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人來到鋪子裏,發現這鋪子裏的茶葉,最貴的竟然賣到一百八十八貫,才八兩的時候,人都麻了。


    這也忒貴了吧?這是茶葉裏麵摻金子了還是裝茶葉的盒子上鑲金子了。


    “這都是今年的新茶,而且製茶的技術跟以往大不一樣,自然會貴上一些。”趙福麵帶微笑,耐心的解釋著。


    “那這一百六十六貫的,是比一百八十八貫的次一些嗎?”


    “那不能,是分量上的區別,一百八十八貫的更劃算一些。”趙福說道。


    “有便宜的嗎?”來人又問道。


    “有,咱們這兒最便宜的,十八貫八一斤。”趙福引著客人來到一側的台子旁。


    木質的台子上有專門用於展示的茶葉,最便宜的就是這鋪子裏品質最不好的一批。


    “怎麽最便宜的都要十八貫八一斤,這也太貴了吧?別的鋪子裏的價錢,都沒有你們這兒的零頭貴。”


    “東西不一樣,價錢自然是不一樣的,這樣,我這就泡一壺茶,您嚐嚐。”趙福說道。


    他早就預料到這樣的情況,所以也準備在開業當天,泡上一些茶,讓進鋪子的人嚐嚐,這個煎茶是不一樣的。


    很快就有夥計提著熱水壺來了。


    趙福在鋪子裏專門開辟了一塊地方,用於泡茶和接待客人。


    他熟練的泡好茶,而後倒了一杯,也就一口的量,端給了客人。


    “您品品。”趙福笑意盈盈的說道。


    “這就好了?”客人驚訝的看著泡好的茶。


    以往煎茶,可不是這樣的。


    “這是比較方便的喝法,常常用於家裏來了客人,坐在廳中閑聊幾句的時候,喝喝茶,潤潤喉。”趙福說道。


    客人端著茶,慢慢送入口中,仔細的品著茶水的味道。


    該說不說,的確是如飲鮮湯一樣的感覺。


    有點澀,餘味悠長,清甜從舌底源源不斷的生出。


    味道的確是與煎茶完全不一樣。


    也難怪人家敢賣這麽貴。


    但是這價錢,也是足夠令人望而止步。


    “您要是拿不準,可以先買個一二兩嚐嚐,咱們鋪子裏的茶葉也是論兩賣的,畢竟這東西,隻是泡著喝,一斤的確是多了些。”趙福說道。


    大唐一斤十六兩,對於普通人來說,即便是這茶葉鋪子裏最便宜的,一兩也要將近一貫二錢,是他們所消費不起的。


    但是對於高門大戶來說,就不一樣了。


    鋪子開張之後,長安城裏不少大戶人家也是聞風而動,派了自家的下人來鋪子裏采買茶葉,也是吩咐自家的下人,今天一定要將茶葉買到。


    至於價錢問題,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一百八十八貫的茶葉禮盒,直接買。


    有的甚至一下子買兩盒,三盒。


    很快,鋪子裏準備的一百八十八貫的茶葉禮盒都被買光了。


    而晚到的人,則是隻能去買一百六十六貫的。


    “今日在咱們鋪子裏買這兩種茶葉的,都有禮品相送。”趙福連忙說道。


    一百八十八貫的,送精美茶具一套,一百六十六貫的,送店鋪特色茶具一套,僅限今日店鋪開張有這個禮物,等到明日,就沒有了。


    越來越多的高門大戶的馬車停靠在了鋪子的周圍,馬車上的人下來之後就奔著鋪子來了,一進門就張羅著要最好的茶葉。


    到最後,禮盒已經賣沒了,隻剩下了散茶,倒是比禮盒便宜一點點。


    也隻是一點點。


    但是來的人不在乎,張口閉口就是論斤來。


    趙福在鋪子裏忙活的不亦樂乎,手上算賬就沒停過,一邊專門記賬的管事也一直都忙著記賬。


    好不容易一天忙活下來。


    鋪子裏除卻那些茶具之外,擺在鋪子裏的茶葉,都已經賣完了。


    但是在後麵倉庫裏還有一半。


    眼見著,不夠賣啊。


    賬房先生在對賬,而趙福身為掌櫃的,則是要盤算著從徽州那邊調貨到長安城這邊來。


    總不能鋪子開張之後,一段時間內,東西就空了,就沒貨了。


    而且,還打算在長安城西市開分店呢。


    連總店的貨源都不能保證的話,還開什麽分店呢。


    但是有一點,趙福也在考慮。


    今天是因為鋪子第一天開張,所以來的人很多,但是茶葉這個東西吧,並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消耗完的。


    今天來的那些人,一斤兩斤的買迴去。


    他們把這麽多茶葉帶迴去之後,得多長時間才能消耗完?


    光是靠著他們家裏的人喝,也得好一段時間呢。


    除非說,一座大宅子,兩斤買迴去了,各房分一分,分到各個房中,估計也就沒多少了。


    今天單獨買的最多的一筆是五斤的茶葉。


    若是大宅子裏人多,家大業大的,十幾個人分一分,分到每個人手裏的,也就沒有那麽多了.......


    長安城的高門大戶,多是聚族而居,分家的少。


    這等情況,也要考慮進去。


    說不定人家買迴去之後,分完了,大家夥兒一嚐,恩?真不錯,明天再買點,分到手的這麽點茶葉夠誰喝的?


    趙福坐在賬房裏,想了良久。


    調貨,成了當務之急。


    而且,郎君也說了,馬上就要到端陽節了。


    送禮!


    這還是一個大頭呢,可要抓住這個機會,狠狠的再賺一波。


    賬房先生比對著記錄的賬本,身前擺滿了算籌,將今天的賬目又盤算了一遍。


    夥計在庫房裏清點今日收入的銅錢。


    很多人是直接帶著錢來的,很多人是打了條子,下午的時候,人家就來拿著錢兌條子了。


    畢竟,一百八十八貫,也挺重的,買的多的,甚至用牛車拉了箱子過來的。


    現在,庫房裏堆滿了銅錢。


    等賬目清算出來之後,明日一早,就要送到涇陽王宅去,讓郎君過目。


    今天茶葉鋪子的生意之火爆,收入之高,也是把趙福嚇了一跳。


    趙福也是自詡見過大風大浪的人。


    但是大風把錢成堆的往庫房裏刮,這架勢,他沒見過。


    趙福不由得感慨,自家郎君真是有能耐啊。


    隨隨便便弄點茶葉,都能掙這麽多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富貴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富貴er並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