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鈔者——中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徐瑾 著
簡介:
《印鈔者》立足於金融常識,通過一係列財經事件和人物,描繪了17世紀以來的中央銀行和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這種縱橫交錯離不開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從中亦可一窺金融曆史的進化之旅,甚至國家文明興衰失敗的暗湧脈絡。
在《印鈔者》中,作者指出,金融危機是信用經濟的固然產物,金融周期和經濟周期一樣難以迴避。我們不是在麵臨一場危機,就是走在一場危機的路上。也正因為如此,了解你的對手是誰、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於現實經濟,在當下也無比重要。
金融的本質是什麽?
無論從曆史還是現實來看,資本在不同時空的置換交易背後,金融的本質在於合作,對於經濟發展,這種人際合作秩序的拓展必然依賴經濟的效率的提升,其背後伴隨著人性百態,其中亢奮與膽怯也構成經濟周期的繁榮與蕭條。
金融不斷進化的過程,也催生了人類社會諸多變化,大到帝國興衰,小到個人貧困。
而金融對於經濟效率的提升,一方麵可以催生現代紙幣與中央銀行,促使了前工業時代英國的崛起,現代金融市場的繁榮,以及奮鬥期間的個體的財富榮譽;另一方麵,這種提升鼓勵冒險,其後果並非均勻分布,因此帶來了現代時代的大蕭條,甚至2008年金融危機,再到歐債危機,再到中國。
金融進化之中,“印鈔者”中央銀行是不可不談的話題,從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蘭銀行,再到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甚至中國央行,全球央行與金融危機的博弈與互動,某種意義上構成金融市場乃至社會製度的過去與現在。金融進化從國家到個人,其優點和短板都在體現。除了監管者與資本市場之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貓鼠遊戲,更在於社會個體在經濟博弈之外的調節與合作。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我們不僅要知道過去,還要了解過去
向後看,就是向前看
目錄
緒論 大曆史中的貨幣之手
第一部分 18世紀:中央銀行vs爭霸歐洲 從帝國戰爭到英國突圍
國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讓國家的歸國家,國王的歸國王
1720年:南海泡沫與約翰·勞
從銀行券到紙幣
第二部分 19世紀:金融革命vs英國崛起 1825年危機:英國曆史上的“錢荒”
金塊辯論:貨幣主義vs凱恩斯主義
英鎊與金本位
像英格蘭銀行一樣可靠
大英帝國四角關係
金融背後的製度變遷
弗格森:感謝大英帝國
第三部分 20世紀:大蕭條vs對抗危機 1929年崩盤:盛衰極限
羅斯福新政:恐懼與自由
大蕭條:事實與神話
中央銀行家:毀滅與救贖
從白芝浩到伯南克:最後貸款人
第四部分 迄今為止的21世紀: 全球金融危機vs債務狂歡幻滅 1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
2 歐債危機
3 後金融危機的中國與世界
尾聲 審計中央銀行
後記 我們都在經曆曆史
主要參考資料
中央銀行應該扮演經濟繁榮的剎車角色,就像當派對進入高潮要取走大酒杯一樣,免得玻璃碎片滿地,一地雞毛。但當金融恐慌氣氛蔓延,流動性開始消失,中央銀行應該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美國前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1]
關於美聯儲措施會導致通脹風險的擔憂,有“過度”的成分。外界有個迷思,認為我們所做的就是在印鈔票。我們不是在印錢,流通中的貨幣總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廣義貨幣供給並未大幅增加。我們是向各國買入財政部債券來降低利率,以此刺激經濟更快增長。
——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2]
[1] 《壓力測試》p79 第四章,蓋特納著,益智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
[2] 伯南克2010年接受《60分鍾》採訪。
緒論
大曆史中的貨幣之手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投資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一
“為什麽沒人預測到?”
2008年11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訪問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時,如是反問這家誕生過經濟學家哈耶克與科斯、哲學家波普、投資家索羅斯等人物的經濟名校。事後,不少迴複紛至遝來,從技術官僚到政治人物都入選預測行列,甚至教皇也在其中。
隨著美國經濟進入大緩和階段,經濟學主流狀況對於宏觀經濟學表示滿意,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的主要貢獻者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弗·布蘭查德(olivier n插rd)和理性預期學派大師羅伯特·盧卡斯,要麽發表論文表示“宏觀經濟學的狀況很好”,要麽表示“防止經濟衰退的核心課題已經攻克”。至於以研究大蕭條出身、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即使在2007年也仍舊錶示次貸危機對宏觀經濟不會有顯著影響[3]。
金融危機之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就曾發問“經濟學出了什麽問題?”(what went wrong with economics),宣稱經濟泡沫的破滅之後,終於輪到經濟學學科的泡沫破滅。而轉行專欄作家的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更是對上述幾位同行極盡刻薄[4],至於神奇的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則表示自己40年的理論係統在金融危機的那個夏天崩潰了[5]。
經濟學家怎麽了?公允地說,明斯基(hyman minsky)等非主流經濟學家很早就已提出對於債務的警告,而少數主流經濟學家如現任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在2005年也對金融創新發出預警,但一方麵這多是局部的研究,另一方麵在當時學界層麵很難形成主流觀點,在大眾層麵傳播影響自然遠遠不如主流經濟學看不上的“末日博士”魯裏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伯南克2010年在一次演講中總結,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沒預測到此次危機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此前的預警隻是指出孤立問題,但最終導致這場災難性危機的正是一係列複雜聯繫。[6]
金融危機影響每個人,更進一步講,預測危機失敗不僅僅是經濟學家的事情。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萊昂內爾·巴貝爾也撰文自問:“財經媒體為何沒有預警金融危機?”
大家都應該反躬自問:金融危機如何形成?應該如何應對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否可以避免?中央銀行在其中是否應該發揮“最後貸款人”的作用?金融市場是否還在有效運行?市場假說還能成立嗎?誰又來監管市場監管者?金融業對經濟增長是利是弊……這些問題促成了本書的寫作。
</br>
簡介:
《印鈔者》立足於金融常識,通過一係列財經事件和人物,描繪了17世紀以來的中央銀行和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這種縱橫交錯離不開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從中亦可一窺金融曆史的進化之旅,甚至國家文明興衰失敗的暗湧脈絡。
在《印鈔者》中,作者指出,金融危機是信用經濟的固然產物,金融周期和經濟周期一樣難以迴避。我們不是在麵臨一場危機,就是走在一場危機的路上。也正因為如此,了解你的對手是誰、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於現實經濟,在當下也無比重要。
金融的本質是什麽?
無論從曆史還是現實來看,資本在不同時空的置換交易背後,金融的本質在於合作,對於經濟發展,這種人際合作秩序的拓展必然依賴經濟的效率的提升,其背後伴隨著人性百態,其中亢奮與膽怯也構成經濟周期的繁榮與蕭條。
金融不斷進化的過程,也催生了人類社會諸多變化,大到帝國興衰,小到個人貧困。
而金融對於經濟效率的提升,一方麵可以催生現代紙幣與中央銀行,促使了前工業時代英國的崛起,現代金融市場的繁榮,以及奮鬥期間的個體的財富榮譽;另一方麵,這種提升鼓勵冒險,其後果並非均勻分布,因此帶來了現代時代的大蕭條,甚至2008年金融危機,再到歐債危機,再到中國。
金融進化之中,“印鈔者”中央銀行是不可不談的話題,從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蘭銀行,再到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甚至中國央行,全球央行與金融危機的博弈與互動,某種意義上構成金融市場乃至社會製度的過去與現在。金融進化從國家到個人,其優點和短板都在體現。除了監管者與資本市場之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貓鼠遊戲,更在於社會個體在經濟博弈之外的調節與合作。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我們不僅要知道過去,還要了解過去
向後看,就是向前看
目錄
緒論 大曆史中的貨幣之手
第一部分 18世紀:中央銀行vs爭霸歐洲 從帝國戰爭到英國突圍
國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讓國家的歸國家,國王的歸國王
1720年:南海泡沫與約翰·勞
從銀行券到紙幣
第二部分 19世紀:金融革命vs英國崛起 1825年危機:英國曆史上的“錢荒”
金塊辯論:貨幣主義vs凱恩斯主義
英鎊與金本位
像英格蘭銀行一樣可靠
大英帝國四角關係
金融背後的製度變遷
弗格森:感謝大英帝國
第三部分 20世紀:大蕭條vs對抗危機 1929年崩盤:盛衰極限
羅斯福新政:恐懼與自由
大蕭條:事實與神話
中央銀行家:毀滅與救贖
從白芝浩到伯南克:最後貸款人
第四部分 迄今為止的21世紀: 全球金融危機vs債務狂歡幻滅 1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
2 歐債危機
3 後金融危機的中國與世界
尾聲 審計中央銀行
後記 我們都在經曆曆史
主要參考資料
中央銀行應該扮演經濟繁榮的剎車角色,就像當派對進入高潮要取走大酒杯一樣,免得玻璃碎片滿地,一地雞毛。但當金融恐慌氣氛蔓延,流動性開始消失,中央銀行應該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美國前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1]
關於美聯儲措施會導致通脹風險的擔憂,有“過度”的成分。外界有個迷思,認為我們所做的就是在印鈔票。我們不是在印錢,流通中的貨幣總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廣義貨幣供給並未大幅增加。我們是向各國買入財政部債券來降低利率,以此刺激經濟更快增長。
——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2]
[1] 《壓力測試》p79 第四章,蓋特納著,益智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
[2] 伯南克2010年接受《60分鍾》採訪。
緒論
大曆史中的貨幣之手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投資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一
“為什麽沒人預測到?”
2008年11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訪問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時,如是反問這家誕生過經濟學家哈耶克與科斯、哲學家波普、投資家索羅斯等人物的經濟名校。事後,不少迴複紛至遝來,從技術官僚到政治人物都入選預測行列,甚至教皇也在其中。
隨著美國經濟進入大緩和階段,經濟學主流狀況對於宏觀經濟學表示滿意,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的主要貢獻者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弗·布蘭查德(olivier n插rd)和理性預期學派大師羅伯特·盧卡斯,要麽發表論文表示“宏觀經濟學的狀況很好”,要麽表示“防止經濟衰退的核心課題已經攻克”。至於以研究大蕭條出身、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即使在2007年也仍舊錶示次貸危機對宏觀經濟不會有顯著影響[3]。
金融危機之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就曾發問“經濟學出了什麽問題?”(what went wrong with economics),宣稱經濟泡沫的破滅之後,終於輪到經濟學學科的泡沫破滅。而轉行專欄作家的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更是對上述幾位同行極盡刻薄[4],至於神奇的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則表示自己40年的理論係統在金融危機的那個夏天崩潰了[5]。
經濟學家怎麽了?公允地說,明斯基(hyman minsky)等非主流經濟學家很早就已提出對於債務的警告,而少數主流經濟學家如現任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在2005年也對金融創新發出預警,但一方麵這多是局部的研究,另一方麵在當時學界層麵很難形成主流觀點,在大眾層麵傳播影響自然遠遠不如主流經濟學看不上的“末日博士”魯裏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伯南克2010年在一次演講中總結,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沒預測到此次危機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此前的預警隻是指出孤立問題,但最終導致這場災難性危機的正是一係列複雜聯繫。[6]
金融危機影響每個人,更進一步講,預測危機失敗不僅僅是經濟學家的事情。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萊昂內爾·巴貝爾也撰文自問:“財經媒體為何沒有預警金融危機?”
大家都應該反躬自問:金融危機如何形成?應該如何應對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否可以避免?中央銀行在其中是否應該發揮“最後貸款人”的作用?金融市場是否還在有效運行?市場假說還能成立嗎?誰又來監管市場監管者?金融業對經濟增長是利是弊……這些問題促成了本書的寫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