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風流》中兩性關係的這種圖景與特色,固然是法國社會現實生活中自由放任的男女關係的寫照,但也與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兩性關係上的思想體係有關。西蒙娜·德·波伏娃本人是西方當代女權主義的先驅,早以其觀點新穎大膽的專著《第二性》(1949年)聞名於世。在這部著作中,她論述了“女人並非生來就是女人,女人是被動地變成女人”的這一中心思想,揭示了在人類社會的曆史過程中,男人是如何利用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優勢地位,製造出關於女人的種種神話,強製婦女接受下來而永遠處於從屬的“女人”的地位,書中宣揚了“男人們自己作主,女人們也自己作主”的平等理想。在性問題上則批判了“把理應建立在自發感情衝動基礎上的交流變成了權利與義務”的婚姻製度,認為“要求被社會與道德的實際利益拴在一起的夫妻終生都能互相給予對方以肉體快樂是絕頂荒謬的”。《名士風流》出版於《第二性》五年之後,正是本著她在《第二性》中的思想觀點,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名士風流》中以讚許的態度描寫了亨利對自己的“家室”波爾的膩煩與他的性自由;帶著憐憫的感情描寫了波爾如何死抱住關於女人的神話不放,在女人的從屬地位上建立起對自己的虛幻理想,因而“誤入歧途”,最後落得個悲慘的下場;她還以平等的原則,對稱地安排了兩個與男人(亨利)一樣也享受著性自由的女人:安娜與納迪娜。安娜身上那種非從屬性的、非傳統規範的思想特點,從她在酒店裏與斯克利亞西納的那一場對話就已經表露得很清楚,當這個俄裔美籍作家單刀直入問她是否會有外遇時,她宣告自己“完全是自由的”,也宣告自己的丈夫也是“完全自由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在以她的《第二性》的觀點描寫著這些主人公的時候,還沒有忘記安排了他們周圍的人們與環境是如何認可與容忍了兩性關係中的這種獨立與自由。
何止是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政治態度、哲學思想與男女觀而已,《名士風流》實際上在相當的程度上帶有自傳的性質。早年,薩特曾在一家咖啡館裏建議西蒙娜·德·波伏娃:“至少你應該把你自己融入你所寫的東西裏去。”在《名士風流》中,西蒙娜·德·波伏娃按此辦理比在她任何其他作品裏都更為明顯,因為她立意要寫的是法國戰後左派知識分子群的生活,而她與薩特正是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群的中心。於是,在她這部小說裏,薩特與她以及他們周圍的一些知識分子的影子就不可避免地要不時閃現,正如納迪娜對亨利所說的那樣:“你小說中足足有五十處與爸爸或你完全吻合。”在迪布勒伊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薩特的成分:薩特在戰後法國思想界的泰鬥地位、他對青年一代的巨大影響、他身邊團結了一批思想左傾的知識分子,這幾乎與小說中迪布勒伊的地位完全一樣;薩特50年代起從寫作生活較多地轉向社會政治活動,他1945年創辦《現代》雜誌並吸收西蒙娜·德·波伏娃參加編輯工作,與迪布勒伊處理寫作與社會活動的關係,在親人的協助下辦《警覺》雜誌的工作情況也很相像;薩特1948年創建中間偏左的“革命民主聯盟”以及聯盟在兩大陣營的對峙中難以立足、最後解體了的經曆,幾乎是照搬到了迪布勒伊的身上;薩特從50年代初開始在政治上親近蘇聯、與法共關係密切、與加繆在蘇聯集中營問題上進行論戰時堅持黨派精神與陣營意識,後又投入反對冷戰、爭取和平的鬥爭,與迪布勒伊所走過的道路也基本吻合;甚至薩特1952年與加繆論戰後中斷了兩人的友誼一事,也變成了小說中迪布勒伊與亨利決裂的情節。在亨利的身上,則既有薩特的成分,也有加繆的影子,西蒙娜·德·波伏娃一方麵把薩特內心中的矛盾,把他在政治上要堅持左傾而同時又要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複雜心情,把他顧全大局、服從整體的態度,把他在加入共產黨問題上的思索以及他在與女性交往上獨立自由的作風,都放在了亨利的身上;另一方麵,又把加繆在蘇聯集中營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與所採取的行為,移植到亨利的經曆中去。至於安娜,則明顯地凝聚了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心理感受,安娜與美國作家劉易斯的愛情故事,就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從1947年到1950年與美國作家納爾遜·奧爾格倫之戀的藝術加工與藝術升華。
由此可見,小說的兩大部分——知識分子群體所生活的戰後法國社會現實的狀態與一個婦女所感受的愛情經曆——都具有作家本人深厚的生活基礎,這就保證了作品的豐富多彩的曆史內容與真切細膩的心理內容。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曾經提到要寫作出《戰爭與和平》與《克萊芙王妃》那樣的作品,看來,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以《戰爭與和平》為楷模來處理她小說的第一大內容,即描寫戰後的法國現實社會與知識階層的狀況,而以《克萊芙王妃》的方式來處理她小說的第二大內容,即刻畫安娜的愛情心理。我不敢說《名士風流》在文學史上將享有《戰爭與和平》或《克萊芙王妃》那樣的地位,但我可以說,《名士風流》的確實現了《戰爭與和平》與《克萊芙王妃》式的結合,僅就此而言,它出版的當年(1954年)就榮獲了龔古爾文學獎,即非偶然。
第01章
亨利朝天空看了最後一眼,天空似一塊黑色的水晶石。上千架飛機擊破了這份寧靜,這實在使人難以想像;然而,斷續的話語在他腦海中跳躍,發出歡快的聲響:進攻停止了,德軍潰敗了,我馬上就可以外出了。他繞過沿河馬路的一角。街頭又將瀰漫著油的香味和桔花的芬芳;人們又將在陽光燦爛的露天咖啡座上縱情地談天說地;他也可以在吉他聲中喝上一杯真正的咖啡了。他的雙眼、雙手和肌膚都處在飢餓狀態:多麽漫長的饑饉歲月啊!他慢慢地登上冰冷的台階。
“總算熬出頭了!”波爾緊緊擁抱著他,仿佛曆盡萬劫之後重新相逢。亨利從她的肩頭上方,抬眼望著那棵燈光閃爍的樅樹,它在屋裏數麵大鏡子互相反照之下,顯得到處都是,無邊無際。桌子上,擺滿了杯碟與酒瓶;幾束槲寄生和枸骨葉冬青散亂地扔在一副踏梯下麵。他掙脫開身子,把外套往長沙發上一丟。
“你聽到廣播了嗎?有好消息。”
“啊!快對我說說。”她從不聽廣播,隻想從他嘴裏得到消息。
“你沒有發現今晚的天空這麽明亮?聽說馮·龍德施泰特1的後方出現了上千架飛機。”
1馮·龍德施泰特(1875~1953),德軍元帥。
“我的上帝!那德國人再也不會打來了。”
“根本就談不上他們會再打來。”
說實在的,他腦中也掠過了這種念頭。
波爾詭秘地一笑:“我做了防備。”
“什麽防備?”
“地窖裏麵有個小貯藏室,我已經讓女門房把它騰出來了,必要時你可以躲在裏麵。”
</br>
何止是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政治態度、哲學思想與男女觀而已,《名士風流》實際上在相當的程度上帶有自傳的性質。早年,薩特曾在一家咖啡館裏建議西蒙娜·德·波伏娃:“至少你應該把你自己融入你所寫的東西裏去。”在《名士風流》中,西蒙娜·德·波伏娃按此辦理比在她任何其他作品裏都更為明顯,因為她立意要寫的是法國戰後左派知識分子群的生活,而她與薩特正是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群的中心。於是,在她這部小說裏,薩特與她以及他們周圍的一些知識分子的影子就不可避免地要不時閃現,正如納迪娜對亨利所說的那樣:“你小說中足足有五十處與爸爸或你完全吻合。”在迪布勒伊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薩特的成分:薩特在戰後法國思想界的泰鬥地位、他對青年一代的巨大影響、他身邊團結了一批思想左傾的知識分子,這幾乎與小說中迪布勒伊的地位完全一樣;薩特50年代起從寫作生活較多地轉向社會政治活動,他1945年創辦《現代》雜誌並吸收西蒙娜·德·波伏娃參加編輯工作,與迪布勒伊處理寫作與社會活動的關係,在親人的協助下辦《警覺》雜誌的工作情況也很相像;薩特1948年創建中間偏左的“革命民主聯盟”以及聯盟在兩大陣營的對峙中難以立足、最後解體了的經曆,幾乎是照搬到了迪布勒伊的身上;薩特從50年代初開始在政治上親近蘇聯、與法共關係密切、與加繆在蘇聯集中營問題上進行論戰時堅持黨派精神與陣營意識,後又投入反對冷戰、爭取和平的鬥爭,與迪布勒伊所走過的道路也基本吻合;甚至薩特1952年與加繆論戰後中斷了兩人的友誼一事,也變成了小說中迪布勒伊與亨利決裂的情節。在亨利的身上,則既有薩特的成分,也有加繆的影子,西蒙娜·德·波伏娃一方麵把薩特內心中的矛盾,把他在政治上要堅持左傾而同時又要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複雜心情,把他顧全大局、服從整體的態度,把他在加入共產黨問題上的思索以及他在與女性交往上獨立自由的作風,都放在了亨利的身上;另一方麵,又把加繆在蘇聯集中營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與所採取的行為,移植到亨利的經曆中去。至於安娜,則明顯地凝聚了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心理感受,安娜與美國作家劉易斯的愛情故事,就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從1947年到1950年與美國作家納爾遜·奧爾格倫之戀的藝術加工與藝術升華。
由此可見,小說的兩大部分——知識分子群體所生活的戰後法國社會現實的狀態與一個婦女所感受的愛情經曆——都具有作家本人深厚的生活基礎,這就保證了作品的豐富多彩的曆史內容與真切細膩的心理內容。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曾經提到要寫作出《戰爭與和平》與《克萊芙王妃》那樣的作品,看來,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以《戰爭與和平》為楷模來處理她小說的第一大內容,即描寫戰後的法國現實社會與知識階層的狀況,而以《克萊芙王妃》的方式來處理她小說的第二大內容,即刻畫安娜的愛情心理。我不敢說《名士風流》在文學史上將享有《戰爭與和平》或《克萊芙王妃》那樣的地位,但我可以說,《名士風流》的確實現了《戰爭與和平》與《克萊芙王妃》式的結合,僅就此而言,它出版的當年(1954年)就榮獲了龔古爾文學獎,即非偶然。
第01章
亨利朝天空看了最後一眼,天空似一塊黑色的水晶石。上千架飛機擊破了這份寧靜,這實在使人難以想像;然而,斷續的話語在他腦海中跳躍,發出歡快的聲響:進攻停止了,德軍潰敗了,我馬上就可以外出了。他繞過沿河馬路的一角。街頭又將瀰漫著油的香味和桔花的芬芳;人們又將在陽光燦爛的露天咖啡座上縱情地談天說地;他也可以在吉他聲中喝上一杯真正的咖啡了。他的雙眼、雙手和肌膚都處在飢餓狀態:多麽漫長的饑饉歲月啊!他慢慢地登上冰冷的台階。
“總算熬出頭了!”波爾緊緊擁抱著他,仿佛曆盡萬劫之後重新相逢。亨利從她的肩頭上方,抬眼望著那棵燈光閃爍的樅樹,它在屋裏數麵大鏡子互相反照之下,顯得到處都是,無邊無際。桌子上,擺滿了杯碟與酒瓶;幾束槲寄生和枸骨葉冬青散亂地扔在一副踏梯下麵。他掙脫開身子,把外套往長沙發上一丟。
“你聽到廣播了嗎?有好消息。”
“啊!快對我說說。”她從不聽廣播,隻想從他嘴裏得到消息。
“你沒有發現今晚的天空這麽明亮?聽說馮·龍德施泰特1的後方出現了上千架飛機。”
1馮·龍德施泰特(1875~1953),德軍元帥。
“我的上帝!那德國人再也不會打來了。”
“根本就談不上他們會再打來。”
說實在的,他腦中也掠過了這種念頭。
波爾詭秘地一笑:“我做了防備。”
“什麽防備?”
“地窖裏麵有個小貯藏室,我已經讓女門房把它騰出來了,必要時你可以躲在裏麵。”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