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的故鄉河間,是一個平原,曆代所種植的樹木甚多,最古的遠至漢代,參天合抱,盡屬良材,馮就任後將河間屬的古樹大樹掃數砍伐,運至天津,善價而沽,地方人士大嘩,指摘馮國璋太不像話。馮見眾怒難犯,乃用緩兵之計,邀請故鄉年高德劭的鄉黨士紳至京,好言撫慰,謂樹齡過老,任其腐朽可惜,故予以砍伐利用,諸鄉親請勿誤會,補栽新樹費用,本人當全數負擔。眾雖感不滿,而木已成舟,無可如何,猶幸已允補償,亦可慰情聊勝於無,遂迴鄉各自購栽新樹,事後開單向馮要錢,馮置之不理,眾人大唿上當。還有三海中的魚在清朝時是不準擅捕的,所以繁殖日增,百斤以上者極多,馮居為奇貨,招來漁人數十,網罟齊施,竭“海”而漁,中有巨鯉一尾,重達400餘斤,乃光緒帝生日所放的長生魚,脊鰭係有免死金牌四麵,亦遭此劫。事為外商所聞,紛來競購,開價哄抬至3000元之钜,外交部以此事有辱國體,力爭不可,各報亦大加抨擊,馮始知難而罷,所捕之魚,悉自掏腰包買下,偷雞不著,反蝕一把米。
段祺瑞向湖南用兵時,馮、段之間的分裂表麵化了。馮不同於黎元洪的是他在北洋軍係中有地位,有兵權,還有長江三督為後盾。馮的第一道本錢是江蘇督軍李純,李出身於陸軍武備學堂,曾向徐世昌拜過門,民國前十年加入北洋第六鎮,駐防北京和保定一帶,從此他即與這支部隊結了不解之緣。北洋第六鎮原是武衛右軍改編的,曾任統製(師長)的先後有段祺瑞、王士珍、趙國賢、吳祿貞、李純。辛亥年吳祿貞由第六鎮統製升任山西巡撫,李純遂繼任統製,隨馮國璋南下參加漢陽之戰。民國成立,第六鎮改為第六師,李純遂為第一任師長。癸醜年二次革命,李烈鈞在湖口誓師抗袁,袁調他打湖口,革命軍失敗了,李獲升江西都督,袁命馬繼增繼任第六師師長兼贛北鎮守使。袁洪憲稱帝時調馬繼增到湘西打護國軍,不知怎的馬忽然自殺,第六師長乃由第十一旅旅長周文炳升任,可是周不久又害了精神病,於是改由第十二旅旅長齊燮元升任。齊綽號“齊瞎子”,前清秀才出身,在天津辦過小報,並曾在《大公報》投過稿。由於馮國璋北上做總統,乃調嫡係大將李純繼任江蘇督軍。李是個好名不實的人,他離開江西前,授意南昌人開會挽留他,8月1日南昌總商會開挽留督帥大會時,他派副官譚毅到會索閱挽留電,看措詞是否合意。公然有一位先生建議請仿照黎總統遙領贛督,另一個則提議以第六師長齊燮元升任贛督,也有建議建生祠、鑄銅像、立去思碑等等。
省議會和紳、商、學、農各界均紛紛通電挽留李帥。80老翁歐陽霖被江西各界推出來做“臥轍代表”。“督帥”啟節之先,警務處閻恩榮派巡警多名,沿街命各商家設席祖餞,每席賞大洋四元,不料僅有四家遵辦,臨時拜託商會副會長盧芳親自出馬,逢人作揖打拱,勉強湊足了30餘席,據說這些路餞有的隻擺果盤,有的更馬虎,隻盛些清水或剩菜,所花本錢不到兩毛錢。“李督帥”徐步路過,路餞的主人恭而敬之地行禮,大帥含笑點頭答禮,輕舉貴手把桌上的茶汁傾點在地上,算是受餞;商會還買了花爆20萬串,一路放到江邊,學校放假以備學生們成群排隊送“大帥”上洋船,商紳有送到九江才作別的,也有一直送到南京的。
最掃興的是新聞記者,他們報導“督帥”離贛的花邊新聞中說:“督帥”動身時收了門生和義子30餘人,每人收費竟多至數萬元,在南昌的金庫提了30萬元,又令財政廳轉託中國銀行向日本銀行商借了日元100萬。這些消息頗使李純為之氣沮。
馮國璋做了總統後,曾表示尊重責任內閣製,對於段用人行政和決策的決定都不幹涉,段對馮在態度上也比對黎時好得多。可是他們是兩個實力派,馮頗有心機,段則剛愎自用,馮當然不願意做一個和黎元洪一樣的受氣總統,段則決不肯放棄半點權力,因此兩人的爭執,一樣尖銳化。
爭執的第一遭,是軍權,這也是曆來總統、總理間的爭執焦點。馮就任不久,就想恢複“大元帥陸海軍統率辦事處”,段當然不肯同意。段在國務院設立了“參陸辦公處”,以取代袁世凱時代的“統率辦事處”。
馮要過問全國大事,不願做有名無實、像個泥塑的大總統,段在這一方麵總算讓了步,自6年10月8日起,每天派一位官員向總統報告政情。
可是,總統、總理之爭,不是表麵的,或是一件事情上讓一點步就可以和緩,於是權力之爭使這兩位北洋巨頭,裂痕愈來愈大。
段派傅良佐督湘後,湖南旅京士紳要求政府勿在湖南用兵,他們向馮請願,馮叫他們去問內閣,這就是明明告訴請願的人說:是段祺瑞要向湖南用兵,與我馮國璋無關。
劉建藩、林修梅在湖南宣布自主,內閣決定下討伐令,馮認為這是小題大作,應該大事化小,所以馮便不肯在討伐令上麵蓋印。因此當湖南戰事發生後,北京政府的討伐令仍沒有頒布。有人把當時的情勢如此形容:“段內閣對外(指對德奧)宣而不戰,對內戰而不宣。”
馮、段兩人的暗鬥,就是北洋派直係和皖係的鬥爭。這兩係在軍事上各有力量,各有地盤,可是他們也各有弱點。直係占有長江三省地盤,然而湖北、江西和江蘇不相聯結,並且因為地形分散而力量不集中,尤其是江蘇更是處於皖係勢力的三麵包圍中。至於馮國璋自己身居北京,也是在皖係勢力範圍內。不過,皖係軍人紙上談兵的多,肯打硬仗的少,而且在用兵西南時,必須越過長江,要經過直係的地盤,直係地區雖然分散,卻是皖係用兵西南必經的孔道,所以段在征南軍事上必須要取得馮的支持。
馮並不是凡事堅持到底的,對湖南問題便是一個例子,當段的壓力加強後,馮就軟化,10月22日,馮終於同意褫奪了劉建藩和林修梅兩人的官職和勳章,並且予以通緝。
馮的直係和陸榮廷的桂係較為接近,具有秘密同盟關係,因此對湖南和兩廣問題較為關心,和滇係的唐繼堯較少聯繫,所以對四川問題不太關心,段便在四川問題上不受馮的牽製。
段的武力統一,軍事征南都是要花大錢的,錢從何處來呢?隻有借款一途,當時因為歐戰激烈,英法無力借款,日本遂乘機而入,段祺瑞這時亦想借日本的支持達到他征南和統一的迷夢,因此他重用曹汝霖,請他兼攝財政總長,曹是著名的親日派,段後來為國人攻擊賣國就是這一期間鑄成的。日本為了對中國貸款,乃以朝鮮、台灣、興業三銀行合組一特殊銀行團,由日人西原龜三經手,後來就是有名的“西原借款”。
綜合民國六七年間,中國向日本的貸款為數極钜,現在把這些貸款項目分述於次:
(1)善後續借款第一次墊款日金一千萬元。民國六年八月二十八日財政總長梁啓超,與橫濱正金銀行代表締結,借款期限一年,年利七厘,以鹽餘擔保。
(2)交通銀行借款日金二千萬元。民國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曹汝霖、陸宗輿與日本特殊銀行團代表締結,借款期限三年,年利七厘五,以交通銀行所有國庫券二千五百萬元為擔保。
</br>
段祺瑞向湖南用兵時,馮、段之間的分裂表麵化了。馮不同於黎元洪的是他在北洋軍係中有地位,有兵權,還有長江三督為後盾。馮的第一道本錢是江蘇督軍李純,李出身於陸軍武備學堂,曾向徐世昌拜過門,民國前十年加入北洋第六鎮,駐防北京和保定一帶,從此他即與這支部隊結了不解之緣。北洋第六鎮原是武衛右軍改編的,曾任統製(師長)的先後有段祺瑞、王士珍、趙國賢、吳祿貞、李純。辛亥年吳祿貞由第六鎮統製升任山西巡撫,李純遂繼任統製,隨馮國璋南下參加漢陽之戰。民國成立,第六鎮改為第六師,李純遂為第一任師長。癸醜年二次革命,李烈鈞在湖口誓師抗袁,袁調他打湖口,革命軍失敗了,李獲升江西都督,袁命馬繼增繼任第六師師長兼贛北鎮守使。袁洪憲稱帝時調馬繼增到湘西打護國軍,不知怎的馬忽然自殺,第六師長乃由第十一旅旅長周文炳升任,可是周不久又害了精神病,於是改由第十二旅旅長齊燮元升任。齊綽號“齊瞎子”,前清秀才出身,在天津辦過小報,並曾在《大公報》投過稿。由於馮國璋北上做總統,乃調嫡係大將李純繼任江蘇督軍。李是個好名不實的人,他離開江西前,授意南昌人開會挽留他,8月1日南昌總商會開挽留督帥大會時,他派副官譚毅到會索閱挽留電,看措詞是否合意。公然有一位先生建議請仿照黎總統遙領贛督,另一個則提議以第六師長齊燮元升任贛督,也有建議建生祠、鑄銅像、立去思碑等等。
省議會和紳、商、學、農各界均紛紛通電挽留李帥。80老翁歐陽霖被江西各界推出來做“臥轍代表”。“督帥”啟節之先,警務處閻恩榮派巡警多名,沿街命各商家設席祖餞,每席賞大洋四元,不料僅有四家遵辦,臨時拜託商會副會長盧芳親自出馬,逢人作揖打拱,勉強湊足了30餘席,據說這些路餞有的隻擺果盤,有的更馬虎,隻盛些清水或剩菜,所花本錢不到兩毛錢。“李督帥”徐步路過,路餞的主人恭而敬之地行禮,大帥含笑點頭答禮,輕舉貴手把桌上的茶汁傾點在地上,算是受餞;商會還買了花爆20萬串,一路放到江邊,學校放假以備學生們成群排隊送“大帥”上洋船,商紳有送到九江才作別的,也有一直送到南京的。
最掃興的是新聞記者,他們報導“督帥”離贛的花邊新聞中說:“督帥”動身時收了門生和義子30餘人,每人收費竟多至數萬元,在南昌的金庫提了30萬元,又令財政廳轉託中國銀行向日本銀行商借了日元100萬。這些消息頗使李純為之氣沮。
馮國璋做了總統後,曾表示尊重責任內閣製,對於段用人行政和決策的決定都不幹涉,段對馮在態度上也比對黎時好得多。可是他們是兩個實力派,馮頗有心機,段則剛愎自用,馮當然不願意做一個和黎元洪一樣的受氣總統,段則決不肯放棄半點權力,因此兩人的爭執,一樣尖銳化。
爭執的第一遭,是軍權,這也是曆來總統、總理間的爭執焦點。馮就任不久,就想恢複“大元帥陸海軍統率辦事處”,段當然不肯同意。段在國務院設立了“參陸辦公處”,以取代袁世凱時代的“統率辦事處”。
馮要過問全國大事,不願做有名無實、像個泥塑的大總統,段在這一方麵總算讓了步,自6年10月8日起,每天派一位官員向總統報告政情。
可是,總統、總理之爭,不是表麵的,或是一件事情上讓一點步就可以和緩,於是權力之爭使這兩位北洋巨頭,裂痕愈來愈大。
段派傅良佐督湘後,湖南旅京士紳要求政府勿在湖南用兵,他們向馮請願,馮叫他們去問內閣,這就是明明告訴請願的人說:是段祺瑞要向湖南用兵,與我馮國璋無關。
劉建藩、林修梅在湖南宣布自主,內閣決定下討伐令,馮認為這是小題大作,應該大事化小,所以馮便不肯在討伐令上麵蓋印。因此當湖南戰事發生後,北京政府的討伐令仍沒有頒布。有人把當時的情勢如此形容:“段內閣對外(指對德奧)宣而不戰,對內戰而不宣。”
馮、段兩人的暗鬥,就是北洋派直係和皖係的鬥爭。這兩係在軍事上各有力量,各有地盤,可是他們也各有弱點。直係占有長江三省地盤,然而湖北、江西和江蘇不相聯結,並且因為地形分散而力量不集中,尤其是江蘇更是處於皖係勢力的三麵包圍中。至於馮國璋自己身居北京,也是在皖係勢力範圍內。不過,皖係軍人紙上談兵的多,肯打硬仗的少,而且在用兵西南時,必須越過長江,要經過直係的地盤,直係地區雖然分散,卻是皖係用兵西南必經的孔道,所以段在征南軍事上必須要取得馮的支持。
馮並不是凡事堅持到底的,對湖南問題便是一個例子,當段的壓力加強後,馮就軟化,10月22日,馮終於同意褫奪了劉建藩和林修梅兩人的官職和勳章,並且予以通緝。
馮的直係和陸榮廷的桂係較為接近,具有秘密同盟關係,因此對湖南和兩廣問題較為關心,和滇係的唐繼堯較少聯繫,所以對四川問題不太關心,段便在四川問題上不受馮的牽製。
段的武力統一,軍事征南都是要花大錢的,錢從何處來呢?隻有借款一途,當時因為歐戰激烈,英法無力借款,日本遂乘機而入,段祺瑞這時亦想借日本的支持達到他征南和統一的迷夢,因此他重用曹汝霖,請他兼攝財政總長,曹是著名的親日派,段後來為國人攻擊賣國就是這一期間鑄成的。日本為了對中國貸款,乃以朝鮮、台灣、興業三銀行合組一特殊銀行團,由日人西原龜三經手,後來就是有名的“西原借款”。
綜合民國六七年間,中國向日本的貸款為數極钜,現在把這些貸款項目分述於次:
(1)善後續借款第一次墊款日金一千萬元。民國六年八月二十八日財政總長梁啓超,與橫濱正金銀行代表締結,借款期限一年,年利七厘,以鹽餘擔保。
(2)交通銀行借款日金二千萬元。民國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曹汝霖、陸宗輿與日本特殊銀行團代表締結,借款期限三年,年利七厘五,以交通銀行所有國庫券二千五百萬元為擔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