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孫剛立完,蕭賾就不行了。病榻上的他反悔起來,可能又有了改立蕭子良的一絲想法。他下詔讓蕭子良入殿侍藥,蕭子良以蕭衍、範雲兩人為左右日夜,在殿內侍候(蕭衍出場了啊)。


    蕭賾的猶豫不決對各方而言都是一種煎熬。起草遺詔的中書郎王融因為寫得一手好文章,受到蕭子良的賞識,有意擁立蕭子良。他的做法是,乘著蕭賾彌留之際,自己起草一份遺詔,寫明將皇位傳於蕭子良。起草完畢,他穿上軍裝,站在中書省的門口攔截太孫東宮的衛隊。


    秘密不知怎地就讓蕭衍和範雲知道了,政治敏感性極強的蕭衍悄悄對範雲說:“宮內要出大事,王融不是什麽濟世之才,我們隻管坐視其敗。”


    範雲說:“王中書是憂國憂民啊!”


    蕭衍嗤之以鼻:“憂國憂民?他是想做周公、召公呢,還是想做豎刁(齊桓公晚年的三奸之一,齊桓公死後導致齊國內亂)啊?”說得範雲答不上來。


    就在王融自以為計策成功的緊要關頭,蕭賾忽然甦醒了過來,隨口問左右:“皇太孫在哪裏?”王融的假詔書就拿不出手了,隻好說蕭昭業在殿外守候。蕭賾便讓太子帶著東宮衛士入殿,然後也用不著王融寫詔書了,直接當麵授意,太子繼承皇位。政事呢,則由他的堂弟(蕭道成二哥蕭道生之子)西昌侯蕭鸞與蕭子良共同輔佐。這又是一個讓人始料不及的冷門,蕭鸞本人在這背後究竟做了多少手腳,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依我猜來,這很可能又是各派權力平衡的產物,並且是蕭子良默許的。


    蕭昭業在這場戲上表現得很搶眼,他聲淚俱下,感人心脾。蕭賾緊緊抓著他的手,說道:“不必哭了,若是想念你爺爺,那就應該好好幹!”


    說罷,蕭賾自以為放心地咽了氣。王融還想做垂死掙紮,下令讓蕭子良的兵士守衛宮門。好不容易得掌大權的蕭鸞豈會錯過良機,他以先帝敕令的金字招牌一路暢通無阻地沖入大殿,扶立蕭昭業即位,命左右將蕭子良攙扶出去。大殿上群臣都被蕭鸞的氣勢震住,沒有一個敢發表不同意見。


    於是,齊武帝遺詔中的兩人輔政被蕭鸞實際一人執行,就成了一人輔政。蕭子良做了太傅,竟沒有什麽實權可言。支持蕭子良的王融不久就被下獄賜死,蕭子良自己都是朝不保夕,哪裏還敢出手相救。(由此也可看出蕭子良的所謂有才,其實隻是以為臣的角度而言。他要是繼位,多半也是個懦弱之君,早晚會敗在勢如虎狼的叔父兄弟的手中)蕭子良也“識相”,僅過一年,就在惶恐與擔憂中病故,在亂世之中,這就是最好的下場。


    蕭昭業和蕭鸞都樂於接受蕭子良的死訊,下麵就是他們兩人的決鬥了。


    蕭昭業基本上是劉劭、劉昱和劉子業的合成版(也不排除史官為抹黑廢帝,參照以前的模板所生成的新版本暴君模板)。他與劉劭一樣,招了個女巫玩巫蠱。比劉劭運氣好,他的巫蠱行為沒被發現,先是咒死了父親,後又咒死了祖父,一年之內就完成了一個小王爺到皇帝的迅速轉變。此人儀表堂堂,卻全無良心。父親死了,他給正室何妃的信中寫一個大大的喜字,周圍又畫上三十六個喜字以作慶賀;祖父死了,他招唿宮中的樂師舞伎奏樂表演,得意得喜不自禁。


    玩樂方麵,他與劉昱一般無二,喜歡帶著左右親信四處遊走,還喜歡跑到他父親的墳地裏去玩賭博遊戲。玩得爽,就賞,反正是國庫的錢,用著不心疼。每次看著錢,他還要感嘆一番:“從前想你的時候一個子兒都得不到,今天還不是用你沒商量?”武帝留下的庫錢上十億萬,也經不起蕭昭業這麽恣意揮霍,不到一年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宮裏的各種寶貝器物,更是被拿來又扔又摔的耍子,聊博千金一笑而已。


    荒淫方麵他遠追劉駿、劉子業父子,與祖父寵幸過的霍妃私通,將她改換名姓,稱為徐妃,重新納入後宮。他的皇後何氏同樣荒淫,蕭昭業的親信楊瑉是小白臉,帥得掉渣,她就整日裏與他廝混,甚至同床共枕。她伺候蕭昭業的功夫也是一流,以至於蕭昭業被她弄得服服帖帖,對她的淫亂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蕭鸞對於這一切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早有意篡位,便拉攏蕭昭業的親信、同是宗室的蕭諶和蕭坦之,爭取他們的支持。他先拿楊瑉開刀,向蕭昭業奏明情況,要誅殺楊瑉。何皇後淚流滿麵央求:“楊郎年少英俊,又沒罪,怎麽可以枉殺!”蕭昭業一臉愁容,身邊的蕭坦之早得了蕭鸞的好處,耳語道:“外頭都知道楊瑉和皇後的私情了,事情都鬧大了,怎麽可以不殺?”蕭昭業這才勉強同意。一會兒又反悔,怎奈腦袋已經搬家,於事無補了。


    蕭鸞繼續施壓,過了幾天又要求誅殺蕭昭業寵幸的太監徐龍駒,罪名是禍亂朝政。皇帝也沒法子,人家是輔政啊,心中可是恨透了這個堂叔祖,暗中與中書令何胤密謀,準備除掉蕭鸞。蕭諶和蕭坦之生怕禍及自身,想來想去覺得蕭昭業沒前途,徹底投靠了蕭鸞。兩邊的流血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了。


    隆昌元年(公元494年)七月,蕭鸞在做通了政治思想工作後,先派蕭諶入宮清理蕭昭業的左右親信,然後率領左僕射王晏、丹楊尹徐孝嗣、蕭坦之等人入宮廢君。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羨並收藏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