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安會成立後,孫中山乃下令討袁,令革命黨同誌潛伏各地暗中布置。4年10月陳與許崇智奉孫中山命潛伏廣東,由東京路經上海,上海同誌堅留陳在滬主持反袁工作,許崇智遂上書孫,請準陳留滬,負責一切,孫中山答應,陳乃在滬布置一切。當時上海鎮守使是袁的死黨鄭汝成,有精兵數萬扼長江咽喉,控製海軍、為袁世凱的東南屏障。
陳其美和革命同誌認為如果不除鄭汝成,則上海形勢將不利於反袁活動。11月10日是日本天皇登極典禮,駐滬日本總領事開會慶祝日皇登極,鄭汝成因是上海軍政最高首長,照例必須往賀,陳其美乃布置死士十餘人,預伏於龍華到日本領事館所經路線,英租界外白渡橋一線由精於槍法的王曉峰、王明山二人擔任。王曉峰是吉林人,王明山是山東萊陽人。10日晨,王曉峰持兩支手槍,王明山懷兩顆炸彈,埋伏在白渡橋側。11時許,鄭汝成偕其司務長乘汽車來,將近外白渡橋,因為車輛擁擠,乃徐徐慢駛。王明山乃以第一枚炸彈扔向鄭車,未擊中,炸彈爆炸聲使行人倉皇逃避,鄭的司機擬開快車,說時遲那時快,王明山再向車內擲出第二枚炸彈,隻見轟隆,車蓋爆裂,玻璃紛飛,鄭汝成當場被擊暈,車亦停駛,王曉峰乃攀附車門,用駁殼槍猛射鄭頭部十餘發,鄭遂當場斃命。兩位壯士擊斃鄭汝成後,神色自若,態度從容,棄槍就捕,從容赴義。
鄭死後,袁世凱極為震動,以楊善德繼任上海鎮守使。楊沒有鄭精幹,革命黨人遂發動12月5日的肇和兵艦起義。
肇和兵艦起義,是陳其美一手策劃的,總機關設在上海法租界霞飛路漁陽裏五號,以蔣中正、吳忠信、楊庶堪等分任軍事、財政、總務之責。
12月3日袁世凱欲運兵南下,命肇和艦於6日開赴廣東。革命競認為肇和艦已運動成熟,若聽其離去,殊為可惜,陳其美遂徵得肇和艦長黃鳴球及艦上練習生陳可鈞等同意,定於12月5日起義。決定由楊虎率領一部分同誌占領肇和艦,猛轟製造局;由孫祥夫率一部分同誌占領應瑞、通濟兩艦,為肇和艦後援;製造局及城內一部分聯絡成熟的軍警,立即響應。推陳其美為淞滬司令長官,吳忠信為參謀長。5日下午4時,楊虎率海軍陸戰隊同誌30餘人乘小汽艇襲取肇和,陳可鈞等在艦上響應,順利占領肇和艦,立即向陸上攻擊。不幸另一支由孫祥夫率領之同誌,所乘小汽輪沒有照會,被租界巡捕房幹涉,無法開出,遂不能按照計劃占領應瑞及通濟兩艦。因此肇和艦遂陷於孤立無援。陸上同誌聞肇和艦炮聲,即照原計劃分別向電報局、電話局、巡警總局、工程總局等機關進攻,陳其美偕蔣中正督戰,但袁軍炮火猛烈,革命軍傷亡眾多,海上、陸上都無後援,遂至功敗垂成。
雲南起義後,陳其美在上海策動各地起義。袁世凱特駐重兵於上海,不敢他調;同時暗中布置,要暗殺陳以除心腹之患。
南京浦口商埠籌備督辦蔡某是袁世凱心腹,袁命蔡物色一個可靠的人籌劃暗殺陳其美的工作。蔡和張宗昌是賭友,兩人均精於賭博,因此相知甚深。有一天蔡約張打牌,張赴約,隻見蔡一人,很是奇怪,蔡乃延入內室,鄭重問張有沒有膽子替老頭子(指袁)幹一件重要工作。張這時屈居馮部副官長之職,頗不得意,正想往上爬,一聽袁有密令,立即答允。於是蔡乃去電北京,第二天袁有密電給馮國璋,命張宗昌克日來京。馮乃令張即日去北京一行。張晉京見到袁,袁即授以殺陳其美任務,且予以大洋5萬元。張返南京,馮詢以赴京經過,張對馮說:“大總統交我一個任務,是極秘密的,可是我對督師卻不能不說,總統要我找人刺殺陳英士。”馮聽張所說,即表示支持,因為陳其美在上海對馮亦是一大威脅。
張宗昌於是攜巨款赴滬,可是如何實現刺陳計劃,亦頗費周章,因為陳在上海的活動也很謹慎,北洋的人是無法接近的。正當他一籌莫展,無計可施時,卻在一個偶然機會中碰到了曾當過他的排長,但被他斥革的同鄉程子安,程見到張極力表示感激,因為程接到家書,知道張迴掖縣時曾經去謁見程母,且送了300大洋,所以這次在上海見到同鄉老長官,非常親切。張問程現幹何事?程說在陳其美處跑腿,混混日子而已。張進一步詢問,程言及在陳左右頗受排擠,極不得意。張聞程言為之心動,乃相約第二天赴長三堂子歡聚。第二天相晤,酒酣耳熱,張悄悄對程言及刺陳事,認為這是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勸程負責策劃一切,程亦欣然慨允,遂積極布置。
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薩坡賽路被刺。後來證實袁世凱為了殺陳付出了70萬大洋的賞金。
孫中山在袁世凱死後,曾追祭陳,且親撰祭文,有雲:
“……君總群豪,與賊奮搏。百怪張牙,圖君益渴,七十萬金,頭顱如許,自有史來,莫之或匹。君死之夕,屋欷巷哭。我時撫屍,猶勿瞑目。曾不逾月,賊忽自殂,君倘無知,天胡此怒?含笑九泉,當自茲始。文老幸生,必成君誌。……”
北洋軍閥史話
八十九、袁被迫下令撤銷帝製
5年1月5日,袁世凱正式對雲南護國軍用兵,頒布討伐令,令雲:
“前據參政院代行立法院奏稱:唐繼堯、任可澄擁兵謀亂,聲罪請討。又據各省將吏先後電稱:蔡鍔等通電煽動,請加懲辦等語,當時疑其另有別項情節,先將唐繼堯、任可澄、蔡鍔褫職奪官,聽候查辦;嗣據各路邊報,蔡鍔糾合亂黨,潛赴雲南,誘脅該省長官及一部軍人,謀叛國家,破壞統一,宣言獨立,遣兵窺川,稍拂逆謀,橫遭殘害,妄自尊大,擅立官府,人民多數反對,飲泣吞聲,不能抗其威力。又任意造謠,傳播遠近,妄稱某省已與聯合,某國另有陰謀,非詐欺惑眾,即挑撥感情,囈語謊言,全無事實。各省軍民,服從政令,拱衛國家,各友邦又皆希望和平,敦睦邦交,決非該逆等所得誣衊。當滇變肇端,政府及各省將吏,馳電勸誥,苦口熱心,積牘盈尺,而該逆等別有肺腸,悍然不顧,以全體國民所決定之法案,該逆等竟敢以少數之奸人,違反舉國之民意,於政府之正論,同僚之忠告,置若罔聞,喪心病狂,至此已極。該逆等或發起改變國體,或勸進,一再贊同,為日幾何,先後迥異,變詐反覆,匪夷所思。自古國家初造,類有狡黠之徒,包藏禍心,託詞謀變;而如該逆等之陰險叵測,好亂性成者,亦不多見。至滇省人民,初無叛心,軍士亦多知大義,且邊陲貧瘠,生計奇艱,兵僅萬餘,餉難月給,指日瓦解,初何足慮。國家軫念滇省軍民,極不願遽興師旅,惟該逆等倚恃險遠,任意鴟張,使其盤踞稍久,必致苦我黎庶,掠及鄰封,貽大局之憂危,啟意外之牽涉,權衡輕重,不敢務為姑容,竟廢國法。著近滇各省將軍、巡按使,一體嚴籌防剿,毋稍疏忽,並派虎威將軍曹錕督率各師,扼要進紮,聽候調用。該省之變,罪在倡亂數人,凡係脅從,但能悔悟,均免追究,如有始終守正,不肯附亂者,定予褒獎。所有滇省人民,多係良善,尤應妥為撫恤,勿令失所,用副予討罪安民之至意。此令。”
</br>
陳其美和革命同誌認為如果不除鄭汝成,則上海形勢將不利於反袁活動。11月10日是日本天皇登極典禮,駐滬日本總領事開會慶祝日皇登極,鄭汝成因是上海軍政最高首長,照例必須往賀,陳其美乃布置死士十餘人,預伏於龍華到日本領事館所經路線,英租界外白渡橋一線由精於槍法的王曉峰、王明山二人擔任。王曉峰是吉林人,王明山是山東萊陽人。10日晨,王曉峰持兩支手槍,王明山懷兩顆炸彈,埋伏在白渡橋側。11時許,鄭汝成偕其司務長乘汽車來,將近外白渡橋,因為車輛擁擠,乃徐徐慢駛。王明山乃以第一枚炸彈扔向鄭車,未擊中,炸彈爆炸聲使行人倉皇逃避,鄭的司機擬開快車,說時遲那時快,王明山再向車內擲出第二枚炸彈,隻見轟隆,車蓋爆裂,玻璃紛飛,鄭汝成當場被擊暈,車亦停駛,王曉峰乃攀附車門,用駁殼槍猛射鄭頭部十餘發,鄭遂當場斃命。兩位壯士擊斃鄭汝成後,神色自若,態度從容,棄槍就捕,從容赴義。
鄭死後,袁世凱極為震動,以楊善德繼任上海鎮守使。楊沒有鄭精幹,革命黨人遂發動12月5日的肇和兵艦起義。
肇和兵艦起義,是陳其美一手策劃的,總機關設在上海法租界霞飛路漁陽裏五號,以蔣中正、吳忠信、楊庶堪等分任軍事、財政、總務之責。
12月3日袁世凱欲運兵南下,命肇和艦於6日開赴廣東。革命競認為肇和艦已運動成熟,若聽其離去,殊為可惜,陳其美遂徵得肇和艦長黃鳴球及艦上練習生陳可鈞等同意,定於12月5日起義。決定由楊虎率領一部分同誌占領肇和艦,猛轟製造局;由孫祥夫率一部分同誌占領應瑞、通濟兩艦,為肇和艦後援;製造局及城內一部分聯絡成熟的軍警,立即響應。推陳其美為淞滬司令長官,吳忠信為參謀長。5日下午4時,楊虎率海軍陸戰隊同誌30餘人乘小汽艇襲取肇和,陳可鈞等在艦上響應,順利占領肇和艦,立即向陸上攻擊。不幸另一支由孫祥夫率領之同誌,所乘小汽輪沒有照會,被租界巡捕房幹涉,無法開出,遂不能按照計劃占領應瑞及通濟兩艦。因此肇和艦遂陷於孤立無援。陸上同誌聞肇和艦炮聲,即照原計劃分別向電報局、電話局、巡警總局、工程總局等機關進攻,陳其美偕蔣中正督戰,但袁軍炮火猛烈,革命軍傷亡眾多,海上、陸上都無後援,遂至功敗垂成。
雲南起義後,陳其美在上海策動各地起義。袁世凱特駐重兵於上海,不敢他調;同時暗中布置,要暗殺陳以除心腹之患。
南京浦口商埠籌備督辦蔡某是袁世凱心腹,袁命蔡物色一個可靠的人籌劃暗殺陳其美的工作。蔡和張宗昌是賭友,兩人均精於賭博,因此相知甚深。有一天蔡約張打牌,張赴約,隻見蔡一人,很是奇怪,蔡乃延入內室,鄭重問張有沒有膽子替老頭子(指袁)幹一件重要工作。張這時屈居馮部副官長之職,頗不得意,正想往上爬,一聽袁有密令,立即答允。於是蔡乃去電北京,第二天袁有密電給馮國璋,命張宗昌克日來京。馮乃令張即日去北京一行。張晉京見到袁,袁即授以殺陳其美任務,且予以大洋5萬元。張返南京,馮詢以赴京經過,張對馮說:“大總統交我一個任務,是極秘密的,可是我對督師卻不能不說,總統要我找人刺殺陳英士。”馮聽張所說,即表示支持,因為陳其美在上海對馮亦是一大威脅。
張宗昌於是攜巨款赴滬,可是如何實現刺陳計劃,亦頗費周章,因為陳在上海的活動也很謹慎,北洋的人是無法接近的。正當他一籌莫展,無計可施時,卻在一個偶然機會中碰到了曾當過他的排長,但被他斥革的同鄉程子安,程見到張極力表示感激,因為程接到家書,知道張迴掖縣時曾經去謁見程母,且送了300大洋,所以這次在上海見到同鄉老長官,非常親切。張問程現幹何事?程說在陳其美處跑腿,混混日子而已。張進一步詢問,程言及在陳左右頗受排擠,極不得意。張聞程言為之心動,乃相約第二天赴長三堂子歡聚。第二天相晤,酒酣耳熱,張悄悄對程言及刺陳事,認為這是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勸程負責策劃一切,程亦欣然慨允,遂積極布置。
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薩坡賽路被刺。後來證實袁世凱為了殺陳付出了70萬大洋的賞金。
孫中山在袁世凱死後,曾追祭陳,且親撰祭文,有雲:
“……君總群豪,與賊奮搏。百怪張牙,圖君益渴,七十萬金,頭顱如許,自有史來,莫之或匹。君死之夕,屋欷巷哭。我時撫屍,猶勿瞑目。曾不逾月,賊忽自殂,君倘無知,天胡此怒?含笑九泉,當自茲始。文老幸生,必成君誌。……”
北洋軍閥史話
八十九、袁被迫下令撤銷帝製
5年1月5日,袁世凱正式對雲南護國軍用兵,頒布討伐令,令雲:
“前據參政院代行立法院奏稱:唐繼堯、任可澄擁兵謀亂,聲罪請討。又據各省將吏先後電稱:蔡鍔等通電煽動,請加懲辦等語,當時疑其另有別項情節,先將唐繼堯、任可澄、蔡鍔褫職奪官,聽候查辦;嗣據各路邊報,蔡鍔糾合亂黨,潛赴雲南,誘脅該省長官及一部軍人,謀叛國家,破壞統一,宣言獨立,遣兵窺川,稍拂逆謀,橫遭殘害,妄自尊大,擅立官府,人民多數反對,飲泣吞聲,不能抗其威力。又任意造謠,傳播遠近,妄稱某省已與聯合,某國另有陰謀,非詐欺惑眾,即挑撥感情,囈語謊言,全無事實。各省軍民,服從政令,拱衛國家,各友邦又皆希望和平,敦睦邦交,決非該逆等所得誣衊。當滇變肇端,政府及各省將吏,馳電勸誥,苦口熱心,積牘盈尺,而該逆等別有肺腸,悍然不顧,以全體國民所決定之法案,該逆等竟敢以少數之奸人,違反舉國之民意,於政府之正論,同僚之忠告,置若罔聞,喪心病狂,至此已極。該逆等或發起改變國體,或勸進,一再贊同,為日幾何,先後迥異,變詐反覆,匪夷所思。自古國家初造,類有狡黠之徒,包藏禍心,託詞謀變;而如該逆等之陰險叵測,好亂性成者,亦不多見。至滇省人民,初無叛心,軍士亦多知大義,且邊陲貧瘠,生計奇艱,兵僅萬餘,餉難月給,指日瓦解,初何足慮。國家軫念滇省軍民,極不願遽興師旅,惟該逆等倚恃險遠,任意鴟張,使其盤踞稍久,必致苦我黎庶,掠及鄰封,貽大局之憂危,啟意外之牽涉,權衡輕重,不敢務為姑容,竟廢國法。著近滇各省將軍、巡按使,一體嚴籌防剿,毋稍疏忽,並派虎威將軍曹錕督率各師,扼要進紮,聽候調用。該省之變,罪在倡亂數人,凡係脅從,但能悔悟,均免追究,如有始終守正,不肯附亂者,定予褒獎。所有滇省人民,多係良善,尤應妥為撫恤,勿令失所,用副予討罪安民之至意。此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