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您也不喜歡摸白骨吧?"
"在這古戰場的白骨,都是受宗良親王的詩歌感動而奮戰殉死的。這些武士的白骨意義重大。雖然我們看不到它實際的作用,但是國家因為它才得以維持今日的和平。人們幾千年來,才得以過豐衣足食的生活。"
"我懂了。"
"即使以前發生過戰亂,但這些戰亂就像前天的暴風雨一樣,對這片國土並未產生多大的變化。雖然現在活在世上的人對國家也盡了不少力,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土中白骨的恩情。"
伊織對武藏的每一句話都點頭稱是。
"我了解了。我給這些白骨獻花行禮吧!"
武藏微笑說:
"不必行禮也沒關係,隻要在心裏向他們道謝就行了。"
"可是……"
伊織還是覺得過意不去。他采來一些野花放在石頭前麵,正要合掌膜拜,卻迴頭對武藏說:
"師父!"
他表情有點遲疑:
"如果這些白骨都是忠臣還好,若是足利尊氏的士兵,我可不想拜他們!"
武藏對此問題,幾乎無法迴答。伊織在等武藏明確的答覆,才要合掌膜拜。他望著武藏,一直等待迴答。
這時突然傳來蟲鳴聲,抬頭一看,望見了白晝淡淡的月亮。良久,武藏仍不知如何迴答。
最後武藏說道:
"即使一個人無惡不作,然而死了之後,在佛道上仍然會得救。猶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隻要信菩薩,佛祖也會寬恕壞人的。何況他們已經是一堆白骨了。"
"這麽說來,忠臣和逆賊,死了之後都一樣了?"
"不對。"
武藏嚴厲地反駁。
"你不可這麽早就下判斷。武士最重視名譽,一旦名譽受到汙衊,則世世代代永無翻身之日。"
"可是,為何佛祖對忠臣和壞人都一視同仁呢?"
"人之初,性本善,受了名利慾望的誘惑,有人變壞,有人變亂賊。然而神明卻不計較這些,希望能感化這些人。信神才能得救,可是,所有的善行必須在有生之年施行,人一旦死了,一切都是空。"
"原來如此。"
伊織已經了解其意。他大聲地說:
"可是武士卻不同,即使死了也不會成空。"
"為什麽?"
"因為武士會留下名字。"
"?"
"如果留下惡名便是壞名聲,留下好名就是好名聲。"
"嗯!"
"即使成為白骨也是如此。"
"……"
武藏不想打斷他純真的求知慾,繼續說道:
"可是這些武士必須具備悲天憫人的胸懷,否則就像一片荒地,沒有月亮照耀,也沒有花朵綻放。光是武術高強,就像前天的暴風雨。一天到晚隻知練劍的人,則更悲哀。因此我們必須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慈悲為懷。"
伊織聽了之後,默不作聲。
他默默地為土中的白骨獻上花朵,並誠摯地合掌膜拜。
11
密密麻麻的人影像一群螞蟻,正在攀登秩父山。山腰處時而飄來雲朵,遮住了這些人影。
最後這些人終於爬上山頂,到了三峰神社。從這裏仰望天空,萬裏無雲,令人舒暢無比。
這裏橫跨阪東四個地區,並可通往雲取、白石、妙法等山嶽,可說是一座天上的城鎮。山上蓋了一座神社佛閣,裏麵有和尚的寮房、禮品店,以及供信徒休息的茶館。另外還有少數農家,零星分布其間,大約有七十戶。
"啊!聽到大鼓聲了。"
武藏和伊織昨夜已住進神社的別館"觀音院"裏。伊織聽到鼓聲,趕緊把飯吃完。
"師父!快開始了。"
伊織丟下筷子。
"那是神樂嗎?"
"我們去看吧!"
"我昨晚已經看過了。你一個人去吧!"
"可是,昨晚隻演了兩場而已。"
"好了!你別急!今夜可讓你看個通宵。"
武藏的盤子裏還有飯,他似乎想把它吃完。於是,伊織又遊說他:
"今晚的星空很美喔!"
"是嗎?"
"昨天有幾千人上山來。還好天氣晴朗,要不然豈不太掃興了。"
武藏見伊織怪可憐的,便說:
"那麽,我也去看吧!"
"太好了!快走吧!"
伊織跳著跑到門口,並為武藏擺好草鞋。
別館門前以及山門兩側都架了大火把,燒得正旺盛。神社前的街道上,每一戶人家也都在門前點上鬆枝火把。幾千尺高的山上,因而一片明亮,猶如白晝。
夜空猶如一片深湛的湖水。銀河的星光不斷地閃爍著,加上火把的光芒,使得神樂殿前的群眾,忘卻了寒冷。
"嗯……"
伊織混在人群當中,張大眼睛到處尋找。
"師父到哪裏去了?剛才還在這裏呢!"
山峰上飄著笛音和鼓聲,人們慢慢聚集到殿前,然而神樂殿裏仍然一片寂靜,隻有燈影和飄曳的帷幕,跳舞的人還沒出現。
</br>
"在這古戰場的白骨,都是受宗良親王的詩歌感動而奮戰殉死的。這些武士的白骨意義重大。雖然我們看不到它實際的作用,但是國家因為它才得以維持今日的和平。人們幾千年來,才得以過豐衣足食的生活。"
"我懂了。"
"即使以前發生過戰亂,但這些戰亂就像前天的暴風雨一樣,對這片國土並未產生多大的變化。雖然現在活在世上的人對國家也盡了不少力,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土中白骨的恩情。"
伊織對武藏的每一句話都點頭稱是。
"我了解了。我給這些白骨獻花行禮吧!"
武藏微笑說:
"不必行禮也沒關係,隻要在心裏向他們道謝就行了。"
"可是……"
伊織還是覺得過意不去。他采來一些野花放在石頭前麵,正要合掌膜拜,卻迴頭對武藏說:
"師父!"
他表情有點遲疑:
"如果這些白骨都是忠臣還好,若是足利尊氏的士兵,我可不想拜他們!"
武藏對此問題,幾乎無法迴答。伊織在等武藏明確的答覆,才要合掌膜拜。他望著武藏,一直等待迴答。
這時突然傳來蟲鳴聲,抬頭一看,望見了白晝淡淡的月亮。良久,武藏仍不知如何迴答。
最後武藏說道:
"即使一個人無惡不作,然而死了之後,在佛道上仍然會得救。猶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隻要信菩薩,佛祖也會寬恕壞人的。何況他們已經是一堆白骨了。"
"這麽說來,忠臣和逆賊,死了之後都一樣了?"
"不對。"
武藏嚴厲地反駁。
"你不可這麽早就下判斷。武士最重視名譽,一旦名譽受到汙衊,則世世代代永無翻身之日。"
"可是,為何佛祖對忠臣和壞人都一視同仁呢?"
"人之初,性本善,受了名利慾望的誘惑,有人變壞,有人變亂賊。然而神明卻不計較這些,希望能感化這些人。信神才能得救,可是,所有的善行必須在有生之年施行,人一旦死了,一切都是空。"
"原來如此。"
伊織已經了解其意。他大聲地說:
"可是武士卻不同,即使死了也不會成空。"
"為什麽?"
"因為武士會留下名字。"
"?"
"如果留下惡名便是壞名聲,留下好名就是好名聲。"
"嗯!"
"即使成為白骨也是如此。"
"……"
武藏不想打斷他純真的求知慾,繼續說道:
"可是這些武士必須具備悲天憫人的胸懷,否則就像一片荒地,沒有月亮照耀,也沒有花朵綻放。光是武術高強,就像前天的暴風雨。一天到晚隻知練劍的人,則更悲哀。因此我們必須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慈悲為懷。"
伊織聽了之後,默不作聲。
他默默地為土中的白骨獻上花朵,並誠摯地合掌膜拜。
11
密密麻麻的人影像一群螞蟻,正在攀登秩父山。山腰處時而飄來雲朵,遮住了這些人影。
最後這些人終於爬上山頂,到了三峰神社。從這裏仰望天空,萬裏無雲,令人舒暢無比。
這裏橫跨阪東四個地區,並可通往雲取、白石、妙法等山嶽,可說是一座天上的城鎮。山上蓋了一座神社佛閣,裏麵有和尚的寮房、禮品店,以及供信徒休息的茶館。另外還有少數農家,零星分布其間,大約有七十戶。
"啊!聽到大鼓聲了。"
武藏和伊織昨夜已住進神社的別館"觀音院"裏。伊織聽到鼓聲,趕緊把飯吃完。
"師父!快開始了。"
伊織丟下筷子。
"那是神樂嗎?"
"我們去看吧!"
"我昨晚已經看過了。你一個人去吧!"
"可是,昨晚隻演了兩場而已。"
"好了!你別急!今夜可讓你看個通宵。"
武藏的盤子裏還有飯,他似乎想把它吃完。於是,伊織又遊說他:
"今晚的星空很美喔!"
"是嗎?"
"昨天有幾千人上山來。還好天氣晴朗,要不然豈不太掃興了。"
武藏見伊織怪可憐的,便說:
"那麽,我也去看吧!"
"太好了!快走吧!"
伊織跳著跑到門口,並為武藏擺好草鞋。
別館門前以及山門兩側都架了大火把,燒得正旺盛。神社前的街道上,每一戶人家也都在門前點上鬆枝火把。幾千尺高的山上,因而一片明亮,猶如白晝。
夜空猶如一片深湛的湖水。銀河的星光不斷地閃爍著,加上火把的光芒,使得神樂殿前的群眾,忘卻了寒冷。
"嗯……"
伊織混在人群當中,張大眼睛到處尋找。
"師父到哪裏去了?剛才還在這裏呢!"
山峰上飄著笛音和鼓聲,人們慢慢聚集到殿前,然而神樂殿裏仍然一片寂靜,隻有燈影和飄曳的帷幕,跳舞的人還沒出現。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