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張明東一跨進門內,仔細一點尚能看出眼裏的白眼珠子還存幾根血絲,不是熬紅,是外傷,因為順著紅絲的方向齊齊地向眼角湊齊,形成一個撒魚網。“戴大人接旨!”張明東一聲喊叫。


    “臣在。”戴衢亨連忙起坐跪倒。


    “罷了!”張明東的嗓子依舊是很尖細,有些刺耳,“皇上命我來帶個口信,叫你用過中飯後,下午去上書房議事。”戴衢亨站起來,對候在門口的李令仁說道:“令仁,給張公公泡杯茶!”李令仁答應一聲走出去。


    戴衢亨不自覺地揉了揉眼睛,想止住一個哈欠,終於還是打出來了,兩臂向上一陣舒展,麵帶笑容,問道:“張公公近日身體可好啊?”


    “托萬歲的洪福,還無大恙。”張明東擺弄了一下手裏的佛墜,在他的手裏,這隻是一種禮節的儀式了。因為嘉慶帝可不像其祖父那樣素愛佛教。隻是每逢佛事要興辦時,自己也不橫加幹涉,但是,他的心思往往在過一段時間後,都要在佛堂裏許願一下。


    不一會,李令仁托著茶盤進來,熟練地擺放後,手提茶壺往盛有茶葉的杯續水。戴衢亨聽著清脆的茶水人杯的聲音,眼睛一亮,將身子稍稍前傾,笑道:“不知張公公來時,皇上可曾吩咐過什麽?我指的是可有什麽事情要交代的,以便我斟酌再三,好寫一封像樣的奏章呈進去,有字據為憑,說話也穩當些。”


    “噢,”張明東“噗哧”一笑,“朝中誰不知戴大人出口成章,還又得著費那筆墨差事。實不相瞞,我離開宮中時,已見鬆筠、托津、初彭齡等眾位大臣進宮了。至於什麽事情,我確實不知。絕非有意向戴大人隱瞞什麽。再說——”張明東忽然聞得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說道,“好茶,好茶啊。”


    戴衢亨一笑道:“是的,張公公是知道的不敢說,想說的又不知道吧。”張明東的臉上竟無任何表情,古怪地道:“戴大人對我還不相信嗎?不過,從萬歲爺的口氣聽來,好像是下了什麽狠大的決心似的。”


    “算了,”戴衢亨道,一邊伸手從桌麵上端起茶來,“反正要不了多會兒就知道的。”一邊伸手把另一杯茶水推了推,道:“公公請用茶,我可是真人麵前不露假相,這茶實在難得一喝,憑公公很是尊貴的身份,隻怕也未曾嚐這個茶。”


    張明東尷尬地一笑,道:“是的,戴大人所言極是,此茶就聞其味來,我是沒喝過,但我敢肯定,此茶是宮中的貢品。”


    “高見,”戴衢亨道,“公公果真是見多識廣,這正是萬歲所賜的貢品,臣未敢獨自享用。心想,既出自宮中,也應由宮裏的人來品嚐,才適合其味,不辱這茶的檔次。”


    “戴大人可知此茶何名?”張明東一臉呈現出聰明的神情,眨個不停的眼皮隱藏著眾多機密似的,輕輕地呷了一口,搖了搖頭,道:“此茶名叫‘女兒紅’啊。”說著竟禁不住自己倒先笑起來,又補上接著說,“是從武夷山脈中的雁蕩高峰與峽穀中產出。此茶僅採摘的地形,聽說就極是難得。另外,時辰也須掌握好,春茶吐尖時,務必於清晨冒露踏霜,選取一等茶尖,嫩而不清,沾露著霜,因是高山,在晨露和降霜的交接處才能尋摘;三是人難,務必是閨中未聘之女,年為妙齡,纖纖玉手采後,噙於口中。歸結一下就是‘三難’,皆因最後是女子來完成,故做‘女兒紅’,別名‘三難’茶。”


    張明東講得煞有介事,連李令仁聽了都目瞪口呆,我的媽呀,就這麽一丁點茶需要如此勞神費力,一輩子不喝茶也不想喝。戴衢亨聽了,有意地一笑道:“真是聞所未聞,我說公公是從哪裏聽來的,這麽玄乎,有些離奇了吧。”一指茶杯壁中的葉尖道:“也不見得如你們說的那樣!”又端起杯來仔細地端詳,疑惑道:“公公既然愛喝,就多喝一些。”又抬手招過站在門內側的李令仁,說道:“既然公公喜愛,又說的頭頭是道,就包了一些讓公公帶迴住處慢慢品嚐。”


    “豈敢,豈敢,我怎麽好奪皇上所賜之物呢?”張明東一邊興致勃勃地推辭,一邊品嚐手中的茶。


    看看時辰過了一會幾,張明東起身告辭,戴衢亨送至府邸門口,張明東迴頭笑道:“戴大人留步,我這就迴去交旨了。省得萬歲爺一直惦記著我呢。戴大人可別忘了。”


    戴衢亨道:“張公公慢走,我必定準時趕到。”抬頭看了看天色,陰沉得很。難道又是雪天嗎?他遲疑地退迴府中,轉身朝後麵的那排房屋走去。他想去告訴夫人一聲,也準備一下下午的奏對,這是他曆年來的習慣。幾乎每次招見之前,他都能夠設計好幾種方案,有時是同一種意思,但側重點不同;有時就是同一意思,隻是表達方式不同,一切都因環境的變化和嘉慶帝召見的是哪幾位人而定,到時候拋出來,所以,往往很稱合嘉慶帝的心意。從幾年前的一個巡撫、官拜大學士,成為嘉慶帝的得力大臣。嘉慶帝也對他信任有加,視為忠誠耿介之臣。


    嘉慶皇帝--07


    07


    幾年來的朝中生活證明,自己所走的路是對的,但他又不無擔憂,因為他感到嘉慶帝對處理河臣從一開始到現在都很隨便,大有“今日存,明日去;明日去,後日來”的循環往複,用人不當是直接關係工程質量環弊頻出的癥結所在。憑著直覺,徐端的命運就像頭頂上的天空逐漸加厚了雲層,變得漸漸地暗淡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德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德貴並收藏嘉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