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文中所稱的王衍是王戎的從弟,事跡相同而人物有異,看來不知道是誰把人名搞混了。ii當然,無論王戎還是王衍,和他們同時代的名士們一樣,在顏之推的眼裏許僅僅算是口頭的玄學家罷了,對《莊子》的理解沒能深入內心而付諸踐履,這正是抱著實用主義精神學習《莊子》的人們應該引以為戒的。但另一方麵,人家之所以做不到,也有做不到的道理,因為我們不得不承認東門吳的這種境界實在有點高不可攀。


    但是不要緊,《莊子》的說理並不僅僅靠著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可以想見的是,如果你遇到了什麽看不開的事情,莊子的確會用這種故事來開導你,但比知心大姐和雞湯主義者們深刻的是,他還會非常縝密地把這些道理論證出來。


    i 另外值得參考的劃分方式是葛瑞漢(a.c.graham)的五分法:1,莊子本人的作品(公元前320年);2,隻可劃分為莊子學派的作品;3,我們叫做「原始主義者」(primitivist)的某作者的論文,時間不同尋常地精確於秦末戰爭與劉漢獲勝這段時期,即公元前209年至202年之間;4,出自相同或相近時期的楊朱學派的篇章;5,公元前2世紀的最後的雜家部分。(how much of chuang-tzu did chuang-tzu write, 1986,以上文字引自葛瑞漢《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辯論》的張海晏譯本。)b.h.hoffert試圖修正graham的觀點,認為那些雜家僅僅對莊子及其直係弟子的作品進行了編輯,自己並未參與寫作。(chuang tzu: the evolution of a taoist ssic, 2002)


    ii 《晉書·王戎傳》所記為王衍,與《顏氏家訓》同。東門吳的故事見《列子·力命》及《戰國策·秦策三》,依《顏氏家訓·勉學》這段文字推斷,當為《莊子》佚文。


    <---分割線(tianya200.)--->


    第二章 寓言之書——《莊子》的讀法


    1.


    在進入正題之前,有必要先講兩個故事。


    故事之一:電影《費馬的房間》裏,老數學家向三名同伴講了一個牧羊人的故事:「牧羊人帶著一隻狼、一隻羊和一筐捲心菜準備過河,但船很小,除了牧羊人自己之外,隻能容得下那三種動植物之中的一種,而如果沒有牧羊人的看管,狼會吃掉羊,羊會吃掉捲心菜。那麽,這個牧羊人到底該怎麽把大家都順利地帶過河呢?」


    一名同伴遲疑了片刻,問道:「牧羊人怎麽會帶著狼?」


    如果你沒笑,請看第二個故事。


    故事之二:伯特蘭·羅素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理發師悖論」,是說有一位理發師寫了這樣的一段廣告詞:「我願意為本市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我也隻為這些人刮臉,非常歡迎各位光臨。」於是,那些自己不刮臉的人紛至遝來,理發師的生意越做越好。有一天,理發師從鏡子裏看到自己的鬍子太長了,便本能地拿起剃刀要給自己刮臉。但他突然怔住了,因為,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他就屬於本市那些「不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當然該給自己刮臉;但他一旦給自己颳了臉,就不屬於那些「不給自己刮臉的人」了,他當然就不該給自己刮臉。理發師陷入了兩難,到底該不該給自己刮臉呢?


    這個悖論得到過很輕易的反駁:「理發師寫的廣告詞是為了招攬生意嘛,但他給自己刮臉當然不屬於做生意的範疇,所以他當然可以給自己刮臉。」


    現在,如果你還是沒有露出哪怕一丁點的笑意,或許就應該考慮一下是否還有讀下去的必要了,《莊子》或許同樣也不太適合你。而對那些會心的讀者,一道窄門就在這裏被欣然推開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段提綱挈領的文字,這是《莊子·雜篇·寓言》概述全文的創作風格: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十九,藉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是為耆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


    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嚐不言;終身不言,未嚐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非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i(《莊子·雜篇·寓言》)


    首先要作一點說明,自此以下引述《莊子》原文主要出於兩個考慮,一是《莊子》素來以文采著稱,不僅先秦著述無能出其右者,就算放到唐宋元明清也是第一等的文章,很值得欣賞;二是因為《莊子》的文字有太多讀不懂的地方,白話釋文隻能概述大意(有些地方連大意都概述不出),雖說「書讀十遍,其義自見」,但我以親身體驗來說,通讀《莊子》十遍,許多讀第一遍時不懂的地方讀第十遍還照舊不懂。


    頗能令我釋懷的是,以劉殿爵這樣漢典英譯的名家也說過自己絕對不會去翻譯《莊子》,因為文本訛誤實在太多了;陳榮捷則在檀香山的一次學術會議上建議海外學者最好參照多種的《莊子》英譯本。(robert e.allinson,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插pters, p176)葛瑞漢(a.c.graham)也講「《莊子》的大量內容就目前的研究狀況而言是難以理解的,在這些篇章中的大部分極可能仍將如此這般費解下去」。(《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p203)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逸並收藏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