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在對敵我雙方基本情況作出分析判斷後,在報告提出了關中分區反摩擦鬥爭的策略依據:
“根據上述情況,擺正關中分區黨政軍麵前的戰鬥任務,是用盡一切力量,爭取時間準備戰爭,應付突變事變。我們主要策略依據下麵三點:
第一,在任何情況中,都要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抗戰。因為我們堅持反摩擦鬥爭,就是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到抗戰最後勝利的目的。
第二,反摩擦鬥爭,目前仍是以政治進攻為主,準備戰爭是在自衛的原則下進行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仍應當做基礎準繩。
第三,此次對方的進攻是整個計劃與組織的。因此,不能簡單地與之過去倫比。如對方突然向我襲擊,或占我某一地區,我則一定派出兵力深入到其後的有利地區活動,為的是打垮反動基礎與扶植進步的力量,已達到保衛邊區、保衛關中分區的目的。”
報告最後就是關中分區目前中心工作任務作出四項安排:
“第一,鞏固自己。首先從黨政軍三方麵做起,先由組織上、思想上和政治上鞏固起來,然後再從各種工作中活躍下層,打下最鞏固的、能夠戰鬥的基礎。
第二,擴大自己。在武裝力量方麵,先完成擴兵計劃。在財務準備上,先完成征糧工作。在統一戰線方麵(外部),先盡一切可能爭取同情者,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力量粉碎反動分子、頑固分子取消陝甘寧邊區的企圖。
第三,動員群眾,首先是自衛軍的動員。每個區都得準備一部分堅強的基幹自衛軍,,能在突然事變中隨時調動,集中行動,保護該地區人民利益,並堅持遊擊戰爭。當地政府就著該部分隊伍行動。其次則是在全體老百姓中,進行及廣泛、及深入的政治動員,把老百姓動員起來,成為堅持鬥爭中堅強的力量。再其次是各種群眾工作,以目前黨的新的任務與方針,明確地確定自己的工作的內容,以深入鄉村的精神,把群眾組織活躍起來與鞏固來起。最後就是動員老百姓把一些必要的據點構築鞏固,以抵禦對方小的襲擊。還有一些沒有安全保障的糧食倉庫也要動員老百姓分散保存糧食。總之,在動員群眾方麵,不僅要深入,而且要妥善。
第四,加強鋤奸保衛工作。首先配備強的幹部到鋤奸保衛戰線上去。其次是從組織上動員全黨同誌、全體群眾,調高警覺性,進行鋤奸工作。最主要的是把力量放到外麵去,摧毀他們的特務基礎,同時鞏固自己內部。”
二月上旬,國民黨軍隊在關中周圍再次大量增兵,對邊區安全形成極大危險。其將駐旬邑縣保九團擴編為陝西保安第三旅,進行集中訓練;配有迫擊炮、重機槍的新編中央預備第三師以七個團的兵力駐近旬邑、彬縣、長武等地,十五、十六兩日,其中一個營和一個機槍連開駐職田鎮和距馬家堡僅十五裏遠的點頭,兵力達一千餘人。國民黨陝西保安第四支隊第二大隊接替第九團一部駐進淳化。十四日晚九時和次日四時,駐職田鎮頑固派兩次派出數十人進入關中分委駐地馬家堡北門外撈池畔圖謀滋事。被我哨兵發現後,提出抗議退迴職田。習仲勛根據敵情變化,一麵指令分區部隊、民兵積極備戰,提高警惕,堅決粉碎頑固派的軍事進攻。一麵通過寫信、派人迎送“友軍”換防的方式,對上層軍官進行統戰工作。二月十六日,習仲勛頑固勢力增兵和分區統戰工作再次向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高自立作了書麵報告。這時,他已強烈地預感到,同國民黨頑固派一場摩擦與反摩擦的武裝較量已不可避免。
三月一日至十七日,習仲勛赴延安出席陝甘寧邊區黨政聯繫會議。這是一次由邊區黨委和邊區政府聯合召集,有各分區書記、專員和各縣委書記、縣長、保安科長等負責同誌參加會議。會議主要內容總結邊區黨代表大會所提出的征糧和擴軍工作落實情況,同時討論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所號召的經濟建設工作。三月四日,毛澤東蒞臨會議並發表了講話。先將四個方麵的問題:一、新民主主義的問題。指出民主主義有三種。英、美、法是老民主主義,即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我們是新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是暫時的,過度的,是一個樓梯,將來還要上樓,和蘇聯一樣。二、邊區問題。陝甘寧邊區的方向就是全國新民主主義的方向。邊區有十大好處,即沒有貪官汙吏、沒有土豪劣紳、沒有發國難財的、沒有吃摩擦飯的等是全國模範,是取消不了的。三、憲政問題。要揭破國民黨頑固分子搞假憲政的陰謀,我們要搞真憲政、真民主。四、摩擦問題共產黨對任何國民黨軍隊不放第一槍,但你放第一槍,我們就放第二槍,現在國共之間是大和小打,大團結小摩擦,還不是放著日本不打到處反共的那個時候。毛澤東的講話,對於剛從反摩擦鬥爭前線歸來的習仲勛來說,感受格外深刻和親切。這時,毛澤東已經完成了對新民主主義這個全新理論的探索和創造,再次之前不久,他寫的《新民主主義論》已在《解放》第九十八。第九十九期合刊上發表。習仲勛及時聆聽了毛澤東關於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演講,使他對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發展前途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從切身的革命實踐中感到:毛澤東深入淺出地闡述新民主主義理論,使人耳目為之一新,他對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一係列根本性的問題作出了如此係統而清晰地說明,使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紛繁的社會現象一下子變得井井有條而易於理解。麵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局勢,習仲勛頓時覺得心明眼亮,有了方向。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已經日漸成熟。年輕的工人階級政黨經過近二十年的風風雨雨和艱苦探索,樹立起了“新民主主義”的旗幟,使越來越多的民眾“有所指望”,“知所趨赴”
三月五日,習仲勛在聯席會議上就關中分區工作報告。報告分為三個部分:一、擴軍征糧工作總結;二、在擴征中聯繫做其他工作;三、擴征任務完成後的工作中心方向。從報告列舉的數字可以看出,關中分區在國民黨頑固派不斷製造摩擦和重重圍困之下,仍圓滿地完成了九千九百五十二石三鬥四升,超過了四百五十二石三鬥四升,今已入庫九千九百四十八石三鬥四升,還有四石多未入庫。擴兵原定兩百人,完成六百四十二人,超過四百四十二人。這些也還好,有一百零七個黨員,一百零五個鄉級幹部,八個區級幹部,還有幾個小學教員。”
三月下旬,習仲勛在會議結束後即返迴關中,此時,頑固派製造摩擦事件更是不斷加劇,“封鎖陝甘寧邊區南線的國民黨部隊對我關中分區的進攻。由以前的偏重於政治方麵,轉向了主要的軍事進攻。關中分區的摩擦鬥爭進入了一個新形勢。”
幾乎在習仲勛迴到關中的同時,他得到一個令人頗為震驚的消息,“淳化事件”發生。當時,關中分區保安獨立二營駐淳化縣城南關,國民黨軍駐地勢較高的北關,相距兩百米左右。國民黨軍由時常向我哨位投擲石塊,繼而發展到摸崗哨、燒哨所、打冷槍。三月下旬,胡宗南派其四十二師突然圍攻關中分區保安獨立二營,獨立二營奮力抗擊。雙方對持兩天後,在平時與分區有統戰關係較為密切的國民黨保九團一個營嚴守中立的情況下,獨立二營始得順利撤出淳化城,迴駐馬家堡。
</br>
“根據上述情況,擺正關中分區黨政軍麵前的戰鬥任務,是用盡一切力量,爭取時間準備戰爭,應付突變事變。我們主要策略依據下麵三點:
第一,在任何情況中,都要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抗戰。因為我們堅持反摩擦鬥爭,就是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到抗戰最後勝利的目的。
第二,反摩擦鬥爭,目前仍是以政治進攻為主,準備戰爭是在自衛的原則下進行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仍應當做基礎準繩。
第三,此次對方的進攻是整個計劃與組織的。因此,不能簡單地與之過去倫比。如對方突然向我襲擊,或占我某一地區,我則一定派出兵力深入到其後的有利地區活動,為的是打垮反動基礎與扶植進步的力量,已達到保衛邊區、保衛關中分區的目的。”
報告最後就是關中分區目前中心工作任務作出四項安排:
“第一,鞏固自己。首先從黨政軍三方麵做起,先由組織上、思想上和政治上鞏固起來,然後再從各種工作中活躍下層,打下最鞏固的、能夠戰鬥的基礎。
第二,擴大自己。在武裝力量方麵,先完成擴兵計劃。在財務準備上,先完成征糧工作。在統一戰線方麵(外部),先盡一切可能爭取同情者,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力量粉碎反動分子、頑固分子取消陝甘寧邊區的企圖。
第三,動員群眾,首先是自衛軍的動員。每個區都得準備一部分堅強的基幹自衛軍,,能在突然事變中隨時調動,集中行動,保護該地區人民利益,並堅持遊擊戰爭。當地政府就著該部分隊伍行動。其次則是在全體老百姓中,進行及廣泛、及深入的政治動員,把老百姓動員起來,成為堅持鬥爭中堅強的力量。再其次是各種群眾工作,以目前黨的新的任務與方針,明確地確定自己的工作的內容,以深入鄉村的精神,把群眾組織活躍起來與鞏固來起。最後就是動員老百姓把一些必要的據點構築鞏固,以抵禦對方小的襲擊。還有一些沒有安全保障的糧食倉庫也要動員老百姓分散保存糧食。總之,在動員群眾方麵,不僅要深入,而且要妥善。
第四,加強鋤奸保衛工作。首先配備強的幹部到鋤奸保衛戰線上去。其次是從組織上動員全黨同誌、全體群眾,調高警覺性,進行鋤奸工作。最主要的是把力量放到外麵去,摧毀他們的特務基礎,同時鞏固自己內部。”
二月上旬,國民黨軍隊在關中周圍再次大量增兵,對邊區安全形成極大危險。其將駐旬邑縣保九團擴編為陝西保安第三旅,進行集中訓練;配有迫擊炮、重機槍的新編中央預備第三師以七個團的兵力駐近旬邑、彬縣、長武等地,十五、十六兩日,其中一個營和一個機槍連開駐職田鎮和距馬家堡僅十五裏遠的點頭,兵力達一千餘人。國民黨陝西保安第四支隊第二大隊接替第九團一部駐進淳化。十四日晚九時和次日四時,駐職田鎮頑固派兩次派出數十人進入關中分委駐地馬家堡北門外撈池畔圖謀滋事。被我哨兵發現後,提出抗議退迴職田。習仲勛根據敵情變化,一麵指令分區部隊、民兵積極備戰,提高警惕,堅決粉碎頑固派的軍事進攻。一麵通過寫信、派人迎送“友軍”換防的方式,對上層軍官進行統戰工作。二月十六日,習仲勛頑固勢力增兵和分區統戰工作再次向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高自立作了書麵報告。這時,他已強烈地預感到,同國民黨頑固派一場摩擦與反摩擦的武裝較量已不可避免。
三月一日至十七日,習仲勛赴延安出席陝甘寧邊區黨政聯繫會議。這是一次由邊區黨委和邊區政府聯合召集,有各分區書記、專員和各縣委書記、縣長、保安科長等負責同誌參加會議。會議主要內容總結邊區黨代表大會所提出的征糧和擴軍工作落實情況,同時討論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所號召的經濟建設工作。三月四日,毛澤東蒞臨會議並發表了講話。先將四個方麵的問題:一、新民主主義的問題。指出民主主義有三種。英、美、法是老民主主義,即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我們是新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是暫時的,過度的,是一個樓梯,將來還要上樓,和蘇聯一樣。二、邊區問題。陝甘寧邊區的方向就是全國新民主主義的方向。邊區有十大好處,即沒有貪官汙吏、沒有土豪劣紳、沒有發國難財的、沒有吃摩擦飯的等是全國模範,是取消不了的。三、憲政問題。要揭破國民黨頑固分子搞假憲政的陰謀,我們要搞真憲政、真民主。四、摩擦問題共產黨對任何國民黨軍隊不放第一槍,但你放第一槍,我們就放第二槍,現在國共之間是大和小打,大團結小摩擦,還不是放著日本不打到處反共的那個時候。毛澤東的講話,對於剛從反摩擦鬥爭前線歸來的習仲勛來說,感受格外深刻和親切。這時,毛澤東已經完成了對新民主主義這個全新理論的探索和創造,再次之前不久,他寫的《新民主主義論》已在《解放》第九十八。第九十九期合刊上發表。習仲勛及時聆聽了毛澤東關於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演講,使他對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發展前途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從切身的革命實踐中感到:毛澤東深入淺出地闡述新民主主義理論,使人耳目為之一新,他對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一係列根本性的問題作出了如此係統而清晰地說明,使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紛繁的社會現象一下子變得井井有條而易於理解。麵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局勢,習仲勛頓時覺得心明眼亮,有了方向。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已經日漸成熟。年輕的工人階級政黨經過近二十年的風風雨雨和艱苦探索,樹立起了“新民主主義”的旗幟,使越來越多的民眾“有所指望”,“知所趨赴”
三月五日,習仲勛在聯席會議上就關中分區工作報告。報告分為三個部分:一、擴軍征糧工作總結;二、在擴征中聯繫做其他工作;三、擴征任務完成後的工作中心方向。從報告列舉的數字可以看出,關中分區在國民黨頑固派不斷製造摩擦和重重圍困之下,仍圓滿地完成了九千九百五十二石三鬥四升,超過了四百五十二石三鬥四升,今已入庫九千九百四十八石三鬥四升,還有四石多未入庫。擴兵原定兩百人,完成六百四十二人,超過四百四十二人。這些也還好,有一百零七個黨員,一百零五個鄉級幹部,八個區級幹部,還有幾個小學教員。”
三月下旬,習仲勛在會議結束後即返迴關中,此時,頑固派製造摩擦事件更是不斷加劇,“封鎖陝甘寧邊區南線的國民黨部隊對我關中分區的進攻。由以前的偏重於政治方麵,轉向了主要的軍事進攻。關中分區的摩擦鬥爭進入了一個新形勢。”
幾乎在習仲勛迴到關中的同時,他得到一個令人頗為震驚的消息,“淳化事件”發生。當時,關中分區保安獨立二營駐淳化縣城南關,國民黨軍駐地勢較高的北關,相距兩百米左右。國民黨軍由時常向我哨位投擲石塊,繼而發展到摸崗哨、燒哨所、打冷槍。三月下旬,胡宗南派其四十二師突然圍攻關中分區保安獨立二營,獨立二營奮力抗擊。雙方對持兩天後,在平時與分區有統戰關係較為密切的國民黨保九團一個營嚴守中立的情況下,獨立二營始得順利撤出淳化城,迴駐馬家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