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 作者:熊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個理論背景下來看,人和豬顯然都是佛種,甚至人如果不努力修行的話,也許在成佛之路上會被哪隻慧根獨具的豬捷足先登呢。
至於儒家講這個道理,明代陳獻章(白沙)給過一個詩意的描述:「蜻蜓翅短不能飛,款款隨風墮客衣。此是天人相合處,蒲帆高掛北風歸。」(《上帆》)陳獻章向來以詩載思,點到這裏可謂恰到好處,以下就該讀者去悟了。
而在儒家的理性一脈上,這個問題從孟子朦朧發軔,經張載、程顥的發揮,至王陽明而大成。王陽明討論這個問題,是從作為「四書」之首的《大學》發端的。何謂大學,王陽明認為大學就是「大人之學」,何謂大人,就是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人。我們從這裏儼然看到了莊子,而接下來我們還會看到和方才佛性論極為近似的內容。
王陽明說,大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視天下如同一家,視所有的中國人都像一個人。如果分出你我他來,那就是小人之心了。其實大人之心和小人之心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很自然地就會生出這種整體性的眼光。就算是小人,看到陌生的小孩子掉進井裏,也一定會生出同情心來,可見其心中之仁和這個小孩子是一體的。小孩子畢竟是人,但小人看見小鳥、小動物哀鳴顫抖,也會生出不忍之心,可見其心中之仁與鳥獸也是一體的。鳥獸畢竟是有知覺的,但小人看見草木摧折也會生出憐憫之情,可見其心中之仁與草木也是一體的。草木畢竟有生命,但小人看見瓦石損毀也難免生出顧惜之情,可見其心中之仁與瓦石也是一體的,這就是所謂「一體之仁」。「一體之仁」就算在小人的心裏也一定存在著,它根植於「天命之性」,自然明白,不使泯滅,這就是所謂「明德」。(《大學問》)
王陽明的這個推理是否足夠嚴密呢?老百姓訴諸常識,恐怕難以接受,但一些古代學者確實有過萬物一體的神秘體驗,越過王陽明的推理步驟而直接到達結論了。不過也有學生本著常識來請教王陽明,說既然您愛講萬物一體,那麽殺豬孝敬父母應不應該呢?——我們期待已久的豬終於在關鍵時刻露麵了,王陽明的迴答是:好比有人打我的頭,我下意識地就會抬手去擋,頭和手都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但我這不就是重頭而輕手了嗎?重父母而輕豬羊,這是一樣的道理呀。
的確,萬物一體很容易推論出墨家兼愛的結論,所以這是儒家一再辯駁的,萬物縱然一體,但也有親疏貴賤之分。——這一點既區別於墨家,也區別於莊子,更合乎人之常情,所以莊子的「萬物一府,死生同狀」在實踐上的成績遠不如在字麵上那麽漂亮。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莊子的這番論調不是在實踐上,而是在美學上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著名的濠上觀魚的故事:莊子和惠子(惠施)在濠水的橋上遊玩,一起看著橋下的遊魚。莊子說:「魚兒遊得優哉遊哉的,好快樂呀。」惠子找茬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麽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以子之矛還子之盾:「你又不是我,你怎麽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以同樣的邏輯進行反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怎麽感覺的;那麽你不是魚,當然也不知道魚是否快樂了。」莊子說:「我們還是把辯論返迴到一開始的地方吧。你問我『你怎麽知道魚是快樂的』,既然你這麽問,肯定是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我來告訴你我是怎麽知道的吧: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莊子·外篇·秋水》)
稍微受過一點邏輯訓練的人一下子就會看得出來,惠子不愧以善辯著名,發言的邏輯性很強,而莊子最後的解釋顯然就是詭辯,尤其最後那句「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分明在偷換概念,惠子問的是how,莊子答的卻是where。
莊子的這種答對方式後來被禪宗學去了,本來印度佛教是很講邏輯、很講道理的,譬如在《彌蘭陀王問經》裏,龍軍大師向彌蘭陀王講解佛法,在講到涅槃的時候,後者問道:「你既然沒有涅槃,怎麽知道涅槃的快樂?」龍軍大師便老老實實地做了一番推理。這事如果換到禪宗後學身上,答案一般會是一句「庭前柏樹子」什麽的,或者幹脆把彌蘭陀王棒喝一頓。
如果我們把自己穿越過去,和莊子、惠子一起站在濠水的橋上,我們會如何理解莊子的意思呢,他到底是如何知道魚兒的快樂的呢?
或許莊子也對,惠子也對,這並不是和稀泥,而是因為,他們隻是站在不同的世界裏道出了各自的真理。惠子所在的世界是世俗的知識世界,把物與我分得很清,藉助邏輯工具辨析是非對錯;莊子的世界我們則要到《齊物論》裏去看,物與我的界限消弭了,萬事萬物齊同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變為我,我變為你,莊周夢為蝴蝶,蝴蝶夢為莊周,這是一種真正的天人合一的狀態,魚就是我,我就是魚,我當然可以感受到魚的快樂……
如果用美學的樸素道理來講,莊子之所以能夠體會到遊魚之樂,有兩個因素在發生作用,一是移情作用,莊子自己出來遊玩,感覺很快樂,就把這種快樂的情緒投射到魚兒身上,覺得魚兒也是快樂的,相反,如果莊子情緒很糟糕,看到的可能就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二是內模仿作用,莊子看到魚兒在水裏遊得那麽輕盈,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受了影響,就像我們在看體育比賽的時候,身體也會隨著運動員的姿勢一起用力一樣,或者當我們站在一座高山的山腳下抬頭仰望時,身體也會不由自主地隨著山勢而聳起,而這種身體的微妙運動也會影響到情緒。
</br>
至於儒家講這個道理,明代陳獻章(白沙)給過一個詩意的描述:「蜻蜓翅短不能飛,款款隨風墮客衣。此是天人相合處,蒲帆高掛北風歸。」(《上帆》)陳獻章向來以詩載思,點到這裏可謂恰到好處,以下就該讀者去悟了。
而在儒家的理性一脈上,這個問題從孟子朦朧發軔,經張載、程顥的發揮,至王陽明而大成。王陽明討論這個問題,是從作為「四書」之首的《大學》發端的。何謂大學,王陽明認為大學就是「大人之學」,何謂大人,就是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人。我們從這裏儼然看到了莊子,而接下來我們還會看到和方才佛性論極為近似的內容。
王陽明說,大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視天下如同一家,視所有的中國人都像一個人。如果分出你我他來,那就是小人之心了。其實大人之心和小人之心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很自然地就會生出這種整體性的眼光。就算是小人,看到陌生的小孩子掉進井裏,也一定會生出同情心來,可見其心中之仁和這個小孩子是一體的。小孩子畢竟是人,但小人看見小鳥、小動物哀鳴顫抖,也會生出不忍之心,可見其心中之仁與鳥獸也是一體的。鳥獸畢竟是有知覺的,但小人看見草木摧折也會生出憐憫之情,可見其心中之仁與草木也是一體的。草木畢竟有生命,但小人看見瓦石損毀也難免生出顧惜之情,可見其心中之仁與瓦石也是一體的,這就是所謂「一體之仁」。「一體之仁」就算在小人的心裏也一定存在著,它根植於「天命之性」,自然明白,不使泯滅,這就是所謂「明德」。(《大學問》)
王陽明的這個推理是否足夠嚴密呢?老百姓訴諸常識,恐怕難以接受,但一些古代學者確實有過萬物一體的神秘體驗,越過王陽明的推理步驟而直接到達結論了。不過也有學生本著常識來請教王陽明,說既然您愛講萬物一體,那麽殺豬孝敬父母應不應該呢?——我們期待已久的豬終於在關鍵時刻露麵了,王陽明的迴答是:好比有人打我的頭,我下意識地就會抬手去擋,頭和手都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但我這不就是重頭而輕手了嗎?重父母而輕豬羊,這是一樣的道理呀。
的確,萬物一體很容易推論出墨家兼愛的結論,所以這是儒家一再辯駁的,萬物縱然一體,但也有親疏貴賤之分。——這一點既區別於墨家,也區別於莊子,更合乎人之常情,所以莊子的「萬物一府,死生同狀」在實踐上的成績遠不如在字麵上那麽漂亮。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莊子的這番論調不是在實踐上,而是在美學上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著名的濠上觀魚的故事:莊子和惠子(惠施)在濠水的橋上遊玩,一起看著橋下的遊魚。莊子說:「魚兒遊得優哉遊哉的,好快樂呀。」惠子找茬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麽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以子之矛還子之盾:「你又不是我,你怎麽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以同樣的邏輯進行反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怎麽感覺的;那麽你不是魚,當然也不知道魚是否快樂了。」莊子說:「我們還是把辯論返迴到一開始的地方吧。你問我『你怎麽知道魚是快樂的』,既然你這麽問,肯定是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我來告訴你我是怎麽知道的吧: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莊子·外篇·秋水》)
稍微受過一點邏輯訓練的人一下子就會看得出來,惠子不愧以善辯著名,發言的邏輯性很強,而莊子最後的解釋顯然就是詭辯,尤其最後那句「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分明在偷換概念,惠子問的是how,莊子答的卻是where。
莊子的這種答對方式後來被禪宗學去了,本來印度佛教是很講邏輯、很講道理的,譬如在《彌蘭陀王問經》裏,龍軍大師向彌蘭陀王講解佛法,在講到涅槃的時候,後者問道:「你既然沒有涅槃,怎麽知道涅槃的快樂?」龍軍大師便老老實實地做了一番推理。這事如果換到禪宗後學身上,答案一般會是一句「庭前柏樹子」什麽的,或者幹脆把彌蘭陀王棒喝一頓。
如果我們把自己穿越過去,和莊子、惠子一起站在濠水的橋上,我們會如何理解莊子的意思呢,他到底是如何知道魚兒的快樂的呢?
或許莊子也對,惠子也對,這並不是和稀泥,而是因為,他們隻是站在不同的世界裏道出了各自的真理。惠子所在的世界是世俗的知識世界,把物與我分得很清,藉助邏輯工具辨析是非對錯;莊子的世界我們則要到《齊物論》裏去看,物與我的界限消弭了,萬事萬物齊同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變為我,我變為你,莊周夢為蝴蝶,蝴蝶夢為莊周,這是一種真正的天人合一的狀態,魚就是我,我就是魚,我當然可以感受到魚的快樂……
如果用美學的樸素道理來講,莊子之所以能夠體會到遊魚之樂,有兩個因素在發生作用,一是移情作用,莊子自己出來遊玩,感覺很快樂,就把這種快樂的情緒投射到魚兒身上,覺得魚兒也是快樂的,相反,如果莊子情緒很糟糕,看到的可能就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二是內模仿作用,莊子看到魚兒在水裏遊得那麽輕盈,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受了影響,就像我們在看體育比賽的時候,身體也會隨著運動員的姿勢一起用力一樣,或者當我們站在一座高山的山腳下抬頭仰望時,身體也會不由自主地隨著山勢而聳起,而這種身體的微妙運動也會影響到情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