固體丹、百草補血丹、百草養脈丹,等等;有丹參係列的丹參養氣丹、丹參培元丹、丹參壯血丹,等等;還有靈芝係列的靈芝滋養露、靈芝純元露、靈芝療傷露,等等。
這些都是大益於通脈境修行的丹藥,亦是張青鬆與張家合作的主要丹藥。
至於有助於練氣境的丹藥,煉成之後,都會被張青鬆帶在身上或是放到青鬆院去,不至於大大咧咧的放在這煉丹房。
畢竟,煉丹房建造時間不長,還不曾並入天一劍宗的護宗大陣保護之列。
張青鬆來到偏房一間靜室,靜室內擺著一張案幾,案幾上放著幾摞書。
他做到案幾後,手捧書卷細細品讀。
書頁散發著芝蘭之香,這是修士製造的“芝蘭紙”,不懼一般水火,可保千年、萬年不腐不壞,還時刻散發著一種靈心心怡的芝蘭香氣。
所謂芝蘭之室,在這個世界,指的不僅僅是品德高潔的大賢居所,還可以是因著芝蘭紙散發的氣息滿溢了房間。
芝蘭紙用木黃芝與花白蘭煉製而成,雖然比不得玉簡、玉玨方便、長久,但以此種紙張書寫記錄,讀起來卻又一種儀式感。
到了築基境以後,修士之間若非必要,多喜用書籍來閱讀、學習,玉簡、玉玨多是用來備份、記錄。
也不僅是儀式感,還是因為閱讀書籍之時可以前後翻找,不比使用玉簡、玉玨的一切都需要迴想,前者更容易陷入深思。
同時,一些大修士手書的書籍,文章天成,或多或少會蘊含些許大修士的感悟。
張青鬆翻著書頁,很快從“嚶嚶嚶”的腦子嗡嗡作響狀態裏安定下來。
書的封麵上,以雲紋纂字書寫有“說火一冊下”的字樣,案幾上還有五摞書,其中三摞書都是“說火”,是為上中下三卷,每卷有十冊。另有兩摞書是“控火”上卷與下卷。
“或許可以試一試了!”張青鬆呢喃一句,放下書籍,徑直來到丹房正室。
張青鬆研習火法煉丹有一段時日了,有著水法煉丹的對照,更是隱隱觸摸到一絲丹道本質,這讓他生出許多的奇思妙想來。
按部就班的學習火法煉丹之術?
不。
他並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至少,在滿足了自己內心的好奇以前,他不至於立刻去按部就班的學習火法煉丹之術。
張青鬆今日便準備試一試以金石為藥煉一煉“金丹”!
在地火池前盤坐下來,座下是五色靈氣織造的蒲團,柔柔暖暖軟軟的,益久坐。
隻見張青鬆雙指並攏,向著丹爐一指。
丹田內法力快速湧出,順著手指直奔丹爐而去。
神念魂力勾連天地靈氣,引動大地元磁之力,隻見那爐子慕然一震,隨後飄離地麵,且慢慢變大,直到離地三尺,爐體也在法力作用下達到三丈大小後方才停止。
隻見爐子浮於空中,張青鬆不做停留,右手掐動指訣,引出地火朝丹爐下方燒去。
張青鬆小心的控製著地火池中的地火緩緩的輸出,先是升起一簇火苗,而後漸漸壯大,最後穩定的包裹住丹爐。
看見地火將丹爐整個的包裹,張青鬆左手分出一絲法力,讓爐子開始緩緩旋轉。
同時,u看書.uuknhu.cm 神念感應著丹爐內的溫度變化,待達到一定溫度時,張青鬆右手一揮,丹爐的蓋子緩緩飛起……
接著,早已備好放置於一旁的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物,按照一定順序,一一在法力的包裹下落入丹爐內,蓋子再次緩緩合上。
做完這些,張青鬆的麵色變得更加的肅然而莊重。
左手又分出一道法力接管落入丹爐內的金屬等,右手不斷掐訣,仔細調控丹爐內各處的溫度。
地火兇猛。
在一刻鍾後,張青鬆右手指訣一變,法力卷開爐蓋,純淨的汞液在空中劃出一道暗銀色的弧線落入爐內,同時,爐底有細膩的灰燼落下。
此刻的丹爐之中,僅剩下五團介乎於氣體、溶液與等離子狀的金屬物。它們分別是金、銀、銅、鐵、汞。
張青鬆的神念一直仔細的感受著,在此刻兇猛的地火灼燒之下,五團金屬物有了細微的變化。
在張青鬆的感知中,五團金屬物漸漸有了屬性,金屬金、銀屬木、銅屬火、鐵屬土而汞屬水!
內中出現了不同屬性的元氣!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