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李煜,他將他的國家削去國號。這意味著,南唐將不再以國家的名義存在了,而李煜也如趙匡胤座下的藩王一樣,歸他統領,為他管轄江山。
江山猶是,李煜這一拱手,江山是再也不會對他嫵媚,對他笑了!
十月正是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季節,南唐的十月,秋意蕭索。李煜派遣弟從善入宋朝貢,上表請去南唐國號,印文改為江南國,自稱江南國主。
水波淼淼,檣櫓聲聲。俊雅不凡的從善這一去,就如鴻鵠北去,一陣三聲哀了,他宛如無根的大樹,渺小的更似江中浮萍。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幹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淒淒。
“不須懷抱重淒淒。”李煜默念著當時尚年輕的他同尚且年幼的從善一道為八弟從鎰送別時所作的詩,心裏滿心希冀地盼著從善北去,一切安好。
涼風徐徐,吹皺了李煜的衣角,他望著立於船頭俊秀的從善,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最傷是離別吧!李煜望著孤雁,想到從善所帶的那紙印書,他不忍地想起《詩經》所書《燕燕於飛》。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一聲三步哀,聽得李煜也落了淚。他的弟弟,這一去,會是怎樣的光景?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之子於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仁立以泣。”
我已盡我所能——國之不國,主將無主。如此,能保全我垂危的國度,保全我的身家嗎?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於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我不過是落魄的文人,江山之於我,猶如指尖沙,終於在我的笑意我的戲謔中,毫無保留地一點點流失。
(2) 貶損儀製,衣紫袍見宋
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 ,新春伊始,李煜便開始了全麵的貶損儀製。
三省六部製自隋朝創立以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組織嚴密的中央官製。宋承唐製,設門下、中書、尚書三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李煜為了避免和宋朝衝撞,便將“三省”進行改名。他將主要負責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的中書省改為“左內史府”;將負責審核政令的門下省改為“右內史府”;將負責執行國家政令的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改為“司會府”。
做完三省的改製後,李煜還不放心。他又將負責監察大事的禦史台改為“司憲府”,負責文藝的翰林院改為“藝文院”,負責軍事的“樞密院”改為光政院,負責案件審理的大理寺改為“詳刑院”。
李煜也已經自貶為“江南國主“,那他當初所封的親王也要降一級。按照當時的身份慣例,親王應改為國公。韓王從善改稱南楚國公,鄧王從鎰改稱江國公,吉王從謙改稱鄂國公。
李煜連詔書也作了文章。改“詔”為“教”,不再以“詔”來發布號令。
做完這些貶損儀製的措施,李煜便耐心恭候宋朝來使到臨。
今年早春,寒梅依舊,李煜一身紫衣立於梅樹下,氣度華貴。不再是天子專享的明黃,換上紫袍的李煜更見清俊。遠遠望著,那襲紫衣和臘梅融合在一起,梅下的貴公子宛如吐氣的梅香,令人神往。
可惜現在他才穿上,李煜正正衣領,他覺得以後一直能算穿這衣服,他也願意的。
南唐來使自是傲慢,可李煜不敢怠慢呀!他以藩王之禮好好待他,不敢有一絲一毫地懈怠,力求做到完美。
來使見李煜恭恭敬敬,毫無怠慢,想起當日李煜戲謔後周來使的情景。
時任後周兵部侍郎的陶穀奉命出使南唐,當時年少氣盛的李煜和天性好玩的南唐名臣韓熙載聯合起來,一起折騰來使。
他們先是把歌妓安插到驛館,打扮成普通雜役。私下卻指使歌妓引誘陶穀,引得陶穀春心蕩漾,二人一度銷魂。
一夜風流之後,歌妓自然沒要陶穀負責,她隻是要求陶穀為她寫首詩,讓她能睹物思人,時時不忘蕭郎。
自是憐惜美人,當即寫了首《風光好》贈與佳人。
李煜從歌妓那得到這首詞後,他和韓熙載好好折騰了陶穀一番。他隨即令歌妓們認真排練,精心演唱,他決心排演一齣好戲,給後周使臣顏色瞧瞧。
“好因緣,惡因緣,隻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彈盡相思調,知音少。再把鸞膠續斷弦,是何年?”
這本是餞行宴,陶穀聽完歌妓彈唱,方如夢初醒。他望著李煜洋洋自得的笑容,心裏恨的咬牙切齒,卻有無法發作。
和他春風一度的歌妓,卻好似沒事的人一般,為他一杯杯上酒,一口口灌入。
陶穀借酒消愁,這一飲,便是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了。
來使稍稍一點舊事,李煜便想起昔日不恭敬之事,額間冷汗涔涔,手也止不住地哆嗦。
來使淡笑,不再言昔日之事,李煜卻畢恭畢敬了,不敢有絲毫閃失。
李煜的表現已經足以讓使臣好複命。
使臣望著南唐皇宮屋脊,那方的“鴟吻”早已不見蹤跡。這種裝飾物是皇權的象徵,李景通在後周使臣來的時候,把容易看見的拿掉, 而到了李煜手裏,所有的“鴟吻”都已撤去。
</br>
江山猶是,李煜這一拱手,江山是再也不會對他嫵媚,對他笑了!
十月正是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季節,南唐的十月,秋意蕭索。李煜派遣弟從善入宋朝貢,上表請去南唐國號,印文改為江南國,自稱江南國主。
水波淼淼,檣櫓聲聲。俊雅不凡的從善這一去,就如鴻鵠北去,一陣三聲哀了,他宛如無根的大樹,渺小的更似江中浮萍。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幹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淒淒。
“不須懷抱重淒淒。”李煜默念著當時尚年輕的他同尚且年幼的從善一道為八弟從鎰送別時所作的詩,心裏滿心希冀地盼著從善北去,一切安好。
涼風徐徐,吹皺了李煜的衣角,他望著立於船頭俊秀的從善,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最傷是離別吧!李煜望著孤雁,想到從善所帶的那紙印書,他不忍地想起《詩經》所書《燕燕於飛》。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一聲三步哀,聽得李煜也落了淚。他的弟弟,這一去,會是怎樣的光景?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之子於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仁立以泣。”
我已盡我所能——國之不國,主將無主。如此,能保全我垂危的國度,保全我的身家嗎?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於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我不過是落魄的文人,江山之於我,猶如指尖沙,終於在我的笑意我的戲謔中,毫無保留地一點點流失。
(2) 貶損儀製,衣紫袍見宋
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 ,新春伊始,李煜便開始了全麵的貶損儀製。
三省六部製自隋朝創立以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組織嚴密的中央官製。宋承唐製,設門下、中書、尚書三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李煜為了避免和宋朝衝撞,便將“三省”進行改名。他將主要負責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的中書省改為“左內史府”;將負責審核政令的門下省改為“右內史府”;將負責執行國家政令的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改為“司會府”。
做完三省的改製後,李煜還不放心。他又將負責監察大事的禦史台改為“司憲府”,負責文藝的翰林院改為“藝文院”,負責軍事的“樞密院”改為光政院,負責案件審理的大理寺改為“詳刑院”。
李煜也已經自貶為“江南國主“,那他當初所封的親王也要降一級。按照當時的身份慣例,親王應改為國公。韓王從善改稱南楚國公,鄧王從鎰改稱江國公,吉王從謙改稱鄂國公。
李煜連詔書也作了文章。改“詔”為“教”,不再以“詔”來發布號令。
做完這些貶損儀製的措施,李煜便耐心恭候宋朝來使到臨。
今年早春,寒梅依舊,李煜一身紫衣立於梅樹下,氣度華貴。不再是天子專享的明黃,換上紫袍的李煜更見清俊。遠遠望著,那襲紫衣和臘梅融合在一起,梅下的貴公子宛如吐氣的梅香,令人神往。
可惜現在他才穿上,李煜正正衣領,他覺得以後一直能算穿這衣服,他也願意的。
南唐來使自是傲慢,可李煜不敢怠慢呀!他以藩王之禮好好待他,不敢有一絲一毫地懈怠,力求做到完美。
來使見李煜恭恭敬敬,毫無怠慢,想起當日李煜戲謔後周來使的情景。
時任後周兵部侍郎的陶穀奉命出使南唐,當時年少氣盛的李煜和天性好玩的南唐名臣韓熙載聯合起來,一起折騰來使。
他們先是把歌妓安插到驛館,打扮成普通雜役。私下卻指使歌妓引誘陶穀,引得陶穀春心蕩漾,二人一度銷魂。
一夜風流之後,歌妓自然沒要陶穀負責,她隻是要求陶穀為她寫首詩,讓她能睹物思人,時時不忘蕭郎。
自是憐惜美人,當即寫了首《風光好》贈與佳人。
李煜從歌妓那得到這首詞後,他和韓熙載好好折騰了陶穀一番。他隨即令歌妓們認真排練,精心演唱,他決心排演一齣好戲,給後周使臣顏色瞧瞧。
“好因緣,惡因緣,隻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彈盡相思調,知音少。再把鸞膠續斷弦,是何年?”
這本是餞行宴,陶穀聽完歌妓彈唱,方如夢初醒。他望著李煜洋洋自得的笑容,心裏恨的咬牙切齒,卻有無法發作。
和他春風一度的歌妓,卻好似沒事的人一般,為他一杯杯上酒,一口口灌入。
陶穀借酒消愁,這一飲,便是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了。
來使稍稍一點舊事,李煜便想起昔日不恭敬之事,額間冷汗涔涔,手也止不住地哆嗦。
來使淡笑,不再言昔日之事,李煜卻畢恭畢敬了,不敢有絲毫閃失。
李煜的表現已經足以讓使臣好複命。
使臣望著南唐皇宮屋脊,那方的“鴟吻”早已不見蹤跡。這種裝飾物是皇權的象徵,李景通在後周使臣來的時候,把容易看見的拿掉, 而到了李煜手裏,所有的“鴟吻”都已撤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