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對自己的這些做法顯然留了後手。他遮遮掩掩,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方式,不但把在10天之內生產的這本書的“功績”分配給了張三李四,還對“引用”“參考”別人的“文獻”作了聲明。聲明偷了別人東西的小偷,難道就不算賊了嗎?張建偉在《翅膀》後記中說:“一切宣傳都會成為過去。留下的隻是實實在在的環境中生活著的實實在在的人。”一切宣傳真的都會成為過去嗎?後一句話倒沒錯,留下了張建偉、秦文貴這樣的實實在在的人,還有實實在在的《翅膀》的著作權、版權,還有實實在在的獲獎證書,還有實實在在的稿費。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這兩部作品居然同時獲得中華鐵人文學獎,同時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頒獎。抄襲剽竊的作品居然與原作同時獲獎,7年的心血與10天的炮製達到同樣的榮譽,這簡直是笑話!這有多麽不公平!我真不知道張建偉捧著獲獎證書時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我更不知道秦文貴對此作何感慨。秦文貴是柴達木的英雄,他亦是我心中崇敬的人物。在那麽艱苦的地方做出了那麽感人的事跡,真的令我敬佩。我是多麽不希望他也被捲入這場並不光彩的抄襲剽竊事件當中啊!然而,我從張建偉的後記上不能不對秦文貴提出疑問,並為之深表遺憾。
西部要開發,不但要有經濟還要有精神。還要有真實的生命。《翅膀》畢竟不是《生命》,《翅膀》是浮躁;《翅膀》是造假;浮躁就是腐化,造假就是腐敗。我為張建偉這種身份的人物居然作出了如此卑劣的行為而深惡痛絕。至少他辜負或輕慢了團中央領導對他的信任,他褻瀆了在全國範圍內對秦文貴開展的廣泛的宣傳活動,他也同時褻瀆了柴達木那片神聖的土地。還怎麽讓人相信一個記者、大記者、名作家?還怎麽讓人相信英雄模範人物?還怎麽讓人相信範長江新聞獎和魯迅文學獎?
看來是要打官司了。
2 中國第一記者涉嫌剽竊
記者品行及作品真實性遭遇質疑
阿 良
剛剛過去的20世紀的最後幾天,本網發表了《〈一隻繡花鞋〉引發世紀末文壇最大涉嫌剽竊案》及多篇後續報導,披露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社高級記者張寶瑞編著的《一隻繡花鞋》剽竊自重慶市外貿局原局長、小說和電影劇本作家況浩文的《一雙繡花鞋》。
新世紀伊始,《鴨綠江》雜誌主編、著名作家劉元舉先生致函本網,揭露《中國青年報》的編委張建偉的長篇報告文學《蟬蛻的翅膀》(以下簡稱《翅膀》)嚴重抄襲他本人《西部生命》(以下簡稱《生命》)一書。這又有可能成為新世紀第一件剽竊案。
張寶瑞打死不認帳,甚至有同汪國真撕破臉皮的意思,但證據確鑿,況老先生要討個公道,記者要還“繡花鞋”以清白。一波尚未平息,張建偉又被人揪了出來。張建偉何許人也?《中國青年報》的編委、範長江新聞獎和首屆魯迅文學獎雙獎獲得者,名氣及才氣超出張寶瑞甚遠。
一末一始,兩件涉嫌剽竊案的始作俑者——兩位名聲甚響、資格甚老、招牌甚大的記者,一頭紮進了“漩渦”——不但自己的德行遭到抨擊,還株連了兩個群體——新聞記者和他們筆下的人物。
《翅膀》與《生命》幾乎完全雷同達60餘處在1999年10月,《翅膀》和《生命》同時獲得首屆中華鐵人文學獎,張建偉和劉元舉同時登上人民大會堂領獎台之前,劉元舉就聽說張建偉的《翅膀》揉雜了很多屬於《生命》的文字,出於對一個知名記者的信任,劉元舉並沒在意。
一年之後,一個小插曲又翻開了陳年老帳:香港《文匯報》駐瀋陽記者站記者曲頡,非常喜歡劉元舉的作品,認為劉的作品有生命質量、有真情實感,他把《生命》讀了一遍又一遍,熟得不能再熟。巧的是,他也看到了張建偉的《翅膀》,為《翅膀》與《生命》如此的相似感到震驚。曲頡的提醒喚起了劉元舉的記憶,2000年11月底,柴達木的朋友寄來的一本《翅膀》,讓劉元舉受到更大的傷害……
張建偉作為《中國青年報》的編委,被賀雄飛稱為“中國第一記者”,而且還是範長江新聞獎和首屆魯迅文學獎雙獎獲得者,是小輩記者崇拜的偶像。記者在接到劉元舉的舉報時,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事關重大,出於對張建偉負責的態度,記者於1月3日跑了多家書店,買著了張建偉的《翅膀》,並通過朋友找到了劉元舉的《生命》。在劉元舉提供的證據的基礎上,進行了核實。
“合理引用”還是“抄襲、剽竊”(4)
核實的結果隻能用觸目驚心來表示。在《翅膀》一書中,不僅幾乎完全與《生命》雷同的地方有60多處,而且《生命》中大量有價值的精華文字被掰成碎片,點綴《翅膀》。現將幾乎完全雷同的部分試舉幾例:
1崩淄的詩意感受
《翅膀》7頁:“他的心情黯淡了。他從接待站的窗戶望出去,發現這個叫柳園的地方既沒有花園,也沒有柳樹。遠遠的,開闊無邊的戈壁灘上,隻有一簇簇低矮得好像受盡了委屈、受盡了折磨、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得以舒展的植物,像一攤攤的牛糞。”
《生命》126頁:“沉澱著太多的憂鬱的地層越是開闊就越是黯淡,越讓人緘默。那種叫做植物的東西低矮得一片沉默,它們好像受盡了委屈,受盡了折磨,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得以舒展。在過路人的眼裏,它們就像一攤攤牛糞。”
</br>
西部要開發,不但要有經濟還要有精神。還要有真實的生命。《翅膀》畢竟不是《生命》,《翅膀》是浮躁;《翅膀》是造假;浮躁就是腐化,造假就是腐敗。我為張建偉這種身份的人物居然作出了如此卑劣的行為而深惡痛絕。至少他辜負或輕慢了團中央領導對他的信任,他褻瀆了在全國範圍內對秦文貴開展的廣泛的宣傳活動,他也同時褻瀆了柴達木那片神聖的土地。還怎麽讓人相信一個記者、大記者、名作家?還怎麽讓人相信英雄模範人物?還怎麽讓人相信範長江新聞獎和魯迅文學獎?
看來是要打官司了。
2 中國第一記者涉嫌剽竊
記者品行及作品真實性遭遇質疑
阿 良
剛剛過去的20世紀的最後幾天,本網發表了《〈一隻繡花鞋〉引發世紀末文壇最大涉嫌剽竊案》及多篇後續報導,披露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社高級記者張寶瑞編著的《一隻繡花鞋》剽竊自重慶市外貿局原局長、小說和電影劇本作家況浩文的《一雙繡花鞋》。
新世紀伊始,《鴨綠江》雜誌主編、著名作家劉元舉先生致函本網,揭露《中國青年報》的編委張建偉的長篇報告文學《蟬蛻的翅膀》(以下簡稱《翅膀》)嚴重抄襲他本人《西部生命》(以下簡稱《生命》)一書。這又有可能成為新世紀第一件剽竊案。
張寶瑞打死不認帳,甚至有同汪國真撕破臉皮的意思,但證據確鑿,況老先生要討個公道,記者要還“繡花鞋”以清白。一波尚未平息,張建偉又被人揪了出來。張建偉何許人也?《中國青年報》的編委、範長江新聞獎和首屆魯迅文學獎雙獎獲得者,名氣及才氣超出張寶瑞甚遠。
一末一始,兩件涉嫌剽竊案的始作俑者——兩位名聲甚響、資格甚老、招牌甚大的記者,一頭紮進了“漩渦”——不但自己的德行遭到抨擊,還株連了兩個群體——新聞記者和他們筆下的人物。
《翅膀》與《生命》幾乎完全雷同達60餘處在1999年10月,《翅膀》和《生命》同時獲得首屆中華鐵人文學獎,張建偉和劉元舉同時登上人民大會堂領獎台之前,劉元舉就聽說張建偉的《翅膀》揉雜了很多屬於《生命》的文字,出於對一個知名記者的信任,劉元舉並沒在意。
一年之後,一個小插曲又翻開了陳年老帳:香港《文匯報》駐瀋陽記者站記者曲頡,非常喜歡劉元舉的作品,認為劉的作品有生命質量、有真情實感,他把《生命》讀了一遍又一遍,熟得不能再熟。巧的是,他也看到了張建偉的《翅膀》,為《翅膀》與《生命》如此的相似感到震驚。曲頡的提醒喚起了劉元舉的記憶,2000年11月底,柴達木的朋友寄來的一本《翅膀》,讓劉元舉受到更大的傷害……
張建偉作為《中國青年報》的編委,被賀雄飛稱為“中國第一記者”,而且還是範長江新聞獎和首屆魯迅文學獎雙獎獲得者,是小輩記者崇拜的偶像。記者在接到劉元舉的舉報時,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事關重大,出於對張建偉負責的態度,記者於1月3日跑了多家書店,買著了張建偉的《翅膀》,並通過朋友找到了劉元舉的《生命》。在劉元舉提供的證據的基礎上,進行了核實。
“合理引用”還是“抄襲、剽竊”(4)
核實的結果隻能用觸目驚心來表示。在《翅膀》一書中,不僅幾乎完全與《生命》雷同的地方有60多處,而且《生命》中大量有價值的精華文字被掰成碎片,點綴《翅膀》。現將幾乎完全雷同的部分試舉幾例:
1崩淄的詩意感受
《翅膀》7頁:“他的心情黯淡了。他從接待站的窗戶望出去,發現這個叫柳園的地方既沒有花園,也沒有柳樹。遠遠的,開闊無邊的戈壁灘上,隻有一簇簇低矮得好像受盡了委屈、受盡了折磨、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得以舒展的植物,像一攤攤的牛糞。”
《生命》126頁:“沉澱著太多的憂鬱的地層越是開闊就越是黯淡,越讓人緘默。那種叫做植物的東西低矮得一片沉默,它們好像受盡了委屈,受盡了折磨,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得以舒展。在過路人的眼裏,它們就像一攤攤牛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