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郎君您帶著人離開之後,我們就重點盯著軍營,辦事的人不會無端動手,肯定是收到了什麽人的命令或者是被收買,給了足夠多的好處,才讓他鋌而走險,去殺這麽多人。”


    “而且,能夠在不驚動周圍這麽多守衛的情況下進入那間房間,完成殺人,也必定是守衛熟悉的人,他在營地中走動,不會引起側目,按照這個思路查下去,果然目標人物出現了。”


    “那天一起上山攻打寨子的一個火長,在不久之後的休沐,就帶了大筆錢財,迴老家置辦了田產宅子,他的老家就在徽州城外的一個小村子裏,我們一路跟著過去,一連幾天,他出手闊綽,不僅僅給家裏置辦,還去徽州城,去了青樓揮霍。”


    “等他從青樓出來之後,我們就直接將人悄悄的扣下了,關起來盤問了,這才問了出來,是在當天早上,他們出發之前,有人聯係上了他,讓他若是發現那十多個人,能救則救,救不了就滅口,按照他給出的消息,我們去找那些人,但是那些人已經離開徽州了,線索到這裏,也就斷了。”


    “白雲泉去軍營裏找人了嗎?”李複問道。


    “白護衛拿著陛下的敕令,去軍營裏見了他們的長官,去查當天是誰接觸了軍營裏的人,查到這裏,線索也斷開了,但是他們說,聽口音,是蜀中那邊的人。”


    “蜀中?”李複皺眉。


    那範圍可大了,李複琢磨著,這會兒誰在蜀中呢?


    原先羅藝謀反,他弟弟是在蜀中做都督的,後來李孝恭去了,羅藝的弟弟被牽連,在蜀中身死。


    難道是羅藝的餘黨?


    還沒散呢?


    但是事情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而且這事兒跟他的關係不大啊,總不能因為那一場刺殺失敗了,羅藝謀反失敗了,就把這事兒算在了自己頭上吧?


    “伍良業!”


    “在。”伍良業應聲。


    “朝堂上反對陛下的那武德老臣,誰在蜀中?尤其是年後才離開長安的老勳貴。”李複問道。


    伍良業仔細想了想。


    而後她語氣篤定,目光堅定的看著李複迴應道。


    “殿下,義安王李孝常。”


    李複愣了一下。


    “他現在在哪兒?”


    “利州。”伍良業說道。


    李複坐在那裏,思索良久。


    “讓白雲泉迴來吧,這件事,就不要繼續往下查了,咱們迴長安。”李複說道。


    他打算迴到長安城之後,專心把茶葉生意做起來。


    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他就不管了,不想管,也不能管。


    他是皇室宗親,同樣,李孝常也是皇室宗親。


    他不繼續追究下去,一來,對方的確是對大唐有功勞,這不該他管。


    其次,要看太上皇的麵子。


    當年太上皇起兵,李孝常幫了太上皇很大的忙,他要念在太上皇的麵子上,畢竟,老頭現在已經退居大安宮了,自己這個侄子,哄他開心就挺好的,不能讓他堵心,就算是要處置,也是朝廷的法度處置他,是陛下主持著處置他,而不是自己。


    “郎君。”其他護衛還想勸說。


    李複擺了擺手。


    “走吧,所有人都可以,我不可以,我不想讓太上皇傷心。”李複說道:“迴長安吧。”


    李複坐迴馬車裏,就算是他不繼續往下查,李世民也不會放過的,等著李世民動手就是了。


    在一開始並不知道其中內情的時候,就送信給李世民了,相信李世民也已經著手開始調查了。


    等出了結果,就是李世民動手的時候了。


    當初朝堂反對得最激烈的,就是李孝常了。


    裴寂這老登倒是學聰明了,現在不吱聲了,也隻是看著李孝常在朝堂上蹦躂,這老登是個聰明人,知道現在大勢不可逆,而太上皇也不待見他了。


    自從他在太上皇那裏討不到好之後,就老實了,跟以往囂張的模樣完全不一樣了。


    這貨學會背後拱火了。


    李孝常要做這個出頭鳥,都用不著李複來做什麽,早晚都得出事。


    長樂王李幼良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查到了這些之後,李複就傳信讓白雲泉也迴長安。


    宮中,李世民和杜如晦他們坐在了一起。


    “你是說,宮中查探外麵的消息,泄漏了出去?”李世民擰緊了眉頭。


    “是。”杜如晦說道:“最近長安城內,暗流湧動,宮中的消息,泄露出去了,人心惶惶。”


    “可是,宮中的消息,怎麽會傳到外麵去呢?行走宮中,可是需禁中語,而禁中語每個月都會更換,除非說,宮中掌握禁中語的人,出了問題。”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說著說著,他看向了長孫無忌。


    今天倒是奇怪,長孫無忌坐在那裏,一言不發。


    “輔機,你怎麽不說話?”李世民問道。


    “宮中的禁中語,是監門將軍指定傳遞,而宮中右監門將軍,是長孫安業,所有人都知道,臣與長孫安業不對付,所以,臣不便多言。”長孫無忌說道。


    他明著是推脫了,但實際上也是給在場的所有人提了個醒。


    右監門將軍長孫安業,有問題。


    原先她就跟長樂王走的近,但是長樂王謀反的事,沒牽扯到他,現在宮中禁中語泄漏,他這個右監門將軍,逃不了責任。


    李世民思索一番,長孫無忌的這話,還真是提醒了他。


    長樂王走私到長安城的不少好東西,都通過長孫安業,送進了宮中,包括太上皇身邊的兩位妃子,都收到了不少。


    張婕妤和尹妃,曾經為了炫耀,還送給了皇後不少,因此,他才得知,宮中與外麵竟然聯係這般頻繁。


    長孫安業身為右監門將軍,是有在宮中行走的權利的。


    談到長孫安業,李世民心中也有些顧忌,不僅僅是長孫無忌,還有自己的皇後,他還想要問問皇後的意思如何。


    畢竟,他們都是一家人,雖然鬧的不愉快,但是要處置起來,還是要聽一聽皇後的意見的。


    她是他的皇後,所有的尊重,他都要給到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富貴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富貴er並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