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學一家三口,算是第一批搬到天空小鎮的居民。
和他們一起搬入天空小鎮的,還有其他三百多戶人家。
他們之前的經曆和職業都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都在平安城保衛戰的時候,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他們的住房可以說十分簡陋,完全就是用土塊在9座“農業大廈”的間隙裏搭起來的一個個火柴盒。
一開始甚至連門窗都沒有,隻有空蕩蕩的門洞和窗洞!
還是朱立學拆掉自家帳篷,利用篷布和之前搜集的雜物,勉強遮擋住了門窗,才有了點家的樣子。
剛搬過來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老婆說道:
“這比帳篷強多了,而且不要錢,連租金都不要,我覺得很好。”
老婆愁眉苦臉地看著屋裏牆壁上的一根火把說道:“可是沒有水沒有電啊……”
那根火把,是第三樣震驚到朱立學老婆的物品。
因為它日日夜夜都亮著,從不需要更換!
朱立學安慰道:“你想想我們之前住帳篷的時候,同樣也沒水沒電的。”
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且現在也有辦法解決。
水,他之前住帳篷的時候,就搞了幾個舊塑料桶和大的空油瓶。
陳掌門特意用那個“升降台”,給他們運過幾次水,倒在他迅速搭建起來的一個水池子裏。
朱立學用塑料桶和油瓶去裝迴來,省著點也夠家裏人用幾天的了。
至於電,也不是非用不可。
照明不是有火把嗎?
做飯的話,則有陳掌門安裝在每戶家庭裏麵的灶台。
那個灶台,讓朱立學老婆產生了第四次震驚。
跟火把一樣,灶台的爐膛裏,永遠都燃燒著火焰。
隨時都可以在上麵做飯和燒水,完全不需要添柴!
這個灶台,立刻就贏得了朱立學老婆的熱愛。
因為這個東西,比他們以前租房的煤爐、燃氣爐還好用。
最關鍵的是,它不要錢啊!
不管你怎麽用,都不必花錢買蜂窩煤、木材和瓶裝燃氣之類的燃料。
朱立學說道:“陳掌門真的很厲害,而且他是個好老板。”
因為除了這些,陳掌門甚至連拉屎撒尿都為他們考慮到了!
為了解決他們的拉屎撒尿問題,陳掌門做出了跟火把、灶台一樣神奇的馬桶!
那些馬桶不需要下水道,任何髒物進去後,用水一衝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老婆點著頭,說道:“這些東西,肯定都是奇物!”
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麵,隻有奇物,才會具有這樣種種不可思議的神奇功能。
朱立學道:“最近一段時間,天空小鎮都會停泊在地麵上,你可以帶著女兒出去逛逛。
“看看家裏需要什麽都可以買點迴來,我去上班了。”
他老婆點著頭,盤算著該為家裏添置些什麽東西。
這個“員工宿舍”,雖然也不是屬於自己的房屋,但隻要朱立學在天空小鎮上班,就能一直免費住下去。
比起租房來,也不需要看房東臉色,更不用擔心房東莫名其妙趕人。
所以朱立學兩口子,也就徹底地把心安在了這裏,打算好好布置一下自己的新家。
朱立學前往n1,準備開始今天的工作。
“n1”,意思是“農業1號大樓”。
這是陳掌門給9座農業大廈的編號,代表著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第一棟大廈,也是朱立學最開始“試驗”種地的那棟。
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同事。
大家都是腳步匆匆,但很多人在看見朱立學後,都特意停下來向他問好。
朱立學都是笑著迴應。
這些特意跟他打招唿的人,可以說都是他的“徒弟”。
陳掌門是個大忙人,沒時間一個個教人如何種地。
在朱立學掌握了“往地上撒種子”的播種技巧後,後麵新招聘來的農業工人,大多都是讓朱立學傳幫帶。
所以目前朱立學認識的人最多,人緣也算是最好。
在ni的一樓,朱立學和負責養豬的幾名同事打了個招唿。
這些養豬、養雞、養牛的同事們,算是個例外,他們不需要朱立學引導如何工作。
但朱立學發現了,搞養殖的同事和自己這些搞種植的不同。
他們的豬牛羊,目前還沒有多少數量,養殖事業正處於起步狀態。
而且他們也沒有種植業的“神奇之力”,豬牛羊的生長繁殖都很正常,都得慢慢來。
怎麽說呢?
這個“神奇之力”,是朱立學對自己不同凡響的種植事業的一個描述,用以和其他普通的種植行為進行區分。
除了可以極其快速的播種,朱立學種植的那批小麥,成熟的也非常迅速。
他撒下麥種的第16天,n1的第二層,就變成了一片金黃的麥浪!
朱立學在震驚之餘,就把這種現象,和自己播種時的那些驚人表現,統一歸結為“神奇之力”。
陳掌門特意過來查看,鼓勵了朱立學,然後給了他一把鐮刀,讓他收割。
這讓朱立學有些意外。
這樓麵有七八十畝,又十分平整,他還以為可以上收割機呢。
沒想到居然得用手割,之後脫粒不會也得人工幹吧?
朱立學心裏有些惶恐了。
早知道這些小麥成熟的這麽快,就不該種那麽多!
天知道,當時陳掌門建議他多種點的時候,他是真的聽進去了呀。
因為朱立學從來都不是一個偷奸耍滑的人。
他不會因為隻有2000塊基本工資,就真的隻種一層樓麵。
他整整種了4層!
他十幾分鍾就能播種一畝,不到兩天就搞完了一層樓。
要不是後麵發現這些小麥生長速度快的驚人,朱立學還能一直種下去。
播種一時爽,收割忙斷腸!
不過在朱立學真正開始著手收割後,發現這件事也不像自己想的那麽困難。
鐮刀一落下去,整株麥秸立刻就化為了光點消散,隻在原地留下一小把顆顆飽滿的金黃麥粒!
朱立學震驚的都快免疫了,他理所應當地把這種現象,也歸功於“神奇之力”。
在短暫的思考之後,朱立學就製定了自己的收割方案。
他手持鐮刀,一路狂奔而過,暫時不去管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麥粒。
等收割完一大片之後,他再迴頭用鐵鏟和掃帚把麥粒攏成一大堆。
反正麥秸都化光消失了,地麵上十分幹淨,除了麥粒別的什麽也沒有。
這樣一搞,朱立學頓時覺得,就算是人工收割小麥,也不算什麽難事嘛。
他差不多半小時就能割完一畝。
和他們一起搬入天空小鎮的,還有其他三百多戶人家。
他們之前的經曆和職業都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都在平安城保衛戰的時候,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他們的住房可以說十分簡陋,完全就是用土塊在9座“農業大廈”的間隙裏搭起來的一個個火柴盒。
一開始甚至連門窗都沒有,隻有空蕩蕩的門洞和窗洞!
還是朱立學拆掉自家帳篷,利用篷布和之前搜集的雜物,勉強遮擋住了門窗,才有了點家的樣子。
剛搬過來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老婆說道:
“這比帳篷強多了,而且不要錢,連租金都不要,我覺得很好。”
老婆愁眉苦臉地看著屋裏牆壁上的一根火把說道:“可是沒有水沒有電啊……”
那根火把,是第三樣震驚到朱立學老婆的物品。
因為它日日夜夜都亮著,從不需要更換!
朱立學安慰道:“你想想我們之前住帳篷的時候,同樣也沒水沒電的。”
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且現在也有辦法解決。
水,他之前住帳篷的時候,就搞了幾個舊塑料桶和大的空油瓶。
陳掌門特意用那個“升降台”,給他們運過幾次水,倒在他迅速搭建起來的一個水池子裏。
朱立學用塑料桶和油瓶去裝迴來,省著點也夠家裏人用幾天的了。
至於電,也不是非用不可。
照明不是有火把嗎?
做飯的話,則有陳掌門安裝在每戶家庭裏麵的灶台。
那個灶台,讓朱立學老婆產生了第四次震驚。
跟火把一樣,灶台的爐膛裏,永遠都燃燒著火焰。
隨時都可以在上麵做飯和燒水,完全不需要添柴!
這個灶台,立刻就贏得了朱立學老婆的熱愛。
因為這個東西,比他們以前租房的煤爐、燃氣爐還好用。
最關鍵的是,它不要錢啊!
不管你怎麽用,都不必花錢買蜂窩煤、木材和瓶裝燃氣之類的燃料。
朱立學說道:“陳掌門真的很厲害,而且他是個好老板。”
因為除了這些,陳掌門甚至連拉屎撒尿都為他們考慮到了!
為了解決他們的拉屎撒尿問題,陳掌門做出了跟火把、灶台一樣神奇的馬桶!
那些馬桶不需要下水道,任何髒物進去後,用水一衝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老婆點著頭,說道:“這些東西,肯定都是奇物!”
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麵,隻有奇物,才會具有這樣種種不可思議的神奇功能。
朱立學道:“最近一段時間,天空小鎮都會停泊在地麵上,你可以帶著女兒出去逛逛。
“看看家裏需要什麽都可以買點迴來,我去上班了。”
他老婆點著頭,盤算著該為家裏添置些什麽東西。
這個“員工宿舍”,雖然也不是屬於自己的房屋,但隻要朱立學在天空小鎮上班,就能一直免費住下去。
比起租房來,也不需要看房東臉色,更不用擔心房東莫名其妙趕人。
所以朱立學兩口子,也就徹底地把心安在了這裏,打算好好布置一下自己的新家。
朱立學前往n1,準備開始今天的工作。
“n1”,意思是“農業1號大樓”。
這是陳掌門給9座農業大廈的編號,代表著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第一棟大廈,也是朱立學最開始“試驗”種地的那棟。
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同事。
大家都是腳步匆匆,但很多人在看見朱立學後,都特意停下來向他問好。
朱立學都是笑著迴應。
這些特意跟他打招唿的人,可以說都是他的“徒弟”。
陳掌門是個大忙人,沒時間一個個教人如何種地。
在朱立學掌握了“往地上撒種子”的播種技巧後,後麵新招聘來的農業工人,大多都是讓朱立學傳幫帶。
所以目前朱立學認識的人最多,人緣也算是最好。
在ni的一樓,朱立學和負責養豬的幾名同事打了個招唿。
這些養豬、養雞、養牛的同事們,算是個例外,他們不需要朱立學引導如何工作。
但朱立學發現了,搞養殖的同事和自己這些搞種植的不同。
他們的豬牛羊,目前還沒有多少數量,養殖事業正處於起步狀態。
而且他們也沒有種植業的“神奇之力”,豬牛羊的生長繁殖都很正常,都得慢慢來。
怎麽說呢?
這個“神奇之力”,是朱立學對自己不同凡響的種植事業的一個描述,用以和其他普通的種植行為進行區分。
除了可以極其快速的播種,朱立學種植的那批小麥,成熟的也非常迅速。
他撒下麥種的第16天,n1的第二層,就變成了一片金黃的麥浪!
朱立學在震驚之餘,就把這種現象,和自己播種時的那些驚人表現,統一歸結為“神奇之力”。
陳掌門特意過來查看,鼓勵了朱立學,然後給了他一把鐮刀,讓他收割。
這讓朱立學有些意外。
這樓麵有七八十畝,又十分平整,他還以為可以上收割機呢。
沒想到居然得用手割,之後脫粒不會也得人工幹吧?
朱立學心裏有些惶恐了。
早知道這些小麥成熟的這麽快,就不該種那麽多!
天知道,當時陳掌門建議他多種點的時候,他是真的聽進去了呀。
因為朱立學從來都不是一個偷奸耍滑的人。
他不會因為隻有2000塊基本工資,就真的隻種一層樓麵。
他整整種了4層!
他十幾分鍾就能播種一畝,不到兩天就搞完了一層樓。
要不是後麵發現這些小麥生長速度快的驚人,朱立學還能一直種下去。
播種一時爽,收割忙斷腸!
不過在朱立學真正開始著手收割後,發現這件事也不像自己想的那麽困難。
鐮刀一落下去,整株麥秸立刻就化為了光點消散,隻在原地留下一小把顆顆飽滿的金黃麥粒!
朱立學震驚的都快免疫了,他理所應當地把這種現象,也歸功於“神奇之力”。
在短暫的思考之後,朱立學就製定了自己的收割方案。
他手持鐮刀,一路狂奔而過,暫時不去管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麥粒。
等收割完一大片之後,他再迴頭用鐵鏟和掃帚把麥粒攏成一大堆。
反正麥秸都化光消失了,地麵上十分幹淨,除了麥粒別的什麽也沒有。
這樣一搞,朱立學頓時覺得,就算是人工收割小麥,也不算什麽難事嘛。
他差不多半小時就能割完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