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流放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說,最終都是要鋌而走險的,將這些東西好好留存,而後在宅子裏找個旁人找不到的地方,藏起來,不給旁人看,等到什麽時候要用到的時候,自有他們的用處了。
這些,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
李世民看過這些信之後,嘴角浮現一抹笑意。
裴家,是還沒有來得及用呢,還是.......
他不由得想起以前裴寂讓人家給他打欠條的事兒。
裴寂這老家夥,當真是有趣啊。
為了兒子不去靜州,已經將欠條歸還迴去了。
本來就是大唐遷都的事情作廢,那些欠條也應該還給各家,事情沒辦成,欠條就算是在裴家手裏,也是可以不做數的。
可是裴寂當初是仗著有太上皇撐腰,真是欺負了一把那些著急撤出長安城的家族。
當初裴家做下的事,讓他們也是如鯁在喉,懷恨在心。
裴家倒黴,他們也是小小的出了一口惡氣。
可是後續裴律師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恐怕是連他們都未曾想到的。
如今,李世民看到這些書信,便是確切的掌握了與裴家站在一起的那些世家大族。
當初跟著裴寂一同,效忠息王的人,在貞觀新朝,還在朝堂上抱團反對新朝新政的人。
這下,連證據都有了。
開春時候鬧蝗災的流言,裴家暗中做出這樣的事兒來,當中也有他們推波助瀾。
有這些書信在,便是有了證據。
“陛下,如今在裴家宅子裏的那些財貨,還等候處置。”李五拱手說道:“這是先前查抄過後記錄在冊的,另外,這兩本是地下密室中找到的賬冊,地下密室裏的財貨,李十七正在帶人盤點,稍晚一些,賬冊也會送入宮中。”
“恩,等到都盤點完之後,便全都充入國庫吧。”李世民說道。
“是。”李五應聲。
朝廷查抄所獲的財貨,理應充入國庫,如今內帑豐足,李世民也不會把心思打到這上麵去,便按照規矩來就是。
反正就算是進了國庫,也是花在朝廷需要的地方。
李五繼續去裴家盯著那邊的事情,李世民找來內侍。
“你去皇後宮中送個消息,就說今日的晚膳,朕自己在兩儀殿內用了就是,讓皇後不必再等朕了。”李世民說道。
內侍應聲而去。
李世民獨自在偏殿之中,迴到榻上,將手裏的信全都放置在桌岸上,隨後一封封的拆開來看。
隨著閱讀這些信,李世民臉上的表情也是從精彩到沉穩,再到隱隱泛出幾分殺意來。
他想到這些人會反對新朝新政,畢竟朝廷有些決策,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但是沒想到這些人在背後,竟然暗戳戳的鬧出這麽多事情來,小動作不斷,還做了各種準備。
若是此番不是查抄了裴家,這些隱匿的小動作,他甚至都無從知曉。
即便是有百騎司,可是百騎司要培養人,要安插眼線,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誰都不知道,在這段時間內,他們能鬧出什麽亂子來。
甚至前幾天在兩儀殿中自己與長孫無忌說過的鹽鐵經營權的事情,也被他們得知,都在想著怎麽鬧呢。
長孫無忌已經率先表態,要將長孫家的礦山和鹽鐵買賣全都歸還給朝廷。
而且這件事前天才在朝堂上商議過。
信中的內容,則是早在幾天之前,他們就在想對策了。
那時候,才是自己第一次在兩儀殿中,與幾位臣子商議這件事。
消息一泄漏,這些人就在謀劃了。
裴家也在當中。
李世民放下信,猶豫著要不要在裴寂臨出發之前,再見一見裴寂。
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李世民鋪平了紙張,開始寫。
紙張上寫的,全都是參與進計劃反對鹽鐵經營收歸朝廷的人。
等後續隨著這件事推進,要防著點這些人了。
帶著這張紙,李世民走進內室之中,將這張紙,貼在了身後的屏風上。
而這屏風上,也密密麻麻的貼了不少紙條,有朝臣的奏章,也有他自己記錄的人和事。
兩日之後,長安城外,裴寂跟著官差一同走在路上,正值夏日,烈日炎炎,強烈的陽光曬得人汗流浹背,舉目四望,都幾乎睜不開眼睛。
天氣是個大晴天,官道兩旁,楊柳依依,
裴寂走在城外,身上雖然沒有帶厚重的枷鎖,可是卻感覺整個人沉的不行,腳步比命運更加的沉重。
“裴公,咱們還是趕快出發吧,若是路上耽誤了,晚上就到不了咱們落腳下榻的地方了。”官差說道。
語氣態度,還算尋常。
裴寂的官職沒了,可是朝廷並沒有剝奪他的爵位,因此,押送他上路的官差,對他還算客氣。
裴寂舉目四望,眼神從期待變得失落,最終變得麻木。
“走吧。”
此一別長安,卻未能有人來為他送行。
裴寂心中自嘲,他這一輩子活的,落得如此下場,自己想想,也都是哭笑不得。
剛要上灞橋,便有小廝打扮的年輕人攔住了官差的去路,那小廝從懷中掏出一塊牌子,悄悄給官差看了一眼。
官差見過牌子之後,連忙拱手行禮。
“我家主君,要見一見裴公,裴公,這邊請。”
裴寂心中疑惑。
這個時候了,會是誰來見自己呢?
灞橋岸邊有一處涼亭,而此時涼亭立柱之間,已經掛上了竹簾,隱約可見涼亭中有人落座喝茶,但是被竹簾遮擋,卻是看不清那人的模樣。
涼亭的四周,有幾個護衛,皆是神情嚴肅,警視著四周來往之人。
裴寂來到涼亭前,被護衛攔下。
“裴公的行李,在下可幫裴公暫時看管。”
裴寂笑了笑,大方的將自己的包裹交給了護衛。
隨後護衛對著裴寂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裴寂邁上台階,伸手掀開竹簾。
在看到亭子裏坐著喝茶的人,臉上的驚訝溢於言表。
“罪臣參見陛下。”裴寂拱手行禮。
沒有驚慌失措,隻是一瞬間的驚訝,而後便恢複了正常。
隻不過,他怎麽也沒想到,在這裏等候他的,竟會是李世民。
這些,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
李世民看過這些信之後,嘴角浮現一抹笑意。
裴家,是還沒有來得及用呢,還是.......
他不由得想起以前裴寂讓人家給他打欠條的事兒。
裴寂這老家夥,當真是有趣啊。
為了兒子不去靜州,已經將欠條歸還迴去了。
本來就是大唐遷都的事情作廢,那些欠條也應該還給各家,事情沒辦成,欠條就算是在裴家手裏,也是可以不做數的。
可是裴寂當初是仗著有太上皇撐腰,真是欺負了一把那些著急撤出長安城的家族。
當初裴家做下的事,讓他們也是如鯁在喉,懷恨在心。
裴家倒黴,他們也是小小的出了一口惡氣。
可是後續裴律師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恐怕是連他們都未曾想到的。
如今,李世民看到這些書信,便是確切的掌握了與裴家站在一起的那些世家大族。
當初跟著裴寂一同,效忠息王的人,在貞觀新朝,還在朝堂上抱團反對新朝新政的人。
這下,連證據都有了。
開春時候鬧蝗災的流言,裴家暗中做出這樣的事兒來,當中也有他們推波助瀾。
有這些書信在,便是有了證據。
“陛下,如今在裴家宅子裏的那些財貨,還等候處置。”李五拱手說道:“這是先前查抄過後記錄在冊的,另外,這兩本是地下密室中找到的賬冊,地下密室裏的財貨,李十七正在帶人盤點,稍晚一些,賬冊也會送入宮中。”
“恩,等到都盤點完之後,便全都充入國庫吧。”李世民說道。
“是。”李五應聲。
朝廷查抄所獲的財貨,理應充入國庫,如今內帑豐足,李世民也不會把心思打到這上麵去,便按照規矩來就是。
反正就算是進了國庫,也是花在朝廷需要的地方。
李五繼續去裴家盯著那邊的事情,李世民找來內侍。
“你去皇後宮中送個消息,就說今日的晚膳,朕自己在兩儀殿內用了就是,讓皇後不必再等朕了。”李世民說道。
內侍應聲而去。
李世民獨自在偏殿之中,迴到榻上,將手裏的信全都放置在桌岸上,隨後一封封的拆開來看。
隨著閱讀這些信,李世民臉上的表情也是從精彩到沉穩,再到隱隱泛出幾分殺意來。
他想到這些人會反對新朝新政,畢竟朝廷有些決策,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但是沒想到這些人在背後,竟然暗戳戳的鬧出這麽多事情來,小動作不斷,還做了各種準備。
若是此番不是查抄了裴家,這些隱匿的小動作,他甚至都無從知曉。
即便是有百騎司,可是百騎司要培養人,要安插眼線,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誰都不知道,在這段時間內,他們能鬧出什麽亂子來。
甚至前幾天在兩儀殿中自己與長孫無忌說過的鹽鐵經營權的事情,也被他們得知,都在想著怎麽鬧呢。
長孫無忌已經率先表態,要將長孫家的礦山和鹽鐵買賣全都歸還給朝廷。
而且這件事前天才在朝堂上商議過。
信中的內容,則是早在幾天之前,他們就在想對策了。
那時候,才是自己第一次在兩儀殿中,與幾位臣子商議這件事。
消息一泄漏,這些人就在謀劃了。
裴家也在當中。
李世民放下信,猶豫著要不要在裴寂臨出發之前,再見一見裴寂。
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李世民鋪平了紙張,開始寫。
紙張上寫的,全都是參與進計劃反對鹽鐵經營收歸朝廷的人。
等後續隨著這件事推進,要防著點這些人了。
帶著這張紙,李世民走進內室之中,將這張紙,貼在了身後的屏風上。
而這屏風上,也密密麻麻的貼了不少紙條,有朝臣的奏章,也有他自己記錄的人和事。
兩日之後,長安城外,裴寂跟著官差一同走在路上,正值夏日,烈日炎炎,強烈的陽光曬得人汗流浹背,舉目四望,都幾乎睜不開眼睛。
天氣是個大晴天,官道兩旁,楊柳依依,
裴寂走在城外,身上雖然沒有帶厚重的枷鎖,可是卻感覺整個人沉的不行,腳步比命運更加的沉重。
“裴公,咱們還是趕快出發吧,若是路上耽誤了,晚上就到不了咱們落腳下榻的地方了。”官差說道。
語氣態度,還算尋常。
裴寂的官職沒了,可是朝廷並沒有剝奪他的爵位,因此,押送他上路的官差,對他還算客氣。
裴寂舉目四望,眼神從期待變得失落,最終變得麻木。
“走吧。”
此一別長安,卻未能有人來為他送行。
裴寂心中自嘲,他這一輩子活的,落得如此下場,自己想想,也都是哭笑不得。
剛要上灞橋,便有小廝打扮的年輕人攔住了官差的去路,那小廝從懷中掏出一塊牌子,悄悄給官差看了一眼。
官差見過牌子之後,連忙拱手行禮。
“我家主君,要見一見裴公,裴公,這邊請。”
裴寂心中疑惑。
這個時候了,會是誰來見自己呢?
灞橋岸邊有一處涼亭,而此時涼亭立柱之間,已經掛上了竹簾,隱約可見涼亭中有人落座喝茶,但是被竹簾遮擋,卻是看不清那人的模樣。
涼亭的四周,有幾個護衛,皆是神情嚴肅,警視著四周來往之人。
裴寂來到涼亭前,被護衛攔下。
“裴公的行李,在下可幫裴公暫時看管。”
裴寂笑了笑,大方的將自己的包裹交給了護衛。
隨後護衛對著裴寂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裴寂邁上台階,伸手掀開竹簾。
在看到亭子裏坐著喝茶的人,臉上的驚訝溢於言表。
“罪臣參見陛下。”裴寂拱手行禮。
沒有驚慌失措,隻是一瞬間的驚訝,而後便恢複了正常。
隻不過,他怎麽也沒想到,在這裏等候他的,竟會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