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幹起來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等了沒多大一會兒功夫,邵老三的徒弟也迴來了,他身後跟著的,又是長長的隊伍。
木匠作坊裏的人來了,身後又是推車又是牛車馬車的,車上放著的全都是木料,到了現場,就隻有邵老三上去迎接,之後邵老三又來李複跟前匯報情況。
“殿下,木匠作坊那邊,人過來了,還有一部分人在後頭,正在運送木料。”
“今天他們就能在這邊開始幹活,晚上的話,就迴作坊裏休息,不占用這邊的帳篷了,明天一早,再繼續過來幹活。”
“眼下就隻能先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將木料都收拾好什麽的,正兒八經的開始開工幹活,也得先提前確定好尺寸才行。”
這邊還什麽都沒有呢,就算是想動手,也無從下手。
李複微微頷首,看向了薑確。
薑確無奈點頭。
“行行行,我知道了,明天早上,保證讓所有人正式開工。”
薑確嘴上這麽說著,心裏早就開始罵罵咧咧了,得,今天晚上也睡不安穩了,得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提前安排好才行。
李複讓邵老三去找伍良業,讓伍良業給他們說著,先將彈棉花要用到的工具打造出來。
這個用不著什麽量尺寸,根據伍良業的口述和木匠們的經驗,現場人員材料都是現成的。
至於牛筋,離著長安城這麽近,無非就是著人快馬加鞭的去一趟西市的事兒。
長安城缺什麽都不會缺人,更不會缺想要掙錢的人。
涇陽王府的賬房先生支起攤子開始招人,都用不了半個時辰,周圍就已經是人滿為患了。
秋收已經結束了,家裏沒有什麽活兒,現在有個事情能夠讓他們掙錢,還不上趕著點?
而且,這可是涇陽王府在招人,人家從來不欠工錢的,隻要幹活利落,結賬的時候,比他們幹活兒都利落。
整個長安的人都知道了,涇陽王府現在可不缺錢。
因此,賬房先生這邊,很快就招攬了人,讓他們明天直接去城外的工地上報到。
涇陽王府的人將圖紙取了過來,交給了李複,李複看都不看,直接交給了薑確。
“看看圖紙,無誤的話,接下來就全交給你了。”李複說道:“我的管家不能留在這裏,宅子裏還有事情等著他去安排呢,但是馬周他們,會留在這邊。”
“你要是覺得不夠的話,我去匠作監再拉幾個人過來,都讓你使喚。”
“反正這事兒,牽頭的是陛下,要是缺人的話,離著長安這麽近,直接去朝堂上拉人都行,不用白不用。”
薑確聞言,連連搖頭。
“夠了夠了,修個作坊而已,用不著去朝堂上拉人,再者說了,你去朝堂上拉人,人來了,是人家聽我的,還是我聽人家的?”
“我隻是個小小的匠作少匠,工作多,沒提成,人家休假我加班.......”
“停!”李複伸手止住了薑確的言辭。
接下來是不是還有什麽房貸沒還清,保險自己買,好在不用交停車費,因為根本買不起車........
這都什麽跟什麽。
好歹也是個匠作少匠,還出身薑家,在長安城裏,大宅子住著,出門不是騎馬就是乘車。
“哪來這麽多牢騷,什麽沒提成?”
“放心,少不了你的。”
薑確的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哎呀,我就是這麽一說,你就是這麽一聽,不要放在心上。”
薑確信心滿滿,大手一揮。
“開工!”
李複也笑了。
這混蛋。
“對了,接下來的幾天,我也會天天來這邊看著點。”李複叮囑著。
“怎麽著,你沒別的事情做了?”
“恩。”李複點頭:“留在長安城,就隻剩下這一件事了,而且這件事,該說的我也說了,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也不能辜負這麽多人對我的信任啊。”
主要是,天天往工地上跑,到時候拿著賬本進宮找李二鳳要賬的時候,也有個說辭。
我都天天往工地上跑,就差住在工地上了,十天,給你一個奇跡,從無到有。
現在我來結賬,你一個皇帝,好意思跟我一個郡王擱這兒支支吾吾的?
事情是不是你讓辦的。
是吧。
那現在我累死累活的辦成了,你是不是也就不好意思講價了。
李複心裏的算盤扒拉的震天響。
金吾衛的行動十分迅速,搭建好了帳篷之後,最先入住進去的,就是木匠作坊的工匠們,他們將工具和木料全都抬進了帳篷當中,當即就開始著手工作。
打造什麽桌椅板凳,這些都是簡單活兒,無非就是費些時間而已,現在就可以開始做。
作坊要用到的一些普通的工具,都能馬上著手開始幹。
都當了這麽多年的木匠了,經驗十分老到,不重要的事情指揮徒弟們做就是了。
伍良業在跟邵老三他們說彈棉花的工具,邵老三也是個人才,一聽就明白了,當即讓人取來紙筆,按照伍良業說的,繪製出來,連具體的尺寸都有了。
再就是彈棉花要用到的大桌子,也要打造幾張,將來肯定是用得上。
眾人都開始忙碌起來,唯一清閑的,就隻有李複和他帶的另外幾個護衛了,連薑確,拿到圖紙之後,也帶著人開始在空地上測量了。
測量好了之後,用白灰劃線,打上木頭釺子,拉上線。
侯景帶來的其他人,也沒閑著,拿上現成的工具開始清理荒地。
什麽枯草亂石,都清理掉,不平整的地方,那就拿著鏟子給鏟平整了,將土運到旁邊去。
下午的時候,基本上這邊就已經開始開工了。
涇陽王府的諸多人,還負責起了後勤。
各種物資的采購,是老周負責的,最後交到了馬周的手裏,王府的人,馬周也可以隨意調用,賬房先生也來這邊駐紮,每花出一筆錢,賬房先生都要如實記錄下來。
一式三份,有一份要送到涇陽王府。
當然,這份賬本也不是最終的賬本。
最終的賬本,是要將各項花銷,各個賬房先生手裏的賬本都匯總起來的。
木匠作坊裏的人來了,身後又是推車又是牛車馬車的,車上放著的全都是木料,到了現場,就隻有邵老三上去迎接,之後邵老三又來李複跟前匯報情況。
“殿下,木匠作坊那邊,人過來了,還有一部分人在後頭,正在運送木料。”
“今天他們就能在這邊開始幹活,晚上的話,就迴作坊裏休息,不占用這邊的帳篷了,明天一早,再繼續過來幹活。”
“眼下就隻能先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將木料都收拾好什麽的,正兒八經的開始開工幹活,也得先提前確定好尺寸才行。”
這邊還什麽都沒有呢,就算是想動手,也無從下手。
李複微微頷首,看向了薑確。
薑確無奈點頭。
“行行行,我知道了,明天早上,保證讓所有人正式開工。”
薑確嘴上這麽說著,心裏早就開始罵罵咧咧了,得,今天晚上也睡不安穩了,得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提前安排好才行。
李複讓邵老三去找伍良業,讓伍良業給他們說著,先將彈棉花要用到的工具打造出來。
這個用不著什麽量尺寸,根據伍良業的口述和木匠們的經驗,現場人員材料都是現成的。
至於牛筋,離著長安城這麽近,無非就是著人快馬加鞭的去一趟西市的事兒。
長安城缺什麽都不會缺人,更不會缺想要掙錢的人。
涇陽王府的賬房先生支起攤子開始招人,都用不了半個時辰,周圍就已經是人滿為患了。
秋收已經結束了,家裏沒有什麽活兒,現在有個事情能夠讓他們掙錢,還不上趕著點?
而且,這可是涇陽王府在招人,人家從來不欠工錢的,隻要幹活利落,結賬的時候,比他們幹活兒都利落。
整個長安的人都知道了,涇陽王府現在可不缺錢。
因此,賬房先生這邊,很快就招攬了人,讓他們明天直接去城外的工地上報到。
涇陽王府的人將圖紙取了過來,交給了李複,李複看都不看,直接交給了薑確。
“看看圖紙,無誤的話,接下來就全交給你了。”李複說道:“我的管家不能留在這裏,宅子裏還有事情等著他去安排呢,但是馬周他們,會留在這邊。”
“你要是覺得不夠的話,我去匠作監再拉幾個人過來,都讓你使喚。”
“反正這事兒,牽頭的是陛下,要是缺人的話,離著長安這麽近,直接去朝堂上拉人都行,不用白不用。”
薑確聞言,連連搖頭。
“夠了夠了,修個作坊而已,用不著去朝堂上拉人,再者說了,你去朝堂上拉人,人來了,是人家聽我的,還是我聽人家的?”
“我隻是個小小的匠作少匠,工作多,沒提成,人家休假我加班.......”
“停!”李複伸手止住了薑確的言辭。
接下來是不是還有什麽房貸沒還清,保險自己買,好在不用交停車費,因為根本買不起車........
這都什麽跟什麽。
好歹也是個匠作少匠,還出身薑家,在長安城裏,大宅子住著,出門不是騎馬就是乘車。
“哪來這麽多牢騷,什麽沒提成?”
“放心,少不了你的。”
薑確的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哎呀,我就是這麽一說,你就是這麽一聽,不要放在心上。”
薑確信心滿滿,大手一揮。
“開工!”
李複也笑了。
這混蛋。
“對了,接下來的幾天,我也會天天來這邊看著點。”李複叮囑著。
“怎麽著,你沒別的事情做了?”
“恩。”李複點頭:“留在長安城,就隻剩下這一件事了,而且這件事,該說的我也說了,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也不能辜負這麽多人對我的信任啊。”
主要是,天天往工地上跑,到時候拿著賬本進宮找李二鳳要賬的時候,也有個說辭。
我都天天往工地上跑,就差住在工地上了,十天,給你一個奇跡,從無到有。
現在我來結賬,你一個皇帝,好意思跟我一個郡王擱這兒支支吾吾的?
事情是不是你讓辦的。
是吧。
那現在我累死累活的辦成了,你是不是也就不好意思講價了。
李複心裏的算盤扒拉的震天響。
金吾衛的行動十分迅速,搭建好了帳篷之後,最先入住進去的,就是木匠作坊的工匠們,他們將工具和木料全都抬進了帳篷當中,當即就開始著手工作。
打造什麽桌椅板凳,這些都是簡單活兒,無非就是費些時間而已,現在就可以開始做。
作坊要用到的一些普通的工具,都能馬上著手開始幹。
都當了這麽多年的木匠了,經驗十分老到,不重要的事情指揮徒弟們做就是了。
伍良業在跟邵老三他們說彈棉花的工具,邵老三也是個人才,一聽就明白了,當即讓人取來紙筆,按照伍良業說的,繪製出來,連具體的尺寸都有了。
再就是彈棉花要用到的大桌子,也要打造幾張,將來肯定是用得上。
眾人都開始忙碌起來,唯一清閑的,就隻有李複和他帶的另外幾個護衛了,連薑確,拿到圖紙之後,也帶著人開始在空地上測量了。
測量好了之後,用白灰劃線,打上木頭釺子,拉上線。
侯景帶來的其他人,也沒閑著,拿上現成的工具開始清理荒地。
什麽枯草亂石,都清理掉,不平整的地方,那就拿著鏟子給鏟平整了,將土運到旁邊去。
下午的時候,基本上這邊就已經開始開工了。
涇陽王府的諸多人,還負責起了後勤。
各種物資的采購,是老周負責的,最後交到了馬周的手裏,王府的人,馬周也可以隨意調用,賬房先生也來這邊駐紮,每花出一筆錢,賬房先生都要如實記錄下來。
一式三份,有一份要送到涇陽王府。
當然,這份賬本也不是最終的賬本。
最終的賬本,是要將各項花銷,各個賬房先生手裏的賬本都匯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