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齊心又找到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胡耀邦此時身兼數職,主持全國平反冤假錯案工作,日常事務異常繁忙。當齊心來訪時,他放下手頭工作,耐心聽取齊心的意見。胡耀邦非常關切地詢問了習仲勛在洛陽的生活和身體狀況,非常同情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當即表示凡是冤假錯案都要實事求是地堅決平反昭雪,不論誰說的,誰定的。胡耀邦說:習仲勛同誌的案子當然也不例外,並從資曆、經驗、工作能力、思想水平和個人聲望等方麵公正地對習仲勛作了評價。葉劍英等也堅決支持讓習仲勛盡快出來工中作。當齊心把王震、胡耀邦等人的話告訴他時,習仲勛感到莫大安慰,心情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習仲勛自一九六二年從中國政壇消失後,人們並沒有忘記他,許多與他生死相依的戰友和交往至深的故舊仍惦記著他。當人們得知他流放於洛陽耐火材料廠時,希望能去探望或帶去一聲問候。當時閑居洛陽的王兆相將軍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兆相,陝西神木縣人,是陝北革命根據地神府蘇區的創始人之一,與習仲勛在土地革命時期曾並肩戰鬥,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學院院長。“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衝擊,被以“走資派”罪名,貶到洛陽工程兵幹休所“休閑”。一九七七年十月,當他得知習仲勛的情況時,便約請來洛陽檢查工作的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兼武漢軍區工程兵司令員王輝一同到洛陽耐火材料廠探望習仲勛。不巧這天習仲勛不在家,王兆相便在門口的報紙上留言,稱習仲勛為同誌,並希望下次能見到他。轉身離去時,王兆相不覺心中一陣淒楚。他對王輝說:我在工程兵學院時也受批鬥,但是比習仲勛同誌好過多了,他被抓到西安等地批鬥挨打,飯吃不好,睡在幾平方米的小屋子裏,這十幾年也不知是怎麽熬過來的。


    二十多年後,九十三歲的王兆相將軍迴憶說:後來我和仲勛同誌在出席五屆政協一次會議時相遇,仲勛同誌說,那次你給我的留條稱仲勛同誌,我看了感到真親切,真高興啊!


    一九七八年元旦前後,著名歌劇演員王玉珍隨劇團到洛陽為駐軍慰問演出,當得知六十年代就熟識的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習仲勛在洛陽耐火材料廠時,便專程到住處看望。當王玉珍離開洛陽耐火材料廠時,工人們熱情地把她包圍起來,鼓掌請她唱一首《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兒再走。習仲勛趕忙出來為王玉珍解圍,他樂嗬嗬地勸大家說:讓玉珍同誌先走,她還有任務。要唱我給大家唱。一句話逗笑了大家,人們便用熱烈的掌聲歡送王玉珍。


    一九七八年,是中國曆史重大轉折的一年,雖然還在深冬,但人們已感到了濃濃春意。


    一月一日,習仲勛再次致信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和汪東興,對原來專案組的“審查結論”提出申訴。


    春節期間,人們有鬧花燈的習慣,這一年洛陽的花燈鬧的格外熱鬧,習仲勛心情也特別愉快。他來到市中心觀燈賞月,和群眾一起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也就在這個時候,他的人生命運也悄然發生著重大變化。


    二月中旬,中共中央辦公廳電話通知中共河南省委,責成由一名省委領導負責,迅速將習仲勛接迴省委並護送到北京。


    習仲勛要離開洛陽耐火材料廠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然很多人還不知道中央調他迴京幹什麽工作,但他的住處突然變得熱鬧起來。洛陽市委的人,有關部門和單位的人,廠裏的負責人都匆匆趕來為他送行。習仲勛喜歡這裏的工人、農民,但他不習慣這樣的場麵,也不願看到一些人趨炎附勢的麵孔,就躲在一個工人家中逃避這樣的送行。


    中共河南省委遵照中央的指示,派人到洛陽專程接迴習仲 勛。二月二十二日,習仲勛乘坐的火車到達鄭州車站,省委書記王輝在站台迎候,他一下車就和王輝緊緊擁抱在一起,激動地說:“這是我十六年來第一次和人擁抱。我感到自己又迴到了黨的懷抱。”


    王輝告訴習仲勛:“按照中央通知,晚上迴北京的火車票已經訂好了,白天先安排在市區的中州賓館休息。”


    習仲勛說:“我和外麵的世界隔絕已多年了,今天就讓我在市區走一走,轉一轉,唿吸唿吸新鮮空氣好嗎?”


    王輝幹脆地答應了習仲勛的要求,並陪同他到鄭州市中心拜謁“二七”大罷工紀念塔。當習仲勛登上塔頂時心潮起伏,眺望四周,十分感慨地說,“二七”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接著,又到勞動公園祭拜長眠在這裏的烈士。習仲勛動情地說,這裏過去叫碧沙崗,勞動公園是馮玉祥為陣亡烈士修建的,安葬著不少進步人士,也有沒有留下姓名的共產黨員,他們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習仲勛經受了十六年磨難,剛剛唿吸到自由的空氣,就來憑弔烈士,既有對昔日戰鬥生活的無限追憶,也有對革命先烈的無盡思念。


    習仲勛在洛陽耐火材料廠“流放”時,關心工人和農民群眾,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人們的信賴和愛戴。二十多年後,這裏的職工群眾一提起習仲勛,仍有不少的話題。當時他每月隻有二百元的生活費,卻常常拿出錢來接濟生活困難的職工。一位長葛籍職工,母親有病需要注射慶大黴素,但一時買不起。習仲勛知道後,便用自己的生活費托人把藥買迴來送給他。習仲勛關心職工的事很多,其中有一件事令洛陽耐火材料廠的職工至今難以忘懷。事情是這樣的:那時習仲勛看到職工上下班乘公交車困難,便不顧自己的處境,擠上公共汽車到市委反映問題。在市委門前,當他向值班人員提出要見市委領導被搪塞推諉時,便直言說:我是習仲勛,要向市委領導反映問題。就這樣硬是見到了市委書記,說明情況,要求增加車輛,解決職工上下班乘車難的問題。由於他出麵“為民請命”.使問題很快得以解決。洛陽耐火材料廠職工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親切地稱他為“倔老頭”、“好老頭”。


    廠裏的職工和街坊鄰居,也很關心習仲勛的生活。廠黨委書記展棠是一位參加革命較早的老同誌,習仲勛簡陋狹小的住宿條件使他深為不安,多次要廠裏有關部門給習仲勛調整住房,卻遭到消極抵製,無奈之下發脾氣說:“再不解決,就把我的房子騰出讓他住。”這樣才給習仲勛調換了一套五十多平方米的三室住房。廠裏一些年輕小夥子經常幫助習仲勛買麵粉、打蜂窩煤,理發師傅定期為他理發,醫生也主動送醫送藥上門。習仲勛和工人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每到逢年過節,很多工人都請他到家裏吃飯,習仲勛也把工人請到他家裏吃飯拉家常。齊橋橋後來迴憶說:“過年時請客的人家多了,我們和父母隻好分頭去參加。我父親也常請客還人情,我記得我們子女來探親時,家中做飯的人手多了,有時我們會整天在廚房忙碌。”


    恢複工作後,習仲勛先後兩次給洛陽耐火材料廠工人丁根喜寫信,充分反映了他與工人群眾的血肉聯繫。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