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小之事大,理固然也。遠古之例不能備談,本朝當楊氏之建吳也,亦入貢莊宗。恭自烈祖開基,中原多故,事之大禮,因循未遑,以至交兵,幾成危殆。非不欲憑大江之險,恃眾多之力,尋悟知難則退,遂修出境之盟,一介之使才行,萬裏之兵頓息,惠民和眾,於今賴之。自足下祖德之開基,亦通好中國,以闡霸圖。願修祖宗之謀,以尋中國之好,蕩無益之忿,棄不急之爭,知存知亡,能強能弱,屈已以濟億兆,談笑而定國家,至德大業無虧也,宗廟社稷無損也。玉帛朝聘之禮才出於境,而天下之兵已息矣,豈不易如反掌,固如泰山哉?何必扼腕盱衡,履腸蹀血,然後為勇也。故曰:“德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又曰:“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又曰:“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此聖賢之事業,何恥而不為哉?


    況大朝皇帝以命世之英,光宅中夏,承五運而乃當正統,度四方則鹹偃下風,獫狁、太原固不勞於薄伐,南轅返旆更屬在於何人。又方且遏天下之兵鋒,俟貴國之嘉問,則大國之義斯亦以善矣,足下之忿亦可以息矣。若介然不移,有利於宗廟社稷可也,有利於黎元可也,有利於天下可也,有利於身可也。凡是四者無一利焉,何用棄德修怨,自生仇敵,使赫赫南國,將成禍機,炎炎奈何,其可嚮邇?幸而小勝也,莫保其後焉,不幸而違心,則大事去矣。


    複念頃者淮、泗交兵,疆陲多壘,吳越以累世之好,遂首為厲階,惟有貴國情分逾親,歡盟愈篤,在先朝感義,情實慨然,下走承基,理難負德,不能自已,又馳此緘。近奉大朝諭旨,以為足下無通好之心,必舉上秋之役,即命弊邑速絕連盟。雖善鄰之心,期於永保;而事大之節,焉敢固違。恐煜之不得事足下也,是以惻惻之意所不能雲,區區之誠於是乎在。又念臣子之情,尚不逾於三諫,煜之極言,於此三矣,是為臣者可以逃,為子者可以泣,為交友者亦惆悵而遂絕矣。


    這封長信很長很拗口,相信性情暴戾的劉鋹是沒這個耐心認真看完,也沒這閑情逸緻聽潘大才子絮絮嘮叨的。讀者如果細心閱讀,那對當時南唐所處的形勢以及南唐君臣逆來順受的心態,可以把捏得當,理解精確。


    劉鋹接到這封信後,果真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李煜無恥,一無是處。他直接將李煜派來的使臣龔慎義囚禁下獄,一氣之下又懷著滿腔憤恨寫了封絕交信令龔慎義之子帶迴南唐,交予李煜。


    李煜望著龔慎義之子帶迴來的劉鋹的絕交信,呆立了半晌,最後癡癡地說了句,“完了。”


    他說的是南漢,南漢被劉鋹一攪合,真當要亡國了。


    (2)詔令下,宋征伐南漢


    劉鋹拒絕就此罷兵、臣服宋朝後,李煜即刻派遣使臣報告趙匡胤,並附上自己和劉鋹的往來信件,據此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誠,絕無半絲對不起宋朝的地方。


    趙匡胤見了劉鋹在信中的囂張氣焰,氣急敗壞,很快決議發兵攻南漢。


    趙匡胤命潘美為賀州道行營都部署,尹崇珂為副都部署,出征南漢。次年二月,潘美攻克英州(今廣東英德)、雄州(今廣東南雄),進兵至距廣州城僅十裏之遙的雙女山下。此時的劉鋹早已囂張不起來,他不得已作狼狽逃竄。劉鋹緊急徵集了十餘艘船舶,船上滿載珍寶重器、如花美眷,準備出海逃命。可惜,狗急跳牆往往沒有什麽好結果,最令劉鋹氣惱的是,這批滿載美女珍寶的大船,被他養的一大批宦官給劫走了。船被盜走了,他再怎麽想走也走不了了,可劉鋹畢也是倔強牛脾氣,他很快自己動手紮竹筏,妄圖逃脫宋兵的天羅地網。可惜,老天爺不眷顧他。當夜,潘美便批大批兵士,縱火將劉鋹新建的竹筏燒作焦土。劉鋹在一片火光中出降,整個人麵色也如焦土。


    劉鋹被押送至汴梁,又賣起乖來了。當初李煜勸奉他好好服從宋朝的話,此刻被他拿出,一句句在趙匡胤麵前鼓吹,說趙匡胤是“命世之英,光宅中夏,承五運而乃當正統,度四方則鹹偃下風。”又說宋朝處於“封疆接畛,水陸同途”的有利地位,實在是有一統天下的福相,是天意。


    這人在給趙匡胤拍馬屁同時,也給自己找台階下,他把罪名都推到龔澄樞和李託身上,甚至厚顏無恥地對趙匡胤說:“在國時,我是臣下,澄樞才是國主。”


    為了討好趙匡胤,劉鋹還特地用珍珠製成鞍勒,作出戲龍之狀,獻給趙匡胤。當時趙匡胤對群臣說:“倘把這些心思用於治國,豈至亡國乎!”


    有一次,趙匡胤單獨召見他,賜他一杯酒。他想起趙匡胤自己素喜用毒酒鴆殺臣下,又想到趙匡胤要解救南漢黎民百姓的誓言,心裏誠恐,不敢接下酒喝。宋太祖見他膽小如鼠的模樣,心裏頓覺暢快,笑著坦言:“朕素以赤心待人,愛卿何懼?”便自己將所賜之酒飲下。


    劉鋹心裏慚愧之時,也更加危言危行了,趙匡胤耳根因而也清靜了不少。


    劉鋹的表現雖然不為人所齒,但他確實處處保全自己,亡國後並未因此喪了性命,並得到很好的終老。宋平定江南後,將劉鋹改命左監門衛上將軍,又封為彭城郡公。宋太宗即帝位,再改封其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劉鋹去世,又被贈授太師,追封為南越王,一個亡國之君能做到如此地步,也算不容易。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滴並收藏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