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深閨求艷質,全憑紅葉是良媒。


    第六十九迴    招宣府初調林太太  麗春院驚走王三官詞曰:


    香菸裊,羅幃錦帳風光好。風光好,金釵斜[身單],鳳顛鸞倒。


    恍疑身在蓬萊島,邂逅相逢緣不小。緣不小,最開懷處,蛾眉淡掃。


    話說玳安同文嫂兒到家,平安說:“爹在對門房子裏。”進去稟報。西門慶正在書房中和溫秀才坐的,見玳安,隨即出來,小客位內坐下。玳安道:“文嫂兒叫了來,在外邊伺候。”西門慶即令:“叫他進來。”那文嫂悄悄掀開暖簾,進入裏麵,向西門慶磕頭。西門慶道:“文嫂,許久不見你。”文嫂道:“小媳婦有。”西門慶道:“你如今搬在那裏住了?”文嫂道:“小媳婦因不幸為了場官司,把舊時那房兒棄了,如今搬在大南首王家巷住哩。”西門慶吩咐道:“起來說話。”那文嫂一麵站立在旁邊。西門慶令左右都出去,那平安和畫童都躲在角門外伺候,隻玳安兒影在簾兒外邊聽。西門慶因問:“你常在那幾家大人家走跳?”文嫂道:“就是大街皇親家,守備府周爺家,喬皇親、張二老爹、夏老爹家,都相熟。”西門慶道:“你認的王招宣府裏不認的?”文嫂道:“是小媳婦定門主顧,太太和三娘常照顧我的花翠。”西門慶道:“你既相熟,我有樁事兒央及你,休要阻了我。”向袖中取出五兩一錠銀子與他,悄悄和他說:“如此這般,你怎的尋個路兒把他太太吊在你那裏,我會他會兒,我還謝你。”那文嫂聽了,哈哈笑道:“是誰對爹說來?你老人家怎的曉得來?”西門慶道:“常言: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我怎得不知道!”文嫂道:“若說起我這太太來,今年屬豬,三十五歲,端的上等婦人,百伶百俐,隻好象三十歲的。他雖是幹這營生,好不幹的細密!就是往那裏去,許多伴當跟隨,徑路兒來,逕路兒去。三老爹在外為人做人,他怎在人家落腳?──這個人傳的訛了。倒是他家裏深宅大院,一時三老爹不在,藏掖個兒去,人不知鬼不覺,倒還許。若是小媳婦那裏,窄門窄戶,敢招惹這個事?就是爹賞的這銀子,小媳婦也不敢領去。寧可領了爹言語,對太太說就是了。”西門慶道:“你不收,便是推託,我就惱了。事成,我還另外賞幾個綢緞你穿。”文嫂道:“愁你老人家沒有也怎的?上人著眼覷,就是福星臨。”磕了個頭,把銀子接了,說道:“待小媳婦悄悄對太太說,來迴你老人家。”西門慶道:“你當件事幹,我這裏等著。你來時,隻在這裏來就是了,我不使小廝去了。”文嫂道:“我知道。不在明日,隻在後日,隨早隨晚,討了示下就來了。”一麵走出來。玳安道:“文嫂,隨你罷了,我隻要你一兩銀子,也是我叫你一場。你休要獨吃。”文嫂道:“猢猻兒隔牆掠篩箕,還不知仰著合著哩。”於是出門騎上驢子,他兒子籠著,一直去了。西門慶和溫秀才坐了一迴,良久,夏提刑來,就冠冕著同往府裏羅同知──名喚羅萬象那裏吃酒去了。直到掌燈以後才來家。


    且說文嫂兒拿著西門慶五兩銀子,到家歡喜無盡,打發會茶人散了。至後晌時分,走到王招宣府宅裏,見了林太太,道了萬福。林氏便道:“你怎的這兩日不來看看我?”文嫂便把家中會茶,趕臘月要往頂上進香一節告訴林氏。林氏道:“你兒子去,你不去罷了。”文嫂兒道:“我如何得去?隻教文[糹堂]代進香去罷了。”林氏道:“等臨期,我送些盤纏與你。”文嫂便道:“多謝太太布施。”說畢,林氏叫他近前烤火,丫鬟拿茶來吃了。這文嫂一麵吃了茶,問道:“三爹不在家了?”林氏道:“他又有兩夜沒迴家,隻在裏邊歇哩。逐日搭著這夥喬人,隻眠花臥柳,把花枝般媳婦兒丟在房裏,通不顧,如何是好?”文嫂又問:“三娘怎的不見?”林氏道:“他還在房裏未出來哩。”這文嫂見無人,便說道:“不打緊,太太寬心。小媳婦有個門路兒,管就打散了這夥人,三爹收心,也再不進院去了。太太容小媳婦,便敢說;不容便不敢說。”林氏道:“你說的話兒,那遭兒我不依你來?你有話隻顧說不妨。”這文嫂方說道:“縣門前西門大老爹,如今見在提刑院做掌刑千戶,家中放官吏債,開四五處鋪麵:緞子鋪、生藥鋪、綢絹鋪、絨線鋪,外邊江湖又走標船,揚州興販鹽引,東平府上納香蠟,夥計主管約有數十。東京蔡太師是他幹爺,朱太尉是他衛主,翟管家是他親家,巡撫巡按都與他相交,知府知縣是不消說。家中田連阡陌,米爛成倉,身邊除了大娘子──乃是清河左衛吳千戶之女,填房與他為繼室──隻成房頭、穿袍兒的,也有五六個。以下歌兒舞女,得寵侍妾,不下數十。端的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今老爹不上三十一二年紀,正是當年漢子,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藥養龜,慣調風情;雙陸象棋,無所不通;蹴[“鞠”換“革”為“足”]打[毛求],無所不曉;諸子百家,拆白道字,眼見就會。端的擊玉敲金,百憐百俐。聞知咱家乃世代簪纓人家,根基非淺,又見三爹在武學肄業,也要來相交,隻是不曾會過,不好來的。昨日聞知太太貴誕在邇,又四海納賢,也一心要來與太太拜壽。小媳婦便道:‘初會,怎好驟然請見的。待小的達知老太太,討個示下,來請老爹相見。’今老太太不但結識他來往相交,隻央浼他把這幹人斷開了,須玷辱不了咱家門戶。”林氏被文嫂這篇話說的心中迷留摸亂,情竇已開,便向文嫂兒較計道:“人生麵不熟,怎好遽然相見?”文嫂道:“不打緊,等我對老爹說。隻說太太先央浼他要到提刑院遞狀,告引誘三爹這起人,預先請老爹來私下先會一會,此計有何不可?”說得林氏心中大喜,約定後日晚夕等候。


    這文嫂討了婦人示下歸家,到次日飯時,走來西門慶宅內。西門慶正在對門書院內坐的,忽玳安報:“文嫂來了。”西門慶聽了,即出小客位,令左右放下簾兒。良久,文嫂進入裏麵,磕了頭,玳安知局,就走出來了。文嫂便把怎的說念林氏:“誇獎老爹人品家道,怎樣結識官府,又怎的仗義疏財,風流博浪,說得他千肯萬肯,約定明日晚間,三爹不在家,家中設席等候。假以說人情為由,暗中相會。”西門慶聽了,滿心歡喜。又令玳安拿了兩匹綢緞賞他。文嫂道,“爹明日要去,休要早了。直到掌燈,街上人靜時,打他後門首扁食巷中──他後門旁有個住房的段媽媽,我在他家等著。爹隻使大官兒彈門,我就出來引爹入港,休令左近人知道。”西門慶道:“我知道。你明日先去,不可離寸地,我也依期而至。”說畢,文嫂拜辭出門,又迴林氏話去了。


    西門慶那日,歸李嬌兒房中宿歇,一宿無話。巴不到次日,培養著精神。午間,戴著白忠靖巾,便同應伯爵騎馬往謝希大家吃生日酒。席上兩個唱的。西門慶吃了幾杯酒,約掌燈上來,就逃席走出來了。騎上馬,玳安、琴童兩個小廝跟隨。那時約十九日,月色朦朧,帶著眼紗由大街抹過,逕穿到扁食巷王招宣府後門來。那時才上燈一迴,街上人初靜之後。西門慶離他後門半舍,把馬勒住,令玳安先彈段媽媽家門。原來這媽媽就住著王招宣家後房,也是文嫂舉薦,早晚看守後門,開門閉戶。但有入港,在他家落腳做窩。文嫂在他屋裏聽見彈門,連忙開門。見西門慶來了,一麵在後門裏等的西門慶下了馬,除去眼紗兒,引進來,吩咐琴童牽了馬,往對門人家西首房簷下那裏等候,玳安便在段媽媽屋裏存身。這文嫂一麵請西門慶入來,便把後門關了,上了栓,由夾道進內。轉過一層群房,就是太太住的五間正房,旁邊一座便門閉著。這文嫂輕敲敲門環兒,原來有個聽頭。少頃,見一丫鬟出來,開了雙扉。文嫂導引西門慶到後堂,掀開簾攏,隻見裏麵燈燭熒煌,正麵供養著他祖爺太原節度頒陽郡王王景崇的影身圖:穿著大紅團袖,蟒衣玉帶,虎皮交椅坐著觀看兵書。有若關王之像,隻是髯須短些。迎門朱紅匾上寫著“節義堂”三字,兩壁隸書一聯:“傳家節操同鬆竹,報國勛功並鬥山。”西門慶正觀看之間,隻聽得門簾上鈴兒響,文嫂從裏拿出一盞茶來與西門慶吃。西門慶便道:“請老太太出來拜見。”文嫂道:“請老爹且吃過茶著,剛才稟過太太知道了。”不想林氏悄悄從房門簾裏望外邊觀看,見西門慶身材凜凜,一表人物,頭戴白緞忠靖冠,貂鼠暖耳,身穿紫羊絨鶴氅,腳下粉底皂靴,就是個──富而多詐jian邪輩,壓善欺良酒色徒。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瓶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蘭陵笑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蘭陵笑笑生並收藏金瓶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