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氣球炸彈,是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由日本陸軍研製和使用的一種特殊武器。他們妄想利用太平洋上空強勁的氣流,把充滿氫氣的氣球作為炸彈運載者,“直接打擊”美國本土。這是一種異想天開的計劃,但是它卻付諸實施。經曆過戰爭的日本人,都曾聽說過這種炸彈。
鮑威爾繼續說道:“氣球炸彈的真相,其實是不是細菌炸彈呢?我深深地懷疑它同731部隊的新武器有著密切的關聯。”
“你到華盛頓的哥倫比亞特區去看看吧!在史密索尼亞曆史博物館裏至今還陳列著氣球炸彈的實物……這種氣球炸彈每次落到美國本土時,美國的化學家和醫學家們看後都對它的真相抱有很大的疑問。”鮑威爾的話包含著衝擊性的暗示。如果氣球炸彈就是細菌炸彈的話,那麽,軍部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所進行的那種“戰史上最幼稚的作戰”的說法,就得該換詞了。
“浮號”1與“糧糙總廠一號”
有一份關於日本陸軍暗示氣球炸彈和731部隊之間關係的擋案文件,題目是“陸軍省軍事課特殊研究處理要領”。它是陸軍省軍事課於戰爭結束的同時,下達給有關機關的一個通知。由於文件不長,在此全文引用如下:
1“浮號”:就是指氣球炸彈。文中引用的陸軍部軍事課通知,是服部學先生告知的,該文件是由新妻清一先生所保存。關於氣球炸彈問題,還有不少精心著作和研究文獻,如:足達左京先生著《氣球炸彈大作戰》(學藝書林出版)、鈴木俊平著《氣球炸彈》(新潮社出版)、佐久田昌一先生著《氣球炸彈始末記》(山手書房出版)等。
1982年3月13日鮑威爾訪日,筆者同他再次就氣球炸彈與731部隊的關係問題交換了意見。在鮑威爾訪日的同時,又同原731部隊的高橋班員進行接觸,打聽到了曾計劃在氣球炸彈裏裝載731部隊細菌的事實。這些情況的原委請參閱《惡魔的飽食筆記》(晚聲社出版)。
特殊研究處理要領
軍事課1945年8月15日
一、方針:為了不使敵方獲得有特殊研究的證據,必須從速處置。
二、實施要領:
1.“浮號”及其與登戶1的關係,把本文件要點立即傳達給兵本糙刈中佐處置。(15日8時30分)
1“登戶”:為前陸軍第九研究所的所在地。——譯者
2.關於關東軍、731部隊以及100部隊的問題,用電話傳達給關東軍藤井參謀處置。(本川參謀不在)
3.關於糧糙總廠一號,通知糧糙課主任(渡邊大尉)聯繫辦理。(15日9時30分)
4.召有關醫務主任直接傳達本文件要點,同小野寺少佐和山出中佐聯繫。(9時30分)
5.關於獸醫問題,各有關主任直接傳達本文件,已同土江中佐聯繫結束(其他均發文件)。(10時)
“特殊研究處理要領”是不能讓“敵方”獲得“特殊研究”的證據,令其從速做出處理的命令。
鮑威爾詢問氣球炸彈與731部隊關係時,我當即聯想起上述陸軍的檔案文件。
反覆閱讀“處理要領”後,隱藏在這份通知背後的黑暗輪廓就浮現出來了。這份通知不是匯總出“特殊研究”項目,它也不是毫無關係的獨立項目,而是具體地列舉出同“敵方”有關的應立即迅速處理的事項。
這些通知中所謂“敵方”,就是指美、英兩國為主力的盟軍,特別是指美軍而言。從戰爭結束前夕的軍事形勢看,則不言而喻了。通知所列項目是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也不能讓美軍沒收的絕密項目。雖說是一份枯燥無味的檔案文件,但是反覆推敲起來,就可以看出下達這份通知的當事人的意圖。
“處理要領”一開頭提到的“浮號”,可能就是指氣球炸彈而言。
鮑威爾的提問,變成了穿過大腦的閃光,一下了把“浮號”照了出來。
“浮號”——關東軍——731部隊——100部隊——糧糙總廠一號——醫務問題——獸醫問題以及“處理要領”都串在一條線上。
“浮號”是氣球炸彈,731和100部隊都是日軍擁有的細菌部隊。所謂“糧糙總廠一號”又是什麽呢?其真相尚未搞清楚。但是根據戰爭末期在糧糙總廠工作過的,現在在茨城縣的g·t先生來信發表的意見說,那可能是用來傷害美國小麥的銹病菌。這位先生在該廠從事過帝國大學農學部植物病理教研室的黑銹病菌孢子的耐久力的研究。
“醫務問題”和“獸醫問題”,是相應地指731和100部隊而言,或同他們相關聯的項目。
戰前,在東京新宿區若鬆町的陸軍醫院、陸軍防疫研究室裏有許多人體標本。其中有經烘幹變成木乃伊的人體,患過鼠疫的黑色屍體,霍亂、傷寒患者的標本也不少。
戰爭結束的同時,動員了許多研究人員、教育隊的少年兵,急忙處理了這些標本。在防疫研究室的後麵空地上,挖了一個深10米的大坑,把陳列在防疫研究室裏的許多用福馬林藥水泡的人體標本,連同玻璃瓶一起扔進去了。據有關人員的證詞:“人體標本的處理工作,從8月15日開始,足足用了一個月。”
這個有關人員說:“那個大坑約15米見方,10米深,深得可以把一幢三層樓房完全裝進去。在這個坑挖成時,把幾百個裝有人體標本的大廣口瓶和經過石蠟處理的人體組織標本都扔進了坑底……我記得當木乃伊人體標本扔進坑裏的時候,從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派來的人又從坑裏把它撿上來,拿迴帝大去了……在這些標本中也有一副傳令兵高橋的髒器,它被警視廳拿走了。”
這一時期處理人體標本的工作和前麵提到的陸軍省下達的“處理要領”是互為表裏的。估計讀者早已察覺了這一點。在新宿區若鬆町陸軍防疫研究室和陸軍軍醫學校裏,是否會有從哈爾濱拿迴的許多“馬魯太”的標本?在標本中是否也有在731部隊裏殺害的白人“馬魯太”的髒器和人頭呢?
所謂“醫務問題”,也許是指九州大學醫學部解剖美國俘虜活體事件的證據,總而言之,其意圖在於“消滅”構成戰爭犯罪的“證據”。如果是這樣,那麽就可以推斷出“浮號”(氣球炸彈)——731部隊——100部隊三者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
關於“浮號作戰”,《環境和測定技術》1982年第9期第10號在“環境與地球百話第25”和“鉿與’浮號‘作戰”(日本環境測定分析協會)中刊載了下述有趣的消息,文章中談到“b劑”,大概就是表示bacteriological(細菌)的細菌武器。
太平洋戰爭第二年試飛的氣球炸彈中有幾個到達了美國西海岸。舊金山廣播電台報導了日軍空襲的警報。氣球好不容易飛越了太平洋,是否被防空戰鬥機擊落了呢?據說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把它的金屬機械部分塗上了鈦等塗料”,進而又出現了性能良好的“鉿氧化劑”,後來,改變了計劃,“氣球”上不使用鉿了,而改用“富嶽”。把1943年11月3日明治的佳節定為“d日”(決戰日)。
</br>
鮑威爾繼續說道:“氣球炸彈的真相,其實是不是細菌炸彈呢?我深深地懷疑它同731部隊的新武器有著密切的關聯。”
“你到華盛頓的哥倫比亞特區去看看吧!在史密索尼亞曆史博物館裏至今還陳列著氣球炸彈的實物……這種氣球炸彈每次落到美國本土時,美國的化學家和醫學家們看後都對它的真相抱有很大的疑問。”鮑威爾的話包含著衝擊性的暗示。如果氣球炸彈就是細菌炸彈的話,那麽,軍部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所進行的那種“戰史上最幼稚的作戰”的說法,就得該換詞了。
“浮號”1與“糧糙總廠一號”
有一份關於日本陸軍暗示氣球炸彈和731部隊之間關係的擋案文件,題目是“陸軍省軍事課特殊研究處理要領”。它是陸軍省軍事課於戰爭結束的同時,下達給有關機關的一個通知。由於文件不長,在此全文引用如下:
1“浮號”:就是指氣球炸彈。文中引用的陸軍部軍事課通知,是服部學先生告知的,該文件是由新妻清一先生所保存。關於氣球炸彈問題,還有不少精心著作和研究文獻,如:足達左京先生著《氣球炸彈大作戰》(學藝書林出版)、鈴木俊平著《氣球炸彈》(新潮社出版)、佐久田昌一先生著《氣球炸彈始末記》(山手書房出版)等。
1982年3月13日鮑威爾訪日,筆者同他再次就氣球炸彈與731部隊的關係問題交換了意見。在鮑威爾訪日的同時,又同原731部隊的高橋班員進行接觸,打聽到了曾計劃在氣球炸彈裏裝載731部隊細菌的事實。這些情況的原委請參閱《惡魔的飽食筆記》(晚聲社出版)。
特殊研究處理要領
軍事課1945年8月15日
一、方針:為了不使敵方獲得有特殊研究的證據,必須從速處置。
二、實施要領:
1.“浮號”及其與登戶1的關係,把本文件要點立即傳達給兵本糙刈中佐處置。(15日8時30分)
1“登戶”:為前陸軍第九研究所的所在地。——譯者
2.關於關東軍、731部隊以及100部隊的問題,用電話傳達給關東軍藤井參謀處置。(本川參謀不在)
3.關於糧糙總廠一號,通知糧糙課主任(渡邊大尉)聯繫辦理。(15日9時30分)
4.召有關醫務主任直接傳達本文件要點,同小野寺少佐和山出中佐聯繫。(9時30分)
5.關於獸醫問題,各有關主任直接傳達本文件,已同土江中佐聯繫結束(其他均發文件)。(10時)
“特殊研究處理要領”是不能讓“敵方”獲得“特殊研究”的證據,令其從速做出處理的命令。
鮑威爾詢問氣球炸彈與731部隊關係時,我當即聯想起上述陸軍的檔案文件。
反覆閱讀“處理要領”後,隱藏在這份通知背後的黑暗輪廓就浮現出來了。這份通知不是匯總出“特殊研究”項目,它也不是毫無關係的獨立項目,而是具體地列舉出同“敵方”有關的應立即迅速處理的事項。
這些通知中所謂“敵方”,就是指美、英兩國為主力的盟軍,特別是指美軍而言。從戰爭結束前夕的軍事形勢看,則不言而喻了。通知所列項目是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也不能讓美軍沒收的絕密項目。雖說是一份枯燥無味的檔案文件,但是反覆推敲起來,就可以看出下達這份通知的當事人的意圖。
“處理要領”一開頭提到的“浮號”,可能就是指氣球炸彈而言。
鮑威爾的提問,變成了穿過大腦的閃光,一下了把“浮號”照了出來。
“浮號”——關東軍——731部隊——100部隊——糧糙總廠一號——醫務問題——獸醫問題以及“處理要領”都串在一條線上。
“浮號”是氣球炸彈,731和100部隊都是日軍擁有的細菌部隊。所謂“糧糙總廠一號”又是什麽呢?其真相尚未搞清楚。但是根據戰爭末期在糧糙總廠工作過的,現在在茨城縣的g·t先生來信發表的意見說,那可能是用來傷害美國小麥的銹病菌。這位先生在該廠從事過帝國大學農學部植物病理教研室的黑銹病菌孢子的耐久力的研究。
“醫務問題”和“獸醫問題”,是相應地指731和100部隊而言,或同他們相關聯的項目。
戰前,在東京新宿區若鬆町的陸軍醫院、陸軍防疫研究室裏有許多人體標本。其中有經烘幹變成木乃伊的人體,患過鼠疫的黑色屍體,霍亂、傷寒患者的標本也不少。
戰爭結束的同時,動員了許多研究人員、教育隊的少年兵,急忙處理了這些標本。在防疫研究室的後麵空地上,挖了一個深10米的大坑,把陳列在防疫研究室裏的許多用福馬林藥水泡的人體標本,連同玻璃瓶一起扔進去了。據有關人員的證詞:“人體標本的處理工作,從8月15日開始,足足用了一個月。”
這個有關人員說:“那個大坑約15米見方,10米深,深得可以把一幢三層樓房完全裝進去。在這個坑挖成時,把幾百個裝有人體標本的大廣口瓶和經過石蠟處理的人體組織標本都扔進了坑底……我記得當木乃伊人體標本扔進坑裏的時候,從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派來的人又從坑裏把它撿上來,拿迴帝大去了……在這些標本中也有一副傳令兵高橋的髒器,它被警視廳拿走了。”
這一時期處理人體標本的工作和前麵提到的陸軍省下達的“處理要領”是互為表裏的。估計讀者早已察覺了這一點。在新宿區若鬆町陸軍防疫研究室和陸軍軍醫學校裏,是否會有從哈爾濱拿迴的許多“馬魯太”的標本?在標本中是否也有在731部隊裏殺害的白人“馬魯太”的髒器和人頭呢?
所謂“醫務問題”,也許是指九州大學醫學部解剖美國俘虜活體事件的證據,總而言之,其意圖在於“消滅”構成戰爭犯罪的“證據”。如果是這樣,那麽就可以推斷出“浮號”(氣球炸彈)——731部隊——100部隊三者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
關於“浮號作戰”,《環境和測定技術》1982年第9期第10號在“環境與地球百話第25”和“鉿與’浮號‘作戰”(日本環境測定分析協會)中刊載了下述有趣的消息,文章中談到“b劑”,大概就是表示bacteriological(細菌)的細菌武器。
太平洋戰爭第二年試飛的氣球炸彈中有幾個到達了美國西海岸。舊金山廣播電台報導了日軍空襲的警報。氣球好不容易飛越了太平洋,是否被防空戰鬥機擊落了呢?據說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把它的金屬機械部分塗上了鈦等塗料”,進而又出現了性能良好的“鉿氧化劑”,後來,改變了計劃,“氣球”上不使用鉿了,而改用“富嶽”。把1943年11月3日明治的佳節定為“d日”(決戰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