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角落裏坐著一群地方大吏,主席上坐著的是一個肥頭厚耳、眼小如豆的老者,旁邊所有人的人都在恭聽著他的演講,都在對他脅肩諂笑。旁邊一個桌上的官員道:“這位大人是誰?”另一位“嗤——”地一聲鄙夷道:“你竟連他也不認得,他就是和相爺的弟弟和琳大人的親家兩江總督蘇淩阿!”隻見蘇淩阿的嘴角泛起兩大團白沫,白沫之中攙雜著菜渣,他說得正起勁:


    “這個菜叫金魚鴨掌。是第一道宴席的一品,你們知道這個菜用哪些料子嗎?”那綠豆似的小眼睛又被擠成了一條細線,掃視著眾人,見沒有人迴答,更加得意,道:“毛料用十二個鴨掌,再配以雞茸二兩,水發香菇六錢,水發玉蘭片三錢,水發魚肚六錢,鮮豌豆二十四粒,黃瓜皮五錢,發菜少許,料酒三錢,鹽四分,濕玉米粉四錢,麵粉一錢,雞蛋清二個,清湯八兩,雞油二錢……”


    旁邊一人道:“大人這麽熟悉,肯定會做的。”


    蘇淩阿道:“會、會……我把用料和工序說得仔細些,下次到你那裏去,可是要做這道菜的喲。”


    “大人若去,下官三生有幸——在座的都去,都去,不要以為我們那個地方偏僻,可是你們有的菜我們盡有,你們沒有的菜,我們那兒也有,有些菜,你們也未必見過。”


    蘇淩阿道:“那我一定去,你定個日子,在座的都去。”


    一個官兒道:“還是請總督大人把那道菜的工序說一下吧。”


    蘇淩阿道:“你們都聽清楚了,我以後到你們那裏可是要吃它的——第一道,將鴨掌在清水中煮一會兒,五成熟時取出,剔除掌背骨頭與掌心硬黃,再把掌心向上放入平盤中;第二道,把香菇、玉蘭片、魚肚放入鍋中,用清水在火上漂一遍,撈出切絲,再把黃瓜切成四分長細絲;第三道,將雞茸放入鹽中,加入料酒等佐料,攪拌後再放雞蛋清拌成糊狀,並用糊擠成約一寸的金魚形,放在鴨掌根上,以兩顆豌豆放在魚頭兩側為‘眼睛’,魚背上撒一條發菜,兩側以黃瓜絲碼成魚鱗狀,然後上屜蒸一會兒取出;第四道,將香菇、玉蘭片切成絲,在清湯中煮一會兒,取出碼在金魚鴨掌上;第五道,用清湯、料酒、鹽、玉米粉在鍋中調勻,淋上雞油,倒在菜上——這樣就做成了這道菜。”


    大家的眼光和筷子一齊撲向“金魚鴨掌”。


    一個官兒在狼吞虎咽後道:“總督大人也一定會其它菜了。”


    另一位連忙說:“哪能不會——今後諸位到我們那去,就吃滿漢全席——讓總督大人把其它菜的菜譜說與我們聽聽。”


    “對,就吃滿漢全席。”


    “就滿漢全席。”


    殿內廊下坐滿了人,其中雖不乏捐官出身,但大多是真正的孔孟之徒、聖賢門生,此時早拋棄了那份斯文,殿內外筷子飛舞,笑語聲喧。


    正當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時候,突然,黑暗像魔鬼一樣把紫禁城包裹了個嚴嚴實實,也把北京城包裹了個嚴嚴實實。宴會上的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外國使節等,都像猛然間掉進了無底的黑沉沉的深淵之中,被恐懼攫住。


    幹隆六十年大年初一發生了日全食,大家的心中都起了無名的恐慌、不祥的預感,大家想起這個冬天是這樣寒冷,烏鴉被凍死了,樹木被凍死了,北京城的大街上天天到處都有凍死的人。昨天,大年三十,安南的使者竟被凍死在會同四驛館內。


    幹隆的內心也被不祥的陰雲攫住,極度恐慌不安,對身邊的和珅道:“朕治理天下有什麽失策嗎?”


    和珅答道:“皇上建亙古未有之宏業,懷柔天下,武功十全,萬民敬仰,天下歸順,哪有什麽失策?”


    幹隆道:“據天監官奏報,十五還會有月食,朕正為此擔心,擔心國家有刀兵之事。”


    和珅迴道:“萬歲,一月之內,朔望日月食共出,確是刀兵之象,但此兵事必出現於國家一隅,待大軍到時,其星星之火即可撲滅,實瞬息間事。自漢迨明,其事屢驗,皇上不必擔心。我朝也發生過這類事情,五十一年,朔望剝蝕,萬歲記得當時是林爽文跳梁台灣,待福康安大軍一到,海疆即刻平靖,我大清反比以前更穩固了。”


    一席話說得幹隆的心裏寬鬆了許多,而此時光明複又照臨大殿,紫禁城仍舊沐浴在陽光之中,幹隆的心裏也亮堂起來。他端起酒杯,離開龍座,向大家祝酒,保和殿內重又充滿了歡聲笑語。


    宴罷,幹隆帝來到幹清宮,一種不祥的預感總是縈繞在他的心頭。皇帝想:是該歸政了,六十年前我向上天許下的諾言,現在要實現了,在自己歸政之時,總不能給嗣皇帝留下什麽負擔吧。於是幹隆帝下詔普免各省應徵錢糧,這是幹隆帝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普免天下有漕錢糧。


    出了幹清宮,幹隆帝來到隔壁的養心殿,和珅和福長安緊緊地相隨著。養心殿位於幹清門以西,遵義門之內,在一個三合式的院落中,坐北朝南的便是養心殿的正殿。


    和珅看幹隆帝的表情舉止與別日不同,透著奇怪。在以往,雖然他一生都少言寡語,但幹隆帝每當處理重大的軍國大事,總要說點輕鬆的話題,甚至引和珅說些市井笑話,而和珅也總能講得俗中有雅,引得幹隆帝捧腹大笑。可是今天,幹隆帝從幹清門出來到養心殿,一路之上眉頭始終沒有舒展開,步子邁得沉重,連痰也吐得少,所以自己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要給他拿著痰盂。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德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德貴並收藏嘉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