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道在栗樹林間蜿蜒,彎彎曲曲地向平原方向延伸。他們興高采烈地進了一座小城,城內的梧桐樹已經預示著南方炎熱的天氣就要到來,滾球遊戲又要興起。安娜和亨利坐在一家最大的咖啡店的露天座上,露天座空空蕩蕩。迪布勒伊一個人去買報紙,他們倆要了點兒麵包片。他們看見迪布勒伊和報販交談了幾句,然後慢悠悠地穿過廣場,邊走邊讀著報紙。迴到露天座後,他順手把報紙往獨腳小圓桌上一放,亨利一眼看清了頭版醒目的大標題:美國人在廣島投放了一顆原子彈。他們默默無言地讀完了文章,安娜聲音驚恐不安地說:
“這十萬個死難者,到底是為了什麽?”
日本顯然就要投降,大戰就要結束,《塞文諾爾小報》和《阿爾代什迴聲報》歡欣鼓舞,可他們三人惟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恐懼。
“他們難道就不能先威脅、恫嚇一番?”安娜說,“比如在偏僻的荒漠投放一次,我說不清楚……那顆炸彈,他們真的非投不可嗎?”
“他們當然可以先設法給政府施加壓力。”迪布勒伊說,繼又一聳肩膀:“對德國城市、對白人,我懷疑他們還敢不敢放!隻對著黃種人!他們憎恨黃種人!”
“整個一座城市化為烏有,他們心裏總該有點不安吧!”亨利說。
“我認為還有另一個原因。”迪布勒伊說,“他們很高興能讓全世界看一看他們有多大能耐,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施行他們的政策,任何人都不敢哼一哼。”
“可他們為此而殺了十萬條性命!”安娜說。
他們呆呆地正對著奶油咖啡,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那恐懼的文字,一個個重複著這句毫無作用的話。
“我的上帝!要是德國人成功製造出原子彈!多危險啊!”安娜說。
“美國人掌握了原子彈,我也並不高興。”迪布勒伊說。
“報上說他們可以炸毀整個地球。”安娜說。
“據拉爾蓋給我解釋,”亨利說,“要是發生了不幸的意外,引發了原子彈,地球倒不會爆炸,隻是造成大氣膨脹,整個地球變成月球一般。”
“這並不更讓人開心多少。”安娜說。
不,這並不開心。隻是當他們重新蹬車行進在一條陽光燦爛的道路上時,這一糾纏不清的恐怖難題便失卻其一切意義。一座四十萬人口的城市連同周圍自然界的一切就這樣化為烏有、銷聲匿跡了:這一切再也引不起任何迴響。這一天依然如故、井然有序——天是藍色的天,葉是綠色的葉,幹渴的土地仍然焦黃一片——時光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涼爽清新的黎明迎來了劈啪聲四起的正午,地球圍著註定由它陪伴的太陽旋轉,對它負載著的漫無目的的匆匆過客無動於衷:怎能相信這靜如亙古的蒼穹下,這些匆匆過客今日已經擁有能力,可將地球改變成古老的月亮?若在大自然中接連漫遊數日,不難發現這大自然中帶有幾分瘋狂。無論是雲彩變幻無窮的壯觀景象、高山靜止不動的憤怒與抗爭,還是昆蟲不絕於耳的喧鬧鳴唱,或是植物如瘋似狂的迅猛繁殖,其中無不包含著過分的怪誕,但是這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溫和的狂熱。萬萬想不到它一旦進入人的大腦,便會變成殘殺人類的瘋狂。
“您還有勇氣寫作!”他們一起坐在一條河畔,亨利見迪布勒伊從背袋中掏出了紙筆,驚嘆道。
“這是個魔鬼。”安娜說,“即使在廣島的廢墟中也照寫不誤。”
“他不就在廣島的廢墟中寫嘛。”
“那怎麽就不行?”迪布勒伊說,“反正總有什麽地方會成廢墟的。”
他握起鋼筆,雙目茫然地久久呆了一陣。在這新添的廢墟之中寫作也許並不那麽輕鬆。他沒有彎腰去寫,突然說道:
“啊!要是他們不把我們逼上絕路,逼得我們當不成共產黨!”
“他們是誰?”安娜問道。
“共產黨人。你們知道,這原子彈,是種多麽恐怖的威脅手段!我並不認為美國佬明天就會朝莫斯科扔一顆,可說到底,他們有這樣做的可能性,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願讓人忘記的。他們之間再也難以相互了解!當務之急,必須攜起手來,不然,我們就無異於重蹈覆轍,重犯大戰前的錯誤!”
“您說我們?”亨利說,“可首先製造不和的不是我們。”
“對,我們問心無愧。可以後呢?”迪布勒伊說,“這對我們毫無好處!若發生分裂,我們和共產黨人都要自食苦果,我們甚至會更深受其害,因為共產黨人勢力更強!”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亨利說。
“他們卑鄙,這我同意,可對我們來說,這無礙大局。然而,一旦他們把我們視為敵人,那我們就成為仇敵了。不用說,這是他們的過錯。可不管錯還是不錯,我們成了法國無產階級第一大政黨的仇敵。這決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那麽,就不得不向他們的訛詐讓步?”
“我從不認為凡寧死不屈的人都是精明的人。”迪布勒伊說,“不管是不是訛詐,我們必須維護團結。”
“他們挖空心思想實現所謂的團結,是解散革命解放聯合會,讓其全體成員加入共產黨。”
“有可能落到這一步。”
“那您有可能加入共產黨?”亨利驚奇地問道,“可您和共產黨人之間隔著多少障礙啊!”
“噢!會設法消除的。”迪布勒伊說,“如有必要,我可以保持沉默。”
他拿起筆,開始寫起字來。亨利從書包裏掏出書來,淩亂地放在草地上。他放棄寫作以來,讀了許多書,這些書把他帶往世界各地,盡情地神遊。這些天來,他發現了印度和中國,這並不是快活的事。每當他想到那千百萬飢餓的人們,許多事情便變得無聊和無意義。也許他對共產黨的保留態度也毫無價值。他最責怪共產黨的一點,是它把人當作物來看待。倘若對人們的自由、對人們的見解、對人們的善良意願也不相信的話,那就沒有必要去關心他們的命運,結果也確實很糟。這種憂慮隻有在法國、在歐洲才有意義,在這裏,人們終歸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生活水準,至少有了一點兒自主,有了一點兒覺悟。對那些貧窮、迷信、愚昧的大眾來說,把他們當作人來看待,又有什麽意義?必須給他們吃的,別無要求。美國人稱霸,其結果就是東方各國食不果腹,永遠遭受壓迫。東方各國的惟一希望是蘇聯:擺脫飢餓、奴役和愚昧的人類的惟一希望是蘇聯。因此,必須竭盡全力幫助蘇聯。當千百萬人不如牛馬,掙紮在死亡線上,那人道主義便是一種諷刺,個人主義就是一種卑鄙的行徑。人們還怎敢要求獲得諸如思想自由、選擇自由、言論自由這些高等權利?亨利拔了一截草,慢慢地咀嚼著。既然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如意生活,何不幹脆放棄?消失在一個大黨之中,將自己的意誌與巨大的集體意誌融為一體,這該是多麽安寧,具有多麽巨大的力量啊!一旦開口,但是以整個地球說話,前途便成了您個人的事業,為此而忍受許多事情,值得。亨利又拔了一截野草。“可盡管如此,我漸漸地又會難以忍受。”他心裏想,“真不敢設想從此沒有自己的思想,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要想做一個優秀的活動分子,必須要有燒炭黨人的那份忠誠,可我沒有。再說,眼下遇到的也不是這個問題。”他不快地自言自語道。誠然,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即使我加入又有何用?這是惟一的具體問題。顯然,不會因此而給一個印度人帶來一粒白米。”
</br>
“這十萬個死難者,到底是為了什麽?”
日本顯然就要投降,大戰就要結束,《塞文諾爾小報》和《阿爾代什迴聲報》歡欣鼓舞,可他們三人惟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恐懼。
“他們難道就不能先威脅、恫嚇一番?”安娜說,“比如在偏僻的荒漠投放一次,我說不清楚……那顆炸彈,他們真的非投不可嗎?”
“他們當然可以先設法給政府施加壓力。”迪布勒伊說,繼又一聳肩膀:“對德國城市、對白人,我懷疑他們還敢不敢放!隻對著黃種人!他們憎恨黃種人!”
“整個一座城市化為烏有,他們心裏總該有點不安吧!”亨利說。
“我認為還有另一個原因。”迪布勒伊說,“他們很高興能讓全世界看一看他們有多大能耐,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施行他們的政策,任何人都不敢哼一哼。”
“可他們為此而殺了十萬條性命!”安娜說。
他們呆呆地正對著奶油咖啡,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那恐懼的文字,一個個重複著這句毫無作用的話。
“我的上帝!要是德國人成功製造出原子彈!多危險啊!”安娜說。
“美國人掌握了原子彈,我也並不高興。”迪布勒伊說。
“報上說他們可以炸毀整個地球。”安娜說。
“據拉爾蓋給我解釋,”亨利說,“要是發生了不幸的意外,引發了原子彈,地球倒不會爆炸,隻是造成大氣膨脹,整個地球變成月球一般。”
“這並不更讓人開心多少。”安娜說。
不,這並不開心。隻是當他們重新蹬車行進在一條陽光燦爛的道路上時,這一糾纏不清的恐怖難題便失卻其一切意義。一座四十萬人口的城市連同周圍自然界的一切就這樣化為烏有、銷聲匿跡了:這一切再也引不起任何迴響。這一天依然如故、井然有序——天是藍色的天,葉是綠色的葉,幹渴的土地仍然焦黃一片——時光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涼爽清新的黎明迎來了劈啪聲四起的正午,地球圍著註定由它陪伴的太陽旋轉,對它負載著的漫無目的的匆匆過客無動於衷:怎能相信這靜如亙古的蒼穹下,這些匆匆過客今日已經擁有能力,可將地球改變成古老的月亮?若在大自然中接連漫遊數日,不難發現這大自然中帶有幾分瘋狂。無論是雲彩變幻無窮的壯觀景象、高山靜止不動的憤怒與抗爭,還是昆蟲不絕於耳的喧鬧鳴唱,或是植物如瘋似狂的迅猛繁殖,其中無不包含著過分的怪誕,但是這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溫和的狂熱。萬萬想不到它一旦進入人的大腦,便會變成殘殺人類的瘋狂。
“您還有勇氣寫作!”他們一起坐在一條河畔,亨利見迪布勒伊從背袋中掏出了紙筆,驚嘆道。
“這是個魔鬼。”安娜說,“即使在廣島的廢墟中也照寫不誤。”
“他不就在廣島的廢墟中寫嘛。”
“那怎麽就不行?”迪布勒伊說,“反正總有什麽地方會成廢墟的。”
他握起鋼筆,雙目茫然地久久呆了一陣。在這新添的廢墟之中寫作也許並不那麽輕鬆。他沒有彎腰去寫,突然說道:
“啊!要是他們不把我們逼上絕路,逼得我們當不成共產黨!”
“他們是誰?”安娜問道。
“共產黨人。你們知道,這原子彈,是種多麽恐怖的威脅手段!我並不認為美國佬明天就會朝莫斯科扔一顆,可說到底,他們有這樣做的可能性,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願讓人忘記的。他們之間再也難以相互了解!當務之急,必須攜起手來,不然,我們就無異於重蹈覆轍,重犯大戰前的錯誤!”
“您說我們?”亨利說,“可首先製造不和的不是我們。”
“對,我們問心無愧。可以後呢?”迪布勒伊說,“這對我們毫無好處!若發生分裂,我們和共產黨人都要自食苦果,我們甚至會更深受其害,因為共產黨人勢力更強!”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亨利說。
“他們卑鄙,這我同意,可對我們來說,這無礙大局。然而,一旦他們把我們視為敵人,那我們就成為仇敵了。不用說,這是他們的過錯。可不管錯還是不錯,我們成了法國無產階級第一大政黨的仇敵。這決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那麽,就不得不向他們的訛詐讓步?”
“我從不認為凡寧死不屈的人都是精明的人。”迪布勒伊說,“不管是不是訛詐,我們必須維護團結。”
“他們挖空心思想實現所謂的團結,是解散革命解放聯合會,讓其全體成員加入共產黨。”
“有可能落到這一步。”
“那您有可能加入共產黨?”亨利驚奇地問道,“可您和共產黨人之間隔著多少障礙啊!”
“噢!會設法消除的。”迪布勒伊說,“如有必要,我可以保持沉默。”
他拿起筆,開始寫起字來。亨利從書包裏掏出書來,淩亂地放在草地上。他放棄寫作以來,讀了許多書,這些書把他帶往世界各地,盡情地神遊。這些天來,他發現了印度和中國,這並不是快活的事。每當他想到那千百萬飢餓的人們,許多事情便變得無聊和無意義。也許他對共產黨的保留態度也毫無價值。他最責怪共產黨的一點,是它把人當作物來看待。倘若對人們的自由、對人們的見解、對人們的善良意願也不相信的話,那就沒有必要去關心他們的命運,結果也確實很糟。這種憂慮隻有在法國、在歐洲才有意義,在這裏,人們終歸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生活水準,至少有了一點兒自主,有了一點兒覺悟。對那些貧窮、迷信、愚昧的大眾來說,把他們當作人來看待,又有什麽意義?必須給他們吃的,別無要求。美國人稱霸,其結果就是東方各國食不果腹,永遠遭受壓迫。東方各國的惟一希望是蘇聯:擺脫飢餓、奴役和愚昧的人類的惟一希望是蘇聯。因此,必須竭盡全力幫助蘇聯。當千百萬人不如牛馬,掙紮在死亡線上,那人道主義便是一種諷刺,個人主義就是一種卑鄙的行徑。人們還怎敢要求獲得諸如思想自由、選擇自由、言論自由這些高等權利?亨利拔了一截草,慢慢地咀嚼著。既然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如意生活,何不幹脆放棄?消失在一個大黨之中,將自己的意誌與巨大的集體意誌融為一體,這該是多麽安寧,具有多麽巨大的力量啊!一旦開口,但是以整個地球說話,前途便成了您個人的事業,為此而忍受許多事情,值得。亨利又拔了一截野草。“可盡管如此,我漸漸地又會難以忍受。”他心裏想,“真不敢設想從此沒有自己的思想,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要想做一個優秀的活動分子,必須要有燒炭黨人的那份忠誠,可我沒有。再說,眼下遇到的也不是這個問題。”他不快地自言自語道。誠然,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即使我加入又有何用?這是惟一的具體問題。顯然,不會因此而給一個印度人帶來一粒白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