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漢在沒有從事地下工作前,並沒有把這條規定考慮得有多麽嚴重,當他真實地投身於特殊的工作環境中,才感受到自己如同走在風口刀尖上。他在老葛那裏經常聽到關於同誌們被捕的消息,望著城樓上懸掛著的戰友的頭顱,他的心也一緊一抽的。
就在楊鐵漢把三個孩子安置到彩鳳的雜貨鋪後,他接到了老葛的一份通知。老葛把一個信封遞給他,讓他務必把這份密件送到城外老陰山關帝廟的一排香案後。
按理說,這一次完全用不著楊鐵漢親自跑一趟,他的下線小鄧打小就在縣城長大,但說到老陰山的關帝廟時,小鄧卻並不清楚。於是,為了送出這十萬火急的情報,他決定親自去一趟。
出發前,他把那封信縫在了貼身衣服裏。一切準備就緒後,他沖彩鳳說:我要出城一趟,明天就能迴來。
彩鳳盯著他看了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
他又說:孩子們就讓你費心了。
臨出門時,他挨個摸了摸幾個孩子的頭,就往外走去。
這時候,彩鳳突然說了句:鐵漢,路上小心,我和孩子們等你迴來。
他轉過頭,眼眶一熱。出生入死這麽多年,他早已經習慣了拚殺和流血,彩鳳的話卻讓他心有所動,她似乎已經把他和他的孩子們當成了一家人。就這樣,他揣著彩鳳這句溫暖的話語,在夜半時分趕到了老陰山。
老陰山對他來說是熟悉的,翻過老陰山,再向東走十幾裏路,那裏就是自己的家了。小時候,他跟著母親,每逢年節都會到老陰山的關帝廟燒香、磕頭。廟裏的香火很盛,母親虔誠地做這些時,他就繞著關帝廟亂跑一氣,直到太陽西斜,母親才和一群善男信女離開這裏。可以說,老陰山的關帝廟留下了他童年歡樂的記憶。
當他趁著夜色翻牆進入關帝廟時,這裏已是物是人非,早已斷了香火的廟裏異常的冷清和淒涼。他輕車熟路地找到香案,把那封十萬火急的信小心地放到了香案後麵。然後,他又潛到廟外,觀察了一會兒,確信自己的行蹤沒有被人看到,才悄悄地溜出了關帝廟。
他走出關帝廟時,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放下來。下山的時候,東方已呈現出一抹魚肚白,這時,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還有小菊,此時的家已經成了他的一種迴憶。當初,他離開家參加縣大隊後,還偶爾能迴去看看,自從接受了新的任務到縣城工作後,他至今還沒有迴過家,家裏的父母始終是他最大的牽掛。
就在他完成任務往迴趕時,他的腳步不知不覺中踏上了一條熟悉的小路,這是他童年走過、也是他夢裏走過的路。
太陽完全跳出來的時候,他已經走到了自家門前。每一次迴到這裏,心裏的感受都是不盡相同。這一次,日本人又燒毀了一些房屋,就連幾棵大樹也被煙火熏燎得失去了生氣,莊子裏一片淩亂的景象。他躲在一棵樹後,望著自家的大門,心裏有股說不清的滋味。這時候,門“吱呀”一聲開了。他看見小菊把一盆水潑在了院子裏。小菊似乎比以前更清秀了,他看到小菊,就有一種很溫暖的東西從心底裏漫上來。他差點忍不住去喊小菊。見沒有什麽異樣,他幾步跑到門前,一把推開了大門。
外間的小菊正在做飯,看見他,驚叫一聲,手裏的盆就掉到了地上。她顧不上去撿,衝著裏屋喊:爹,娘,鐵漢哥迴來了。
母親和父親幾乎同時從裏屋擠了出來,他們使勁兒地打量著他。母親半天才哆嗦著聲音說:鐵漢哪,你咋這麽久也不迴來看看啊。母親說著就抹開了眼淚。
後來,他才知道,他被秘密調走之後,縣大隊又幾次路過這裏。父母為了看他一眼,去縣大隊找過,也打聽過許多人,卻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隻是搖頭。父親楊大山又去找了肖大隊長和劉政委,肖大隊長隻告訴父親:他去執行任務了。
父親對肖大隊長這種含糊其辭的說法顯然很不放心,思來想去,一家人就想到了最後的結果——鐵漢一定是犧牲了。肖大隊長和劉政委是不忍心告訴他們。
一家人傷心、難過了很久,就默默地接受了這一現實。可就在這個時候,他竟奇蹟般地出現在他們的眼前。
這一次,他隻是在家裏匆匆地待了片刻,就要上路了。他告訴父母和小菊,他的確是在執行新的任務,隻是沒有告訴他們,他就生活在縣城。
他在喝了一碗小菊熬好的粥後,就走出了大門。小菊跟在他身後,默默地走著。他歸心似箭,就迴過頭,沖小菊說:迴去吧,別送了。
哥,你要當心啊!爹娘知道你還活著,他們會高興好一陣的。有空你就迴家看上一眼,省得爹娘惦記。
他看了一眼小菊,心裏充滿了感激,這個家多虧了小菊。他停住腳,一臉愧意地說:小菊,哥在外照顧不了這個家,以後就靠你了。
小菊看著他,眼裏含了淚:哥,你放心走吧,家裏有我呢。
他突然伸出手,撫了一把小菊的頭。小菊感到他的手有些濕濕的,卻又是溫暖的,分明向她傳達著一股男人的力量。小菊沒有想到,這份感覺竟伴隨了她的一生。
小菊抬起頭時,他已經疾步向前走去。小菊看著他的背影,哽咽著:哥,常迴來看看啊。他迴了一次頭,淚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視線。
</br>
就在楊鐵漢把三個孩子安置到彩鳳的雜貨鋪後,他接到了老葛的一份通知。老葛把一個信封遞給他,讓他務必把這份密件送到城外老陰山關帝廟的一排香案後。
按理說,這一次完全用不著楊鐵漢親自跑一趟,他的下線小鄧打小就在縣城長大,但說到老陰山的關帝廟時,小鄧卻並不清楚。於是,為了送出這十萬火急的情報,他決定親自去一趟。
出發前,他把那封信縫在了貼身衣服裏。一切準備就緒後,他沖彩鳳說:我要出城一趟,明天就能迴來。
彩鳳盯著他看了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
他又說:孩子們就讓你費心了。
臨出門時,他挨個摸了摸幾個孩子的頭,就往外走去。
這時候,彩鳳突然說了句:鐵漢,路上小心,我和孩子們等你迴來。
他轉過頭,眼眶一熱。出生入死這麽多年,他早已經習慣了拚殺和流血,彩鳳的話卻讓他心有所動,她似乎已經把他和他的孩子們當成了一家人。就這樣,他揣著彩鳳這句溫暖的話語,在夜半時分趕到了老陰山。
老陰山對他來說是熟悉的,翻過老陰山,再向東走十幾裏路,那裏就是自己的家了。小時候,他跟著母親,每逢年節都會到老陰山的關帝廟燒香、磕頭。廟裏的香火很盛,母親虔誠地做這些時,他就繞著關帝廟亂跑一氣,直到太陽西斜,母親才和一群善男信女離開這裏。可以說,老陰山的關帝廟留下了他童年歡樂的記憶。
當他趁著夜色翻牆進入關帝廟時,這裏已是物是人非,早已斷了香火的廟裏異常的冷清和淒涼。他輕車熟路地找到香案,把那封十萬火急的信小心地放到了香案後麵。然後,他又潛到廟外,觀察了一會兒,確信自己的行蹤沒有被人看到,才悄悄地溜出了關帝廟。
他走出關帝廟時,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放下來。下山的時候,東方已呈現出一抹魚肚白,這時,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還有小菊,此時的家已經成了他的一種迴憶。當初,他離開家參加縣大隊後,還偶爾能迴去看看,自從接受了新的任務到縣城工作後,他至今還沒有迴過家,家裏的父母始終是他最大的牽掛。
就在他完成任務往迴趕時,他的腳步不知不覺中踏上了一條熟悉的小路,這是他童年走過、也是他夢裏走過的路。
太陽完全跳出來的時候,他已經走到了自家門前。每一次迴到這裏,心裏的感受都是不盡相同。這一次,日本人又燒毀了一些房屋,就連幾棵大樹也被煙火熏燎得失去了生氣,莊子裏一片淩亂的景象。他躲在一棵樹後,望著自家的大門,心裏有股說不清的滋味。這時候,門“吱呀”一聲開了。他看見小菊把一盆水潑在了院子裏。小菊似乎比以前更清秀了,他看到小菊,就有一種很溫暖的東西從心底裏漫上來。他差點忍不住去喊小菊。見沒有什麽異樣,他幾步跑到門前,一把推開了大門。
外間的小菊正在做飯,看見他,驚叫一聲,手裏的盆就掉到了地上。她顧不上去撿,衝著裏屋喊:爹,娘,鐵漢哥迴來了。
母親和父親幾乎同時從裏屋擠了出來,他們使勁兒地打量著他。母親半天才哆嗦著聲音說:鐵漢哪,你咋這麽久也不迴來看看啊。母親說著就抹開了眼淚。
後來,他才知道,他被秘密調走之後,縣大隊又幾次路過這裏。父母為了看他一眼,去縣大隊找過,也打聽過許多人,卻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隻是搖頭。父親楊大山又去找了肖大隊長和劉政委,肖大隊長隻告訴父親:他去執行任務了。
父親對肖大隊長這種含糊其辭的說法顯然很不放心,思來想去,一家人就想到了最後的結果——鐵漢一定是犧牲了。肖大隊長和劉政委是不忍心告訴他們。
一家人傷心、難過了很久,就默默地接受了這一現實。可就在這個時候,他竟奇蹟般地出現在他們的眼前。
這一次,他隻是在家裏匆匆地待了片刻,就要上路了。他告訴父母和小菊,他的確是在執行新的任務,隻是沒有告訴他們,他就生活在縣城。
他在喝了一碗小菊熬好的粥後,就走出了大門。小菊跟在他身後,默默地走著。他歸心似箭,就迴過頭,沖小菊說:迴去吧,別送了。
哥,你要當心啊!爹娘知道你還活著,他們會高興好一陣的。有空你就迴家看上一眼,省得爹娘惦記。
他看了一眼小菊,心裏充滿了感激,這個家多虧了小菊。他停住腳,一臉愧意地說:小菊,哥在外照顧不了這個家,以後就靠你了。
小菊看著他,眼裏含了淚:哥,你放心走吧,家裏有我呢。
他突然伸出手,撫了一把小菊的頭。小菊感到他的手有些濕濕的,卻又是溫暖的,分明向她傳達著一股男人的力量。小菊沒有想到,這份感覺竟伴隨了她的一生。
小菊抬起頭時,他已經疾步向前走去。小菊看著他的背影,哽咽著:哥,常迴來看看啊。他迴了一次頭,淚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視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