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術,凡不曾殉難或割股的人所寫的便都沒有價值,照這個學說講來,那
麽鐔的雕刻確是不道德的藝術品,因為他是刀劍上的附屬品,而刀劍乃是殺
人的兇器,——要說是有什麽用處,那隻可以用作殺伐的武士道的贓證罷了。
不過這是“忠臣美術”的學說,在中國雖然有人主張,其實原是不值一駁的
笑話,引來隻是“以供一笑”。人的心理無論如何微妙,看著鐔的雕刻的時
候,大約總不會離開了雕刻,想到有鐔的劍以至劍之殺人而起了義憤,迴過
來再恨那鐔的雕刻。在大反動時代,這樣的事本來也常遇見,對於某一種製
度或階級的怨恨往往釀成藝術的大殘毀,如衛道者之燒書毀像,革命黨之毀
王朝舊跡,見於中外曆史:他們的熱狂雖然也情有可原,但總是人類還未進
步的證據。羅素說,”教育的目的在使心地寬廣,不在使心地狹隘。”(據
一月十五日《學燈》譯文)人隻為心地狹隘,才有這些謬誤;倘若寬廣了,
便知道鐔不是殺伐,經像宮殿不是迷信和專製的本體了。我看了《鐔百姿》
而推想到別人的誤會,也可謂未免以小人之心度人了,但恐中國未必缺乏這
派的批評家,所以多寫了這一節。
□1923年
1月
25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作人
□收入《自己的園地》
評譯日文法
在南方的一個友人遠迢迢的寫信給我,叫我代買一本《譯日文法》。我
買來了之後略一翻閱,卻出了一大驚,因為末葉上有這樣的幾句話:
若有妨害著者名譽破壞本書前途侵害
本書板權概以法律解決專此聲明
我看了這嚴重的聲明,當然決不會再去妄想在老虎頭上搔癢,妨害著者
名譽或侵害本書板權,自討苦吃,但是對於書的內容卻禁不住要說一兩句話。
我深望這些閑話不會影響到書的前途,不過這也不能十分顧慮到了。
《譯日文法》的內容,與以前的《日文閱書捷訣》十九相同,疑是一人
所作,其誤謬亦大抵相同。《譯日文法》中有許多例句,都為日本文所無,
如第十四雲。
覺悟■■■奮鬥■■
又第十三頁雲,
私■作■工■■作■工
倘若隻有一處如此,或者可以說是為手民所誤,但是《閱書捷訣》的第二十
八及二十則裏也是如此,可見並不是印刷的錯誤。這種文章真不知道是什麽
地方的話,或者在.. chimpunkampun的“唐人的囈語”裏邊能夠找到罷?又第
十八頁雲:
願■請■■■
這一句也不成話,倘若是說“勿請願”,應作“請願■■■”,因為“請願”
一詞本是日本的新名詞,訓讀時亦作.. koinegau,如照《譯日文法》請願作
negaiqukeru,意思是說“把願望贖出來”了。願望可以押款,未免太是奇怪
了。第十七頁雲,
餘■汝,行杖■借■■亻■■
上半是古文,下半是現代語。也不能連用。此外如“將看書”乃作“書■看
厶”,一本書乃作“一枚”,在何處乃作“■■■”,這類的錯處還多,不
過比較的已經算是小節,可以不必列舉了。
總之我對於這一本書有這四種不滿意的地方:
一“三天”成功的辦法,在學問上絕對的不行。《和文漢讀法》比這
些書還要整齊一點,然而近來教日文的人也不再用他了,因為即使讀熟了也
隻能夠去把和譯的《出師表》之類重譯過來罷了。
二三十二頁的書賣大洋二角五分,價錢太貴。
三謬誤太甚。
四聲明太近於恫嚇。
當《日文閱書捷訣》出版的時候,我曾做過一篇雜感《三天》,登在《晨
報》上,其中有這樣的一節,現在再錄在下麵,以供欲學外國語者之參考。
“在現今奇蹟已經絕跡的時代,若要做事,除了自力以外無可依賴,也
沒有什麽秘密真傳可以相信,隻有堅忍精進這四個字便是一切的捷訣。”
□1923年.. 2月.. 6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作人
□未收入自編文集
歌詠兒童的文學
高島平三郎編,竹久夢二畫的《歌詠兒童的文學》,在一九一○年出版,
插在書架上已經有十年以上了,近日取出翻閱,覺得仍有新鮮的趣味。全書
分作六編,從日本的短歌俳句川柳俗謠俚諺隨筆中輯錄關於兒童的文章,一
方麵正如編者的本意,足以考見古今人對於兒童的心情,一方麵也是一卷極
好的兒童詩選集。夢二的十六葉著色插畫,照例用那夢二式的柔軟的筆致寫
兒童生活的小景,雖沒有《夢二畫集》的那種艷冶,卻另外加上一種天真,
也是書中的特彩之一。
編者在序裏頗嘆息日本兒童詩的缺乏,雖然六編中包含著不少的詩文,
比中國已經很多了。如歌人大隈言道在《草徑集》,俳人小林一茶在俳句集
</br>
麽鐔的雕刻確是不道德的藝術品,因為他是刀劍上的附屬品,而刀劍乃是殺
人的兇器,——要說是有什麽用處,那隻可以用作殺伐的武士道的贓證罷了。
不過這是“忠臣美術”的學說,在中國雖然有人主張,其實原是不值一駁的
笑話,引來隻是“以供一笑”。人的心理無論如何微妙,看著鐔的雕刻的時
候,大約總不會離開了雕刻,想到有鐔的劍以至劍之殺人而起了義憤,迴過
來再恨那鐔的雕刻。在大反動時代,這樣的事本來也常遇見,對於某一種製
度或階級的怨恨往往釀成藝術的大殘毀,如衛道者之燒書毀像,革命黨之毀
王朝舊跡,見於中外曆史:他們的熱狂雖然也情有可原,但總是人類還未進
步的證據。羅素說,”教育的目的在使心地寬廣,不在使心地狹隘。”(據
一月十五日《學燈》譯文)人隻為心地狹隘,才有這些謬誤;倘若寬廣了,
便知道鐔不是殺伐,經像宮殿不是迷信和專製的本體了。我看了《鐔百姿》
而推想到別人的誤會,也可謂未免以小人之心度人了,但恐中國未必缺乏這
派的批評家,所以多寫了這一節。
□1923年
1月
25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作人
□收入《自己的園地》
評譯日文法
在南方的一個友人遠迢迢的寫信給我,叫我代買一本《譯日文法》。我
買來了之後略一翻閱,卻出了一大驚,因為末葉上有這樣的幾句話:
若有妨害著者名譽破壞本書前途侵害
本書板權概以法律解決專此聲明
我看了這嚴重的聲明,當然決不會再去妄想在老虎頭上搔癢,妨害著者
名譽或侵害本書板權,自討苦吃,但是對於書的內容卻禁不住要說一兩句話。
我深望這些閑話不會影響到書的前途,不過這也不能十分顧慮到了。
《譯日文法》的內容,與以前的《日文閱書捷訣》十九相同,疑是一人
所作,其誤謬亦大抵相同。《譯日文法》中有許多例句,都為日本文所無,
如第十四雲。
覺悟■■■奮鬥■■
又第十三頁雲,
私■作■工■■作■工
倘若隻有一處如此,或者可以說是為手民所誤,但是《閱書捷訣》的第二十
八及二十則裏也是如此,可見並不是印刷的錯誤。這種文章真不知道是什麽
地方的話,或者在.. chimpunkampun的“唐人的囈語”裏邊能夠找到罷?又第
十八頁雲:
願■請■■■
這一句也不成話,倘若是說“勿請願”,應作“請願■■■”,因為“請願”
一詞本是日本的新名詞,訓讀時亦作.. koinegau,如照《譯日文法》請願作
negaiqukeru,意思是說“把願望贖出來”了。願望可以押款,未免太是奇怪
了。第十七頁雲,
餘■汝,行杖■借■■亻■■
上半是古文,下半是現代語。也不能連用。此外如“將看書”乃作“書■看
厶”,一本書乃作“一枚”,在何處乃作“■■■”,這類的錯處還多,不
過比較的已經算是小節,可以不必列舉了。
總之我對於這一本書有這四種不滿意的地方:
一“三天”成功的辦法,在學問上絕對的不行。《和文漢讀法》比這
些書還要整齊一點,然而近來教日文的人也不再用他了,因為即使讀熟了也
隻能夠去把和譯的《出師表》之類重譯過來罷了。
二三十二頁的書賣大洋二角五分,價錢太貴。
三謬誤太甚。
四聲明太近於恫嚇。
當《日文閱書捷訣》出版的時候,我曾做過一篇雜感《三天》,登在《晨
報》上,其中有這樣的一節,現在再錄在下麵,以供欲學外國語者之參考。
“在現今奇蹟已經絕跡的時代,若要做事,除了自力以外無可依賴,也
沒有什麽秘密真傳可以相信,隻有堅忍精進這四個字便是一切的捷訣。”
□1923年.. 2月.. 6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作人
□未收入自編文集
歌詠兒童的文學
高島平三郎編,竹久夢二畫的《歌詠兒童的文學》,在一九一○年出版,
插在書架上已經有十年以上了,近日取出翻閱,覺得仍有新鮮的趣味。全書
分作六編,從日本的短歌俳句川柳俗謠俚諺隨筆中輯錄關於兒童的文章,一
方麵正如編者的本意,足以考見古今人對於兒童的心情,一方麵也是一卷極
好的兒童詩選集。夢二的十六葉著色插畫,照例用那夢二式的柔軟的筆致寫
兒童生活的小景,雖沒有《夢二畫集》的那種艷冶,卻另外加上一種天真,
也是書中的特彩之一。
編者在序裏頗嘆息日本兒童詩的缺乏,雖然六編中包含著不少的詩文,
比中國已經很多了。如歌人大隈言道在《草徑集》,俳人小林一茶在俳句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