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作者:[美]傑克·威澤弗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城市不戰而降,有些城市則僅需幾天或幾周就被攻破,而隻有少數最為頑強的抵抗城市,才能拖延好幾個月。成吉思汗從攻打女真城市的戰役中學到很多:他不僅知道該如何完全奪取設防城市,還知道其後該如何對付他們,他尤其明白的是該如何最有效地去搶劫他們。成吉思汗不想再重蹈搶劫中都時混亂無序的覆轍。在花剌子模,他採用了一種新的而又更加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開始搶劫之前,先清空城裏的所有民眾和牲畜,這樣,當他們搶劫的時候,其部下的危險就可減至最低。
在搶劫開始之前,蒙古士兵會對每個敵方城裏的居民採用一種相似的步驟。首先,他們要殺掉士兵。依賴騎兵的蒙古人,他們完全不使用訓練有素的步兵來防守要塞城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想在他們和蒙古家鄉之間,留下大批阻礙通道的昔日敵軍。他們總是希望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開闊的迴家之路。處決士兵之後,蒙古官員會派書記員去按職業劃分平民。專門職業的人包括任何能用各種語言閱讀和書寫的人——書記員、醫生、天文學家、法官、占卜者、工程技術人員、教師、阿訇、猶太傳教士和牧師。蒙古人尤其需要商人、駱駝夫以及會說多種語言的人,還有工匠。這些為蒙古人所用的工匠,他們隻要從事自己的行業,而不要參戰、放牧或狩獵。日漸發展壯大的帝國幾乎在一切可能的服務領域,都需要熟練的工匠,包括鐵匠、陶工、木匠、家具製造者、織工、皮革工匠、染工、礦工、造紙工、吹玻璃工人、裁縫、寶石匠、樂師、理發師、歌唱者、娛樂表演者、藥師以及廚師。
無業人員則被聚集起來,在下一次攻城戰中幫助搬運輜重、挖掘防禦工事、作為人體盾牌、當作填塞物被推入城壕,或在蒙古人的征戰中獻出生命。對那些並不適合這些任務的人,蒙古士兵就加以屠殺,或把他們留下。
在成吉思汗的中亞征服戰中,有一群被俘者遭受了最為悲慘的命運。蒙古占領者屠殺富人和有權力的人。在十字軍東侵期間,歐洲與中東實行的是武士風度的戰爭規則,敵對的貴族非常膚淺而又自負,他們之間彼此尊敬,然而卻又隨意屠殺普通士兵。他們不是在戰場上處死其貴族敵人,而是更傾向於將俘獲的貴族敵人,當作贖迴家族成員或國土的人質。蒙古人並沒有採行這個慣例。相反,他們試圖盡可能快速地處死所有的貴族,以防止貴族們在以後的戰爭中反對他們,而且成吉思汗從未接受敵方貴族進入他的軍隊,並且他也很少通過任何其他的方式,來接納貴族們為蒙古人服務。
成吉思汗並不是一直都貫徹這一政策的。在最初針對女真人、西夏人以及黑契丹人城市的征服過程中,成吉思汗常常保護富人,甚至在擊敗一些統治者之後,還允許他們當權。但女真人和西夏人在他的軍隊剛一撤退的時候,就立即背叛他。成吉思汗抵達中亞穆斯林國家的時候,他已經吸取了有關忠誠、信任以及利用富人和有權勢者方麵的教訓。在極為關注公眾態度和觀點的過程中,他還認識到,普通民眾很少關心庸懶富人們的事情。
通過處決貴族,蒙古人基本上斬斷了敵人社會體製上的“頭顱”,並將未來的反抗減到最少。有些城市在戰場上損失了貴族之後,或由於它們的統治家族被滅絕,那些城市就無法充分恢複,得到重建。成吉思汗想讓那些忠誠於蒙古人、並且對蒙古人感恩戴德的官員們,獨占權力和威望;出於這個理由,他隻認可自己所授予的頭銜。即便是一位想要保留舊頭銜的諸侯或國王,也必須經由蒙古當局重新授予。在羅馬教皇使節普蘭諾·卡爾平尼於1245年至1247年遊曆蒙古的報告中,他常常抱怨蒙古人對上層貴族民眾缺乏尊重。最低等的蒙古人也可走在來訪國王和女王的前頭,並且可以粗言對待他們。
算端的母親是帝國中最有權勢的婦女,她的命運就顯示出蒙古人對貴族婦女的態度。他們俘獲了她,並且處死了她宮廷裏的大部分成員和大約二十位家族成員。隨後,他們把她押解到蒙古,讓她在屈辱的奴役中度過十年的餘生,她就是在那裏從曆史上消失了。這樣一位婦女並沒有因為她的出身而獲得尊重和敬佩;就像是一位被俘者,她的價值隻取決於她的技術、工作和服務。
蒙古人每經過一座城市,他們身後就很少留下有價值的東西。好不容易從蒙古人手中逃出的地理學家雅古特·哈馬維,在一封寫於剛經入侵之後的信中,他熱情地描寫了美麗而又奢華的宮殿,蒙古人“清除掉這些宮殿,就像是從紙上抹去一行行的筆跡那樣,那些住所成為貓頭鷹和大烏鴉的住處;叫梟在那些地方應答彼此的嗚咽,而在那些大堂裏,則是厲風唿嘯。”
在穆斯林的眼中,成吉思汗成為冷酷無情的代表。這個時代的編年史家採用了成吉思汗一種極不可信的陳述:“一個人能體驗的最大快樂,就是征服敵人,並且驅趕他們。騎走他們的馬,奪走他們的財產。看著他們最親的人淚流滿麵,並把敵人的妻子和女兒揉在懷裏。”成吉思汗並不認為這種世界末日來臨似的描寫是種貶損,而且他似乎還鼓勵這些編年史家。由於成吉思汗喜歡利用他所遇到的一切,因此他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來利用這些高識字比率的穆斯林民眾,並使這些敵人成為一種左右公眾輿論的有效武器。他意識到,傳播恐怖的最好方式不是通過士兵的行為,而是通過文人的筆。在報紙出現之前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信函在形成公眾輿論方麵,發揮著主要的作用,在征服中亞的過程中,他們在代表成吉思汗的利益方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實際上,蒙古人操縱宣傳的機器,他們常常誇大戰爭中的死亡人數,宣傳之語傳到哪裏,哪裏就傳播著恐懼。
</br>
在搶劫開始之前,蒙古士兵會對每個敵方城裏的居民採用一種相似的步驟。首先,他們要殺掉士兵。依賴騎兵的蒙古人,他們完全不使用訓練有素的步兵來防守要塞城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想在他們和蒙古家鄉之間,留下大批阻礙通道的昔日敵軍。他們總是希望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開闊的迴家之路。處決士兵之後,蒙古官員會派書記員去按職業劃分平民。專門職業的人包括任何能用各種語言閱讀和書寫的人——書記員、醫生、天文學家、法官、占卜者、工程技術人員、教師、阿訇、猶太傳教士和牧師。蒙古人尤其需要商人、駱駝夫以及會說多種語言的人,還有工匠。這些為蒙古人所用的工匠,他們隻要從事自己的行業,而不要參戰、放牧或狩獵。日漸發展壯大的帝國幾乎在一切可能的服務領域,都需要熟練的工匠,包括鐵匠、陶工、木匠、家具製造者、織工、皮革工匠、染工、礦工、造紙工、吹玻璃工人、裁縫、寶石匠、樂師、理發師、歌唱者、娛樂表演者、藥師以及廚師。
無業人員則被聚集起來,在下一次攻城戰中幫助搬運輜重、挖掘防禦工事、作為人體盾牌、當作填塞物被推入城壕,或在蒙古人的征戰中獻出生命。對那些並不適合這些任務的人,蒙古士兵就加以屠殺,或把他們留下。
在成吉思汗的中亞征服戰中,有一群被俘者遭受了最為悲慘的命運。蒙古占領者屠殺富人和有權力的人。在十字軍東侵期間,歐洲與中東實行的是武士風度的戰爭規則,敵對的貴族非常膚淺而又自負,他們之間彼此尊敬,然而卻又隨意屠殺普通士兵。他們不是在戰場上處死其貴族敵人,而是更傾向於將俘獲的貴族敵人,當作贖迴家族成員或國土的人質。蒙古人並沒有採行這個慣例。相反,他們試圖盡可能快速地處死所有的貴族,以防止貴族們在以後的戰爭中反對他們,而且成吉思汗從未接受敵方貴族進入他的軍隊,並且他也很少通過任何其他的方式,來接納貴族們為蒙古人服務。
成吉思汗並不是一直都貫徹這一政策的。在最初針對女真人、西夏人以及黑契丹人城市的征服過程中,成吉思汗常常保護富人,甚至在擊敗一些統治者之後,還允許他們當權。但女真人和西夏人在他的軍隊剛一撤退的時候,就立即背叛他。成吉思汗抵達中亞穆斯林國家的時候,他已經吸取了有關忠誠、信任以及利用富人和有權勢者方麵的教訓。在極為關注公眾態度和觀點的過程中,他還認識到,普通民眾很少關心庸懶富人們的事情。
通過處決貴族,蒙古人基本上斬斷了敵人社會體製上的“頭顱”,並將未來的反抗減到最少。有些城市在戰場上損失了貴族之後,或由於它們的統治家族被滅絕,那些城市就無法充分恢複,得到重建。成吉思汗想讓那些忠誠於蒙古人、並且對蒙古人感恩戴德的官員們,獨占權力和威望;出於這個理由,他隻認可自己所授予的頭銜。即便是一位想要保留舊頭銜的諸侯或國王,也必須經由蒙古當局重新授予。在羅馬教皇使節普蘭諾·卡爾平尼於1245年至1247年遊曆蒙古的報告中,他常常抱怨蒙古人對上層貴族民眾缺乏尊重。最低等的蒙古人也可走在來訪國王和女王的前頭,並且可以粗言對待他們。
算端的母親是帝國中最有權勢的婦女,她的命運就顯示出蒙古人對貴族婦女的態度。他們俘獲了她,並且處死了她宮廷裏的大部分成員和大約二十位家族成員。隨後,他們把她押解到蒙古,讓她在屈辱的奴役中度過十年的餘生,她就是在那裏從曆史上消失了。這樣一位婦女並沒有因為她的出身而獲得尊重和敬佩;就像是一位被俘者,她的價值隻取決於她的技術、工作和服務。
蒙古人每經過一座城市,他們身後就很少留下有價值的東西。好不容易從蒙古人手中逃出的地理學家雅古特·哈馬維,在一封寫於剛經入侵之後的信中,他熱情地描寫了美麗而又奢華的宮殿,蒙古人“清除掉這些宮殿,就像是從紙上抹去一行行的筆跡那樣,那些住所成為貓頭鷹和大烏鴉的住處;叫梟在那些地方應答彼此的嗚咽,而在那些大堂裏,則是厲風唿嘯。”
在穆斯林的眼中,成吉思汗成為冷酷無情的代表。這個時代的編年史家採用了成吉思汗一種極不可信的陳述:“一個人能體驗的最大快樂,就是征服敵人,並且驅趕他們。騎走他們的馬,奪走他們的財產。看著他們最親的人淚流滿麵,並把敵人的妻子和女兒揉在懷裏。”成吉思汗並不認為這種世界末日來臨似的描寫是種貶損,而且他似乎還鼓勵這些編年史家。由於成吉思汗喜歡利用他所遇到的一切,因此他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來利用這些高識字比率的穆斯林民眾,並使這些敵人成為一種左右公眾輿論的有效武器。他意識到,傳播恐怖的最好方式不是通過士兵的行為,而是通過文人的筆。在報紙出現之前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信函在形成公眾輿論方麵,發揮著主要的作用,在征服中亞的過程中,他們在代表成吉思汗的利益方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實際上,蒙古人操縱宣傳的機器,他們常常誇大戰爭中的死亡人數,宣傳之語傳到哪裏,哪裏就傳播著恐懼。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