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一出價,就把廣告費提高了整整百分之五十。
這讓周大福的黃偉明感到十分憤怒,恨得直咬牙。
畢竟,周大福和周生生這兩家公司已經相互競爭了數十年之久,彼此之間可謂是知根知底。
隻要其中一方舉辦活動,另一家必然會迅速跟進。
這種激烈的競爭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全球範圍內的角逐如出一轍。
而這恰恰是王大偉所期望看到的局麵。
他費盡心思把兩個大冤家請來,不就是為了這個效果嗎?
當看到周生生的楊帆抬高價格時,王大偉簡直樂開了花。
王大偉並沒有就此滿足,反而將目光停留在周大福的黃偉明身上。
片刻後,才轉過頭來麵向全場企業代表,情緒激昂地喊道:
“周生生出價一毛五,還有誰能出更高的價格嗎?”
在發現無人迴應之後,王大偉繼續說道:“一毛五第一次!”
緊接著,他又喊道:
“一毛五第二次……”
“一毛八!”曾偉明內心經過一番激烈掙紮之後,最終還是咬著牙喊出了這個價格。
“周大福出價一毛八,還有比這更高的嗎?”王大偉再次興奮地喊道。
“一毛九!”楊帆舉起手喊道。
“兩毛!”曾偉明毫不示弱地喊道。
周大福公司報出這個價格後,現場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周生生的楊帆身上。
此刻的楊帆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臉上滿是糾結與懊悔之色。
他後悔自己剛才沒有直接開出更高的價格。
畢竟,作為周生生宣傳部門的負責人,他心裏很清楚,以兩毛錢一份的價格在飛娛日報上投放廣告已經是極限了。
這樣的價格與在其他多家報紙同時投放廣告並無太大差別。
如果超出這個價格,那就得不償失了,倒不如選擇在其他報紙上投放廣告更為劃算。
在猶豫了片刻之後,楊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不再繼續出價。
其他企業的代表們當然也不傻,看到楊帆沒有出價,他們自然明白不能當這個冤大頭。
畢竟還有三個廣告位呢!
房地產和珠寶首飾行業已經有企業分別拿下了廣告位。
根據《飛娛日報》公布的廣告規則,這兩個行業的企業代表,已經不能參加接下來的廣告位拍賣。
這讓剩下的其它行業企業代表們都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行業的代表都是資金雄厚的大佬級人物。
少了他們競爭,自家公司自然有了更多機會。
王大偉見無人繼續出價,十分幹脆地宣布道:
“恭喜周大福成功競得一個廣告位,請相信《飛娛日報》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曾偉明臉上掛著職業化的笑容,說道:“我也相信周大福與飛娛報業的合作將會非常愉快!”
別看曾偉明嘴上說得好聽,但其實他心裏苦不堪言。
在一家報紙上投入如此巨額的廣告費,對他來說還是生平第一次,心裏多少有點沒底。
王大偉才不會管曾偉明是怎麽想的呢!
他現在隻關心自己的廣告位拍賣大業能否順利完成。
“在座的各位企業代表們注意啦!
廣告位現在隻剩下最後三個了哦,
如果你們有需要的話一定要抓緊時間啊......”
王大偉的話語裏充滿了煽動性和蠱惑力。
使得現場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了起來。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彼此的競爭對手身上。
經過一輪又一輪激烈無比的競爭之後,剩下的那三個廣告位終於各自迎來了它們的新主人。
其中一個廣告位最終被港城有著“成衣大王”美譽的林百興旗下的麗星製衣公司代表成功拍下。
成交價為每份報紙 1.5 毛錢廣告費。
另外一個廣告位則是被來自漂亮國的花旗銀行以每份報紙 1.8 毛錢廣告費的價格拿下。
最令人感到驚訝不已的是最後一個廣告位,竟然拍出了每份報紙高達 2.5 毛錢廣告費的驚人價格!
而拍下這個廣告位的是李超人旗下的百佳超市!
《飛娛日報》五個廣告位,李超人旗下公司就包攬了兩個。
這讓王大偉內心感歎:“李超人就是李超人,果然財大氣粗。
之所以拍出如此驚人的高價,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被譽為\"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正是拍賣廣告位的另一個對手。
一個是華資巨頭,一個洋行之王。
這兩大巨頭,旗下的超市近來正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市場爭奪戰,價格戰更是異常激烈。
盡管這些年來,怡和洋行一直在將投資重心轉向海外,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徹底放棄了港城市場。
相反,他們始終對這塊風水寶地虎視眈眈。
而《飛娛日報》作為一份發行量巨大、覆蓋麵廣泛的報紙,幾乎涵蓋了全港城市民。
無疑成為了超市類企業投放廣告的絕佳選擇。
在這場龍爭虎鬥中,飛娛報業反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此時此刻,王大偉心中暗自盤算著:
《飛娛日報》五個廣告位加起來,拍出了每份報紙 0.88 港元的廣告費!
如果再乘以 70 萬份的發行量,那麽一天的總收入便高達 61.6 萬港元!
這個數字實在是令人咋舌!
港城沒有一家報紙有這個收入。
當然,免費報紙的成本也是相當高昂的。
飛娛日報各項成本相加之後,每份報紙高達四毛錢!
這一數字比港城其他報紙的成本高出整整一倍。
盡管如此,扣除成本後,每份飛娛日報仍能獲得 4.8 毛錢的毛利。
這樣算下來,每月的毛利收入可達一千多萬港元之巨。
再減去各類稅費支出和開銷,純利潤至少還有三成。
換句話說,每個月都能淨賺三百多萬港幣。
這份利潤無疑屬於報紙行業中的頂尖水平。
通過與此利潤相對比可以發現。
僅憑借飛娛日報一份報紙,飛娛報業就能超越星島報業這家報界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
此時此刻,王大偉心中不禁狂喜:“看以後還有誰敢說免費報紙不賺錢?”
王大偉此時內心對老板陳飛佩服的五體投地,暗道:
“陳少哪裏是什麽紈絝子弟,他簡直就是堪比李超人的商界奇才啊!”
………
陳飛還不知道,飛娛日報廣告位招商大會經過王大偉的騷操作,辦的相當成功。
此時的他,正坐在半島酒店一個角落裏,饒有興致的偷聽著兩個人的談話。
這讓周大福的黃偉明感到十分憤怒,恨得直咬牙。
畢竟,周大福和周生生這兩家公司已經相互競爭了數十年之久,彼此之間可謂是知根知底。
隻要其中一方舉辦活動,另一家必然會迅速跟進。
這種激烈的競爭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全球範圍內的角逐如出一轍。
而這恰恰是王大偉所期望看到的局麵。
他費盡心思把兩個大冤家請來,不就是為了這個效果嗎?
當看到周生生的楊帆抬高價格時,王大偉簡直樂開了花。
王大偉並沒有就此滿足,反而將目光停留在周大福的黃偉明身上。
片刻後,才轉過頭來麵向全場企業代表,情緒激昂地喊道:
“周生生出價一毛五,還有誰能出更高的價格嗎?”
在發現無人迴應之後,王大偉繼續說道:“一毛五第一次!”
緊接著,他又喊道:
“一毛五第二次……”
“一毛八!”曾偉明內心經過一番激烈掙紮之後,最終還是咬著牙喊出了這個價格。
“周大福出價一毛八,還有比這更高的嗎?”王大偉再次興奮地喊道。
“一毛九!”楊帆舉起手喊道。
“兩毛!”曾偉明毫不示弱地喊道。
周大福公司報出這個價格後,現場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周生生的楊帆身上。
此刻的楊帆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臉上滿是糾結與懊悔之色。
他後悔自己剛才沒有直接開出更高的價格。
畢竟,作為周生生宣傳部門的負責人,他心裏很清楚,以兩毛錢一份的價格在飛娛日報上投放廣告已經是極限了。
這樣的價格與在其他多家報紙同時投放廣告並無太大差別。
如果超出這個價格,那就得不償失了,倒不如選擇在其他報紙上投放廣告更為劃算。
在猶豫了片刻之後,楊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不再繼續出價。
其他企業的代表們當然也不傻,看到楊帆沒有出價,他們自然明白不能當這個冤大頭。
畢竟還有三個廣告位呢!
房地產和珠寶首飾行業已經有企業分別拿下了廣告位。
根據《飛娛日報》公布的廣告規則,這兩個行業的企業代表,已經不能參加接下來的廣告位拍賣。
這讓剩下的其它行業企業代表們都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行業的代表都是資金雄厚的大佬級人物。
少了他們競爭,自家公司自然有了更多機會。
王大偉見無人繼續出價,十分幹脆地宣布道:
“恭喜周大福成功競得一個廣告位,請相信《飛娛日報》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曾偉明臉上掛著職業化的笑容,說道:“我也相信周大福與飛娛報業的合作將會非常愉快!”
別看曾偉明嘴上說得好聽,但其實他心裏苦不堪言。
在一家報紙上投入如此巨額的廣告費,對他來說還是生平第一次,心裏多少有點沒底。
王大偉才不會管曾偉明是怎麽想的呢!
他現在隻關心自己的廣告位拍賣大業能否順利完成。
“在座的各位企業代表們注意啦!
廣告位現在隻剩下最後三個了哦,
如果你們有需要的話一定要抓緊時間啊......”
王大偉的話語裏充滿了煽動性和蠱惑力。
使得現場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了起來。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彼此的競爭對手身上。
經過一輪又一輪激烈無比的競爭之後,剩下的那三個廣告位終於各自迎來了它們的新主人。
其中一個廣告位最終被港城有著“成衣大王”美譽的林百興旗下的麗星製衣公司代表成功拍下。
成交價為每份報紙 1.5 毛錢廣告費。
另外一個廣告位則是被來自漂亮國的花旗銀行以每份報紙 1.8 毛錢廣告費的價格拿下。
最令人感到驚訝不已的是最後一個廣告位,竟然拍出了每份報紙高達 2.5 毛錢廣告費的驚人價格!
而拍下這個廣告位的是李超人旗下的百佳超市!
《飛娛日報》五個廣告位,李超人旗下公司就包攬了兩個。
這讓王大偉內心感歎:“李超人就是李超人,果然財大氣粗。
之所以拍出如此驚人的高價,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被譽為\"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正是拍賣廣告位的另一個對手。
一個是華資巨頭,一個洋行之王。
這兩大巨頭,旗下的超市近來正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市場爭奪戰,價格戰更是異常激烈。
盡管這些年來,怡和洋行一直在將投資重心轉向海外,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徹底放棄了港城市場。
相反,他們始終對這塊風水寶地虎視眈眈。
而《飛娛日報》作為一份發行量巨大、覆蓋麵廣泛的報紙,幾乎涵蓋了全港城市民。
無疑成為了超市類企業投放廣告的絕佳選擇。
在這場龍爭虎鬥中,飛娛報業反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此時此刻,王大偉心中暗自盤算著:
《飛娛日報》五個廣告位加起來,拍出了每份報紙 0.88 港元的廣告費!
如果再乘以 70 萬份的發行量,那麽一天的總收入便高達 61.6 萬港元!
這個數字實在是令人咋舌!
港城沒有一家報紙有這個收入。
當然,免費報紙的成本也是相當高昂的。
飛娛日報各項成本相加之後,每份報紙高達四毛錢!
這一數字比港城其他報紙的成本高出整整一倍。
盡管如此,扣除成本後,每份飛娛日報仍能獲得 4.8 毛錢的毛利。
這樣算下來,每月的毛利收入可達一千多萬港元之巨。
再減去各類稅費支出和開銷,純利潤至少還有三成。
換句話說,每個月都能淨賺三百多萬港幣。
這份利潤無疑屬於報紙行業中的頂尖水平。
通過與此利潤相對比可以發現。
僅憑借飛娛日報一份報紙,飛娛報業就能超越星島報業這家報界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
此時此刻,王大偉心中不禁狂喜:“看以後還有誰敢說免費報紙不賺錢?”
王大偉此時內心對老板陳飛佩服的五體投地,暗道:
“陳少哪裏是什麽紈絝子弟,他簡直就是堪比李超人的商界奇才啊!”
………
陳飛還不知道,飛娛日報廣告位招商大會經過王大偉的騷操作,辦的相當成功。
此時的他,正坐在半島酒店一個角落裏,饒有興致的偷聽著兩個人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