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的味道不錯,師父吃了一塊,戒塵已經吃得滿臉都是了。
孫施主問戒塵,小師父,瓜好吃嗎?戒塵忙不迭地點頭,孫施主爽朗地笑。
傍晚,智緣師父迴到寺裏,院子裏多了兩筐西瓜,一問,原來是孫施主差人送來的。
幾位師父商量了一下,覺得不能收西瓜,現在的季節,並不是瓜價特別便宜的時候,孫施主的西瓜是最緊俏的,很多外地的商販甚至住在鎮裏等著他的西瓜成熟。
師父便讓我和戒傲把西瓜抬迴去還給孫施主,戒塵跟在我們後麵一起給西瓜送行。
孫施主看到我們把瓜送了迴來,很不高興,就是不肯收迴去,結果我和戒傲隻好帶著西瓜和歡天喜地的戒塵迴到寺裏。
師父去送了一次錢,又被擋了迴來。
西瓜放了幾天,也沒法處置。
終於有天師父說,你們吃吧。
孫施主送來的西瓜挺多,加上前麵又放了好幾天,西瓜吃到最後的時候,最下麵的幾個已經有點壞了。
師父叫我們把壞的西瓜扔掉,可是戒塵有些捨不得,又偷偷吃了一個半壞的西瓜。戒塵拉了幾天肚子,沙大夫還特意了從山下跑來給他吊水。
東西並非越多越好,就算是好東西也不例外,總要學會適可而止。
第98節:第63個 智緣師父的木窗
第63個 智緣師父的木窗
智緣師父住的房間在寺院後麵,是很久以前蓋的,偶爾修葺一下。不過老房間總是有些破舊,特別是那扇窗戶,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曆史了,上麵盡是蟲蛀的洞,木頭上曾經的稜角也快磨平了。
我想當年削平它的巧匠一定沒有想過有這麽一天。
風大點的時候,總能聽見木窗"嘎嘎"的響動聲。曾經建議過智緣師父幾次,讓他換個新的窗戶,他總是不聽,覺得木窗既然沒有壞,那麽還是可以用的。
一夜風雨過後,木窗終於被吹斷了。早晨經過,正看見它掉在走道中間,智緣師父看著它嘆氣說,看來隻得換個新的了。
淼鎮的木匠很多,聽說智緣師父要換窗子,都爭著要給師父做。並不是從掌聲與讚嘆中走過的人才可得到人們的認同,小事情一樣可見人心。
最後接下了活的是周木匠。周木匠在淼鎮上的木匠中年紀最大,他既然開了口,別的木匠自然不好說什麽。
周木匠拿著工具在師父的窗戶上量了很久,他先讓我們用厚紙糊上窗戶,暫且擋住風塵,就下山去了。
過了好幾天,始終不見周木匠上山來,想下山去找他問問,師父阻住了我,他說,也許周木匠事情多,窗戶已經被紙糊上了,又不礙什麽事,何必去催促他。
再過幾天,周木匠上了山來,把做好的新木窗安在師父的窗上。沒有上過色的木窗,薄薄的刷著一層清漆,湊上前看,木窗雕刻得極其精細,窗格中間雕刻的菩薩,眉目清晰,神態各異。原來周木匠用了那麽長時間,是因為費了不少功夫在雕刻上,想到戒嗔前幾天還誤解過他怠工實在是慚愧。誠心地讚嘆周木匠的手藝,他咧著嘴笑,神情得意,付他工錢的時候,他推託了半天,最後隻拿了很少的材料費便下山了。
天明寺的麵積挺小的,所以經常有香客到後院,智緣師父的窗戶在一排舊窗戶中總是顯得特別突出,常有香客湊在窗前嘖嘖讚嘆木窗的手工。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稱讚的,有天有位大城市來的施主,可能是周木匠的同行,也可能是經營相關商品的,他站在窗前許久,撇嘴笑著,一點點的向他同行的人評價著這扇木窗,戒嗔雖然不清楚他說的那些術語,但是我也知道他的意思是說周木匠的作品雖屬於上品,但也有不少瑕疵之處。
那位施主下山的時候,戒嗔忽然想到我們寺裏其實也有一個和這位施主有同樣觀點的人,那就是小師弟戒癡,他那天在窗下曾經說過,都說好看嗎?為什麽我不覺得呢?
是與非,對與錯,都是一個結論而已,即使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的人,其實水平也可能是天差地別,當我們評價一件事物好壞之時,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是屬於哪類人呢?是城裏來的那位專家還是戒癡呢?
第99節:第64個 胖大嬸的苦惱(1)
第64個 胖大嬸的苦惱
淼鎮上有位大嬸,長的挺胖,大家都叫她胖大嬸,她對別人叫她胖大嬸也不以為然,叫得久了,真名反而無人叫了。胖大嬸最近非常苦惱,多次來寺裏向請智緣師父訴苦,傾訴她的家庭暴力的情況。
她丈夫我們也是認識的,是鎮裏的屠夫,長得五大三粗,看起來就很兇。屠夫是和尚最頭痛的職業,戒塵也很怕他,每次經過他家門口的時候,都會繞道而走,智緣師父也一直想導他向善,卻找不到好機會。
智緣師父一時也想不起來開解大嬸的故事,隻是看大嬸愁眉不展的樣子,也心生同情,便請大嬸和來聽佛法故事的香客一起聽故事,希望可以開解一下大嬸。大嬸欣然答應,說定然天天來。
大嬸家住得很遠,在平湖邊上,距離天明寺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是大嬸很虔誠,幾乎每天都是來得最早的,坐在最前排,靜靜地聽故事。大嬸也沒有像其他香客那樣,聽完故事後,再向智緣師父請教佛法,隻是常常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第100節:第64個 胖大嬸的苦惱(2)
</br>
孫施主問戒塵,小師父,瓜好吃嗎?戒塵忙不迭地點頭,孫施主爽朗地笑。
傍晚,智緣師父迴到寺裏,院子裏多了兩筐西瓜,一問,原來是孫施主差人送來的。
幾位師父商量了一下,覺得不能收西瓜,現在的季節,並不是瓜價特別便宜的時候,孫施主的西瓜是最緊俏的,很多外地的商販甚至住在鎮裏等著他的西瓜成熟。
師父便讓我和戒傲把西瓜抬迴去還給孫施主,戒塵跟在我們後麵一起給西瓜送行。
孫施主看到我們把瓜送了迴來,很不高興,就是不肯收迴去,結果我和戒傲隻好帶著西瓜和歡天喜地的戒塵迴到寺裏。
師父去送了一次錢,又被擋了迴來。
西瓜放了幾天,也沒法處置。
終於有天師父說,你們吃吧。
孫施主送來的西瓜挺多,加上前麵又放了好幾天,西瓜吃到最後的時候,最下麵的幾個已經有點壞了。
師父叫我們把壞的西瓜扔掉,可是戒塵有些捨不得,又偷偷吃了一個半壞的西瓜。戒塵拉了幾天肚子,沙大夫還特意了從山下跑來給他吊水。
東西並非越多越好,就算是好東西也不例外,總要學會適可而止。
第98節:第63個 智緣師父的木窗
第63個 智緣師父的木窗
智緣師父住的房間在寺院後麵,是很久以前蓋的,偶爾修葺一下。不過老房間總是有些破舊,特別是那扇窗戶,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曆史了,上麵盡是蟲蛀的洞,木頭上曾經的稜角也快磨平了。
我想當年削平它的巧匠一定沒有想過有這麽一天。
風大點的時候,總能聽見木窗"嘎嘎"的響動聲。曾經建議過智緣師父幾次,讓他換個新的窗戶,他總是不聽,覺得木窗既然沒有壞,那麽還是可以用的。
一夜風雨過後,木窗終於被吹斷了。早晨經過,正看見它掉在走道中間,智緣師父看著它嘆氣說,看來隻得換個新的了。
淼鎮的木匠很多,聽說智緣師父要換窗子,都爭著要給師父做。並不是從掌聲與讚嘆中走過的人才可得到人們的認同,小事情一樣可見人心。
最後接下了活的是周木匠。周木匠在淼鎮上的木匠中年紀最大,他既然開了口,別的木匠自然不好說什麽。
周木匠拿著工具在師父的窗戶上量了很久,他先讓我們用厚紙糊上窗戶,暫且擋住風塵,就下山去了。
過了好幾天,始終不見周木匠上山來,想下山去找他問問,師父阻住了我,他說,也許周木匠事情多,窗戶已經被紙糊上了,又不礙什麽事,何必去催促他。
再過幾天,周木匠上了山來,把做好的新木窗安在師父的窗上。沒有上過色的木窗,薄薄的刷著一層清漆,湊上前看,木窗雕刻得極其精細,窗格中間雕刻的菩薩,眉目清晰,神態各異。原來周木匠用了那麽長時間,是因為費了不少功夫在雕刻上,想到戒嗔前幾天還誤解過他怠工實在是慚愧。誠心地讚嘆周木匠的手藝,他咧著嘴笑,神情得意,付他工錢的時候,他推託了半天,最後隻拿了很少的材料費便下山了。
天明寺的麵積挺小的,所以經常有香客到後院,智緣師父的窗戶在一排舊窗戶中總是顯得特別突出,常有香客湊在窗前嘖嘖讚嘆木窗的手工。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稱讚的,有天有位大城市來的施主,可能是周木匠的同行,也可能是經營相關商品的,他站在窗前許久,撇嘴笑著,一點點的向他同行的人評價著這扇木窗,戒嗔雖然不清楚他說的那些術語,但是我也知道他的意思是說周木匠的作品雖屬於上品,但也有不少瑕疵之處。
那位施主下山的時候,戒嗔忽然想到我們寺裏其實也有一個和這位施主有同樣觀點的人,那就是小師弟戒癡,他那天在窗下曾經說過,都說好看嗎?為什麽我不覺得呢?
是與非,對與錯,都是一個結論而已,即使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的人,其實水平也可能是天差地別,當我們評價一件事物好壞之時,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是屬於哪類人呢?是城裏來的那位專家還是戒癡呢?
第99節:第64個 胖大嬸的苦惱(1)
第64個 胖大嬸的苦惱
淼鎮上有位大嬸,長的挺胖,大家都叫她胖大嬸,她對別人叫她胖大嬸也不以為然,叫得久了,真名反而無人叫了。胖大嬸最近非常苦惱,多次來寺裏向請智緣師父訴苦,傾訴她的家庭暴力的情況。
她丈夫我們也是認識的,是鎮裏的屠夫,長得五大三粗,看起來就很兇。屠夫是和尚最頭痛的職業,戒塵也很怕他,每次經過他家門口的時候,都會繞道而走,智緣師父也一直想導他向善,卻找不到好機會。
智緣師父一時也想不起來開解大嬸的故事,隻是看大嬸愁眉不展的樣子,也心生同情,便請大嬸和來聽佛法故事的香客一起聽故事,希望可以開解一下大嬸。大嬸欣然答應,說定然天天來。
大嬸家住得很遠,在平湖邊上,距離天明寺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是大嬸很虔誠,幾乎每天都是來得最早的,坐在最前排,靜靜地聽故事。大嬸也沒有像其他香客那樣,聽完故事後,再向智緣師父請教佛法,隻是常常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第100節:第64個 胖大嬸的苦惱(2)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