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 作者:陳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桓玄驚恐之下打算固守江陵,緩圖良機。旁觀者清,長史卞範之說:“桓公聲威遠近聞名,天下震動;司馬元顯乳臭未幹,劉牢之不得人心(前麵說過,劉牢之的北府兵打仗很厲害,但軍紀太差,在朝野都沒啥好名聲:在朝是怕他功高壓主,在野是恨他貪得無厭),如若我們的軍隊能夠逼近京城,恩威並施,管叫他們土崩瓦解。豈有引敵入境,自尋死路之理?”
桓玄這傢夥,見解和誌向比司馬道子父子要強得多,但終究還是一路貨色,對相似的諫言反應也是相似。他聽聞此話,信心頓增,讓哥哥桓偉留守江陵,自己則上表傳檄,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列舉司馬元顯的各項罪行,然後率兵順江東下,直奔建康而來,沿途如入無人之境,為數不多的幾次抵抗被輕鬆打退,豫州刺史、譙王司馬尚之也被擒。
劉牢之在此時起了“關鍵作用”:他掛著司馬元顯的“前鋒都督”的名頭,大戰來臨之際卻採取觀望的姿態,駐兵在溧洲(今江蘇南京西南長江中)。他的兒子劉敬宣、外甥何無忌,以及劉裕都認為荊州兵強過司馬元顯的江東兵,應率北府兵主動進擊,以除後患。劉牢之則認定平定桓玄不難,但狡兔死,良狗烹,若消滅桓玄,將來必被司馬元顯所製,不如先利用桓玄的勢力除掉司馬道子父子,再做打算。桓玄也看透了劉牢之的心思,不失時機地派了劉牢之的族舅何穆來勸降。劉牢之便順勢上了“賊船”,讓劉敬宣去桓玄營中投降。
司馬元顯沒了真正可用之兵,哪還有什麽抵抗的意誌,他聽說桓玄已經到了京城南麵的新亭,就棄了戰船退迴建康。桓玄的軍隊尾隨而至,在後麵揮刀大喊:“放下武器!”司馬元顯的兵眾立即崩潰,司馬元顯逃迴府中,身邊隻剩下“狗頭軍師”張法順一人而已。見到老爹司馬道子,二人隻能相對而泣,一籌莫展。這對有野心卻無能力的父子束手就擒,桓玄下令斬殺司馬元顯一黨,繼而又吩咐手下人把司馬道子秘密毒死在流放的路上。
桓玄初步掌控了建康的大局,緊接著就採取了三項措施鞏固其權力:
首先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史,這個職務表麵看是一郡權力上的no.1,實際上卻剝奪了劉牢之對北府兵的控製權。劉牢之一介武夫出身,視兵權為命根子,心裏有意據江北對抗桓玄。他私底下找到劉裕,商量對策。劉裕何等聰明,當即指出桓玄“新得誌,威震天下。三軍人情,都已去矣”,現在要和他對著幹,怕是沒戲。他向劉牢之請求返迴老家京口。將領何無忌向劉裕請教當前的局勢,劉裕答道:“我看劉牢之難逃一死,你不如和我一起迴京口,以觀其變。桓玄若是甘為人臣,我們就老老實實地跟著他幹。如若不然,你我還可以起兵圖之。”
劉牢之召集手下開會,還想謀劃討伐桓玄。參軍劉襲氣唿唿地說:“天下最不該做的事就是反叛。將軍當年反叛王恭,最近反叛司馬元顯,現在又要反叛桓玄;一人三反,還憑什麽立足天下?!”說罷拂袖而去,其餘將領也紛紛離去。劉牢之這才慌了神,讓兒子劉敬宣去京口迎接家眷,約定的時間沒見著人,以為事已敗露,帶著本部人馬倉促北逃,逃到新洲,走投無路,自縊而死。幾乎是北府兵代名詞的劉牢之就以這樣狼狽的方式結束了他的一生。
(從桓玄出兵這件事前後劉牢之和劉裕的不同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差距:劉牢之軍事方麵很強,但在其他方麵近乎白癡,尤其在利害關係的判斷上顯得相當幼稚,他又在政治立場上做“三姓家奴”,毫無信義可言,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這樣的人可以拿來做成大事的工具,而不可能自己成就大事;劉裕則不同,雖說王夫之等人在史評中指責他其實也是“一人三反”(先反劉牢之,再反桓玄,最後“反”晉稱帝),但他的所謂反並不是簡簡單單“牆頭草”式的反,而是頗有行事原則,他在每次做出決斷之前都充分分析了局勢,並對將來的行動做好了周密的計劃。所以說,劉裕不僅打仗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審時度勢,該用強的時候用強,該示弱的時候示弱,玩弄權術的手段並不差過同時期那些門閥大族出身的政治人物,這樣的人隻要再有一點運氣,獲得成功指日可期。)
桓玄輕而易舉地除掉了劉牢之,接下來他對北府兵舊將也毫不留情。吳興太守高素、將軍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等一大堆優秀將領被殺,以劉敬宣和宗室司馬休之為首的殘部想要造反,不是對手,隻好逃往南燕和後秦這兩個北方鄰國。
下一項措施是改革內政,罷黜奸佞之臣,提拔有才之士,東晉各地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出色的官員,他還下令限製佛教寺院無節製地發展僧尼。這些本來都是革除弊政、穩定時局的好事,可惜,桓玄的舉措不過是想藉機提高威望、擴大影響,不久他便暴露了奢豪放縱的公子哥兒本性,朝上政令無常,朝下結黨營私,東晉的危機重現。當時投奔後秦的北府兵舊將袁虔之評價桓玄才略不如其父,所扮演的角色不過是“為它人驅除耳”;南燕的中書侍郎韓範也認為桓玄早晚被江東“豪傑誅滅”。
野心勃勃的桓玄,到頭來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br>
桓玄這傢夥,見解和誌向比司馬道子父子要強得多,但終究還是一路貨色,對相似的諫言反應也是相似。他聽聞此話,信心頓增,讓哥哥桓偉留守江陵,自己則上表傳檄,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列舉司馬元顯的各項罪行,然後率兵順江東下,直奔建康而來,沿途如入無人之境,為數不多的幾次抵抗被輕鬆打退,豫州刺史、譙王司馬尚之也被擒。
劉牢之在此時起了“關鍵作用”:他掛著司馬元顯的“前鋒都督”的名頭,大戰來臨之際卻採取觀望的姿態,駐兵在溧洲(今江蘇南京西南長江中)。他的兒子劉敬宣、外甥何無忌,以及劉裕都認為荊州兵強過司馬元顯的江東兵,應率北府兵主動進擊,以除後患。劉牢之則認定平定桓玄不難,但狡兔死,良狗烹,若消滅桓玄,將來必被司馬元顯所製,不如先利用桓玄的勢力除掉司馬道子父子,再做打算。桓玄也看透了劉牢之的心思,不失時機地派了劉牢之的族舅何穆來勸降。劉牢之便順勢上了“賊船”,讓劉敬宣去桓玄營中投降。
司馬元顯沒了真正可用之兵,哪還有什麽抵抗的意誌,他聽說桓玄已經到了京城南麵的新亭,就棄了戰船退迴建康。桓玄的軍隊尾隨而至,在後麵揮刀大喊:“放下武器!”司馬元顯的兵眾立即崩潰,司馬元顯逃迴府中,身邊隻剩下“狗頭軍師”張法順一人而已。見到老爹司馬道子,二人隻能相對而泣,一籌莫展。這對有野心卻無能力的父子束手就擒,桓玄下令斬殺司馬元顯一黨,繼而又吩咐手下人把司馬道子秘密毒死在流放的路上。
桓玄初步掌控了建康的大局,緊接著就採取了三項措施鞏固其權力:
首先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史,這個職務表麵看是一郡權力上的no.1,實際上卻剝奪了劉牢之對北府兵的控製權。劉牢之一介武夫出身,視兵權為命根子,心裏有意據江北對抗桓玄。他私底下找到劉裕,商量對策。劉裕何等聰明,當即指出桓玄“新得誌,威震天下。三軍人情,都已去矣”,現在要和他對著幹,怕是沒戲。他向劉牢之請求返迴老家京口。將領何無忌向劉裕請教當前的局勢,劉裕答道:“我看劉牢之難逃一死,你不如和我一起迴京口,以觀其變。桓玄若是甘為人臣,我們就老老實實地跟著他幹。如若不然,你我還可以起兵圖之。”
劉牢之召集手下開會,還想謀劃討伐桓玄。參軍劉襲氣唿唿地說:“天下最不該做的事就是反叛。將軍當年反叛王恭,最近反叛司馬元顯,現在又要反叛桓玄;一人三反,還憑什麽立足天下?!”說罷拂袖而去,其餘將領也紛紛離去。劉牢之這才慌了神,讓兒子劉敬宣去京口迎接家眷,約定的時間沒見著人,以為事已敗露,帶著本部人馬倉促北逃,逃到新洲,走投無路,自縊而死。幾乎是北府兵代名詞的劉牢之就以這樣狼狽的方式結束了他的一生。
(從桓玄出兵這件事前後劉牢之和劉裕的不同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差距:劉牢之軍事方麵很強,但在其他方麵近乎白癡,尤其在利害關係的判斷上顯得相當幼稚,他又在政治立場上做“三姓家奴”,毫無信義可言,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這樣的人可以拿來做成大事的工具,而不可能自己成就大事;劉裕則不同,雖說王夫之等人在史評中指責他其實也是“一人三反”(先反劉牢之,再反桓玄,最後“反”晉稱帝),但他的所謂反並不是簡簡單單“牆頭草”式的反,而是頗有行事原則,他在每次做出決斷之前都充分分析了局勢,並對將來的行動做好了周密的計劃。所以說,劉裕不僅打仗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審時度勢,該用強的時候用強,該示弱的時候示弱,玩弄權術的手段並不差過同時期那些門閥大族出身的政治人物,這樣的人隻要再有一點運氣,獲得成功指日可期。)
桓玄輕而易舉地除掉了劉牢之,接下來他對北府兵舊將也毫不留情。吳興太守高素、將軍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等一大堆優秀將領被殺,以劉敬宣和宗室司馬休之為首的殘部想要造反,不是對手,隻好逃往南燕和後秦這兩個北方鄰國。
下一項措施是改革內政,罷黜奸佞之臣,提拔有才之士,東晉各地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出色的官員,他還下令限製佛教寺院無節製地發展僧尼。這些本來都是革除弊政、穩定時局的好事,可惜,桓玄的舉措不過是想藉機提高威望、擴大影響,不久他便暴露了奢豪放縱的公子哥兒本性,朝上政令無常,朝下結黨營私,東晉的危機重現。當時投奔後秦的北府兵舊將袁虔之評價桓玄才略不如其父,所扮演的角色不過是“為它人驅除耳”;南燕的中書侍郎韓範也認為桓玄早晚被江東“豪傑誅滅”。
野心勃勃的桓玄,到頭來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