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入全麵反攻的魏軍可不就此停步,拓跋燾大軍兵分五路:永昌王拓跋仁從洛陽進攻壽陽,尚書長孫真進攻馬頭(今安徽懷遠南),楚王拓跋建進攻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高涼王拓跋那率部從青州直逼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拓跋燾自己則從東平進據鄒山(今山東鄒縣東南)。


    拓跋燾攻下鄒山,親自拜謁秦始皇留下的石刻,並祭祀了孔子。(宋文帝想著封禪泰山,沒想到反而讓北魏的皇帝把孔子給祭了。嗬嗬,不知以漢家天子自詡的南朝皇帝是否會感到一絲羞恥呢?)然後魏軍一路南行,所過城鎮盡皆投降,懸瓠(今河南汝南)、項城(今河南沈丘)均被攻克,淮南重鎮壽陽便暴露在魏軍麵前。


    壽陽如若失守,則淮南難保,宋文帝下急詔命劉康祖的軍隊迴援,與北魏拓跋仁相遇於尉武。


    劉康祖的軍隊人數隻有八千人,副手胡盛之勸他走小路撤迴壽陽。劉康祖正嫌沒怎麽與魏軍交手,不過癮呢,斥道:“我們在黃河邊上找了半天敵人都沒找著;現在他們自己送上門來,哪有避退的道理!”隨即下令進軍:“迴頭看的斬首,轉身走的斬腳!”


    魏軍勢重,從四麵圍上來,宋軍無不死戰,從早殺到晚,流血沒踝,劉康祖也身中十幾處傷口。魏軍雖然死傷上萬,但還是源源不斷地往前攻,拓跋仁將士兵分為三批,輪班上陣,宋軍士兵漸漸體力不支。劉康祖正意氣風發地指揮眾將士作戰,卻不幸被一支箭射穿了脖頸,墜馬而死。主將陣亡,宋軍潰敗,幾乎全部被魏軍所殺,胡盛之也被俘投降。


    拓跋仁乘勝席捲淮南之地,路經馬頭、鍾離等地,燒殺搶掠,無所不行。劉鑠固守壽陽,魏軍無法攻下。


    東麵的拓跋燾主力軍攻占蕭城後,浩浩蕩蕩開往彭城。坐鎮彭城的劉義恭本來的任務是後方總調度,現在所處的位置卻成了敵人衝擊的重點,不禁慌了手腳。彭城城中兵雖多,糧食卻不夠吃,不利於長期作戰,曆城方麵的沈慶之則提出曆城正好是兵少糧多,可以迎接劉義恭與另一位親王劉駿去駐紮;太尉長史何勖則建議從水路逃往鬱洲。


    劉義恭對兩種意見猶豫不決,沛郡太守張暢說:“曆城、鬱洲這兩處要是值得去,下官怎麽會不贊同呢。隻是城中缺糧,百姓早就想跑了,隻不過城門關得嚴,沒法走而已。一旦行動起來,大家肯定各自逃散,哪兒都到達不了。如今雖然軍糧少點吧,但還沒到馬上就要吃完的地步。我們怎麽舍安求危,如果一定要走,下官願以死進諫!”


    旁邊劉駿頭腦也比較清醒,說:“叔父既任總裁,去留自非我所能幹涉。我劉駿既任徐州刺史,必與此城共存亡,張長史的話說得沒錯。”劉義恭思來想去,也就聽從兩人的意見,好好防守彭城。


    拓跋燾大軍壓境,到了彭城腳下。彭城素來是兵將之地,防禦體係十分完善。拓跋燾不急著攻城,在城外當年項羽築造的戲馬台上搭了間屋子,瞭望城內的情形。


    城內秩序井然,守兵不見驚慌之色,拓跋燾派人去探虛實,同時求取美酒與甘蔗(甘蔗產於南方,當時北方的鮮卑人很喜歡吃,所以專門去討要一些)。劉駿聽說後,就讓人給魏軍送去,但是說好條件,不能白給,魏軍也要送特產駱駝來。


    拓跋燾慨然答應,並派尚書李孝伯去城下傳話:“我們皇上說了,安北將軍(指劉駿)可以來見他。我軍也不攻打彭城,何苦讓將士們守備如此森嚴!”


    劉駿也派張暢出門迴話:“安北將軍說了:‘人臣無境外之交’,我們也隻能做到這樣了。至於說守備森嚴,乃是邊城之常事,隻要老百姓過得開心,我們辛苦一點並無怨言。”


    兩邊交易了一些商品,張暢便要關上城門。李孝伯問道:“何必匆匆關上城門,拉起吊橋哪?”


    張暢笑道:“兩位王爺看貴國國主營帳未起,將士疲憊。我軍可是十萬精兵強將,怕他們忍不住就衝出來揍你們,所以關上城門。等你們休息夠了,再到戰場上一賭輸贏吧!”


    拓跋燾見兩個人在城下說話,心中癢癢,就派人來說:“我們皇上說了,太尉(劉義恭)和安北將軍可以派人到我軍中聯絡感情。如果諸將不能來,派個傳令的人也可以啊。”


    張暢答道:“貴國國主的外貌才幹,我們的使者早就通報過了。李尚書又親自來傳話,不必再勞神派人去你們那兒。”


    李孝伯見張暢談笑自若,有些鬱悶,就想打擊一下宋人,說:“王玄謨才幹平常,你們怎麽可以讓他做這麽重要的事情,以至於潰敗呢?我軍進入你國境以來,七百多裏,你們連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鄒山險要,你們可以憑之與我軍抗衡,結果呢,你們的守將崔邪利嚇得逃到山洞裏,我們的將領把他生拉硬拽才弄出來。我們皇上賜他活命,他也隨軍來了。”心想,讓你不爽一把再說。


    張暢答道:“王玄謨隻是我國的一名偏將,算不上有才幹,不過讓他當個前鋒而已。大軍沒到,黃河結冰,王玄謨連夜退兵,才引起軍中小小的騷亂。至於崔邪利被抓,對我國有什麽影響呢?貴國國主以數十萬之眾才製服了一個小小的崔邪利,還好意思說出來?沒錯,你們是進入我國境內七百裏而沒遇到什麽抵抗,但那是我們太尉的神算,鎮軍將軍(即劉駿)的高招,天機不可泄露,具體的就不便講明啦,哈哈。”(外交官的一張嘴真是厲害,死的能說成活的,輸的能說成贏的,弱勢的一方據理力爭,的確可以掙迴許多麵子。)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羨並收藏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