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德樓下,趙匡胤杏眼一眯,眼睛一掃,掃到徐鉉身上。
趙匡胤還記得這個當堂怒斥他“出師無名”的無用書生,此時再見徐鉉,他鬢發間銀絲又多了幾捋,身子骨也更瘦削了。
趙匡胤臉色一沉,厲聲喝問徐鉉:“江南國主倔強不朝,爾身為江南重臣,竟也不明大意,甚至言要朕退兵江南,你作何解?”
徐鉉沒想到趙匡胤如此嗬斥他,他見趙匡胤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更覺要有骨氣,當即對答:“臣身為江南之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
趙匡胤見他以死相抗,拒不迴答,訝異之餘,不由對這老書生刮目相看。
趙匡胤不信南唐的臣子都如此硬骨頭,試探完徐鉉後,趙匡胤又瞄準了李煜身側的張洎。趙匡胤饒有興致地打量張洎,手裏掂著一個蠟丸,在張洎麵前晃蕩。
“張洎,你可識得這個?”趙匡胤指著手裏的蠟丸,眼睛卻細緻地觀察著張洎的變化。
張洎低頭思量方說:“未見其實,小人不敢妄言,望皇上明示。”
“此乃你與契丹勾結之罪證,如此大逆不道,居心何在?”趙匡胤一唿和,一側李煜神色緊張,縱然自己無能,可他也不願見自己的愛臣招來殺生之禍。
徐鉉坦然相對,張洎也不甘示弱:“事君者當以忠為大。臣事南唐,國家危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所作皆為南唐,何錯之有?蠟丸書確為臣所作,不止其一。如若臣因此獲死,死得其所矣。”
好骨氣!趙匡胤是明君,半生戎事,他對徐鉉和張洎的迴答十分滿意,更是有心招入殿下。
“爾等忠臣也!如若能事朕如事李煜,朕決不計前嫌,還當重用之。”
一側的李煜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他為他的臣下感到慶幸以及由衷的喜悅,這也讓他看到未知生活的光亮。
隻可惜,這米陽光太昏暗了,風一搖,什麽都散了。
(3)夢裏身是客,朝髭半染霜
趙匡胤是隻貓,是一隻十分溫順柔和的貓。
趙匡胤在位的日子,李煜雖然過的愁苦悲觀,但並未絕望。他沒有刻意壓迫李煜,也沒奢望再從李煜身上奪走過什麽。他要的江山已經到手,至於美人財富,趙匡胤既是害怕因這捲入帝王的風流艷史,再者,他也已經老了,實在無福消受。
可繼承他皇位的趙光義不一樣呀!褪去趙光義皇帝的光環,我們定可狠狠罵他一聲“流氓”。
趙光義這人不厚道,從他繼位的方式,我們就可看出這人不厚道。
趙匡胤死於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官方的記錄非常模糊:“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而且,當時的官方文獻並未記載太祖的確切死因,一時間關於趙匡胤死亡的說法眾說紛紜,真假莫辨。
最著名的當是“燭影斧聲”的傳說,但傳說往往依附於事實,《續湘山野錄》可看作是野史,可《涑水記聞》卻是出自北宋大史家司馬光之手,沒有考據也是說不過去的。
據二書記載:(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十月)十九日晚上,天氣陡變,雪霰驟降。太祖命召光義入大內,酌酒對飲,宦官、宮嬪都退下了。遠遠的隻見燭影下,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飲罷,漏鼓三更,殿外積雪數寸。忽見太祖手持柱斧擊地,大聲對光義說:“好做,好做!”便解帶就寢,鼻息如雷。
次辰四更,太祖暴死。宋皇後命內侍都知王繼恩召趙德芳。王繼恩猜測太祖素來打算傳位給光義,竟敢不宣德芳,反而赴開封府趙晉王光義。隻見長於醫術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府門口,便問其緣故。德玄說:“二更時分,有人叫門說晉王召,出門卻不見人影。如此情況,先後三次。我恐怕晉王真有病,所以趕來。”
繼恩感到怪異,便告以宮中大事,共同入見光義。光義大驚,猶豫不行,聲稱要與家人商議。繼恩催促道:“時間一長,將為他人所有了。”三人便踏著大雪,步行入宮。繼恩欲讓光義在直廬等待,自己好去通報。德玄說:“直接進去,何待之有?”三人俱至寢殿。
宋皇後聽到繼恩的聲音,便問:“德芳來了嗎?”繼恩說:“晉王到了。”宋皇後見到光義,不禁愕然失色,馬上改口喊官家,說:“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官家了。”光義邊落淚邊迴答:“共保富貴,莫怕。”第二天,光義就即了皇帝位,是為宋太宗。
仔細分析上麵這段文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上述這些人物的所作所言是十分有問題的,而這些問題直指趙光義。
其一,太祖所言“好做”究竟是何意味。如若這是肯定句,那趙匡胤當是誇讚自己的弟弟,如若是句反語,那這時候的趙匡胤定是被自己弟弟激怒了,可解釋為“你做的好事”。當時趙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如若是兄弟間飲酒,這個動作正常嗎?關於這道記敘的第二場疑問就是太祖為何會忽然用柱斧擊地,大聲對光義說:“好做,好做!”?就我們一般人而言,敲擊重物一般是身體極其難受、心情極度苦悶之時做的動作,如若心情激動,最多是拍拍桌子拍拍手,拿重物敲擊地麵,這正常嗎?甚至不妨做一個大膽的猜想,趙匡胤中毒了,頭痛欲裂,一麵罵自己的弟弟,一麵難以忍受痛楚,敲擊地麵?
</br>
趙匡胤還記得這個當堂怒斥他“出師無名”的無用書生,此時再見徐鉉,他鬢發間銀絲又多了幾捋,身子骨也更瘦削了。
趙匡胤臉色一沉,厲聲喝問徐鉉:“江南國主倔強不朝,爾身為江南重臣,竟也不明大意,甚至言要朕退兵江南,你作何解?”
徐鉉沒想到趙匡胤如此嗬斥他,他見趙匡胤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更覺要有骨氣,當即對答:“臣身為江南之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
趙匡胤見他以死相抗,拒不迴答,訝異之餘,不由對這老書生刮目相看。
趙匡胤不信南唐的臣子都如此硬骨頭,試探完徐鉉後,趙匡胤又瞄準了李煜身側的張洎。趙匡胤饒有興致地打量張洎,手裏掂著一個蠟丸,在張洎麵前晃蕩。
“張洎,你可識得這個?”趙匡胤指著手裏的蠟丸,眼睛卻細緻地觀察著張洎的變化。
張洎低頭思量方說:“未見其實,小人不敢妄言,望皇上明示。”
“此乃你與契丹勾結之罪證,如此大逆不道,居心何在?”趙匡胤一唿和,一側李煜神色緊張,縱然自己無能,可他也不願見自己的愛臣招來殺生之禍。
徐鉉坦然相對,張洎也不甘示弱:“事君者當以忠為大。臣事南唐,國家危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所作皆為南唐,何錯之有?蠟丸書確為臣所作,不止其一。如若臣因此獲死,死得其所矣。”
好骨氣!趙匡胤是明君,半生戎事,他對徐鉉和張洎的迴答十分滿意,更是有心招入殿下。
“爾等忠臣也!如若能事朕如事李煜,朕決不計前嫌,還當重用之。”
一側的李煜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他為他的臣下感到慶幸以及由衷的喜悅,這也讓他看到未知生活的光亮。
隻可惜,這米陽光太昏暗了,風一搖,什麽都散了。
(3)夢裏身是客,朝髭半染霜
趙匡胤是隻貓,是一隻十分溫順柔和的貓。
趙匡胤在位的日子,李煜雖然過的愁苦悲觀,但並未絕望。他沒有刻意壓迫李煜,也沒奢望再從李煜身上奪走過什麽。他要的江山已經到手,至於美人財富,趙匡胤既是害怕因這捲入帝王的風流艷史,再者,他也已經老了,實在無福消受。
可繼承他皇位的趙光義不一樣呀!褪去趙光義皇帝的光環,我們定可狠狠罵他一聲“流氓”。
趙光義這人不厚道,從他繼位的方式,我們就可看出這人不厚道。
趙匡胤死於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官方的記錄非常模糊:“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而且,當時的官方文獻並未記載太祖的確切死因,一時間關於趙匡胤死亡的說法眾說紛紜,真假莫辨。
最著名的當是“燭影斧聲”的傳說,但傳說往往依附於事實,《續湘山野錄》可看作是野史,可《涑水記聞》卻是出自北宋大史家司馬光之手,沒有考據也是說不過去的。
據二書記載:(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十月)十九日晚上,天氣陡變,雪霰驟降。太祖命召光義入大內,酌酒對飲,宦官、宮嬪都退下了。遠遠的隻見燭影下,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飲罷,漏鼓三更,殿外積雪數寸。忽見太祖手持柱斧擊地,大聲對光義說:“好做,好做!”便解帶就寢,鼻息如雷。
次辰四更,太祖暴死。宋皇後命內侍都知王繼恩召趙德芳。王繼恩猜測太祖素來打算傳位給光義,竟敢不宣德芳,反而赴開封府趙晉王光義。隻見長於醫術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府門口,便問其緣故。德玄說:“二更時分,有人叫門說晉王召,出門卻不見人影。如此情況,先後三次。我恐怕晉王真有病,所以趕來。”
繼恩感到怪異,便告以宮中大事,共同入見光義。光義大驚,猶豫不行,聲稱要與家人商議。繼恩催促道:“時間一長,將為他人所有了。”三人便踏著大雪,步行入宮。繼恩欲讓光義在直廬等待,自己好去通報。德玄說:“直接進去,何待之有?”三人俱至寢殿。
宋皇後聽到繼恩的聲音,便問:“德芳來了嗎?”繼恩說:“晉王到了。”宋皇後見到光義,不禁愕然失色,馬上改口喊官家,說:“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官家了。”光義邊落淚邊迴答:“共保富貴,莫怕。”第二天,光義就即了皇帝位,是為宋太宗。
仔細分析上麵這段文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上述這些人物的所作所言是十分有問題的,而這些問題直指趙光義。
其一,太祖所言“好做”究竟是何意味。如若這是肯定句,那趙匡胤當是誇讚自己的弟弟,如若是句反語,那這時候的趙匡胤定是被自己弟弟激怒了,可解釋為“你做的好事”。當時趙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如若是兄弟間飲酒,這個動作正常嗎?關於這道記敘的第二場疑問就是太祖為何會忽然用柱斧擊地,大聲對光義說:“好做,好做!”?就我們一般人而言,敲擊重物一般是身體極其難受、心情極度苦悶之時做的動作,如若心情激動,最多是拍拍桌子拍拍手,拿重物敲擊地麵,這正常嗎?甚至不妨做一個大膽的猜想,趙匡胤中毒了,頭痛欲裂,一麵罵自己的弟弟,一麵難以忍受痛楚,敲擊地麵?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