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侄子兵庫來了之後,但馬太守常說:
"年輕的一對。"
但馬太守經常以長輩的身份關心他們。
然而兵庫與宗矩性情不同。他生性樂觀,不管叔父怎麽個想法。
"阿通姑娘真好,我也喜歡阿通姑娘。"
他並不隱諱。
縱使他所說的喜歡含有更深的意思。
他卻從來未對叔父和阿通表示過---
要娶她為妻。
或是---
我愛戀她。
此刻,
他們一起牽著馬走在夕陽下的日窪穀,最後爬向南麵的坡道,迴到柳生家門前。兵庫敲門大喊:
"平藏,開門!平藏,開門啊!兵庫和阿通姑娘迴來了。"
27
但馬太守宗矩今年三十八歲。
他算不上敏捷剛毅,卻是個聰明人。與其說他注重精神層麵,不如說他是個理性的人。
這點迥異於年邁的父親石舟齋,也與侄子兵庫天才型的特質大異其趣。
當大禦所家康命令柳生家:
"請推薦一人到江戶擔任秀忠的武術教練。"
石舟齋在兒子、孫子、侄子及門人當中,立刻挑選出宗矩。
"宗矩,你去吧!"
因為他認為宗矩的聰明和溫和個性是最適合擔任此職。
所謂禦流儀劍術和柳生家的宗旨,便是:
治天下武學。
這是石舟齋晚年的信條。而能擔任將軍家兵法教練的,除了宗矩別無他人。家康招聘宗矩並非隻為了教導兒子秀忠劍道。
家康自己也曾師事奧山某學習劍術。然而他主要的目的在於---
領悟治國的大智。
家康經常把這個理念掛於嘴邊。
因此,禦流儀劍法並非隻是個人劍術高低的問題。它的大原則在於---統禦天下劍法。
也是---
領悟治國道理。
這便是它的著眼點。
劍道始於求勝、求生存,這也是劍道最終的目標。因此禦流儀不能接受在個人比武當中,輸了也無所謂的想法。
不,應該說禦流儀主張為了維持柳生家的威嚴,必須優於其他流派。
宗矩經常為此苦惱不已。表麵上看來,他是光榮的被選至江戶,是個幸運兒。實際上正受到最嚴厲的考驗。
---真羨慕侄子。
宗矩經常羨慕兵庫。
---真想跟他一樣。
然而以他的立場和個性,都無法像兵庫那般自由自在。
現在兵庫正穿過橋廊,來到宗矩的房間。
這棟房舍豪華壯麗。不是京都的建築師父,而是請了很多鄉下的師父模仿千倉建築而蓋的。宗矩住在麻布山丘低矮的建築中,至少可以慰藉他思念故鄉柳生府之情。
"叔父。"
兵庫看一看房內,在門口坐下。
宗矩已知兵庫歸來。
"是兵庫嗎?"
宗矩視線並未離開千庭的花園。
"可以進去嗎?"
"有事嗎?"
"沒什麽要事,隻是想問您一件事。"
"進來吧!"
兵庫這才推門進去。
柳生家家風嚴謹,十分注重禮儀。兵庫雖受祖父石舟齋寵愛,平日與叔父不親近,每次見麵總是正襟危坐。
宗矩木訥寡言。他一看到兵庫突然想起某事。
"阿通呢?"
宗矩問道。
"迴來了。"
兵庫接著解釋。
"阿通說她到冰川神社參拜,迴途時順便四周閑逛,才會這麽晚迴來。"
"是你去接她的嗎?"
"是的。"
"……"
宗矩望著蠟燭良久不語,最後終於說:
"我們無法將一名年輕女子久留在家裏。我曾向助九郎提過此事,希望他找機會另外安置阿通。"
"話雖如此……"
兵庫不太同意宗矩。
"阿通無依無靠,身世可憐,離開這裏又能上哪兒去呢?"
"如果老是為她設想,就永遠無法解決了。"
"祖父也曾說過她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我並非說她不好,可是這宅邸裏清一色是年輕男子,一位美女住在這兒,會招惹許多閑話,而且也會影響武士的士氣。"
"……"
兵庫並不認為宗矩是在暗示自己。因為自己尚未成婚,而且對阿通並無非分之念。
兵庫認為叔父剛才那番話是在對叔父自己說的。宗矩奉父母之命,娶了門當戶對的妻室。但是這個妻子一直深居簡出,幾乎不露麵。不知和叔父是否感情和睦?她還年輕,又是個大家閨秀,對於丈夫身邊有一名像阿通這麽年輕貌美的女性,一定不好受。
今夜宗矩的臉色不太好看。
有時兵庫看到宗矩心情不好,獨自一人在房間默默沉思,便會猜想:
他是不是跟妻子不愉快了?
兵庫以一個單身漢的心情揣測宗矩的感受。宗矩正直木訥,即使妻子有所抱怨,也不可能大聲斥喝:
"你給我閉嘴!"
對外,他必須擔任將軍家武術指導之重任。對內,又必須應付妻室的要求。宗矩不易將心事形於色,總是獨自一人沉思。
</br>
"年輕的一對。"
但馬太守經常以長輩的身份關心他們。
然而兵庫與宗矩性情不同。他生性樂觀,不管叔父怎麽個想法。
"阿通姑娘真好,我也喜歡阿通姑娘。"
他並不隱諱。
縱使他所說的喜歡含有更深的意思。
他卻從來未對叔父和阿通表示過---
要娶她為妻。
或是---
我愛戀她。
此刻,
他們一起牽著馬走在夕陽下的日窪穀,最後爬向南麵的坡道,迴到柳生家門前。兵庫敲門大喊:
"平藏,開門!平藏,開門啊!兵庫和阿通姑娘迴來了。"
27
但馬太守宗矩今年三十八歲。
他算不上敏捷剛毅,卻是個聰明人。與其說他注重精神層麵,不如說他是個理性的人。
這點迥異於年邁的父親石舟齋,也與侄子兵庫天才型的特質大異其趣。
當大禦所家康命令柳生家:
"請推薦一人到江戶擔任秀忠的武術教練。"
石舟齋在兒子、孫子、侄子及門人當中,立刻挑選出宗矩。
"宗矩,你去吧!"
因為他認為宗矩的聰明和溫和個性是最適合擔任此職。
所謂禦流儀劍術和柳生家的宗旨,便是:
治天下武學。
這是石舟齋晚年的信條。而能擔任將軍家兵法教練的,除了宗矩別無他人。家康招聘宗矩並非隻為了教導兒子秀忠劍道。
家康自己也曾師事奧山某學習劍術。然而他主要的目的在於---
領悟治國的大智。
家康經常把這個理念掛於嘴邊。
因此,禦流儀劍法並非隻是個人劍術高低的問題。它的大原則在於---統禦天下劍法。
也是---
領悟治國道理。
這便是它的著眼點。
劍道始於求勝、求生存,這也是劍道最終的目標。因此禦流儀不能接受在個人比武當中,輸了也無所謂的想法。
不,應該說禦流儀主張為了維持柳生家的威嚴,必須優於其他流派。
宗矩經常為此苦惱不已。表麵上看來,他是光榮的被選至江戶,是個幸運兒。實際上正受到最嚴厲的考驗。
---真羨慕侄子。
宗矩經常羨慕兵庫。
---真想跟他一樣。
然而以他的立場和個性,都無法像兵庫那般自由自在。
現在兵庫正穿過橋廊,來到宗矩的房間。
這棟房舍豪華壯麗。不是京都的建築師父,而是請了很多鄉下的師父模仿千倉建築而蓋的。宗矩住在麻布山丘低矮的建築中,至少可以慰藉他思念故鄉柳生府之情。
"叔父。"
兵庫看一看房內,在門口坐下。
宗矩已知兵庫歸來。
"是兵庫嗎?"
宗矩視線並未離開千庭的花園。
"可以進去嗎?"
"有事嗎?"
"沒什麽要事,隻是想問您一件事。"
"進來吧!"
兵庫這才推門進去。
柳生家家風嚴謹,十分注重禮儀。兵庫雖受祖父石舟齋寵愛,平日與叔父不親近,每次見麵總是正襟危坐。
宗矩木訥寡言。他一看到兵庫突然想起某事。
"阿通呢?"
宗矩問道。
"迴來了。"
兵庫接著解釋。
"阿通說她到冰川神社參拜,迴途時順便四周閑逛,才會這麽晚迴來。"
"是你去接她的嗎?"
"是的。"
"……"
宗矩望著蠟燭良久不語,最後終於說:
"我們無法將一名年輕女子久留在家裏。我曾向助九郎提過此事,希望他找機會另外安置阿通。"
"話雖如此……"
兵庫不太同意宗矩。
"阿通無依無靠,身世可憐,離開這裏又能上哪兒去呢?"
"如果老是為她設想,就永遠無法解決了。"
"祖父也曾說過她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我並非說她不好,可是這宅邸裏清一色是年輕男子,一位美女住在這兒,會招惹許多閑話,而且也會影響武士的士氣。"
"……"
兵庫並不認為宗矩是在暗示自己。因為自己尚未成婚,而且對阿通並無非分之念。
兵庫認為叔父剛才那番話是在對叔父自己說的。宗矩奉父母之命,娶了門當戶對的妻室。但是這個妻子一直深居簡出,幾乎不露麵。不知和叔父是否感情和睦?她還年輕,又是個大家閨秀,對於丈夫身邊有一名像阿通這麽年輕貌美的女性,一定不好受。
今夜宗矩的臉色不太好看。
有時兵庫看到宗矩心情不好,獨自一人在房間默默沉思,便會猜想:
他是不是跟妻子不愉快了?
兵庫以一個單身漢的心情揣測宗矩的感受。宗矩正直木訥,即使妻子有所抱怨,也不可能大聲斥喝:
"你給我閉嘴!"
對外,他必須擔任將軍家武術指導之重任。對內,又必須應付妻室的要求。宗矩不易將心事形於色,總是獨自一人沉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