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問:"戒憂,你中了多少錢?"
戒憂師兄說:"我中了5000多塊。"
師父又問:"戒憂,如果你向每個人解釋後,你又中了多少錢?"
戒憂師兄說:"還是5000多塊。"
戒憂師兄略有所思,從此不再向人解釋他中獎的事情。又過了幾天,戒嗔再看到戒憂師兄的時候,發現他心情已經變得好很多了。
很多時候,別期望得到每個人的認同,更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反反覆覆向不信任你的人解釋某些事情,那樣隻能勞累自己的心,沉默有時候也是麵對誹謗的好武器。
人不會因為別人怎麽看你而改變,自然也不需要特別在意別人對你說什麽。
第40節:第28個 火柴的故事(1)
第28個:火柴的故事
茅山上有個三重瀑布,當陽光強烈之時,折射在水流之上,便會有七彩霓虹從飛流而下的水流中折射出來,置身於此,便仿佛在光彩之中。
可能是山上有我們的關係,有人稱三重瀑為佛光瀑,戒嗔知道這不是真正的佛光,隻是別人對我們的尊重。
瀑布是山泉水匯集而成,有時候豪雨過後,水勢會變得很急,甚是壯觀,帶著彩光的水珠,分外美艷。每逢雨後有彩虹出來和"佛光"輝映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施主趕來站在山石上觀瀑,這裏甚至成了茅山上著名的景點。
人們很容易被虛幻的光影迷住,也許是那一刻心靈也被震撼,又或許是那些光影在那一刻也曾經存在過。
位於三重瀑的中段附近,有個山洞,入口很小,有進去過的施主告訴我們,裏麵洞洞相連,麵積非常大,也有人說這裏麵山洞是古時候屯兵之所,是人工修葺,刻意製造了迷局,為阻止敵人進入而設置。沒有經驗的人一般都不會去這個山洞,我們也很少進去,怕在裏麵迷了路,小師弟們常喜歡在附近玩耍,我們也常叮囑小師弟們不要輕易進洞去。
第41節:第28個 火柴的故事(2)
有次戒塵和戒癡在附近玩耍,戒癡跑進洞裏躲貓貓,很久沒有出來。
戒塵很害怕,在洞口叫戒癡的名字,一直沒有反應,也不敢進洞去,隻得一路飛奔迴寺裏。戒塵不敢告訴師父們,怕他們責罰,便偷偷地來找戒嗔商量,戒嗔便跟著戒塵跑去山洞裏尋找戒癡,特意把戒塵留在外麵,這樣萬一戒嗔也迷了路,戒塵還可以再迴去搬一次救兵。
戒嗔來得匆忙,居然忘記了帶盞燈來。剛進洞的時候,從外麵照進來的光亮還是依稀照清楚洞裏的路,越往裏麵走並越看不清,腳下碎石淩亂,隻能手觸著陰冷的山洞壁慢慢前行,腳步慢慢移動也怕不慎踩到坑洞裏,能聽見有水滴滴落的聲音,但不知水源從何而來,隱隱聽見戒癡的哭聲。戒嗔大聲唿喊戒癡,聲音在洞內迴聲蕩漾,不知身處何處,摸進懷裏,意外發現還有一盒生火用的火柴,戒嗔輕輕地一根根擦著火柴,照亮著周邊不大的地方,不遠處哭泣的戒癡終於循著火柴的微光,跑來戒嗔身邊。
世上總有"佛光"照不進的角落,總要有火柴的微光閃爍才可以。
第42節:第29個 壞人的故事
第29個:壞人的故事
淼鎮上有一位不討人喜歡的女施主,幾乎到了人見人嫌的地步。沒什麽人知道她的來曆,仿佛沒有家,穿得很髒,喜歡攻擊路過的小孩,用地上的髒泥巴扔過往的小孩,或者出奇不意地衝出來嚇那些孩子,看見孩子驚恐的樣子,她就笑得很開心。
鎮上的人對她都是又怕又討厭,不敢讓孩子單獨外出。她很厲害,即使有大人陪伴的孩子她也照樣出現,有時候會吃虧,被人打了,隻是過幾天,她又會出現。
女施主成了鎮裏的公害,鎮民忍無可忍決定合力教訓她一頓,很多人拿了棍棒守候在她常出現的地方,在她再一次出現的時候,憤怒的鎮民把她痛打了一頓,她倒在地上,不能動了。有人對她說,如果你答應不再出現在我們鎮上我們就放過你,女施主不迴答,臉上平靜得讓人害怕。鎮民們很憤怒,覺得一定要把她趕出鎮去才可以,可是怕她去了又迴,也有人建議把她送到鎮派出所去。
這時候,有一隻手,隻是一隻有點殘疾的手,是智緣師父的手,扶起了女施主,勸走了憤怒的鎮民。
女施主沒有說什麽話,爬起來就走了。
有位鄰鎮的人告訴智緣師父,這位女施主本是鄰鎮的居民,有個長得挺可愛的孩子,有年孩子因為疾病死去了,她受到了刺激,漸漸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智緣師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鎮裏的一位幹部,就是那位經常因為計劃生育的問題和人吵架的大嬸,大嬸聽了後也很同情女施主的遭遇,便想試著去幫幫她。
大嬸有個女兒,這年剛上小學。大嬸讓她的女兒,每天拿一塊糖跑到女施主身邊,什麽事情也不做,隻是遞給她。開始的時候,大嬸也很害怕,躲在遠遠的地方,怕萬一出了問題,就上前保護。
意外從來沒有發生過,女施主也隻是一次次茫然地接過糖,隻是鎮民們反映那位女施主不再襲擊過路的小孩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女施主不見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
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壞人",有裝殘疾騙錢的乞丐,有靠小偷小摸為生的小偷,有終日打架的地痞,但又有誰能一眼看穿別人身後的故事?
</br>
戒憂師兄說:"我中了5000多塊。"
師父又問:"戒憂,如果你向每個人解釋後,你又中了多少錢?"
戒憂師兄說:"還是5000多塊。"
戒憂師兄略有所思,從此不再向人解釋他中獎的事情。又過了幾天,戒嗔再看到戒憂師兄的時候,發現他心情已經變得好很多了。
很多時候,別期望得到每個人的認同,更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反反覆覆向不信任你的人解釋某些事情,那樣隻能勞累自己的心,沉默有時候也是麵對誹謗的好武器。
人不會因為別人怎麽看你而改變,自然也不需要特別在意別人對你說什麽。
第40節:第28個 火柴的故事(1)
第28個:火柴的故事
茅山上有個三重瀑布,當陽光強烈之時,折射在水流之上,便會有七彩霓虹從飛流而下的水流中折射出來,置身於此,便仿佛在光彩之中。
可能是山上有我們的關係,有人稱三重瀑為佛光瀑,戒嗔知道這不是真正的佛光,隻是別人對我們的尊重。
瀑布是山泉水匯集而成,有時候豪雨過後,水勢會變得很急,甚是壯觀,帶著彩光的水珠,分外美艷。每逢雨後有彩虹出來和"佛光"輝映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施主趕來站在山石上觀瀑,這裏甚至成了茅山上著名的景點。
人們很容易被虛幻的光影迷住,也許是那一刻心靈也被震撼,又或許是那些光影在那一刻也曾經存在過。
位於三重瀑的中段附近,有個山洞,入口很小,有進去過的施主告訴我們,裏麵洞洞相連,麵積非常大,也有人說這裏麵山洞是古時候屯兵之所,是人工修葺,刻意製造了迷局,為阻止敵人進入而設置。沒有經驗的人一般都不會去這個山洞,我們也很少進去,怕在裏麵迷了路,小師弟們常喜歡在附近玩耍,我們也常叮囑小師弟們不要輕易進洞去。
第41節:第28個 火柴的故事(2)
有次戒塵和戒癡在附近玩耍,戒癡跑進洞裏躲貓貓,很久沒有出來。
戒塵很害怕,在洞口叫戒癡的名字,一直沒有反應,也不敢進洞去,隻得一路飛奔迴寺裏。戒塵不敢告訴師父們,怕他們責罰,便偷偷地來找戒嗔商量,戒嗔便跟著戒塵跑去山洞裏尋找戒癡,特意把戒塵留在外麵,這樣萬一戒嗔也迷了路,戒塵還可以再迴去搬一次救兵。
戒嗔來得匆忙,居然忘記了帶盞燈來。剛進洞的時候,從外麵照進來的光亮還是依稀照清楚洞裏的路,越往裏麵走並越看不清,腳下碎石淩亂,隻能手觸著陰冷的山洞壁慢慢前行,腳步慢慢移動也怕不慎踩到坑洞裏,能聽見有水滴滴落的聲音,但不知水源從何而來,隱隱聽見戒癡的哭聲。戒嗔大聲唿喊戒癡,聲音在洞內迴聲蕩漾,不知身處何處,摸進懷裏,意外發現還有一盒生火用的火柴,戒嗔輕輕地一根根擦著火柴,照亮著周邊不大的地方,不遠處哭泣的戒癡終於循著火柴的微光,跑來戒嗔身邊。
世上總有"佛光"照不進的角落,總要有火柴的微光閃爍才可以。
第42節:第29個 壞人的故事
第29個:壞人的故事
淼鎮上有一位不討人喜歡的女施主,幾乎到了人見人嫌的地步。沒什麽人知道她的來曆,仿佛沒有家,穿得很髒,喜歡攻擊路過的小孩,用地上的髒泥巴扔過往的小孩,或者出奇不意地衝出來嚇那些孩子,看見孩子驚恐的樣子,她就笑得很開心。
鎮上的人對她都是又怕又討厭,不敢讓孩子單獨外出。她很厲害,即使有大人陪伴的孩子她也照樣出現,有時候會吃虧,被人打了,隻是過幾天,她又會出現。
女施主成了鎮裏的公害,鎮民忍無可忍決定合力教訓她一頓,很多人拿了棍棒守候在她常出現的地方,在她再一次出現的時候,憤怒的鎮民把她痛打了一頓,她倒在地上,不能動了。有人對她說,如果你答應不再出現在我們鎮上我們就放過你,女施主不迴答,臉上平靜得讓人害怕。鎮民們很憤怒,覺得一定要把她趕出鎮去才可以,可是怕她去了又迴,也有人建議把她送到鎮派出所去。
這時候,有一隻手,隻是一隻有點殘疾的手,是智緣師父的手,扶起了女施主,勸走了憤怒的鎮民。
女施主沒有說什麽話,爬起來就走了。
有位鄰鎮的人告訴智緣師父,這位女施主本是鄰鎮的居民,有個長得挺可愛的孩子,有年孩子因為疾病死去了,她受到了刺激,漸漸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智緣師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鎮裏的一位幹部,就是那位經常因為計劃生育的問題和人吵架的大嬸,大嬸聽了後也很同情女施主的遭遇,便想試著去幫幫她。
大嬸有個女兒,這年剛上小學。大嬸讓她的女兒,每天拿一塊糖跑到女施主身邊,什麽事情也不做,隻是遞給她。開始的時候,大嬸也很害怕,躲在遠遠的地方,怕萬一出了問題,就上前保護。
意外從來沒有發生過,女施主也隻是一次次茫然地接過糖,隻是鎮民們反映那位女施主不再襲擊過路的小孩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女施主不見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
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壞人",有裝殘疾騙錢的乞丐,有靠小偷小摸為生的小偷,有終日打架的地痞,但又有誰能一眼看穿別人身後的故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