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或者說是迫使他去做更多的思考,有很多揣摩自己內心、迴味自己的時間,
更不用說森林和冬季還會帶來一種很神秘的感受,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使得俄羅
斯民族比較愛幻想,也許這就是俄羅斯人藝術氣質的形成氛圍。俄羅斯文化藝術是
與俄羅斯之廣大相適應的,它隻能產生於一個具有遼闊視野的大國。
土地的廣闊給了俄羅斯民族許多美德,同時也給它帶來了一些弱點。
俄羅斯著名曆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曾寫道:「生活條件使俄羅斯人深信,應該
珍惜夏季天氣晴朗的工作日,大俄羅斯人短暫的夏季會因反常和不測的壞天氣而變
得更短。這使大俄羅斯農民不得不搶時間,抓緊工作,以便在短時間裏做完許多事
情並在完工後離開田裏。然而,到了秋季和冬季,卻呆在家裏無所事事。這樣俄羅
斯人就養成了習慣:在短時間裏極富爆發力,幹活兒快、麻利大自然培養了俄羅斯
人能在極短的時間裏玩命地工作、拚命地勞動,但也使他們不習慣持之以恆地、有
條不紊地勞動,一時的爆發有餘,而長期的耐力不足。」
遼闊的大地給了俄羅斯人一種安全感,他們身處大地母親的懷抱中,相信俄羅
斯母親會幫助它、保護它,不會感到任何恐懼。然而正是巨大的空間、豐富的資源,
卻又造就了俄羅斯人的惰性和依賴性。生活在這廣袤無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資源,俄羅斯人隻要稍稍費點力氣就可獲得可觀的果實,滿足起碼的生
活需要,而無需積極進取,努力創造財富,也無需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可以隨心所
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更何況寒冷冬天,到處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黑夜漫漫、白
天短促,既不適宜、也無法進行戶外勞作,人們寧可聚在室內酗酒、跳舞,發泄內
心的喜怒哀樂,也不會去為生存與寒冷拚搏。
俄羅斯國土上森林密布,營造了俄羅斯人世世代代生活的主要環境,這真是上
帝賜予俄羅斯人的禮物。木材、獵物及皮毛是手工業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前提,對俄
羅斯人日常生活也極其重要,獵物不僅可以充飢,它們的皮毛還可以禦寒。森林還
是俄羅斯人逃避外敵最可靠的避難所,它代替了群山和城堡,身處森林中的人時刻
戒備著四處隨時可能出現的猛獸,久而久之,俄羅斯人形成了警惕、多疑的性格。
俄羅斯在艷羨西方發達文明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棄對它們的警惕。歐洲大陸的風吹
草動,都能夠牽動俄羅斯人敏感的神經。不管是法國、普魯士還是東歐的小國,任
何國家隻要有一丁點崛起和強大的苗頭都會引起號稱「歐洲憲兵」的俄羅斯的堅決
壓製。俄羅斯人在做生意時,對外國人的戒備心理也較強,頭腦裏有許多讓人難以
理解的想法。本來已經賺了錢的出口商品,起運時仍有許多人認為:外國人把俄羅
斯物產奪走了。在俄羅斯建立自由經濟特區常常是紙上談兵,他們生怕外國人把錢
賺走了。
四、注重實際的俄羅斯性格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建立,使俄羅斯處於西方的包圍之中,它隻有走自己
的路,走自我強大的路,才能有效地防禦西方的進攻,這使俄羅斯有將近半個世紀
處於與西方隔離和對立的狀態中,俄羅斯本土文明更趨東方化。20世紀末,推崇
「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的戈巴契夫再次表現出了對西方的渴望,葉爾欽則一
度把俄國政治思想中從未完全成功的「西方化」推到登峰造極的程度。普京上台後,
也多次強調斯拉夫文明與歐洲文明同根同源,表示融人西方是俄羅斯的曆史選擇。
普京的助手亞斯特任布斯甚至宣稱:「俄羅斯哲學界和政治界理解的歐亞主義,沒
有給俄羅斯帶來任何好處。隻有選擇歐洲道路,俄羅斯才能盡快進入正常生活國家
和社會的圈子。」
《一波三折俄羅斯人》一書對於這種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給今天的俄羅斯的影響
畫出了這樣一幅圖景:同樣是莫斯科大學的高材生,亞曆山大為了逃避現實,進入
神學院「深造」,願意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青春年華都用於「為解除世間的痛苦」
向上帝禱告;而漂亮的塔吉雅娜則在婚姻介紹所的撮合下,遠涉重洋,嫁給一個年
齡比她大一倍、素不相識的美國人。同樣是博士生寫論文,謝爾蓋堅持要按幾十年
的傳統肥論文弓傭材料的第一類歸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而米哈伊爾
則天天上「跳蚤市場」賣貨從掙來的錢中抽出一疊交給「朋友」,請為代筆。同樣
是大學教授,科佩洛夫先生堅持要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俄羅斯社會的發展規
律;而拉杜諾夫先生卻向學生宣揚,列寧跨過了「卡夫丁峽穀」(即超越了資本主
義階段)是俄羅斯當前悲劇的根源所在。同樣是工人,柳芭數月沒有拿到工資,家
</br>
更不用說森林和冬季還會帶來一種很神秘的感受,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使得俄羅
斯民族比較愛幻想,也許這就是俄羅斯人藝術氣質的形成氛圍。俄羅斯文化藝術是
與俄羅斯之廣大相適應的,它隻能產生於一個具有遼闊視野的大國。
土地的廣闊給了俄羅斯民族許多美德,同時也給它帶來了一些弱點。
俄羅斯著名曆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曾寫道:「生活條件使俄羅斯人深信,應該
珍惜夏季天氣晴朗的工作日,大俄羅斯人短暫的夏季會因反常和不測的壞天氣而變
得更短。這使大俄羅斯農民不得不搶時間,抓緊工作,以便在短時間裏做完許多事
情並在完工後離開田裏。然而,到了秋季和冬季,卻呆在家裏無所事事。這樣俄羅
斯人就養成了習慣:在短時間裏極富爆發力,幹活兒快、麻利大自然培養了俄羅斯
人能在極短的時間裏玩命地工作、拚命地勞動,但也使他們不習慣持之以恆地、有
條不紊地勞動,一時的爆發有餘,而長期的耐力不足。」
遼闊的大地給了俄羅斯人一種安全感,他們身處大地母親的懷抱中,相信俄羅
斯母親會幫助它、保護它,不會感到任何恐懼。然而正是巨大的空間、豐富的資源,
卻又造就了俄羅斯人的惰性和依賴性。生活在這廣袤無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資源,俄羅斯人隻要稍稍費點力氣就可獲得可觀的果實,滿足起碼的生
活需要,而無需積極進取,努力創造財富,也無需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可以隨心所
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更何況寒冷冬天,到處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黑夜漫漫、白
天短促,既不適宜、也無法進行戶外勞作,人們寧可聚在室內酗酒、跳舞,發泄內
心的喜怒哀樂,也不會去為生存與寒冷拚搏。
俄羅斯國土上森林密布,營造了俄羅斯人世世代代生活的主要環境,這真是上
帝賜予俄羅斯人的禮物。木材、獵物及皮毛是手工業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前提,對俄
羅斯人日常生活也極其重要,獵物不僅可以充飢,它們的皮毛還可以禦寒。森林還
是俄羅斯人逃避外敵最可靠的避難所,它代替了群山和城堡,身處森林中的人時刻
戒備著四處隨時可能出現的猛獸,久而久之,俄羅斯人形成了警惕、多疑的性格。
俄羅斯在艷羨西方發達文明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棄對它們的警惕。歐洲大陸的風吹
草動,都能夠牽動俄羅斯人敏感的神經。不管是法國、普魯士還是東歐的小國,任
何國家隻要有一丁點崛起和強大的苗頭都會引起號稱「歐洲憲兵」的俄羅斯的堅決
壓製。俄羅斯人在做生意時,對外國人的戒備心理也較強,頭腦裏有許多讓人難以
理解的想法。本來已經賺了錢的出口商品,起運時仍有許多人認為:外國人把俄羅
斯物產奪走了。在俄羅斯建立自由經濟特區常常是紙上談兵,他們生怕外國人把錢
賺走了。
四、注重實際的俄羅斯性格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建立,使俄羅斯處於西方的包圍之中,它隻有走自己
的路,走自我強大的路,才能有效地防禦西方的進攻,這使俄羅斯有將近半個世紀
處於與西方隔離和對立的狀態中,俄羅斯本土文明更趨東方化。20世紀末,推崇
「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的戈巴契夫再次表現出了對西方的渴望,葉爾欽則一
度把俄國政治思想中從未完全成功的「西方化」推到登峰造極的程度。普京上台後,
也多次強調斯拉夫文明與歐洲文明同根同源,表示融人西方是俄羅斯的曆史選擇。
普京的助手亞斯特任布斯甚至宣稱:「俄羅斯哲學界和政治界理解的歐亞主義,沒
有給俄羅斯帶來任何好處。隻有選擇歐洲道路,俄羅斯才能盡快進入正常生活國家
和社會的圈子。」
《一波三折俄羅斯人》一書對於這種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給今天的俄羅斯的影響
畫出了這樣一幅圖景:同樣是莫斯科大學的高材生,亞曆山大為了逃避現實,進入
神學院「深造」,願意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青春年華都用於「為解除世間的痛苦」
向上帝禱告;而漂亮的塔吉雅娜則在婚姻介紹所的撮合下,遠涉重洋,嫁給一個年
齡比她大一倍、素不相識的美國人。同樣是博士生寫論文,謝爾蓋堅持要按幾十年
的傳統肥論文弓傭材料的第一類歸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而米哈伊爾
則天天上「跳蚤市場」賣貨從掙來的錢中抽出一疊交給「朋友」,請為代筆。同樣
是大學教授,科佩洛夫先生堅持要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俄羅斯社會的發展規
律;而拉杜諾夫先生卻向學生宣揚,列寧跨過了「卡夫丁峽穀」(即超越了資本主
義階段)是俄羅斯當前悲劇的根源所在。同樣是工人,柳芭數月沒有拿到工資,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