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姐見此情況,非常內疚,但事已至此,又不敢讓雙方的父母知道這件事,也隻能等小孩生下來再說了。


    在痛苦與艱難的等待中,趙小姐終於熬到了做母親的日子。


    2002年10月17日,趙小姐順利產下一男孩。由於丈夫沒有工作,自己也失業了,家徒四壁,而小孩又體弱多病,她隻好向小孩的親生父親葉某述說情況,讓他寄來生活費。


    這樣,趙小姐與葉某又不斷有了電話聯繫。但他們此時也僅僅是電話聯繫而已,沒有見麵,感情也沒有再加深,更沒有再發生關係。


    親子鑑定:肉體能檢測,感情靠什麽來維持?


    幾個月後,趙小姐與丈夫平靜地離婚。離婚後,她帶著孩子到河源市投靠父親。她父親當時在河源一家大型企業工作。


    人窮的時候,有時老天是不長眼的,偏偏在這時候,父親又肺結核複發,口吐鮮血。本來就身無分文的她,又隻好向葉某求助。因多次求助,葉某有點懷疑孩子是他的,便要求做親子鑑定。


    2003年7月,趙小姐帶著孩子與葉某到廣州某醫療鑑定機構,做了dna檢測,結果證實葉某是孩子的親生父親。


    這下,葉某決心要這個孩子了,便與趙小姐商量孩子讓他撫養的事情。


    趙小姐起初不同意,但後來想到自己經濟狀況還比較差,而且還未找到工作,讓孩子先在葉某那邊也是一個對孩子成長有利的選擇,不久後便口頭同意了下來。


    葉某知道趙小姐同意後,便起草了一份協議書,並請律師進行見證。他通知趙小姐到東莞廣東中建合展律師事務所,要求雙方在律師的見證下簽字。


    趙小姐發現協議書裏的條款違背婚姻法的有關規定,便沒有同意。爭吵一陣子後,她離開律師事務所,帶著小孩去了一家美容美發店洗頭。小孩在她旁邊玩得很高興。


    突然,小孩看到一個大男人哇哇大哭,趙小姐轉過頭一看,正是葉某。她感到很奇怪,血緣關係竟然是如此不可思議,竟然有這樣的親情感應。一個剛剛稍微有一點懂事的小孩,竟然會與不認識的親生父親發生這種很難解釋的現象(他們去做親子鑑定時,小孩剛九個月,還在媽媽懷裏一路睡覺,並不“認識”父親)。


    小孩越哭越慘,似乎不想離開父親。而且,更出人意料的是,葉某的妻子也同意收養這個丈夫因不忠而留下的私生子。


    本來,按一般女人的思維和做法,是很難接受丈夫的私生子的,但葉某的妻子表現得很特殊,很出人意料。如果葉某的妻子不要這個孩子,事情也許又是另一種結局了。偏偏葉某的妻子不僅同意收養這個孩子,還比較喜歡這個孩子,這真是千古不解的情結,給事情的發展又增添了一筆。


    思念之痛:心被刀不停地刮著


    趙小姐痛哭了一段時間後,想到孩子不管在哪裏生活,長大總是要認親生母親的,不久後,已經心神不定的她便答應了跟葉某簽協議。


    協議簽下後,葉某還是不食言,很快兌現了10萬元給趙小姐。趙小姐迴了潮州老家,準備找個工作,繼續在老家生活下去。


    如果雙方都按協議履行,這段隱私也許就永遠埋在他們心底,也許事情從此就風平浪靜了。但人非草木,偏偏趙小姐思念兒子心切,天天孤單地哭成了淚人。簽下協議還不到半年,趙小姐實在忍受不了思念兒子的疼痛之心,便要求葉某讓她探視兒子。而葉某卻以未到協議規定的時間為由,拒絕親生母親探視兒子。


    這樣折騰了幾迴,為能永遠探視到自己的親生兒子,趙小姐遂要求討迴兒子。而葉某和其妻子均不同意。雙方發生激烈衝突。


    然而,親情畢竟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母愛常常比生命還偉大,眾多母親寧可犧牲自己,也願意嗬護著自己的孩子。這是不必證明的事實。趙小姐也一樣。特別是在她思念孩子之時,她說,那種思念之痛,就像心髒被刀刮著,一點一點地從晚上刮到天亮,血流不止,那種感覺真的生不如死。自從拿到那10萬元到現在,她說每天都生活後悔與痛苦之中。


    在多次思想衝突後,也決定拋棄一切,誓死追迴自己的親生骨肉。


    愛子心切:欲循法律途徑討迴兒子


    2004年6月13日,趙小姐為要迴兒子的事,專程趕到東莞大朗鎮。葉某約她在一家咖啡屋見麵。兩人未坐定,趙小姐就開始要求要迴兒子,並提出願意退迴10萬元。


    在咖啡屋裏,葉某把孩子的幾張近照拿給她。她一看到可愛活潑的兒子,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掉個不停。看著白白胖胖的兒子,趙小姐更加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她感覺,沒有孩子在身邊,她無法再活下去。


    趙小姐盡管窮得有上餐無下餐,還是願意考慮答應葉某的意見:要迴兒子,還給10萬元及以前葉某給孩子的生活費。但迴去後,葉某的妻子就給趙小姐打電話,“她揚言說,你就是退迴50萬元,我們也不願意把孩子還給你。”趙小姐稱葉某的妻子這樣告訴他。


    多次要求探視親生兒子被拒絕後,趙小姐終於想到利用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遂請律師向法院起訴。


    情感透視與分析


    此案還未結,關於案子本身,在此不便多說。但就雙方都愛孩子這一點來看,都無可非議。


    如果撇開那些金錢的爭執,就雙方都愛孩子這一舉動,本身都沒有錯,愛子之心人皆有之,是可以理解的。以前不少非婚生子女被拋棄,流落街頭,景象淒涼。可喜的是,現在有這種雙方爭搶孩子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人性的一種進步。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格調女性:高雅女人生活秘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淑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淑平並收藏格調女性:高雅女人生活秘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