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卷五有“纏足”一條,末有雲:
樂天但言跌如春妍而不言尖如春筍,謝靈運素足之婦而不及短足之
姝,即東昏玉奴步生蓮花,亦非以其小也。然女足不纏實佳。
張亨甫對於謝君的話蓋亦多佩服,在“瑣事記”中曾屢次稱引,末一節雲:
謝在杭又雲,金陵秦淮一帶,夾岸樓閣,中流簫鼓日夜不絕,蓋其
繁華佳麗,自六朝以來已然矣。杜牧詩雲,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後庭花。夫國之興亡豈關於遊人歌伎哉,六朝以聲樂亡,而東漢以節義,
宋人以理學,亦卒歸於亡耳。但使國家承平,管弦之聲不絕,亦足妝染
太平,良勝悲苦呻吟之聲也。
案原文見《五雜組》卷三地部一,在正經人看了或者以為不足為訓,我卻喜
其平易近人情,勝於假道學,雖然歌伎的製度本來也不是我所贊成的。《賭
棋山莊詞話》卷六雲:
去省會南門十裏,地曰洲邊、灣裏,皆水閣諸姬所居,詳張亨甫《南
浦秋波錄》。..道光辛巳洲邊災時,太守王君楚常禁人撲救,延燒殆
盡,後雖屢有興作,而壯麗終遜從前,非必嚴禁知斂跡,蓋亦一時財力
之不及。吾友張任如仁恬嚐言,神而五帝則人無不媚之者,人而娼妓則
人無弗溺之者,故二處為銷金巨壑,至五帝嘆寂寞,娼妓多貧窶,則民
窮財殫可知矣。乙曰予遊連江,填《金縷曲》寄芭川,中雲:
官府催租聲不斷,
誤幾家紅粉飄零死,
樂遊曲,猶佳耳。
蓋亦本此意也。嗟乎,論治者亦知歌舞為太平之象哉!
這意思與上文相似,謝枚如蓋亦知言者也。我們又因此得知太守王某的故事,
此人必是道學家,故能有此斷然處置,如俞理初所謂虐無告也。《秋波錄》
“瑣事記”中又有一則雲:
《唐才子傳》,西域辛文房所撰,《四庫全書》無完本,而日本固
有之,其於唐趙光遠頗致譏詞,以其作《北裏誌》故也。然光遠此書能
流傳異代,遠播絕域,視著書千萬言一旦灰飛煙滅,幸而存者又徒供人
覆醬瓿,則猶愈矣。
此言蓋是作者為自己解嘲,道理卻亦不錯。——不過遠播絕域一語稍有誤解,
西域人見到《北裏誌》恐亦還是在中國也。二書同是述青樓紅粉之言,正如
文房所說,但《秋波錄》出於近代,所記瑣屑事尤多,都是風俗史上的很好
資料,我覺得更有意思。近來想稍收集關於冶遊之書,而既不專精,又複吝
嗇,結果自然是不能大有所得,但就所有的書中看去,則此冊要算是很好的
一種了。此類書籍的蒐集保存責在圖書館,個人力量終是有限,寒齋收藏至
今亦總不過二十餘種而已。
孫耀卿編《叢書目錄拾遺》卷三雲,《華胥大夫雜著》,建寧張際亮撰,
光緒庚寅刊,其首二種即為《金台殘淚記》與《南浦秋波錄》,各三卷。高
坐庵主人近從海王村得《秋波錄》刊本,較抄本多人表數葉,又有自序,計
百五十字,末署太歲庚寅送春日。案錄中說及道光壬午後八年事,正是庚寅,
乃道光十年,距刻書之年已甲子一周矣。(六月十九日記)
□1938年
7月
20日刊北平《晨報》,署名藥堂
□未收入自編文集
讀南阜山人詩集
幼時讀《板橋詩抄》中絕句二十三首,乃於音五哥圖清格之外記得有高
西園。近閱鮑辛甫著《稗勺》,見有題曰《真雅文俗》,其文雲:
紫幢王孫文昭厭交旗下人士,謂非真雅。高南阜評南方士人多文俗。
二君皆與餘善。
覺得南阜山人洵是妙人,出詩集七卷讀之,雖有可喜處,惜實不解詩,總無
可說。不佞最善傅青主,可謂真雅,若南阜者當在次位。詩集卷二中有《兒
童詩》《小娃詩》各四首,此類文字非俗士所能下筆也。
(廿七年七月十六日)
□1938年
7月
26日刊《北平晨報》,署名藥堂
□收入《書房一角》
題四奇合璧
《四奇合璧》四卷,光緒八年刊,題花下解人編,卷首有三借廬主人序,
稱吾友慕真山人所作。案鄒弢著《三借廬贅談》卷四有俞吟香一則,中雲:
君姓俞名達,自號慕真山人,中年累於情,餘以惜玉憐香才人常事,
未敢深懲其失也。比來揚州夢醒,誌在山林,而塵紲羈牽,遽難擺脫,
甲申初夏遽以風疾亡,為之嘆息不已。著有《醉紅軒筆話》,《花間棒),
《吳中考古錄》,《閑鷗集》等書,詩亦清雅不俗。
《申報》館光緒四年間刊有《青樓夢》六十四迴,亦是慕真山人著,有鄒弢
序文,而《贅談》中並不說及。《四奇合璧》豈即《花間棒》耶,疑未能明。
所謂四奇,乃是美談、韻語、癡想、綺愁各一卷,蓋是李笠翁《閑情偶寄》,
張山來《幽夢影》之餘緒,而本來力弱,又是學步,遂愈見竭蹶,大有秀才
</br>
樂天但言跌如春妍而不言尖如春筍,謝靈運素足之婦而不及短足之
姝,即東昏玉奴步生蓮花,亦非以其小也。然女足不纏實佳。
張亨甫對於謝君的話蓋亦多佩服,在“瑣事記”中曾屢次稱引,末一節雲:
謝在杭又雲,金陵秦淮一帶,夾岸樓閣,中流簫鼓日夜不絕,蓋其
繁華佳麗,自六朝以來已然矣。杜牧詩雲,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後庭花。夫國之興亡豈關於遊人歌伎哉,六朝以聲樂亡,而東漢以節義,
宋人以理學,亦卒歸於亡耳。但使國家承平,管弦之聲不絕,亦足妝染
太平,良勝悲苦呻吟之聲也。
案原文見《五雜組》卷三地部一,在正經人看了或者以為不足為訓,我卻喜
其平易近人情,勝於假道學,雖然歌伎的製度本來也不是我所贊成的。《賭
棋山莊詞話》卷六雲:
去省會南門十裏,地曰洲邊、灣裏,皆水閣諸姬所居,詳張亨甫《南
浦秋波錄》。..道光辛巳洲邊災時,太守王君楚常禁人撲救,延燒殆
盡,後雖屢有興作,而壯麗終遜從前,非必嚴禁知斂跡,蓋亦一時財力
之不及。吾友張任如仁恬嚐言,神而五帝則人無不媚之者,人而娼妓則
人無弗溺之者,故二處為銷金巨壑,至五帝嘆寂寞,娼妓多貧窶,則民
窮財殫可知矣。乙曰予遊連江,填《金縷曲》寄芭川,中雲:
官府催租聲不斷,
誤幾家紅粉飄零死,
樂遊曲,猶佳耳。
蓋亦本此意也。嗟乎,論治者亦知歌舞為太平之象哉!
這意思與上文相似,謝枚如蓋亦知言者也。我們又因此得知太守王某的故事,
此人必是道學家,故能有此斷然處置,如俞理初所謂虐無告也。《秋波錄》
“瑣事記”中又有一則雲:
《唐才子傳》,西域辛文房所撰,《四庫全書》無完本,而日本固
有之,其於唐趙光遠頗致譏詞,以其作《北裏誌》故也。然光遠此書能
流傳異代,遠播絕域,視著書千萬言一旦灰飛煙滅,幸而存者又徒供人
覆醬瓿,則猶愈矣。
此言蓋是作者為自己解嘲,道理卻亦不錯。——不過遠播絕域一語稍有誤解,
西域人見到《北裏誌》恐亦還是在中國也。二書同是述青樓紅粉之言,正如
文房所說,但《秋波錄》出於近代,所記瑣屑事尤多,都是風俗史上的很好
資料,我覺得更有意思。近來想稍收集關於冶遊之書,而既不專精,又複吝
嗇,結果自然是不能大有所得,但就所有的書中看去,則此冊要算是很好的
一種了。此類書籍的蒐集保存責在圖書館,個人力量終是有限,寒齋收藏至
今亦總不過二十餘種而已。
孫耀卿編《叢書目錄拾遺》卷三雲,《華胥大夫雜著》,建寧張際亮撰,
光緒庚寅刊,其首二種即為《金台殘淚記》與《南浦秋波錄》,各三卷。高
坐庵主人近從海王村得《秋波錄》刊本,較抄本多人表數葉,又有自序,計
百五十字,末署太歲庚寅送春日。案錄中說及道光壬午後八年事,正是庚寅,
乃道光十年,距刻書之年已甲子一周矣。(六月十九日記)
□1938年
7月
20日刊北平《晨報》,署名藥堂
□未收入自編文集
讀南阜山人詩集
幼時讀《板橋詩抄》中絕句二十三首,乃於音五哥圖清格之外記得有高
西園。近閱鮑辛甫著《稗勺》,見有題曰《真雅文俗》,其文雲:
紫幢王孫文昭厭交旗下人士,謂非真雅。高南阜評南方士人多文俗。
二君皆與餘善。
覺得南阜山人洵是妙人,出詩集七卷讀之,雖有可喜處,惜實不解詩,總無
可說。不佞最善傅青主,可謂真雅,若南阜者當在次位。詩集卷二中有《兒
童詩》《小娃詩》各四首,此類文字非俗士所能下筆也。
(廿七年七月十六日)
□1938年
7月
26日刊《北平晨報》,署名藥堂
□收入《書房一角》
題四奇合璧
《四奇合璧》四卷,光緒八年刊,題花下解人編,卷首有三借廬主人序,
稱吾友慕真山人所作。案鄒弢著《三借廬贅談》卷四有俞吟香一則,中雲:
君姓俞名達,自號慕真山人,中年累於情,餘以惜玉憐香才人常事,
未敢深懲其失也。比來揚州夢醒,誌在山林,而塵紲羈牽,遽難擺脫,
甲申初夏遽以風疾亡,為之嘆息不已。著有《醉紅軒筆話》,《花間棒),
《吳中考古錄》,《閑鷗集》等書,詩亦清雅不俗。
《申報》館光緒四年間刊有《青樓夢》六十四迴,亦是慕真山人著,有鄒弢
序文,而《贅談》中並不說及。《四奇合璧》豈即《花間棒》耶,疑未能明。
所謂四奇,乃是美談、韻語、癡想、綺愁各一卷,蓋是李笠翁《閑情偶寄》,
張山來《幽夢影》之餘緒,而本來力弱,又是學步,遂愈見竭蹶,大有秀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