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原無文字障,工夫向好定中尋。
忽一日發個念頭,說道:“呀,這寺院坍塌的不成模樣了,這些蠢狗才攮的禿驢,止會吃酒[口童]飯,把這古佛道場弄得赤白白地,豈不可惜!到今日,咱不做主,那個做主?咱不出頭,那個出頭?況山東有個西門大官人,居錦衣之職,他家私巨萬,富比王侯,前日餞送蔡禦史,曾在咱這裏擺設酒席。他見寺宇傾頹,就有個鼎建重新的意思。若得他為主作倡,管情早晚間把咱好事成就也。咱須去走一遭。”當時喚起法子徒孫,打起鍾鼓,舉集大眾,上堂宣揚此意。那長老怎生打扮?但見:
身上禪衣猩血染,雙環掛耳是黃金。
手中錫杖光如鏡,百八明珠耀日明。
開覺明路現金繩,提起凡夫夢亦醒。
龐眉紺發銅鈴眼,道是西天老聖僧。
長老宣揚已畢,就叫行者拿過文房四寶,寫了一篇疏文。好長老,真箇是古佛菩薩現身。於是辭了大眾,著上禪鞋,戴上個鬥笠子,一壁廂直奔到西門慶家裏來。
且說西門慶辭別了應伯爵,走到吳月娘房內,把應伯爵薦水秀才的事體說了一番,就說道:“咱前日東京去,多得眾親朋與咱把盞,如今少不的也要整酒迴答他。今日到空閑,就把這事兒完了罷。”當下就叫了玳安,吩咐買辦嗄飯之類。又吩咐小廝,分頭去請各位。一麵拉著月娘,走到李瓶兒房裏來看官哥。李瓶兒笑嘻嘻的接住了,就叫奶子抱出官哥兒來。隻見眉目稀疏,就如粉塊妝成,笑欣欣,直攛到月娘懷裏來。月娘把手接著,抱起道:“我的兒,恁的乖覺,長大來,定是聰明伶俐的。”又向那孩子說:“兒,長大起來,恁地奉養老娘哩!”李瓶兒就說:“娘說那裏話。假饒兒子長成,討的一官半職,也先向上頭封贈起,那鳳冠霞帔,穩穩兒先到娘哩。”西門慶接口便說:“兒,你長大來還掙個文官。不要學你家老子做個西班出身,──雖有興頭,卻沒十分尊重。”正說著,不想潘金蓮在外邊聽見,不覺怒從心上起,就罵道:“沒廉恥、弄虛脾的臭娼根,偏你會養兒子!也不曾經過三個黃梅、四個夏至,又不曾長成十五六歲,出幼過關,上學堂讀書,還是個水泡,與閻羅王合養在這裏的,怎見的就做官,就封贈那老夫人?怪賊囚根子,沒廉恥的貨,怎的就見的要做文官,不要象你!”正在嘮嘮叨叨,喃喃吶吶,一頭罵,一頭著惱的時節,隻見玳安走將進來,叫聲“五娘”,說道:“爹在那裏?”潘金蓮便罵:“怪尖嘴的賊囚根子,那個曉的你什麽爹在那裏!怎的到我這屋裏來?他自有五花官誥的太奶奶老封婆,八珍五鼎奉養他的在那裏,那裏問著我討!”那玳安就曉的不是路了,望六娘房裏就走。走到房門前,打個咳嗽,朝著西門慶道:“應二爹在廳上。”西門慶道:“應二爹,才送的他去,又做甚?”玳安道:“爹出去便知。”
西門慶隻得撇了月娘、李瓶兒,走到外邊。見伯爵,正要問話,隻見那募緣的道長老已到西門慶門首了。高聲叫:“阿彌陀佛!這是西門老爹門首麽?那個掌事的管家與吾傳報一聲,說道:扶桂子,保蘭孫,求福有福,求壽有壽。──東京募緣的長老求見。”原來,西門慶平日原是一個撒漫使錢的漢子,又是新得官哥,心下十分歡喜,也要幹些好事,保佑孩兒。小廝們通曉得,並不作難,一壁廂進報西門慶。西門慶就說:“且叫他進來看。”不一時,請那長老進到花廳裏麵,打了個問訊,說道:“貧僧出身西印度國,行腳到東京汴梁,卓錫在永福禪寺,麵壁九年,頗傳心印。止為那宇殿傾頹,琳宮倒塌,貧僧想起來,為佛弟子,自應為佛出力,因此上貧僧發了這個念頭。前日老檀越餞行各位老爹時,悲憐本寺廢壞,也有個良心美腹,要和本寺作主。那時,諸佛菩薩已作證盟。貧僧記的佛經上說得好:如有世間善男子、善女人以金錢喜舍莊嚴佛像者,主得桂於蘭孫,端嚴美貌,日後早登科甲,蔭子封妻之報。故此特叩高門,不拘五百一千,要求老檀那開疏發心,成就善果。”就把錦帕展開,取出那募緣疏簿,雙手遞上。不想那一席話兒,早已把西門慶的心兒打動了,不覺的歡天喜地接了疏簿,就叫小廝看茶。揭開疏簿,隻見寫道:
伏以白馬駝經開象教,竺騰衍法啟宗門。大地眾僧,無不皈依佛祖;三千世界,盡皆蘭若莊嚴。看此瓦礫傾頹,成甚名山勝境?若不慈悲喜舍,何稱佛子仁人?今有永福禪寺,古佛道場,焚修福地。啟建自梁武皇帝,開山是萬迴祖師。規製恢弘,仿佛那給孤園黃金鋪地;雕樓精製,依稀似[礻氏]洹舍白玉為階。高閣摩空,旃檀氣直接九霄雲表;層基亙地,大雄殿可容千眾禪僧。兩翼巍峨,盡是琳宮紺宇;廊房潔淨,果然精勝洞天。那時鍾鼓宣揚,盡道是寰中佛國;隻這緇流濟楚,卻也像塵界人天。
那知歲久年深,一瞬時移事換。莽和尚縱酒撒潑,毀壞清規;呆道人懶惰貪眠,不行打掃。漸成寂寞,斷絕門徒;以致淒涼,罕稀瞻仰。兼以鳥鼠穿蝕,那堪風雨漂搖。棟宇摧頹,一而二,二而三,支撐靡計;牆垣坍塌,日複日,年複年,振起無人。朱紅欞[木鬲],拾來煨酒煨茶;合抱棟樑,拿去換鹽換米。風吹羅漢金消盡,雨打彌陀化作塵。籲嗟乎!金碧[火昆]炫,一旦為灌莽荊榛。雖然有成有敗,終須否極泰來。幸而有道長老之虔誠,不忍見梵王宮之廢敗。發大弘願,遍叩檀那。伏願鹹起慈悲,盡興惻隱。樑柱椽楹,不拘大小,喜舍到高題姓字;銀錢布幣,豈論豐贏,投櫃入疏簿標名。仰仗著佛祖威靈,福祿壽永永百年千載;倚靠他伽藍明鏡,父子孫個個厚祿高官。瓜瓞綿綿,森挺三槐五桂;門庭奕奕,輝煌金阜錢山。凡所營求,吉祥如意。疏文到日,各破慳心。謹疏。
西門慶看畢,恭恭敬敬放在桌兒上麵,對長老說:“實不相瞞,在下雖不成個人家,也有幾萬產業,忝居武職。不想偌大年紀,未曾生下兒子,有意做些善果。去年第六房賤內生下孩子,咱萬事已是足了。偶因餞送俺友,得到上方,因見廟字傾頹,實有個舍財助建的念頭。蒙老師下顧,那敢推辭!”拿著兔毫妙筆,正在躊躇之際,應伯爵就說:“哥,你既有這片好心為侄兒發願,何不一力獨成,也是小可的事體。”西門慶拿著筆笑道:“力薄,力薄。”伯爵又道:“極少也助一千。”西門慶又笑道:“力薄,力薄。”那長老就開口說道:“老檀越在上,不是貧僧多口,我們佛家的行徑,隻要隨緣喜舍,終不強人所難,但憑老爹發心便是。此外親友,更求檀越吹噓吹噓。”西門慶說道:“還是老師體量。少也不成,就寫上五百兩。”擱了兔毫筆,那長老打個問訊謝了。西門慶又說:“我這裏內官太監、府縣倉巡,一個個都與我相好的,我明日就拿疏簿去要他們寫。寫的來,就不拘三百二百、一百五十,管情與老師成就這件好事。”當日留了長老素齋,相送出門。正是:
</br>
忽一日發個念頭,說道:“呀,這寺院坍塌的不成模樣了,這些蠢狗才攮的禿驢,止會吃酒[口童]飯,把這古佛道場弄得赤白白地,豈不可惜!到今日,咱不做主,那個做主?咱不出頭,那個出頭?況山東有個西門大官人,居錦衣之職,他家私巨萬,富比王侯,前日餞送蔡禦史,曾在咱這裏擺設酒席。他見寺宇傾頹,就有個鼎建重新的意思。若得他為主作倡,管情早晚間把咱好事成就也。咱須去走一遭。”當時喚起法子徒孫,打起鍾鼓,舉集大眾,上堂宣揚此意。那長老怎生打扮?但見:
身上禪衣猩血染,雙環掛耳是黃金。
手中錫杖光如鏡,百八明珠耀日明。
開覺明路現金繩,提起凡夫夢亦醒。
龐眉紺發銅鈴眼,道是西天老聖僧。
長老宣揚已畢,就叫行者拿過文房四寶,寫了一篇疏文。好長老,真箇是古佛菩薩現身。於是辭了大眾,著上禪鞋,戴上個鬥笠子,一壁廂直奔到西門慶家裏來。
且說西門慶辭別了應伯爵,走到吳月娘房內,把應伯爵薦水秀才的事體說了一番,就說道:“咱前日東京去,多得眾親朋與咱把盞,如今少不的也要整酒迴答他。今日到空閑,就把這事兒完了罷。”當下就叫了玳安,吩咐買辦嗄飯之類。又吩咐小廝,分頭去請各位。一麵拉著月娘,走到李瓶兒房裏來看官哥。李瓶兒笑嘻嘻的接住了,就叫奶子抱出官哥兒來。隻見眉目稀疏,就如粉塊妝成,笑欣欣,直攛到月娘懷裏來。月娘把手接著,抱起道:“我的兒,恁的乖覺,長大來,定是聰明伶俐的。”又向那孩子說:“兒,長大起來,恁地奉養老娘哩!”李瓶兒就說:“娘說那裏話。假饒兒子長成,討的一官半職,也先向上頭封贈起,那鳳冠霞帔,穩穩兒先到娘哩。”西門慶接口便說:“兒,你長大來還掙個文官。不要學你家老子做個西班出身,──雖有興頭,卻沒十分尊重。”正說著,不想潘金蓮在外邊聽見,不覺怒從心上起,就罵道:“沒廉恥、弄虛脾的臭娼根,偏你會養兒子!也不曾經過三個黃梅、四個夏至,又不曾長成十五六歲,出幼過關,上學堂讀書,還是個水泡,與閻羅王合養在這裏的,怎見的就做官,就封贈那老夫人?怪賊囚根子,沒廉恥的貨,怎的就見的要做文官,不要象你!”正在嘮嘮叨叨,喃喃吶吶,一頭罵,一頭著惱的時節,隻見玳安走將進來,叫聲“五娘”,說道:“爹在那裏?”潘金蓮便罵:“怪尖嘴的賊囚根子,那個曉的你什麽爹在那裏!怎的到我這屋裏來?他自有五花官誥的太奶奶老封婆,八珍五鼎奉養他的在那裏,那裏問著我討!”那玳安就曉的不是路了,望六娘房裏就走。走到房門前,打個咳嗽,朝著西門慶道:“應二爹在廳上。”西門慶道:“應二爹,才送的他去,又做甚?”玳安道:“爹出去便知。”
西門慶隻得撇了月娘、李瓶兒,走到外邊。見伯爵,正要問話,隻見那募緣的道長老已到西門慶門首了。高聲叫:“阿彌陀佛!這是西門老爹門首麽?那個掌事的管家與吾傳報一聲,說道:扶桂子,保蘭孫,求福有福,求壽有壽。──東京募緣的長老求見。”原來,西門慶平日原是一個撒漫使錢的漢子,又是新得官哥,心下十分歡喜,也要幹些好事,保佑孩兒。小廝們通曉得,並不作難,一壁廂進報西門慶。西門慶就說:“且叫他進來看。”不一時,請那長老進到花廳裏麵,打了個問訊,說道:“貧僧出身西印度國,行腳到東京汴梁,卓錫在永福禪寺,麵壁九年,頗傳心印。止為那宇殿傾頹,琳宮倒塌,貧僧想起來,為佛弟子,自應為佛出力,因此上貧僧發了這個念頭。前日老檀越餞行各位老爹時,悲憐本寺廢壞,也有個良心美腹,要和本寺作主。那時,諸佛菩薩已作證盟。貧僧記的佛經上說得好:如有世間善男子、善女人以金錢喜舍莊嚴佛像者,主得桂於蘭孫,端嚴美貌,日後早登科甲,蔭子封妻之報。故此特叩高門,不拘五百一千,要求老檀那開疏發心,成就善果。”就把錦帕展開,取出那募緣疏簿,雙手遞上。不想那一席話兒,早已把西門慶的心兒打動了,不覺的歡天喜地接了疏簿,就叫小廝看茶。揭開疏簿,隻見寫道:
伏以白馬駝經開象教,竺騰衍法啟宗門。大地眾僧,無不皈依佛祖;三千世界,盡皆蘭若莊嚴。看此瓦礫傾頹,成甚名山勝境?若不慈悲喜舍,何稱佛子仁人?今有永福禪寺,古佛道場,焚修福地。啟建自梁武皇帝,開山是萬迴祖師。規製恢弘,仿佛那給孤園黃金鋪地;雕樓精製,依稀似[礻氏]洹舍白玉為階。高閣摩空,旃檀氣直接九霄雲表;層基亙地,大雄殿可容千眾禪僧。兩翼巍峨,盡是琳宮紺宇;廊房潔淨,果然精勝洞天。那時鍾鼓宣揚,盡道是寰中佛國;隻這緇流濟楚,卻也像塵界人天。
那知歲久年深,一瞬時移事換。莽和尚縱酒撒潑,毀壞清規;呆道人懶惰貪眠,不行打掃。漸成寂寞,斷絕門徒;以致淒涼,罕稀瞻仰。兼以鳥鼠穿蝕,那堪風雨漂搖。棟宇摧頹,一而二,二而三,支撐靡計;牆垣坍塌,日複日,年複年,振起無人。朱紅欞[木鬲],拾來煨酒煨茶;合抱棟樑,拿去換鹽換米。風吹羅漢金消盡,雨打彌陀化作塵。籲嗟乎!金碧[火昆]炫,一旦為灌莽荊榛。雖然有成有敗,終須否極泰來。幸而有道長老之虔誠,不忍見梵王宮之廢敗。發大弘願,遍叩檀那。伏願鹹起慈悲,盡興惻隱。樑柱椽楹,不拘大小,喜舍到高題姓字;銀錢布幣,豈論豐贏,投櫃入疏簿標名。仰仗著佛祖威靈,福祿壽永永百年千載;倚靠他伽藍明鏡,父子孫個個厚祿高官。瓜瓞綿綿,森挺三槐五桂;門庭奕奕,輝煌金阜錢山。凡所營求,吉祥如意。疏文到日,各破慳心。謹疏。
西門慶看畢,恭恭敬敬放在桌兒上麵,對長老說:“實不相瞞,在下雖不成個人家,也有幾萬產業,忝居武職。不想偌大年紀,未曾生下兒子,有意做些善果。去年第六房賤內生下孩子,咱萬事已是足了。偶因餞送俺友,得到上方,因見廟字傾頹,實有個舍財助建的念頭。蒙老師下顧,那敢推辭!”拿著兔毫妙筆,正在躊躇之際,應伯爵就說:“哥,你既有這片好心為侄兒發願,何不一力獨成,也是小可的事體。”西門慶拿著筆笑道:“力薄,力薄。”伯爵又道:“極少也助一千。”西門慶又笑道:“力薄,力薄。”那長老就開口說道:“老檀越在上,不是貧僧多口,我們佛家的行徑,隻要隨緣喜舍,終不強人所難,但憑老爹發心便是。此外親友,更求檀越吹噓吹噓。”西門慶說道:“還是老師體量。少也不成,就寫上五百兩。”擱了兔毫筆,那長老打個問訊謝了。西門慶又說:“我這裏內官太監、府縣倉巡,一個個都與我相好的,我明日就拿疏簿去要他們寫。寫的來,就不拘三百二百、一百五十,管情與老師成就這件好事。”當日留了長老素齋,相送出門。正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