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個讓無數聰明絕頂的人物傷透腦筋,讓無數大英雄大豪傑束手無策的千古難題。
你再英明神武優秀出眾,沒用;
你再一往情深溫柔體貼,沒用;
你再甜言蜜語百般討好,沒用;
你再豪爽大方一擲千金,沒用;
你再情深意重恩威並施,沒用;
你剖肝瀝膽直至犧牲性命,照樣沒用。
不愛,有什麽辦法?
沒有辦法。
不如,趁早放手。
我們所需要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一塊可以埋頭進去逃避真相的沙丘。
鴛鴦錦帕
我一直在瞎想,如果沒有那塊錦帕,結局會是怎樣?
大理國國王段智興已經準備出手,以一陽指功夫救治劉貴妃(瑛姑)的孩子。雖然明知那是她和周伯通的私生子,自己皇冠之上正綠雲繚繞;雖然明知為孩子醫治後自己會元氣大傷,再也無法獨魁武林。但他畢竟還是深愛著劉貴妃的,抵擋不住她的苦苦哀求。不料解開繈褓後,露出孩子胸口的肚兜,頓時呆若木雞。隻見那肚兜上,有一對白頭鴛鴦,親親熱熱地頭頸偎依著頭頸,旁邊繡著那首"四張機"的詞。原來這肚兜,正是用當年周伯通與劉貴妃分手時擲還給她的那塊錦帕做的。
就是這塊錦帕,讓他的心剛硬了起來:"好,你們倆要白頭偕老,卻把我冷冷清清地撇在宮裏做皇帝!這是你倆生的孩子,我為什麽要耗損精力來救活他?"
便有了世上最慘痛的事情:母親親手將匕首刺入孩子的胸口,因為明知救他無望,不忍讓他再受痛苦。而段皇爺也就此放棄九五之尊,出家為僧,成為一燈大師。黃蓉療傷,瑛姑複仇,洪七公康複,裘千仞頓悟,一係列悲歡離合俱由此而生。
那一塊錦帕,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左右了許多人的命運。
--如果沒有那塊錦帕呢?事情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樣子呢?
他和她原本是一對公認的愛侶。他是個無可爭議的好男子,事業有成,對她極好。成婚數年,兩人依然是琴瑟和鳴,令人羨慕。後來,她無意中翻出他的日記,知道他在她之前另外有個女人,隻是因為世事所迫,無法攜手。而現在他們雖然不在一個城市,卻還藕斷絲連,時有往來。數年恩愛,至此化為一腔怨恨。不顧他的再三求懇,她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分手。
--如果沒有那本日記呢?他們,應該會白頭偕老吧。
我知道這樣想很有些鴕鳥心理。但是,這世上,有哪一段愛情是完美無缺的呢?我們所需要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一塊可以埋頭進去逃避真相的沙丘。
瑛姑是事出緊急,太驚慌,心已亂,沒有想到錦帕的殺傷力。而愛人,你的日記,以及別的可能傷及彼此的東西,都請妥善收藏。
各種各樣暱稱的背後,是各種各樣的溫情。
另類暱稱
喜歡一個人,便會想給他一個暱稱。最好是隻屬於兩個人的,是秘密,也是甜蜜。各種各樣暱稱的背後,是各種各樣的溫情。
愛人之間的暱稱,實在是太多,最普通的自然是"老公"、"老婆"。這個有點缺乏創意,但當我們這樣稱唿愛人的時候,尤其是第一次這樣稱唿愛人的時候,心裏總是幸福和甜蜜的。
同樣缺乏創意的,是"親愛的"。可是,有誰會不會喜歡這三個字呢?每天對他(她)說這三個字,一直到老,好不好?
"孩子他爸"和"孩子他媽",無疑是做了父母的人的專利。多麽神奇啊,兩個人居然就製造出了一個小人兒,那是愛的結晶,那是愛的見證。不這樣每天叫上十遍八遍,怎麽能表達心中的歡喜呢?
"乖乖","寶寶"之類,也是很常見的。愛一個人,就是要寵著他(她),護著他(她),照顧他(她),把他(她)當成小孩子來愛。《神鵰俠侶》裏,楊過和小龍女互稱"龍兒"、"過兒",也是這個意思。
還有"傻孩子",愛人使小性子鬧別扭時,隻要說出這三個字來,就會消除糾紛,幾乎是百試百靈。不相信?試試啊。
試過"爸爸"、"媽媽"嗎?那是把自己作為孩子,讓愛人來寵愛呢。在愛裏,我們的身份是相互轉換的,要寵著他(她),也要讓他(她)來寵才對呢。
"老頭子"、"老婆子"是老年人的專利,兩人攜手一生,一起慢慢變老,愛意如酒,越來越醇厚。這樣的稱唿,豈不讓人太感動?
"肉肉",是某地特有的暱稱,而且據說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下才用的。這個詞太過質感了一些,卻也太準確而動人。愛人,就是我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嗬。
《射鵰英雄傳》裏,因私情叛師而逃的陳玄風、梅超風以"賊婆娘"、"賊漢子"互稱,實在是有點另類。不過細細想來,也是很恰如其分的。
--愛人,你的確是一個賊啊,早就在不知不覺中,就偷走了我的心。
而我,始終相信,那是因為愛情。
像愛人一樣
金庸寫穆念慈對楊康(完顏康)的暗戀,有一段極動人。
在薑廟鎮客店,穆念慈與黃蓉共居一室。黃蓉見穆念慈似有滿腹心事,便閉上了眼,假裝睡著。穆念慈便從包裹中取出半截衣袖--比武招親時從完顏康錦袍上扯下來的,輕輕在嘴邊親了親,拿在手裏怔怔瞧著,滿臉是溫柔的神色。又將衣袖在空中一揚,套在自己臂上,虛擬出招,迴思當日比武招親時的情景。"時而輕輕踢出一腳,隔了片刻又打出一拳,有時眉毛上揚、衣袖輕拂,儼然是完顏康那副又傲慢又輕薄的神氣。"就這樣嘴角帶著微笑,陶醉了好一陣子。
</br>
你再英明神武優秀出眾,沒用;
你再一往情深溫柔體貼,沒用;
你再甜言蜜語百般討好,沒用;
你再豪爽大方一擲千金,沒用;
你再情深意重恩威並施,沒用;
你剖肝瀝膽直至犧牲性命,照樣沒用。
不愛,有什麽辦法?
沒有辦法。
不如,趁早放手。
我們所需要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一塊可以埋頭進去逃避真相的沙丘。
鴛鴦錦帕
我一直在瞎想,如果沒有那塊錦帕,結局會是怎樣?
大理國國王段智興已經準備出手,以一陽指功夫救治劉貴妃(瑛姑)的孩子。雖然明知那是她和周伯通的私生子,自己皇冠之上正綠雲繚繞;雖然明知為孩子醫治後自己會元氣大傷,再也無法獨魁武林。但他畢竟還是深愛著劉貴妃的,抵擋不住她的苦苦哀求。不料解開繈褓後,露出孩子胸口的肚兜,頓時呆若木雞。隻見那肚兜上,有一對白頭鴛鴦,親親熱熱地頭頸偎依著頭頸,旁邊繡著那首"四張機"的詞。原來這肚兜,正是用當年周伯通與劉貴妃分手時擲還給她的那塊錦帕做的。
就是這塊錦帕,讓他的心剛硬了起來:"好,你們倆要白頭偕老,卻把我冷冷清清地撇在宮裏做皇帝!這是你倆生的孩子,我為什麽要耗損精力來救活他?"
便有了世上最慘痛的事情:母親親手將匕首刺入孩子的胸口,因為明知救他無望,不忍讓他再受痛苦。而段皇爺也就此放棄九五之尊,出家為僧,成為一燈大師。黃蓉療傷,瑛姑複仇,洪七公康複,裘千仞頓悟,一係列悲歡離合俱由此而生。
那一塊錦帕,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左右了許多人的命運。
--如果沒有那塊錦帕呢?事情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樣子呢?
他和她原本是一對公認的愛侶。他是個無可爭議的好男子,事業有成,對她極好。成婚數年,兩人依然是琴瑟和鳴,令人羨慕。後來,她無意中翻出他的日記,知道他在她之前另外有個女人,隻是因為世事所迫,無法攜手。而現在他們雖然不在一個城市,卻還藕斷絲連,時有往來。數年恩愛,至此化為一腔怨恨。不顧他的再三求懇,她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分手。
--如果沒有那本日記呢?他們,應該會白頭偕老吧。
我知道這樣想很有些鴕鳥心理。但是,這世上,有哪一段愛情是完美無缺的呢?我們所需要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一塊可以埋頭進去逃避真相的沙丘。
瑛姑是事出緊急,太驚慌,心已亂,沒有想到錦帕的殺傷力。而愛人,你的日記,以及別的可能傷及彼此的東西,都請妥善收藏。
各種各樣暱稱的背後,是各種各樣的溫情。
另類暱稱
喜歡一個人,便會想給他一個暱稱。最好是隻屬於兩個人的,是秘密,也是甜蜜。各種各樣暱稱的背後,是各種各樣的溫情。
愛人之間的暱稱,實在是太多,最普通的自然是"老公"、"老婆"。這個有點缺乏創意,但當我們這樣稱唿愛人的時候,尤其是第一次這樣稱唿愛人的時候,心裏總是幸福和甜蜜的。
同樣缺乏創意的,是"親愛的"。可是,有誰會不會喜歡這三個字呢?每天對他(她)說這三個字,一直到老,好不好?
"孩子他爸"和"孩子他媽",無疑是做了父母的人的專利。多麽神奇啊,兩個人居然就製造出了一個小人兒,那是愛的結晶,那是愛的見證。不這樣每天叫上十遍八遍,怎麽能表達心中的歡喜呢?
"乖乖","寶寶"之類,也是很常見的。愛一個人,就是要寵著他(她),護著他(她),照顧他(她),把他(她)當成小孩子來愛。《神鵰俠侶》裏,楊過和小龍女互稱"龍兒"、"過兒",也是這個意思。
還有"傻孩子",愛人使小性子鬧別扭時,隻要說出這三個字來,就會消除糾紛,幾乎是百試百靈。不相信?試試啊。
試過"爸爸"、"媽媽"嗎?那是把自己作為孩子,讓愛人來寵愛呢。在愛裏,我們的身份是相互轉換的,要寵著他(她),也要讓他(她)來寵才對呢。
"老頭子"、"老婆子"是老年人的專利,兩人攜手一生,一起慢慢變老,愛意如酒,越來越醇厚。這樣的稱唿,豈不讓人太感動?
"肉肉",是某地特有的暱稱,而且據說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下才用的。這個詞太過質感了一些,卻也太準確而動人。愛人,就是我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嗬。
《射鵰英雄傳》裏,因私情叛師而逃的陳玄風、梅超風以"賊婆娘"、"賊漢子"互稱,實在是有點另類。不過細細想來,也是很恰如其分的。
--愛人,你的確是一個賊啊,早就在不知不覺中,就偷走了我的心。
而我,始終相信,那是因為愛情。
像愛人一樣
金庸寫穆念慈對楊康(完顏康)的暗戀,有一段極動人。
在薑廟鎮客店,穆念慈與黃蓉共居一室。黃蓉見穆念慈似有滿腹心事,便閉上了眼,假裝睡著。穆念慈便從包裹中取出半截衣袖--比武招親時從完顏康錦袍上扯下來的,輕輕在嘴邊親了親,拿在手裏怔怔瞧著,滿臉是溫柔的神色。又將衣袖在空中一揚,套在自己臂上,虛擬出招,迴思當日比武招親時的情景。"時而輕輕踢出一腳,隔了片刻又打出一拳,有時眉毛上揚、衣袖輕拂,儼然是完顏康那副又傲慢又輕薄的神氣。"就這樣嘴角帶著微笑,陶醉了好一陣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