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同屋長得怎麽樣?
湊合,不如她。
騷嗎?
不好說,目前還挺矜持的。
媽的,哪個江西的?你明天指給老子看。
他接連打著哈欠,哎呀,太困了,困死了,好累啊,腿酸死了,你知道,一直站著,哎呀,睡覺去了。他轉身就走,走到拐角才迴過頭說,明天我把她同屋介紹給你,現在你玩兒自己吧。滾,我對著他的背影喊道。
自此我們便真正地親近起來。幾年以後,在2002年左右,我陪他去當時尚未拆除的華亭路的服裝市場採購。出來時迎頭撞見一個模樣老氣的姑娘,個子不高但挺豐滿,眼角布滿皺紋。他們意外寒暄,眼睛都迴避著我,也不給我介紹,我仍不識趣地呆立在他倆中間,他們也就不再掩飾對我的厭惡,走到不遠的地方站在角落裏悄悄談了半小時。
誰呀這是?我他媽這一通等。
江西那妞嘛。
什麽江西?
我剛進學校的時候,在樓道裏,你忘了?
操!
我急忙迴頭找她的背影,卻已經分辨不出。
看著很憔悴嘛。我說。
憔悴個屁啊,結婚了,估計吃避孕藥吃的,你看她胖的。
不知道他們都談了什麽,沉默地往前再走了一會兒之後,他顯出低落。
怎麽了你?
她好像過得不太好,媽的好像這種熱情又慷慨的姑娘最終都過得不好,挺可憐的。
那z小姐就不可憐嗎?
他扭頭看我。1997年離開北京後,他和z小姐在吵吵鬧鬧中持續了一兩年左右終於曲終人散,時間我記得不準確了。她全心全意地待他,一心想要嫁給他,他大概傷透了她的心,我剛聽到消息時也為她擔心過幾分鍾,不過這真算不得什麽,誰不是這麽過來的呢?
z小姐跟她不太一樣。他想了想說。
z小姐不是熱情和慷慨的嗎?我反問他。
完全不一樣,z小姐的熱情和慷慨隻是對我的,不是她內在的需求,無論看起來是怎樣的,她的一切都是要求迴報的。
我明白他在說什麽,但還是說,人家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可並沒有要求你迴報什麽,z小姐很愛你啊。
其他人就不是愛我嗎?z小姐愛我愛自己,花癡愛全世界,這他媽還不夠偉大啊。
我沒有再說什麽。
而且不用為z小姐操心,從我這裏沒有找到的東西,她下一次可以從別人那裏找到。她是找東西的,一直找下去總是會找到的。花癡不一樣,她們不找東西,她們更享受給予,或者至少她們還不知道要找什麽,她們的需求太紛亂複雜。他自顧自地說著。
我知道話雖如此,但他實際上對z小姐很好,隻是事不湊巧,他沒有那麽愛她或他認為自己沒有那麽愛她。我本來還想再說什麽,但沒說下去,因為我餓了。好餓啊,老子想去吃碗牛肉麵,你去不去?走啊,他說。我們就往漕溪路我住的地方樓下去吃麵。
殘破的兩張用廢紙板廢木板或不知什麽其他廢料搗碎後再經過粗糙的倒模做出的破桌子,如果可以被稱作是桌子的話,擺放在由防水布搭就的破工棚裏。最破敗也是最好吃的一家麵館,如果它能被叫做麵館的話。一對中老年河南夫婦終年在棚子外和麵擀麵拉麵煮麵,大鍋裏永遠煮著那幾塊發白的巨大牛骨頭。
有一年快到春節的時候,市麵已很冷清,這裏卻仍堅持開門。我一個人坐在空下來的棚子裏,望著外麵冒著熱氣的大鍋發呆,女性店主大概已經迴家鄉準備春節了,所以今天是男的端了麵進來,我指了指外麵鍋裏一塊高高翹起來的骨頭說,那塊骨頭從去年煮到了現在嘛,我認得,兩年了啊。
他頭也不抬地把碗放在我麵前,說,你記錯了,年輕人,這塊是上一年春節後買的,煮了才不到一年。說完貓著腰出去,過一會兒又端了個碗進來,他沒有別的餐具,把碗底擺放齊整的小半碗牛肉放在我麵前,說,煮了一年的肉,所以不要錢。我說,你怎麽還不迴去?今年不迴去,讓臭婆娘迴去了,車票貴。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煮一整年的麵還是會嫌春節的車票貴?從1998年開始,我跟第三個×君大概每人在這裏吞下過不少於兩百碗麵。2004年的某一天破店突然消失,我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地在附近幾條馬路的犄角旮旯裏遍尋不到,大概是被永遠穿著大一號製服的城市管理員依法取締了。自此,我繼續在當時地處漕溪路的所謂製片廠混下去的理由也就消失了。
學製一年的表演訓練班轉眼就結業了,1997年7月,他又風風火火地走了,還是大大的拉杆箱以及蛤蟆鏡,雪白的棒球帽。我大概送了送他,也就是下樓到門口吧。
記得來上海看我呀,他咧開嘴笑著,鑽進了計程車。然而他最終沒能做成演員,隻在來北京上學之前做過幾年的海員,在那些以上海為始發地的去往歐洲的貨船上。我沒有細問過他為何會選擇做海員,大概隻是待業的年紀,正好碰到了輪船公司考試。他較少說船上的事,隻是說無聊,抱怨過一兩次食物,也都是輕描淡寫。
他比較熱衷於說下了船之後的事,外國的風土人情在他而言專指各國的雞檔。比如德國人專門在碼頭興建的小鎮子,下了碼頭就是街道,臨街的櫥窗般大小的透明玻璃窗戶裏一邊過著透明生活一邊供君挑選的看上去十分優雅矜持的德國雞在你按響門鈴後會體貼地拉上窗簾熱情地招唿你進來然後五分鍾內就保準讓你完事走人。
她會一言不發地看著你,你在有一絲尷尬的氣氛裏剛剛穿好褲子,人還沒來得及走,她窗簾就又拉開了。她的審視是一種報複嗎?有時候你問她借個洗手間,她還要給你臉色看,完全不講情義。我鄙視地看著他說,你就五分鍾還他媽想要有情義啊。五分鍾也可以有情義啊,時間不分短長,而且我在給她節省時間啊。
還是泰國好。他比較喜歡去泰國,航程又短,服務又貼心。當他們巨大的貨輪離碼頭還有幾海裏,雞檔由山葉小快艇組成的先遣隊已經滿載泰國雞伴著激動人心的樂曲出來迎接他們了,快艇會圍著他們轉圈,女孩們則撩起上衣給你看,同時對你微笑。你隻要用手比劃出她胸口掛的號碼就算選定,女孩馬上整理好衣服,安靜地坐好,溫柔而期盼地注視著你,靜如處子。再有別的人招唿她,也置之不理,裝作看不見。短暫的忠誠。
然而時間不分短長,快艇會一直圍繞著貨輪陪伴它駛向岸邊直至靠岸下錨,像是迎接凱旋者,場麵歡樂又溫馨。然而即便是這些,也沒能抵消船上的寂寞,因為夥食差或是未被提及的其他事,幾年之後他就不做了。
他同樣沒有說過為什麽要來北京學表演——我猜他大概是碰巧介入到某一次拍攝,很可能是群眾演員,之後便喜歡上了,信誓旦旦地跑到北京深造。他的熱情毋庸置疑,難得的是他對電影的品位和判斷都屬上乘,隻是勢利無知的電影圈不會有人重視。
最終他成為了不錯的幕後人員,或許還能做到更好,但他不願再抵禦死神的誘惑,拋棄所有,一頭撲了上去。不是一切都正在好轉嗎?悲催的過往不是正在過去嗎?你不是正準備要脫胎換骨嗎?為什麽耐心不能再堅持下去,為什麽這樣為什麽那樣?所謂生者的無謂的羈絆,好像有什麽意義似的。
</br>
湊合,不如她。
騷嗎?
不好說,目前還挺矜持的。
媽的,哪個江西的?你明天指給老子看。
他接連打著哈欠,哎呀,太困了,困死了,好累啊,腿酸死了,你知道,一直站著,哎呀,睡覺去了。他轉身就走,走到拐角才迴過頭說,明天我把她同屋介紹給你,現在你玩兒自己吧。滾,我對著他的背影喊道。
自此我們便真正地親近起來。幾年以後,在2002年左右,我陪他去當時尚未拆除的華亭路的服裝市場採購。出來時迎頭撞見一個模樣老氣的姑娘,個子不高但挺豐滿,眼角布滿皺紋。他們意外寒暄,眼睛都迴避著我,也不給我介紹,我仍不識趣地呆立在他倆中間,他們也就不再掩飾對我的厭惡,走到不遠的地方站在角落裏悄悄談了半小時。
誰呀這是?我他媽這一通等。
江西那妞嘛。
什麽江西?
我剛進學校的時候,在樓道裏,你忘了?
操!
我急忙迴頭找她的背影,卻已經分辨不出。
看著很憔悴嘛。我說。
憔悴個屁啊,結婚了,估計吃避孕藥吃的,你看她胖的。
不知道他們都談了什麽,沉默地往前再走了一會兒之後,他顯出低落。
怎麽了你?
她好像過得不太好,媽的好像這種熱情又慷慨的姑娘最終都過得不好,挺可憐的。
那z小姐就不可憐嗎?
他扭頭看我。1997年離開北京後,他和z小姐在吵吵鬧鬧中持續了一兩年左右終於曲終人散,時間我記得不準確了。她全心全意地待他,一心想要嫁給他,他大概傷透了她的心,我剛聽到消息時也為她擔心過幾分鍾,不過這真算不得什麽,誰不是這麽過來的呢?
z小姐跟她不太一樣。他想了想說。
z小姐不是熱情和慷慨的嗎?我反問他。
完全不一樣,z小姐的熱情和慷慨隻是對我的,不是她內在的需求,無論看起來是怎樣的,她的一切都是要求迴報的。
我明白他在說什麽,但還是說,人家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可並沒有要求你迴報什麽,z小姐很愛你啊。
其他人就不是愛我嗎?z小姐愛我愛自己,花癡愛全世界,這他媽還不夠偉大啊。
我沒有再說什麽。
而且不用為z小姐操心,從我這裏沒有找到的東西,她下一次可以從別人那裏找到。她是找東西的,一直找下去總是會找到的。花癡不一樣,她們不找東西,她們更享受給予,或者至少她們還不知道要找什麽,她們的需求太紛亂複雜。他自顧自地說著。
我知道話雖如此,但他實際上對z小姐很好,隻是事不湊巧,他沒有那麽愛她或他認為自己沒有那麽愛她。我本來還想再說什麽,但沒說下去,因為我餓了。好餓啊,老子想去吃碗牛肉麵,你去不去?走啊,他說。我們就往漕溪路我住的地方樓下去吃麵。
殘破的兩張用廢紙板廢木板或不知什麽其他廢料搗碎後再經過粗糙的倒模做出的破桌子,如果可以被稱作是桌子的話,擺放在由防水布搭就的破工棚裏。最破敗也是最好吃的一家麵館,如果它能被叫做麵館的話。一對中老年河南夫婦終年在棚子外和麵擀麵拉麵煮麵,大鍋裏永遠煮著那幾塊發白的巨大牛骨頭。
有一年快到春節的時候,市麵已很冷清,這裏卻仍堅持開門。我一個人坐在空下來的棚子裏,望著外麵冒著熱氣的大鍋發呆,女性店主大概已經迴家鄉準備春節了,所以今天是男的端了麵進來,我指了指外麵鍋裏一塊高高翹起來的骨頭說,那塊骨頭從去年煮到了現在嘛,我認得,兩年了啊。
他頭也不抬地把碗放在我麵前,說,你記錯了,年輕人,這塊是上一年春節後買的,煮了才不到一年。說完貓著腰出去,過一會兒又端了個碗進來,他沒有別的餐具,把碗底擺放齊整的小半碗牛肉放在我麵前,說,煮了一年的肉,所以不要錢。我說,你怎麽還不迴去?今年不迴去,讓臭婆娘迴去了,車票貴。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煮一整年的麵還是會嫌春節的車票貴?從1998年開始,我跟第三個×君大概每人在這裏吞下過不少於兩百碗麵。2004年的某一天破店突然消失,我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地在附近幾條馬路的犄角旮旯裏遍尋不到,大概是被永遠穿著大一號製服的城市管理員依法取締了。自此,我繼續在當時地處漕溪路的所謂製片廠混下去的理由也就消失了。
學製一年的表演訓練班轉眼就結業了,1997年7月,他又風風火火地走了,還是大大的拉杆箱以及蛤蟆鏡,雪白的棒球帽。我大概送了送他,也就是下樓到門口吧。
記得來上海看我呀,他咧開嘴笑著,鑽進了計程車。然而他最終沒能做成演員,隻在來北京上學之前做過幾年的海員,在那些以上海為始發地的去往歐洲的貨船上。我沒有細問過他為何會選擇做海員,大概隻是待業的年紀,正好碰到了輪船公司考試。他較少說船上的事,隻是說無聊,抱怨過一兩次食物,也都是輕描淡寫。
他比較熱衷於說下了船之後的事,外國的風土人情在他而言專指各國的雞檔。比如德國人專門在碼頭興建的小鎮子,下了碼頭就是街道,臨街的櫥窗般大小的透明玻璃窗戶裏一邊過著透明生活一邊供君挑選的看上去十分優雅矜持的德國雞在你按響門鈴後會體貼地拉上窗簾熱情地招唿你進來然後五分鍾內就保準讓你完事走人。
她會一言不發地看著你,你在有一絲尷尬的氣氛裏剛剛穿好褲子,人還沒來得及走,她窗簾就又拉開了。她的審視是一種報複嗎?有時候你問她借個洗手間,她還要給你臉色看,完全不講情義。我鄙視地看著他說,你就五分鍾還他媽想要有情義啊。五分鍾也可以有情義啊,時間不分短長,而且我在給她節省時間啊。
還是泰國好。他比較喜歡去泰國,航程又短,服務又貼心。當他們巨大的貨輪離碼頭還有幾海裏,雞檔由山葉小快艇組成的先遣隊已經滿載泰國雞伴著激動人心的樂曲出來迎接他們了,快艇會圍著他們轉圈,女孩們則撩起上衣給你看,同時對你微笑。你隻要用手比劃出她胸口掛的號碼就算選定,女孩馬上整理好衣服,安靜地坐好,溫柔而期盼地注視著你,靜如處子。再有別的人招唿她,也置之不理,裝作看不見。短暫的忠誠。
然而時間不分短長,快艇會一直圍繞著貨輪陪伴它駛向岸邊直至靠岸下錨,像是迎接凱旋者,場麵歡樂又溫馨。然而即便是這些,也沒能抵消船上的寂寞,因為夥食差或是未被提及的其他事,幾年之後他就不做了。
他同樣沒有說過為什麽要來北京學表演——我猜他大概是碰巧介入到某一次拍攝,很可能是群眾演員,之後便喜歡上了,信誓旦旦地跑到北京深造。他的熱情毋庸置疑,難得的是他對電影的品位和判斷都屬上乘,隻是勢利無知的電影圈不會有人重視。
最終他成為了不錯的幕後人員,或許還能做到更好,但他不願再抵禦死神的誘惑,拋棄所有,一頭撲了上去。不是一切都正在好轉嗎?悲催的過往不是正在過去嗎?你不是正準備要脫胎換骨嗎?為什麽耐心不能再堅持下去,為什麽這樣為什麽那樣?所謂生者的無謂的羈絆,好像有什麽意義似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