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夫子為兩位夫子大概講了一下之前的事情,兩位夫子也是對李星群的格物致知之道想要有所了解。
麵對三個老夫子殷切的眼光,李星群故作鎮定的說:“其實這樣和儒家的創始人有關係,眾所周知,儒家創始人的孔子他的身份是殷商後裔,後來在他祖父那一輩家道中落,成為了貴族階層最低的那一層,也就是士人,但因為其父親魯國三虎叔梁紇聲生他的時候已經72歲了,所以也就沒有辦法生養孔子,在孔子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就這樣,孔子隻是繼承了‘士’的身份,沒有繼承到士該有的待遇,甚至就他那‘士’的身份,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了。就這樣為了生存下來,孔子就做了許多的‘卑鄙’的營生,在《論語》中有所論述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是士人的身份,作為一個士人最大的抱負是什麽?是做官!那為了做官應該怎麽做呢?這才論語之中就多有描述了,這也是學生說的在學生看來儒家就是為官之道。但很可惜孔子的一生就差一步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明明已經成為了魯國的大司寇,隻是很可惜齊國的計策,導致了孔子的失敗,而這一點也看出了孔子的政治理想,那就是如孔子自己說的那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要做到了君王該做的事情,臣下才能做到臣下應該做的事情,父親要做到父親應該做的事情,而兒子才能做到兒子應該做的事情。孔子不止一次的稱讚商周時期的微子啟,因為商周的無道原理朝政,同樣的孔子也是這樣做的,那麽能做到孔子要求的那一步,就隻能保證一點那就是在和平時期。”
範夫子眼色微閃的說:“小友為何這樣說?戰爭時期為什麽就不適合儒家嗎?”
“因為戰場上沒有人和你講仁義道德,範夫子您知道的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不招人待見,為什麽?有宋襄公的例子在前,誰還願意講仁義道德?戰爭時期、爾虞我詐,各種陰險詭計並出,儒家的道德是對‘人’講的不是對野獸講的,遠的不說,曆史上記載的五胡亂華時期,那些胡人直接把中原人當做他們的口糧,名為‘雙腳羊’範夫子您說對於這樣的‘野獸’講道德有什麽用?那就隻能打服他們。後來啊,範夫子您也知道統一了我們中原之後的大隋依然還是以儒家為主。這也就能說明問題了。但這裏我還是要說明一點後世的儒家和孔子時期的儒家已經不一樣了。”
三人對視一眼後,韓夫子問道:“雖然我們三個老家夥大概明白小友的意思了,但還是想聽聽小友的見解。”
“孟子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站在這樣的角度來看,夫子們請看,在遠古時期的儒家就是君王賢能我就出世輔助,君王昏庸就遠離君王,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就能說明這個問題。當然,孔子的弟子做到這種程度了嗎?並沒有!權力是世間最美味的毒藥,現在學生隻是一名學子,所以在下可以風輕雲淡說出這句話,假使一朝一份巨大的權利放在學生的麵前,學生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心動,所以,儒家內部的人就要出現變化,站在後來人的角度來看,董仲舒的變法,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同樣的沒有任何的變化是沒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學生現在是一名學子,和董子差距的太大了,所以學生還是更喜歡遠古時期的孔子那一套理論,同樣的說不定的如果有機會當官,學生也有可能會成為董子那樣的。”
“有意思的說法,那你說說董子在你眼中有哪些變化會讓儒家成為顯學?”
“很簡單的概括,天人感應,王權天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通俗來說建立了一個規矩,一個幫助天子統治的規矩,天子是上天的孩子,所以我們要遵從天子的命令,讓百姓和君王以一種仁義道德來束縛。在這之前法家也有所嚐試,但暴秦的滅亡是大家都知道的,證明法家的那一套並不能成為統治的工具,漢初時期推行的道家,道家那一套用來休養生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是,一旦遇到了外地的侵略,那一套就不夠用了,為了中央的集權,漢武帝找到了董仲舒,在董子的改變下,儒家成為了統治者的統治工具,而自己的骨氣也是第一次被打斷了。”
範夫子打斷說:“小友此話說的有些偏頗了,小友已經說了,權力是世間最美味的毒藥,就連聖人的弟子都做不到對權力視若無睹,更不要說後世的凡人了,聖人千年都難以出現一個,凡人是世間的大多數,這不是儒家的骨氣被打斷了,而是儒家的人更醉心與權力罷了。”
李星群恭敬行禮說:“夫子教育的是,小子孟浪了。”
範夫子嚴肅的說:“星群小友你是一個聰明人,你要明白有些東西做的說不得,說的做不得。”看來範夫子讚同了自己的觀念,但是範夫子不能承認,而李星群經過範夫子這一提醒才反應過來,一旦儒家骨氣被打折了這句話被人聽到傳到了外麵,那就真的和那些學子不死不休了,打擊麵太廣了。
李星群繼續說:“權力之毒太過恐怖了,正因為這樣儒家經過那麽多年的發育,我相信還會出現比董子還要恐怖的學說。”沒錯就是,貽害無窮的程朱理學。
“舉例說明。”
“遠在東漢時期馬融就提出了三綱理論,講求的也是孔子君君臣臣的理論,但是後來會有儒家的人對這個理論有意思的進行修改,比如說為之綱者,為之天也;三綱之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雖不賢,妻不可以不順。存天理,滅人欲。”
三個夫子臉色一變,隨後恢複正常的臉色說:“小友這話說的什麽意思?”
“還能什麽意思,三位夫子還不知道嗎?一旦經過這樣解釋之後,三綱之道就淪為單方麵的服從了,臣子要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君王,子女要無條件的服從父母,可笑的是,在論語中就有說孔子不服從魯國的君主選擇了退隱,也有孔子在宋國拒絕君王之事,更不要說舜帝大孝,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要真的無條件的順從自己的父母,那舜帝豈不是應該自己找一個繩子上吊滿足自己的願望算了。孔子卻沒有這樣的看法。所以我說儒家越到後期就會變得越可怕。而且統治階層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會選擇這樣的學說。”沒錯說的就是你,程朱理學,程頤朱熹時期的理論還算功過相抵,越到後麵的發展,越是有過無功了,對於老百姓思想上的壓榨可以說到達了極致!
“理學!”
“三位夫子難道現在已經出現了這個理論了嗎?”
範夫子長歎一聲說:“嗬嗬,之前和你是室友的周美成就是理學的代表人之一,還有那個在科場上多有接觸的謝上蔡也是理學的人,之前學宮裏的人就因為理學的思想太過於極端,不符合儒家先賢的仁,而把周伊川驅逐出了學宮,連帶著他的弟子也離開了學宮,而現在周美成迴到了學宮,說明了學宮內部對於理學已經有所改變了。”
難道這一世的人又要受到程朱理學的毒害了嗎?李星群嚐試性一般的問:“有辦法阻止嗎?”
“沒有辦法,這一點你比我們更清楚,你都說了儒家的興盛是滿足了統治者的需求,那麽為了維護儒家的地位,就越是要滿足統治者的需求,理學那一套,在我們這些人看來沒有人性,但是一旦被官方所認可,幾代人下來之後也就沒有人會在意這件事情了。”
李星群作為後來人自然知道這件事情,喟然長歎:“儒家本沒有必要走到這一步的,現在整個中原已經離不開了儒家,儒家經過這幾千的發育,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脈之中,做一個有尊嚴的君子不好嗎?”
“君子嗎?嗬嗬,君子不能當飯吃,隋唐二代讀書人之中出了多少的貪官,那一日儒家失勢了之後,你信不信那些弟子馬上就會拋棄自己的儒家身份?”
“弟子相信。”
“說了那麽多,你還是講講格物致知。”
“學生認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學問,儒家的文化是為官之道,不是經商之道,不是為民之道。現在的一個很不好的問題,就是很多書生一心追求科舉,而每一科能錄取的進士就隻有那麽多,很多人把時間放在了這上麵,浪費了很多的生產力,夫子們應該知道,生產力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麽的重要。”三人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可,示意李星群繼續說下去。
“那麽如何讓這些學子們把精力投入到成產之中呢?這裏就要說一點生產力的改革了,在先秦時期的時候,耕種一塊地需要兩頭牛來拉犁。到了前朝末期的時候出現了曲轅犁,一頭牛就能拉動犁車,這就是生產力的改變,學生曾經就和某個大人物說過這件事情,在學生看來,知識是可以分開的。”
“分開的?具體說說。”
“這就要和孔子的有教無類有關係了,學生認為知識能代表生產力,在人力的改造下,現在的生產力遠大於過去的生產力,暴秦時期那些貴族能享受什麽?無非就是清水煮肉之類的罷了,就是拿那個大鼎煮肉吃,後來慢慢的才有了蒸籠的出現,有了蒸菜,蒸菜的出現,使的口味增加了不少,在我朝的時候,又出現了鐵鍋,鐵鍋的出現,又出現了炒菜,炒菜的味道不需要我多說了吧,人活一世不就是吃喝拉撒睡,光是吃方麵就證明了奇技淫巧是有存在的意義的,如果大啟朝的聰明人都不從事奇技淫巧的工作,誰來推動大啟朝的發展,就靠工部嗎?”
“所以呢?”
“改革!”
3人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說:“怎麽改革?”
“現在讀書人太多了,聰明人都去讀書了,科學技術是發展不了的,所以要引流一部分的聰明人,學生認為可以在生員製度上進行改革。”三人沒有提問,李星群補充說道:“那就是把學問分成兩部分,製定考試製度,把儒家作為學生的基礎教育,然後進行考試,隻有考過的人,才能進入國子監等生員地方進行考核,而沒有通過考試的人取消其考試資格,然後大啟朝廷開設一定的工人學院,把很多厲害的工匠,集合在一起,讓他們成為講師,教導那些考試失敗的學生,這樣下去,我相信幾代人下來總會有人發展出更厲害的工具。”
“小友你說的不隻是這個意思吧?”
李星群承認說:“是的,不僅如此,這學校是一個好地方,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大啟朝經過前朝到現在的混亂時期,武將的問題非常難以解決,諸位夫子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既然厲害的工匠能成為學院的講師,那麽厲害的武將一樣能成為學院的講師,那麽……”李星群的意思很簡單,對於那些權勢過大的將軍,直接讓他們去做老師。
“當真是好陽謀,成為學院的講師還能謀得1個好名聲,但是這裏麵有1個問題,後來出現的學院將領都是那些將領的學生,會不會出現……”
“哈哈,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以設定幾個軍事學院,隻要超過3個以上的學院,那些人就很難做到統一,不僅如此,軍事學院可以開設在東京城之內,那些人的家庭自然也就隻能在東京府裏麵了。”
“有意思,很有意思,我們都對你說的這個軍事學院很感興趣,你可以嚐試的講講。”李星群心裏搖了搖頭,果然對於這些士大夫來說,成立職業技術學院他們隻會抵觸的。
麵對三個老夫子殷切的眼光,李星群故作鎮定的說:“其實這樣和儒家的創始人有關係,眾所周知,儒家創始人的孔子他的身份是殷商後裔,後來在他祖父那一輩家道中落,成為了貴族階層最低的那一層,也就是士人,但因為其父親魯國三虎叔梁紇聲生他的時候已經72歲了,所以也就沒有辦法生養孔子,在孔子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就這樣,孔子隻是繼承了‘士’的身份,沒有繼承到士該有的待遇,甚至就他那‘士’的身份,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了。就這樣為了生存下來,孔子就做了許多的‘卑鄙’的營生,在《論語》中有所論述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是士人的身份,作為一個士人最大的抱負是什麽?是做官!那為了做官應該怎麽做呢?這才論語之中就多有描述了,這也是學生說的在學生看來儒家就是為官之道。但很可惜孔子的一生就差一步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明明已經成為了魯國的大司寇,隻是很可惜齊國的計策,導致了孔子的失敗,而這一點也看出了孔子的政治理想,那就是如孔子自己說的那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要做到了君王該做的事情,臣下才能做到臣下應該做的事情,父親要做到父親應該做的事情,而兒子才能做到兒子應該做的事情。孔子不止一次的稱讚商周時期的微子啟,因為商周的無道原理朝政,同樣的孔子也是這樣做的,那麽能做到孔子要求的那一步,就隻能保證一點那就是在和平時期。”
範夫子眼色微閃的說:“小友為何這樣說?戰爭時期為什麽就不適合儒家嗎?”
“因為戰場上沒有人和你講仁義道德,範夫子您知道的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不招人待見,為什麽?有宋襄公的例子在前,誰還願意講仁義道德?戰爭時期、爾虞我詐,各種陰險詭計並出,儒家的道德是對‘人’講的不是對野獸講的,遠的不說,曆史上記載的五胡亂華時期,那些胡人直接把中原人當做他們的口糧,名為‘雙腳羊’範夫子您說對於這樣的‘野獸’講道德有什麽用?那就隻能打服他們。後來啊,範夫子您也知道統一了我們中原之後的大隋依然還是以儒家為主。這也就能說明問題了。但這裏我還是要說明一點後世的儒家和孔子時期的儒家已經不一樣了。”
三人對視一眼後,韓夫子問道:“雖然我們三個老家夥大概明白小友的意思了,但還是想聽聽小友的見解。”
“孟子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站在這樣的角度來看,夫子們請看,在遠古時期的儒家就是君王賢能我就出世輔助,君王昏庸就遠離君王,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就能說明這個問題。當然,孔子的弟子做到這種程度了嗎?並沒有!權力是世間最美味的毒藥,現在學生隻是一名學子,所以在下可以風輕雲淡說出這句話,假使一朝一份巨大的權利放在學生的麵前,學生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心動,所以,儒家內部的人就要出現變化,站在後來人的角度來看,董仲舒的變法,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同樣的沒有任何的變化是沒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學生現在是一名學子,和董子差距的太大了,所以學生還是更喜歡遠古時期的孔子那一套理論,同樣的說不定的如果有機會當官,學生也有可能會成為董子那樣的。”
“有意思的說法,那你說說董子在你眼中有哪些變化會讓儒家成為顯學?”
“很簡單的概括,天人感應,王權天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通俗來說建立了一個規矩,一個幫助天子統治的規矩,天子是上天的孩子,所以我們要遵從天子的命令,讓百姓和君王以一種仁義道德來束縛。在這之前法家也有所嚐試,但暴秦的滅亡是大家都知道的,證明法家的那一套並不能成為統治的工具,漢初時期推行的道家,道家那一套用來休養生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是,一旦遇到了外地的侵略,那一套就不夠用了,為了中央的集權,漢武帝找到了董仲舒,在董子的改變下,儒家成為了統治者的統治工具,而自己的骨氣也是第一次被打斷了。”
範夫子打斷說:“小友此話說的有些偏頗了,小友已經說了,權力是世間最美味的毒藥,就連聖人的弟子都做不到對權力視若無睹,更不要說後世的凡人了,聖人千年都難以出現一個,凡人是世間的大多數,這不是儒家的骨氣被打斷了,而是儒家的人更醉心與權力罷了。”
李星群恭敬行禮說:“夫子教育的是,小子孟浪了。”
範夫子嚴肅的說:“星群小友你是一個聰明人,你要明白有些東西做的說不得,說的做不得。”看來範夫子讚同了自己的觀念,但是範夫子不能承認,而李星群經過範夫子這一提醒才反應過來,一旦儒家骨氣被打折了這句話被人聽到傳到了外麵,那就真的和那些學子不死不休了,打擊麵太廣了。
李星群繼續說:“權力之毒太過恐怖了,正因為這樣儒家經過那麽多年的發育,我相信還會出現比董子還要恐怖的學說。”沒錯就是,貽害無窮的程朱理學。
“舉例說明。”
“遠在東漢時期馬融就提出了三綱理論,講求的也是孔子君君臣臣的理論,但是後來會有儒家的人對這個理論有意思的進行修改,比如說為之綱者,為之天也;三綱之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雖不賢,妻不可以不順。存天理,滅人欲。”
三個夫子臉色一變,隨後恢複正常的臉色說:“小友這話說的什麽意思?”
“還能什麽意思,三位夫子還不知道嗎?一旦經過這樣解釋之後,三綱之道就淪為單方麵的服從了,臣子要無條件服從自己的君王,子女要無條件的服從父母,可笑的是,在論語中就有說孔子不服從魯國的君主選擇了退隱,也有孔子在宋國拒絕君王之事,更不要說舜帝大孝,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要真的無條件的順從自己的父母,那舜帝豈不是應該自己找一個繩子上吊滿足自己的願望算了。孔子卻沒有這樣的看法。所以我說儒家越到後期就會變得越可怕。而且統治階層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會選擇這樣的學說。”沒錯說的就是你,程朱理學,程頤朱熹時期的理論還算功過相抵,越到後麵的發展,越是有過無功了,對於老百姓思想上的壓榨可以說到達了極致!
“理學!”
“三位夫子難道現在已經出現了這個理論了嗎?”
範夫子長歎一聲說:“嗬嗬,之前和你是室友的周美成就是理學的代表人之一,還有那個在科場上多有接觸的謝上蔡也是理學的人,之前學宮裏的人就因為理學的思想太過於極端,不符合儒家先賢的仁,而把周伊川驅逐出了學宮,連帶著他的弟子也離開了學宮,而現在周美成迴到了學宮,說明了學宮內部對於理學已經有所改變了。”
難道這一世的人又要受到程朱理學的毒害了嗎?李星群嚐試性一般的問:“有辦法阻止嗎?”
“沒有辦法,這一點你比我們更清楚,你都說了儒家的興盛是滿足了統治者的需求,那麽為了維護儒家的地位,就越是要滿足統治者的需求,理學那一套,在我們這些人看來沒有人性,但是一旦被官方所認可,幾代人下來之後也就沒有人會在意這件事情了。”
李星群作為後來人自然知道這件事情,喟然長歎:“儒家本沒有必要走到這一步的,現在整個中原已經離不開了儒家,儒家經過這幾千的發育,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脈之中,做一個有尊嚴的君子不好嗎?”
“君子嗎?嗬嗬,君子不能當飯吃,隋唐二代讀書人之中出了多少的貪官,那一日儒家失勢了之後,你信不信那些弟子馬上就會拋棄自己的儒家身份?”
“弟子相信。”
“說了那麽多,你還是講講格物致知。”
“學生認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學問,儒家的文化是為官之道,不是經商之道,不是為民之道。現在的一個很不好的問題,就是很多書生一心追求科舉,而每一科能錄取的進士就隻有那麽多,很多人把時間放在了這上麵,浪費了很多的生產力,夫子們應該知道,生產力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麽的重要。”三人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可,示意李星群繼續說下去。
“那麽如何讓這些學子們把精力投入到成產之中呢?這裏就要說一點生產力的改革了,在先秦時期的時候,耕種一塊地需要兩頭牛來拉犁。到了前朝末期的時候出現了曲轅犁,一頭牛就能拉動犁車,這就是生產力的改變,學生曾經就和某個大人物說過這件事情,在學生看來,知識是可以分開的。”
“分開的?具體說說。”
“這就要和孔子的有教無類有關係了,學生認為知識能代表生產力,在人力的改造下,現在的生產力遠大於過去的生產力,暴秦時期那些貴族能享受什麽?無非就是清水煮肉之類的罷了,就是拿那個大鼎煮肉吃,後來慢慢的才有了蒸籠的出現,有了蒸菜,蒸菜的出現,使的口味增加了不少,在我朝的時候,又出現了鐵鍋,鐵鍋的出現,又出現了炒菜,炒菜的味道不需要我多說了吧,人活一世不就是吃喝拉撒睡,光是吃方麵就證明了奇技淫巧是有存在的意義的,如果大啟朝的聰明人都不從事奇技淫巧的工作,誰來推動大啟朝的發展,就靠工部嗎?”
“所以呢?”
“改革!”
3人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說:“怎麽改革?”
“現在讀書人太多了,聰明人都去讀書了,科學技術是發展不了的,所以要引流一部分的聰明人,學生認為可以在生員製度上進行改革。”三人沒有提問,李星群補充說道:“那就是把學問分成兩部分,製定考試製度,把儒家作為學生的基礎教育,然後進行考試,隻有考過的人,才能進入國子監等生員地方進行考核,而沒有通過考試的人取消其考試資格,然後大啟朝廷開設一定的工人學院,把很多厲害的工匠,集合在一起,讓他們成為講師,教導那些考試失敗的學生,這樣下去,我相信幾代人下來總會有人發展出更厲害的工具。”
“小友你說的不隻是這個意思吧?”
李星群承認說:“是的,不僅如此,這學校是一個好地方,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大啟朝經過前朝到現在的混亂時期,武將的問題非常難以解決,諸位夫子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既然厲害的工匠能成為學院的講師,那麽厲害的武將一樣能成為學院的講師,那麽……”李星群的意思很簡單,對於那些權勢過大的將軍,直接讓他們去做老師。
“當真是好陽謀,成為學院的講師還能謀得1個好名聲,但是這裏麵有1個問題,後來出現的學院將領都是那些將領的學生,會不會出現……”
“哈哈,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以設定幾個軍事學院,隻要超過3個以上的學院,那些人就很難做到統一,不僅如此,軍事學院可以開設在東京城之內,那些人的家庭自然也就隻能在東京府裏麵了。”
“有意思,很有意思,我們都對你說的這個軍事學院很感興趣,你可以嚐試的講講。”李星群心裏搖了搖頭,果然對於這些士大夫來說,成立職業技術學院他們隻會抵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