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 作者:熊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第二個問題,雖然看上去質樸得令人討厭,卻是每一個認真的讀者都繞不過去的,就連莊子本人和他的追隨者們也繞不過去。《莊子·外篇·秋水》描寫北海若教育河伯,說有極高修養的人之所以能夠水火不侵、禽獸不傷,並不是寫實(這就是說,倘若真的用水淹、用火燒,就算至人、神人也活不了),而是形容他們有敏銳的眼光可以辨別處境的安危,有平和的心境可以應對好運和厄運,他們的一進一退都小心謹慎,所以才能免於傷害。
問題的關鍵不過是「謹於去就」4個字,這真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的解釋,一定會擊碎很多人心中美麗的憧憬。但雪上還有加霜的必要——在《莊子?外篇·達生》裏,列子向關尹問出了這個橫亙在我們心中的問題:「所謂至人,水裏也行得,火裏也行得,他們是怎麽才達到這般修為的?」關尹說:「人家不是靠智巧和勇敢,而是懂得保守純和之氣。」關尹又說了很多玄虛的內容,對我們的理解很難有什麽實質性的幫助,但他最後作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喝醉了酒的人從車上掉下來,雖然會受傷,但不會摔死。同樣都是人,為什麽喝醉的人反而沒有清醒的人摔得重呢,這是因為他的精神凝聚,乘車也不知道,摔下來也不知道,死生驚懼根本煩擾不到他。一個人得全於酒尚且如此,何況得全於天呢!」
《莊子?外篇·田子方》擬了一段孔子的議論,說古時候的真人穿越大山而不受阻礙,踏入深淵而不被淹沒,處在卑微的境地而不倦怠。——這本該給我們一些鼓舞,但遺憾的是,這裏說的並不是真人的身體,而是他的「神」。這就好比得道高人之所以酷暑時節可以不吹空調,並不是因為他們修煉成了金剛不壞、寒暑不侵之體,隻不過「心靜自然涼」罷了。
是取樸素之解還是華麗之解,這主要就看一個人屬於道教還是儒家了,道教以此修仙,儒家以此處世——秦朝末年,陳勝造反的時候,諸將都忙著搶地盤,隻有周市5次向陳勝辭謝魏王之位,堅稱「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一定要立魏國的王室後人,最後自己隻做了魏國之相,王夫之認為周市這句話就是「大浸稽天而不溺,疾雷破山而不震」。(《讀通鑑論》卷1)儒家讀《莊子》,總有自己特殊的眼光。
拋開立場不談,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一個問題:《逍遙遊》、《齊物論》、《大宗師》,這三篇極盡渲染所謂乘雲氣,禦飛龍,遨遊在四海之外的都屬內篇,而《秋水》、《達生》、《田子方》,這三篇給出合乎人情的樸素解釋的都屬外篇,這是否說明了什麽問題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內篇基本看作莊子本人的著作,而把外篇基本認作莊子後學的著作的話,是否說明莊子原來真的相信那些神通廣大的奇人異事,而莊子的後學難以接受這些怪力亂神,又不便直接反對他們的前輩祖師,所以才致力於使內篇的玄虛描寫「合理化」呢?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必然會帶出另外一個問題:這種「合理化」的努力在滿足了我們普通人的理解能力之外,是否符合莊子的本意呢?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秋水》、《達生》、《田子方》三篇也出自莊子本人的手筆,隻不過相對內篇晚出而已,是莊子在講了那些水火不侵的奇人異事之後遇到了質疑,這才繼續撰述以作出詳細的解釋。或者,即便這三篇就是出自後學之手,但他們隻不過是道出了老師未曾記錄下來的意見罷了。
不過,對於那些缺乏考據興趣的讀者來書,這倒不是什麽很要緊的問題,重要的是,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解釋真的成立嗎?醉酒的例子倒還算說得通,但「謹於去就」難道也可以嗎?所謂「謹於去就」,著了一個謹小慎微的「謹」字,也就是教人瞻前顧後、三思而行,難道這樣也叫逍遙嗎?
這正反映出《莊子》的一個特點:雖然講起話來經常玄而又玄、不近人情、天馬行空、雲山霧罩,但任何人畢竟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裏的,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把話說迴現實,這就免不了要生出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但這樣的答案是不會讓人甘心的。我們很想知道,所謂「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難道真的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不成?換句話說,莊子難道真的就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實實在在的通向逍遙之境的方案嗎?
這個方案其實是有的,而且非常的簡單明了,簡單到隻有兩個字——每個人都能讀懂並心領神會的兩個字:去死!
<---分割線(tianya200.)--->
5.
正所謂大道至簡,「去死」就是這樣一種簡單而深刻的思想,奧妙而隱秘,長久以來都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的閃光思想,因為比之古人,現代人「去死」的條件要好得多。
引一段上文已經略有提及的文字,《大宗師》講:何謂真人?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莊子·內篇·大宗師》)
這一段大意是形容古代的真人登高不懼,下水不濕,入火不熱,因為他們是「登假於道」的人。所謂「登假於道」,郭象說這是智識達到了道的高度,成玄英說「登」的意思是「升」,「假」的意思是「至」,「登假於道」就是「昇至玄道」。當代學者一般也沿襲著這個解釋,陳鼓應先生翻譯這句話說:「隻有知識能到達與道相合的境界才能這樣」,所謂登假,就是登至。
</br>
問題的關鍵不過是「謹於去就」4個字,這真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的解釋,一定會擊碎很多人心中美麗的憧憬。但雪上還有加霜的必要——在《莊子?外篇·達生》裏,列子向關尹問出了這個橫亙在我們心中的問題:「所謂至人,水裏也行得,火裏也行得,他們是怎麽才達到這般修為的?」關尹說:「人家不是靠智巧和勇敢,而是懂得保守純和之氣。」關尹又說了很多玄虛的內容,對我們的理解很難有什麽實質性的幫助,但他最後作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喝醉了酒的人從車上掉下來,雖然會受傷,但不會摔死。同樣都是人,為什麽喝醉的人反而沒有清醒的人摔得重呢,這是因為他的精神凝聚,乘車也不知道,摔下來也不知道,死生驚懼根本煩擾不到他。一個人得全於酒尚且如此,何況得全於天呢!」
《莊子?外篇·田子方》擬了一段孔子的議論,說古時候的真人穿越大山而不受阻礙,踏入深淵而不被淹沒,處在卑微的境地而不倦怠。——這本該給我們一些鼓舞,但遺憾的是,這裏說的並不是真人的身體,而是他的「神」。這就好比得道高人之所以酷暑時節可以不吹空調,並不是因為他們修煉成了金剛不壞、寒暑不侵之體,隻不過「心靜自然涼」罷了。
是取樸素之解還是華麗之解,這主要就看一個人屬於道教還是儒家了,道教以此修仙,儒家以此處世——秦朝末年,陳勝造反的時候,諸將都忙著搶地盤,隻有周市5次向陳勝辭謝魏王之位,堅稱「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一定要立魏國的王室後人,最後自己隻做了魏國之相,王夫之認為周市這句話就是「大浸稽天而不溺,疾雷破山而不震」。(《讀通鑑論》卷1)儒家讀《莊子》,總有自己特殊的眼光。
拋開立場不談,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一個問題:《逍遙遊》、《齊物論》、《大宗師》,這三篇極盡渲染所謂乘雲氣,禦飛龍,遨遊在四海之外的都屬內篇,而《秋水》、《達生》、《田子方》,這三篇給出合乎人情的樸素解釋的都屬外篇,這是否說明了什麽問題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內篇基本看作莊子本人的著作,而把外篇基本認作莊子後學的著作的話,是否說明莊子原來真的相信那些神通廣大的奇人異事,而莊子的後學難以接受這些怪力亂神,又不便直接反對他們的前輩祖師,所以才致力於使內篇的玄虛描寫「合理化」呢?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必然會帶出另外一個問題:這種「合理化」的努力在滿足了我們普通人的理解能力之外,是否符合莊子的本意呢?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秋水》、《達生》、《田子方》三篇也出自莊子本人的手筆,隻不過相對內篇晚出而已,是莊子在講了那些水火不侵的奇人異事之後遇到了質疑,這才繼續撰述以作出詳細的解釋。或者,即便這三篇就是出自後學之手,但他們隻不過是道出了老師未曾記錄下來的意見罷了。
不過,對於那些缺乏考據興趣的讀者來書,這倒不是什麽很要緊的問題,重要的是,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解釋真的成立嗎?醉酒的例子倒還算說得通,但「謹於去就」難道也可以嗎?所謂「謹於去就」,著了一個謹小慎微的「謹」字,也就是教人瞻前顧後、三思而行,難道這樣也叫逍遙嗎?
這正反映出《莊子》的一個特點:雖然講起話來經常玄而又玄、不近人情、天馬行空、雲山霧罩,但任何人畢竟都不是生活在真空裏的,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把話說迴現實,這就免不了要生出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但這樣的答案是不會讓人甘心的。我們很想知道,所謂「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難道真的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不成?換句話說,莊子難道真的就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實實在在的通向逍遙之境的方案嗎?
這個方案其實是有的,而且非常的簡單明了,簡單到隻有兩個字——每個人都能讀懂並心領神會的兩個字:去死!
<---分割線(tianya200.)--->
5.
正所謂大道至簡,「去死」就是這樣一種簡單而深刻的思想,奧妙而隱秘,長久以來都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的閃光思想,因為比之古人,現代人「去死」的條件要好得多。
引一段上文已經略有提及的文字,《大宗師》講:何謂真人?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莊子·內篇·大宗師》)
這一段大意是形容古代的真人登高不懼,下水不濕,入火不熱,因為他們是「登假於道」的人。所謂「登假於道」,郭象說這是智識達到了道的高度,成玄英說「登」的意思是「升」,「假」的意思是「至」,「登假於道」就是「昇至玄道」。當代學者一般也沿襲著這個解釋,陳鼓應先生翻譯這句話說:「隻有知識能到達與道相合的境界才能這樣」,所謂登假,就是登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