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社會的不同層麵,但對藝術的感知不是說這部分人有而那部分沒有,隻不過是感知角度有差異罷了。有人覺得美術館、歌劇院是我需要的,也有人會更喜歡某一張影碟、唱片,每個人對藝術趣味的選擇不一樣。藝術隻是給了一個方向在引領,這個過程裏有不同的層麵,卻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所以隻是把藝術放在聖殿裏的人,反而是自身狹隘了。有高雅,就一定有低俗,兩者一定要並存,才會使雙方有意義,有人非要一腳踩著低俗,一手舉著高雅,那是因為他沒有理解高雅,也沒理解低俗。欣賞的角度和程度不一,表現的形式自然也有變化。高雅跟一個人的見識、閱曆、積累有關係,是一個慢慢從淺到深的成熟過程,是一種變化,僅此而已。
我一點都不喜歡藝術圈子這個劃分。無非就是為自己掛個好看的門牌,躲在裏麵孤芳自賞、無病呻吟,保留自由成了逃避問題的藉口。我做的作品也從不給圈裏人看,就是衝著老百姓去。圈裏人養不活藝術,不買票老蹭票的“圈裏人”多得很,而且都心知肚明,“高雅”要活下去,也得有人捧場。2005年我在巴黎演出《卡爾米娜·布拉納》,在巴黎最大的劇院連演十場,三千五百個座位場場爆滿;在國內現代舞的概念還沒有傳播開來,可能會稍慢一點,但近幾年我帶著我的舞團也起來了。沒求過人,官方沒有給我肯定,是老百姓給了我肯定。
現代舞的生命就在於交流。自己在練功房裏創作的舞蹈,永遠不會有“對”的時候出現,最後那個“對”的時候,就是大幕打開的時候,等著觀眾的反應。創作的過程就是懷疑:“是這樣嗎?還是應該那樣?嗯,不行,還得迴到這樣比較準確。”在你定下了空間、布景、音樂、你想要表達的情感後,那都隻是框架,你隻有不斷地選擇、判斷、放棄,才能離你想要的東西越來越近。
現代舞的創作永遠是懵懂的,在排練時我完成了50%,還有50%是大幕拉開後,看觀眾什麽反應。那種化學反應讓我知道最後出來的是不是我所想要的東西。如果說我太清楚我自己在做什麽,把它們全部精準排練出來,那是工廠,就好像出售的演出門票都是對藝術的標價,那不是創作。把初衷的感覺捕捉、呈現出來,然後與更多人有交流的時候,這才是創作。無法產生交流的藝術沒有價值。
現代舞選擇了一種最自由的語言。傳統舞蹈追求的是雕刻美、修飾美,人隻有遠遠欣賞的份,現代舞追求的是真實美,是真實的人在跳舞。一個社會在開始關注“我”的自由的時候,現代舞才會產生。外在的自由容易模仿,但內心的自由需要長期的思考和訓練,當內心真正自由的時候,是意識不到自由的,因為自由已經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存在。這時候,你可以起舞。自由的舞者也需要自由的觀眾。看舞蹈不用看它是誰編的,拿過多少獎,也不用看簡介,看評議,隻需要在乎自己是不是被感動。好的舞蹈不是來告訴你意義,而是能打動人、讓人有感受的。現代舞不隻是講故事,就像我排演的《迷魅上海》,那都是一個個年代的畫麵而已,自由的肢體在那裏律動,表情和眼神交錯,音樂、布景都在靈動著這個畫麵,情緒、感覺從中流出,觀眾的記憶和聯想也就被帶出來了。
通過現代舞去了解藝術,會發現藝術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激發和交流。人們平時的生活太具象了,那藝術就是把具象遮著的空間挑撥出來,邀請你一起來想像。一個藝術作品,它進入商業社會變成產品形態的時候,它自身的價值也必須獨立存在,哪怕這個價值隻是傳遞了一種態度:走進藝術,得用心交流。每個藝術家創作的時候,都隻是將自己某一種感受用最擅長的方式表達、放大,不是強製性地施予觀眾,而是為了讓觀眾產生交流、共鳴、甚至是反駁的衝動。我很欣賞李安,他和大陸那些導演的思考不一樣。李安不做作,他要表達一個感情時,表達得準確、到位就行了,從不故作高深。影片是交給觀眾去體會的,不用設置障礙。不像中國有些大導演,恨不得把那些大道理都說出來,恨不得讓別人以為他就是個哲學家。連一個畫麵都不會腳踏實地地去琢磨怎樣呈現到位,就忙著往裏麵塞進他們的“大師”思考,著實可恨。說到底,藝術是在唿籲將人們自由判斷和選擇的權利歸還於人。所以沒有哪一種形式的藝術有資格說,我是高雅的,我是對的,由我來選擇向什麽樣的人呈現。
除了跳舞,我演話劇、做脫口秀,都是因為喜歡那種與大眾交流的感覺。之所以擔當《舞林大會》的評委,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節目是跟老百姓掛鉤的,它並不是一個專業人士在一個圈子裏的自娛自樂,所以我願意在這個平台上說話。藝術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產生關係與交流。作為舞蹈界的專業舞者,借著大眾媒體的平台,將舞蹈的專業知識和態度與百姓共享,這是我的一份責任。
金星是通的,能上能下。我有我的陽春白雪,也可以下裏巴人。高雅和低俗間不設檻。生活裏,我也是個普通老百姓,給自己的位置一直放得很低。我不是出身高貴,也不是靠社會外力給抬起來,我的高貴,是能從內心裏看出高貴。
最美的藝術,一定是發生在和最平常的人碰撞的那一刻,忽視了別人反應的作品,不過是件半成品。
28
演話劇就是和角色發生一場化學反應
----------------
演話劇,從角色裏退出來以後我就能找到一個準確的自己。
28
演話劇就是和角色發生一場化學反應
----------------
去年和關棟天老師的《尷尬》演得挺火,下台後有人會問我:“金老師,您碰到的尷尬是什麽?”我一愣,才意識到我也已經四十幾歲了,在很多人眼裏算是“中年”。可我怎麽總還覺得自己沒到那份上,也沒碰到什麽“尷尬”。
我隻是覺得自己在向“中年”的那個方向走,往前看著,有很多中年人的故事,也有各種中年題材的作品,包括自己的父母也都走過那段路。我隻是看見,從來沒有去深刻理解過,這下,突然有那麽個戲劇有那麽個角色把你放在那個位置上了。演話劇就是在舞台上體驗另外一個女人的生活。感受人們對不同命運的不同態度,這個很過癮。
“尷尬”不是指到了那個年齡後你遇到的事情尷尬,而是指大陸社會中整個中年的群體就是個尷尬的群體。他們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但是社會給他們的保護那麽少,對他們個人心理訴求的關懷又是那麽少。
我演的第一幕就反映了一個很典型的“失獨老人”現象。一個女人,早就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在外麵有外遇,心底的怨氣發酵成一天到晚不停的嘮叨,兒子和丈夫都離她越來越遠。直到一天,兒子為了救一個被人追趕不慎落水的小偷而喪命,這女人的天便塌了下來。我一直在揣摩那個女人,為什麽要崩潰到那個份上。那場戲正好是女人的生日,也是她給兒子出殯的日子,丈夫沒迴來,還不知情,知道了又能怎麽樣,他還能迴另一個“家”。可自己,什麽都沒有了。迴到家是一個空房間,從此以後都隻是個空房間,她整個情緒就坍塌了:“我就是一朵泡久了泡爛了的白菊花啊!”那一刻,她想幹脆把自己倒掉。安眠藥都準備好了,藥瓶上一張陳舊的貼紙卻在最後一刻把這個女人拉了迴來,迴到一個女人一開始在愛情麵前的那種執著。
</br>
我一點都不喜歡藝術圈子這個劃分。無非就是為自己掛個好看的門牌,躲在裏麵孤芳自賞、無病呻吟,保留自由成了逃避問題的藉口。我做的作品也從不給圈裏人看,就是衝著老百姓去。圈裏人養不活藝術,不買票老蹭票的“圈裏人”多得很,而且都心知肚明,“高雅”要活下去,也得有人捧場。2005年我在巴黎演出《卡爾米娜·布拉納》,在巴黎最大的劇院連演十場,三千五百個座位場場爆滿;在國內現代舞的概念還沒有傳播開來,可能會稍慢一點,但近幾年我帶著我的舞團也起來了。沒求過人,官方沒有給我肯定,是老百姓給了我肯定。
現代舞的生命就在於交流。自己在練功房裏創作的舞蹈,永遠不會有“對”的時候出現,最後那個“對”的時候,就是大幕打開的時候,等著觀眾的反應。創作的過程就是懷疑:“是這樣嗎?還是應該那樣?嗯,不行,還得迴到這樣比較準確。”在你定下了空間、布景、音樂、你想要表達的情感後,那都隻是框架,你隻有不斷地選擇、判斷、放棄,才能離你想要的東西越來越近。
現代舞的創作永遠是懵懂的,在排練時我完成了50%,還有50%是大幕拉開後,看觀眾什麽反應。那種化學反應讓我知道最後出來的是不是我所想要的東西。如果說我太清楚我自己在做什麽,把它們全部精準排練出來,那是工廠,就好像出售的演出門票都是對藝術的標價,那不是創作。把初衷的感覺捕捉、呈現出來,然後與更多人有交流的時候,這才是創作。無法產生交流的藝術沒有價值。
現代舞選擇了一種最自由的語言。傳統舞蹈追求的是雕刻美、修飾美,人隻有遠遠欣賞的份,現代舞追求的是真實美,是真實的人在跳舞。一個社會在開始關注“我”的自由的時候,現代舞才會產生。外在的自由容易模仿,但內心的自由需要長期的思考和訓練,當內心真正自由的時候,是意識不到自由的,因為自由已經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存在。這時候,你可以起舞。自由的舞者也需要自由的觀眾。看舞蹈不用看它是誰編的,拿過多少獎,也不用看簡介,看評議,隻需要在乎自己是不是被感動。好的舞蹈不是來告訴你意義,而是能打動人、讓人有感受的。現代舞不隻是講故事,就像我排演的《迷魅上海》,那都是一個個年代的畫麵而已,自由的肢體在那裏律動,表情和眼神交錯,音樂、布景都在靈動著這個畫麵,情緒、感覺從中流出,觀眾的記憶和聯想也就被帶出來了。
通過現代舞去了解藝術,會發現藝術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激發和交流。人們平時的生活太具象了,那藝術就是把具象遮著的空間挑撥出來,邀請你一起來想像。一個藝術作品,它進入商業社會變成產品形態的時候,它自身的價值也必須獨立存在,哪怕這個價值隻是傳遞了一種態度:走進藝術,得用心交流。每個藝術家創作的時候,都隻是將自己某一種感受用最擅長的方式表達、放大,不是強製性地施予觀眾,而是為了讓觀眾產生交流、共鳴、甚至是反駁的衝動。我很欣賞李安,他和大陸那些導演的思考不一樣。李安不做作,他要表達一個感情時,表達得準確、到位就行了,從不故作高深。影片是交給觀眾去體會的,不用設置障礙。不像中國有些大導演,恨不得把那些大道理都說出來,恨不得讓別人以為他就是個哲學家。連一個畫麵都不會腳踏實地地去琢磨怎樣呈現到位,就忙著往裏麵塞進他們的“大師”思考,著實可恨。說到底,藝術是在唿籲將人們自由判斷和選擇的權利歸還於人。所以沒有哪一種形式的藝術有資格說,我是高雅的,我是對的,由我來選擇向什麽樣的人呈現。
除了跳舞,我演話劇、做脫口秀,都是因為喜歡那種與大眾交流的感覺。之所以擔當《舞林大會》的評委,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節目是跟老百姓掛鉤的,它並不是一個專業人士在一個圈子裏的自娛自樂,所以我願意在這個平台上說話。藝術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產生關係與交流。作為舞蹈界的專業舞者,借著大眾媒體的平台,將舞蹈的專業知識和態度與百姓共享,這是我的一份責任。
金星是通的,能上能下。我有我的陽春白雪,也可以下裏巴人。高雅和低俗間不設檻。生活裏,我也是個普通老百姓,給自己的位置一直放得很低。我不是出身高貴,也不是靠社會外力給抬起來,我的高貴,是能從內心裏看出高貴。
最美的藝術,一定是發生在和最平常的人碰撞的那一刻,忽視了別人反應的作品,不過是件半成品。
28
演話劇就是和角色發生一場化學反應
----------------
演話劇,從角色裏退出來以後我就能找到一個準確的自己。
28
演話劇就是和角色發生一場化學反應
----------------
去年和關棟天老師的《尷尬》演得挺火,下台後有人會問我:“金老師,您碰到的尷尬是什麽?”我一愣,才意識到我也已經四十幾歲了,在很多人眼裏算是“中年”。可我怎麽總還覺得自己沒到那份上,也沒碰到什麽“尷尬”。
我隻是覺得自己在向“中年”的那個方向走,往前看著,有很多中年人的故事,也有各種中年題材的作品,包括自己的父母也都走過那段路。我隻是看見,從來沒有去深刻理解過,這下,突然有那麽個戲劇有那麽個角色把你放在那個位置上了。演話劇就是在舞台上體驗另外一個女人的生活。感受人們對不同命運的不同態度,這個很過癮。
“尷尬”不是指到了那個年齡後你遇到的事情尷尬,而是指大陸社會中整個中年的群體就是個尷尬的群體。他們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但是社會給他們的保護那麽少,對他們個人心理訴求的關懷又是那麽少。
我演的第一幕就反映了一個很典型的“失獨老人”現象。一個女人,早就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在外麵有外遇,心底的怨氣發酵成一天到晚不停的嘮叨,兒子和丈夫都離她越來越遠。直到一天,兒子為了救一個被人追趕不慎落水的小偷而喪命,這女人的天便塌了下來。我一直在揣摩那個女人,為什麽要崩潰到那個份上。那場戲正好是女人的生日,也是她給兒子出殯的日子,丈夫沒迴來,還不知情,知道了又能怎麽樣,他還能迴另一個“家”。可自己,什麽都沒有了。迴到家是一個空房間,從此以後都隻是個空房間,她整個情緒就坍塌了:“我就是一朵泡久了泡爛了的白菊花啊!”那一刻,她想幹脆把自己倒掉。安眠藥都準備好了,藥瓶上一張陳舊的貼紙卻在最後一刻把這個女人拉了迴來,迴到一個女人一開始在愛情麵前的那種執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