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餐風宿露,送走了月亮,迎來了太陽,走了三天三夜,果然來到“鑽天山”。柯岩抬頭一看,懸崖峭壁,古鬆依掛,飛泉奔鳴,雲霧幻繞,高不可測,無路可尋。怎麽辦?能讓“鑽天山”擋住去路嗎?不能!柯岩站在岩壁腳下,仰起腦殼,望來望去,終於望出了一條路:岩壁或梯坎,鬆樹傍坎生,一級高一級,疊上白雲層。他從腰上背的刀匣子,抽出長把勾刀,砍來有彈性的茶樹鉤子,割來軟綿韌絲的古藤搓成索子,掛在鉤上。然後,把茶樹鉤子往岩坎的鬆樹摔去,鉤子牢牢地勾在鬆樹枝上,柯岩攀著古藤,輕捷如猿猴一般地爬上去了。到了頭級梯坎上,他又把茶樹鉤子往二級岩坎上的樹甩去,待掛緊掛牢,又攀著古藤索,“嗖嗖嗖”地又爬上去了。柯岩逐級照樣往上爬,也不知甩了多少次茶樹鉤子,爬了多少級岩壁坎,隻曉得越爬,雲霧越濃,越爬,離青天越近了,再爬便陽光燦爛,涼風徐徐,爽快宜人。最後,終於登上“鑽天山”,站在雲上麵。


    翻山越嶺,踩水跨澗,翻過了重重峰巒,涉過了條條溪澗,又來到了“老虎山”。遠在三裏之遙,柯岩就聞到騷味,兩裏之內,聽到虎嘯、地顛。柯岩從刀匣子裏,抽出長把勾勾刀,砍了一根硬木冬眉叉,叉中間綁上一支毒藥煮過的毒箭,做成一把打虎叉。他扛著打虎叉,一步步向山尖爬去。剛要爬登坡尖,一隻吊睛白額虎攔路坐在那裏,好像在等柯岩到來一樣。柯岩沉著、穩健,選好了一塊能攻能退的廊場,故意把老虎逗惹起來。老虎眼睛一鼓,鬍子一翹,嘴巴一張,牙齒一磨,前腳一縱,後腳一蹬,長嘯一聲,跳起了個天篷罩。柯岩這個和老虎打交道的獵人,早領教過老虎厲害的三個天篷罩。因此,他用木叉晃了幾下,機智地躲過了老虎撲人連續跳起的三個天篷罩。老虎三個天篷罩撲了個空,威風氣力就減掉一半。在第四個天篷罩撲來時,他將叉往地上牢牢地一豎,人往旁邊一閃,老虎不偏不倚,頸項撲落到木叉上,鋒利的毒箭穿通了老虎的咽喉。柯岩不等老虎前腳落地,來了一個掃堂刀,把老虎前腳砍斷。木叉“哢嚓”一聲,也隨著斷成了兩截。老虎摔落在地上,柯岩眼尖手快,迅猛地踏騎到老虎背上。由於老虎前腳斷了,掙紮不起來,柯岩揮刀猛砍老虎前額,砍得腦漿迸裂。


    柯岩打死了老虎,爬過了虎山,又走了十來天,來到了蟒蛇山。天黑下來了,柯岩怕黑夜不好對付蟒蛇,便坐在蟒蛇山對門山坡上休息,觀察觀察蟒蛇山險勢。奇怪得很,月光下,蟒蛇山是座裂口絕壁的岩石山,山裂口冒著一束火焰,兩邊點著兩盞綠茵茵的“天燈”。灰白色的岩坎路,從絕壁腳直通到頂,有百多級。山上山腰山腳,一株樹木也沒有,光禿禿的。岩壁像魚鱗碎塊,重疊而上,上麵糊蓋著焦黃的苔蘚,真是少見的怪岩山啊!柯岩驚奇地看著。到半夜的時候,他發現山裂口冒著的火焰熄滅了,綠茵茵的“天燈”也不見了,整個山好像搖動了一下,接著火焰又冒了,“天燈”又亮了。真稀奇古怪!他想著老人講的話,感到蟒蛇山會不會是蟒蛇精變成的?於是,從背上取下弓來,抽出鋒利的毒箭,對著岩壁上綠茵茵的“天燈”試射兩箭。“天燈”爆炸開來,火星四濺,漫天飛灑。接著“轟隆”一聲巨響,對麵岩壁崩塌,一條眼睛流血的巨蟒,躺在柯岩站的山腳下麵,柯岩驚嚇地冒出汗來。原來岩山果然是蟒蛇精變成的啊!那灰白的岩坎就是巨蟒的肚皮變的;那綠茵茵的“天燈”就是蟒蛇的眼睛;那岩壁裂口冒的火焰就是蟒蛇伸出來的舌頭。一般人們發覺不了,誤以為是座岩山,沿著岩坎上去,到岩壁裂口就被吞進蟒蛇肚去了。柯岩心想,好險啊!難怪老人說:“天燈掛兩盞,隻見人上山,不見人迴轉”啊!受傷的蟒蛇精,身尾亂擺,嘴張著唿唿地噴瘴氣。柯岩又連射幾箭,沒多久,毒箭毒性迸發,蟒蛇翻滾了幾下,躺住不動了。


    過了蟒蛇山,柯岩又奔走半月,來到碧浪滔滔的海邊上了。這一眼望不到邊,天連天、水連天的大海,到哪裏去找金獅呢?柯岩心想,不管海有多寬,來個戽海尋獅。海水戽幹了,金獅也就出來了!於是,他把海裏的蘭草,往岸上邊扒,邊戽海水邊喊:“海龍王你聽著,金獅跑到海裏來了,不曉得在哪裏玩,你怕我把海戽幹了,就請金獅出來迴苗山吧!”戽了三天三夜,驚動了海龍王。海龍王問鯉魚臣相、海螺巡海大將:“是什麽人鬧海?”海螺巡海大將將柯岩戽海尋獅稟奏出來。海龍王深被柯岩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命令海螺巡海大將前去協助柯岩,尋找金獅。海螺巡海大將領旨出了龍宮,給柯岩出主意,叫柯岩裝扮成笑羅漢,手拿龍宮珍珠繡球,站在海岸,要他聽到海角響時,就亮寶逗引金獅。柯岩答應了。海角“嘟嘟”一叫,金獅從睡夢中驚醒,跳離海麵,見笑羅漢搖耍著閃光的珍珠寶貝,就踩著浪尖上岸來了。為了把金獅接迴苗山,海螺巡海大將送了柯岩一個海角,叫柯岩邊吹邊耍寶,讓金獅跟著走。柯岩就這樣吹陣海角,耍陣寶,把金獅逗引迴苗山了。所以,現在苗家舞獅子要吹海角和化裝笑羅漢耍寶。


    柯岩把金獅引迴苗山來了。八魔嶺上的八個魔怪和孽龍,又被金獅把它們驅逐和關鎖起來。苗家人民怕金獅又走掉,便仿照金獅樣子,紮起了金獅頭,繡好金獅皮,學著金獅的動作,逢年過節舞起來,以免受到妖魔鬼邪的危害。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舞獅子就成了苗家驅邪除害的風俗習慣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民間故事經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蔚家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蔚家麟並收藏中國民間故事經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