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江山猶是昔人非—李煜 作者:漢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宋欲取南唐,就必須下江南,就需渡長江。可惜趙匡胤對南唐水軍的實力也是明白的,他也忌憚的很,在長江交戰自己占不到優勢,說不定就重蹈當年曹操赤壁之戰的覆轍。
渡長江如想在江上和南唐水軍交鋒,那就必須在長江上造浮橋。問題是,長江下遊江麵開闊如海,浪高風急,莫說造浮橋,就連我們用現代科技修建一座長江大橋都是十分困難艱巨的事情,都是舉全國之力的,功勳足以載入史冊 。
欲想在長江上造浮橋,那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要謹小慎微。如果計量長江兩岸距離有誤差,則張浮橋在大浪衝擊之下就容易不穩固,影響行軍速率,也有可能耽誤整個作戰計劃。
樊若水要做的,就是向趙匡胤獻上準確的長江江麵寬窄度和水流流向規律,為宋軍南下渡江吹東風!
江麵沉沉,夜幕四合。此時的樊若水像一隻幽靈遊走在長江之上,他手持麻繩,像一索命的閻王,一端繩子套在采石磯白塔上,另一端勾住了黝黑的篷船,往返兩岸,穿梭其間。不多久,開封王宮的趙匡胤收到了小長老的密信,也得到了樊若水呈上的平南策,在一堆廢話和無用的字眼中,他眼睛一亮,他終於看到了他最想要的長江水文狀況書表!
樊若水受趙匡胤接見後,很快露出了奴才嘴臉,處處標榜自己,處處討好趙匡胤。
趙匡胤問及他名字來源時,他的迴答實在令人汗顏,也實在令趙匡胤不屑入眼。
他迴答道:“臣仰慕唐朝尚書右丞倪若水為人光明磊落,剛直不阿,故以先賢之名為微臣之名。”
趙匡胤聽了後噗哧一笑,唐朝尚書右丞明明是倪若冰,哪裏是倪若水,真當是冰水不分家?
樊若水聽了趙匡胤糾錯,腦袋上早已汗涔涔,哪裏還接得了話。趙匡胤卻是心胸大度,為他開脫,“既然你熟悉古人古事,朕就為你改名‘知古’了!”
樊若水叩首拜謝,從此以“樊知古”自稱,頗為驕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幸好樊若水不記得自己名字和這句話還能搭上邊。話說迴來,上善若水,樊若水卻一點也沒有水的寬闊,水的包容,水的博大。
他是配不上這個名字的。至於“知古”,那也的確是他該被打上的印記,試問這樣的人,還有何顏麵存於當世?
(3)豪氣比關公,自剜南唐肩骨
李煜一生錯誤的決斷有很多,但沒有哪一次比得上這次沉痛。
自斷右臂,自斷筋骨,這樣的自殘方式令我們心寒之餘,也是不忍,但李煜就這樣做了。
李煜斷自己右臂,事發在北宋即將大舉揮兵南下,討伐南唐。
林仁肇,這員虎將,他當是南唐的胸肩臂膀,他當是南唐的塞上長城!
他體魄雄健,驍勇善射,時人稱其為“林虎子”。早在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十一月,周世宗柴榮親率軍南下淮南,企圖擊潰南唐。正陽橋一役,林仁肇率敢死之士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周軍進擊。後周駙馬、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是後周的神箭手,可當他率領大隊人馬和隻有區區人馬的林仁肇相交手時,他射出的本該致命的箭隻,都被林仁肇打飛。他暗暗吃驚之餘,見林仁肇力能扛鼎,一夫當關,被他的氣度威懾,告誡手下說:“彼中有人,不可輕敵。”急令退兵。
李煜繼位,起初對林仁肇的才幹頗為賞識,提神他為神武統軍。
林仁肇雖身居高位,可李煜對宋朝的步步退卻,令他的才華始終無法發揮。當北宋滅掉南漢之時,林仁肇見南唐情勢衰微,不容再退讓。他懷著滿腔熱血上疏李煜,懇請“獨對”。在和李煜單獨麵奏間,林仁肇反覆言說:“南唐情勢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宋平荊楚、破後蜀、取南漢,勢如破竹,如若南唐坐以待斃,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臣願率軍反擊,趁宋軍兵馬勞頓、糧草不多間隙,伺機反撲,收複失地,扭轉局麵。”
李煜不為所動,皺著眉頭思慮,半晌迴頭對林仁肇說,“情勢真的有這般嚴重嗎,真如愛卿所言?”
林仁肇聽李煜這樣一說,再也承受不住,滿腔熱血上湧,他俯身跪地,“臣此舉如若能得勝,必會繼續推進,直逼汴梁;一旦失手,陛下盡可治臣謀反之罪,殺掉我全家,提我的人頭去向趙匡胤謝罪。南唐並不會因此招來災禍,陛下也可保全您的尊位。”
李煜訝異地看著長跪於地的林仁肇,他的心被他嚇的突突直跳,氣血不順。
李煜思量著,究竟該如何迴拒這個倔強的大將。他思忖許久,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林仁肇道:“愛卿所言嚴重了,我自有主張,不必冒失。”
林仁肇還欲再說,李煜卻已喝令他退下。林仁肇走後,李煜腦海中翻湧著林仁肇對他說的話,心裏更是惶恐,他怎麽也不敢冒這樣大的風險。
此時,小周後正一襲綠衣裊裊婷婷走向他,他望著懷裏的美人,馥鬱的香氣令他腦子鎮定,他懷抱美人,終於果決地做了決定。
第二日,李煜下令將林仁肇調往洪州,任南都留守、南昌尹。
汴梁的趙匡胤聽聞林仁肇的轟烈事跡之後,心裏癢癢的,恨不得揪出林仁肇,好好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可趙匡胤是貓,他知道現在的李煜很急。耗子很急,做貓的更需鎮定,耗子自然會送上門的。
</br>
渡長江如想在江上和南唐水軍交鋒,那就必須在長江上造浮橋。問題是,長江下遊江麵開闊如海,浪高風急,莫說造浮橋,就連我們用現代科技修建一座長江大橋都是十分困難艱巨的事情,都是舉全國之力的,功勳足以載入史冊 。
欲想在長江上造浮橋,那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要謹小慎微。如果計量長江兩岸距離有誤差,則張浮橋在大浪衝擊之下就容易不穩固,影響行軍速率,也有可能耽誤整個作戰計劃。
樊若水要做的,就是向趙匡胤獻上準確的長江江麵寬窄度和水流流向規律,為宋軍南下渡江吹東風!
江麵沉沉,夜幕四合。此時的樊若水像一隻幽靈遊走在長江之上,他手持麻繩,像一索命的閻王,一端繩子套在采石磯白塔上,另一端勾住了黝黑的篷船,往返兩岸,穿梭其間。不多久,開封王宮的趙匡胤收到了小長老的密信,也得到了樊若水呈上的平南策,在一堆廢話和無用的字眼中,他眼睛一亮,他終於看到了他最想要的長江水文狀況書表!
樊若水受趙匡胤接見後,很快露出了奴才嘴臉,處處標榜自己,處處討好趙匡胤。
趙匡胤問及他名字來源時,他的迴答實在令人汗顏,也實在令趙匡胤不屑入眼。
他迴答道:“臣仰慕唐朝尚書右丞倪若水為人光明磊落,剛直不阿,故以先賢之名為微臣之名。”
趙匡胤聽了後噗哧一笑,唐朝尚書右丞明明是倪若冰,哪裏是倪若水,真當是冰水不分家?
樊若水聽了趙匡胤糾錯,腦袋上早已汗涔涔,哪裏還接得了話。趙匡胤卻是心胸大度,為他開脫,“既然你熟悉古人古事,朕就為你改名‘知古’了!”
樊若水叩首拜謝,從此以“樊知古”自稱,頗為驕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幸好樊若水不記得自己名字和這句話還能搭上邊。話說迴來,上善若水,樊若水卻一點也沒有水的寬闊,水的包容,水的博大。
他是配不上這個名字的。至於“知古”,那也的確是他該被打上的印記,試問這樣的人,還有何顏麵存於當世?
(3)豪氣比關公,自剜南唐肩骨
李煜一生錯誤的決斷有很多,但沒有哪一次比得上這次沉痛。
自斷右臂,自斷筋骨,這樣的自殘方式令我們心寒之餘,也是不忍,但李煜就這樣做了。
李煜斷自己右臂,事發在北宋即將大舉揮兵南下,討伐南唐。
林仁肇,這員虎將,他當是南唐的胸肩臂膀,他當是南唐的塞上長城!
他體魄雄健,驍勇善射,時人稱其為“林虎子”。早在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十一月,周世宗柴榮親率軍南下淮南,企圖擊潰南唐。正陽橋一役,林仁肇率敢死之士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周軍進擊。後周駙馬、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是後周的神箭手,可當他率領大隊人馬和隻有區區人馬的林仁肇相交手時,他射出的本該致命的箭隻,都被林仁肇打飛。他暗暗吃驚之餘,見林仁肇力能扛鼎,一夫當關,被他的氣度威懾,告誡手下說:“彼中有人,不可輕敵。”急令退兵。
李煜繼位,起初對林仁肇的才幹頗為賞識,提神他為神武統軍。
林仁肇雖身居高位,可李煜對宋朝的步步退卻,令他的才華始終無法發揮。當北宋滅掉南漢之時,林仁肇見南唐情勢衰微,不容再退讓。他懷著滿腔熱血上疏李煜,懇請“獨對”。在和李煜單獨麵奏間,林仁肇反覆言說:“南唐情勢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宋平荊楚、破後蜀、取南漢,勢如破竹,如若南唐坐以待斃,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臣願率軍反擊,趁宋軍兵馬勞頓、糧草不多間隙,伺機反撲,收複失地,扭轉局麵。”
李煜不為所動,皺著眉頭思慮,半晌迴頭對林仁肇說,“情勢真的有這般嚴重嗎,真如愛卿所言?”
林仁肇聽李煜這樣一說,再也承受不住,滿腔熱血上湧,他俯身跪地,“臣此舉如若能得勝,必會繼續推進,直逼汴梁;一旦失手,陛下盡可治臣謀反之罪,殺掉我全家,提我的人頭去向趙匡胤謝罪。南唐並不會因此招來災禍,陛下也可保全您的尊位。”
李煜訝異地看著長跪於地的林仁肇,他的心被他嚇的突突直跳,氣血不順。
李煜思量著,究竟該如何迴拒這個倔強的大將。他思忖許久,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林仁肇道:“愛卿所言嚴重了,我自有主張,不必冒失。”
林仁肇還欲再說,李煜卻已喝令他退下。林仁肇走後,李煜腦海中翻湧著林仁肇對他說的話,心裏更是惶恐,他怎麽也不敢冒這樣大的風險。
此時,小周後正一襲綠衣裊裊婷婷走向他,他望著懷裏的美人,馥鬱的香氣令他腦子鎮定,他懷抱美人,終於果決地做了決定。
第二日,李煜下令將林仁肇調往洪州,任南都留守、南昌尹。
汴梁的趙匡胤聽聞林仁肇的轟烈事跡之後,心裏癢癢的,恨不得揪出林仁肇,好好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可趙匡胤是貓,他知道現在的李煜很急。耗子很急,做貓的更需鎮定,耗子自然會送上門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