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書記,我不瞞您,也瞞不住,在臨河,我孫慶能有今天,的確是劉沉同誌提拔推薦的結果。說實話,我對劉沉同誌的培養,一度充滿感激之情。”
“怎麽是一度,現在,不感激了嗎?”
“我也知道,這些話傳出去,是要背忘恩負義的名聲的。可,我們進入位置幹什麽,是賴在平台上,還是幹一番事業?劉沉同誌剛愎自用,根本就聽不進去任何不同意見和建議,明知道決策是錯的,還必須無條件服從。個人受點委屈不算什麽,眼睜睜看著建設受損失,老百姓背後戳脊梁骨,這才叫糟心哪!”
政治經驗告訴他,風起青萍之末,孫慶之舉,說明他已經嗅出了劉沉眼前的政治危機,才迫不及待撇清和劉沉的關係,為自己留出政治上的退路。眼前的政治危機,孫慶都能察覺,以劉沉的精明,而仍然一意孤行,是當局者迷,還是另有考慮?白向偉邊沉思,邊笑著說:“孫慶同誌,你是抱屈自己沒有用武之地吧?”
孫慶身子前探一些:“白書記,我這人沒有別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我的性格不適宜把方向,天生就是搞配合做副手的料,如果,我接劉沉同誌當市長,您駕轅,我拉套,要是敢不盡力,您情使勁用小鞭抽了。”
白向偉神情嚴肅起來:“孫慶同誌,省委並沒有通知要調劉沉同誌走,你談這個事,是不是早了些?”
孫慶不以為然:“白書記,我可是在給您掏心窩子說話!”
白向偉踱了幾步,一語雙關地:“孫慶同誌,謝謝你對我的信任。如果,真有一天臨河市長位置出現空缺的話,我會記住你今天說的這些話的。”
孫慶眉梢跳蕩著喜悅:“那就謝謝白書記了。劉沉前院已經夠他撲騰的了,現在,後院也起了火,沈娜準備向他提出離婚。這一鬧,他在沈書記麵前的信任,就等於徹底斷了,肖光書記本來就對他有看法,他的政治前途還能有多遠?”
白向偉強忍住心裏陣陣上翻的厭惡,眉頭緊蹙,說:“孫慶同誌,前世修來同船渡,對同事家庭矛盾幸災樂禍,無論如何,算不上胸懷坦蕩、與人為善吧?”
正可謂交淺言深,孫慶知道自己太急於表白了,現在話已出去,想收迴來是不可能了,趕忙拿別的話虛掩一下,退了出去。
白向偉過去把窗子打開,想把屋裏瀰漫的瘴氣全部趕跑,看來,臨河的形勢,比自己想像的還要複雜得多,正在沉思的時候,沈娜陪著錢明軍來找他了。
錢明軍到臨河後,白向偉高度重視,“5·22事件”要求凡涉及到的部門,必須全力配合:“非常事件,非常時刻,如果發現有誰包庇袒護,怕承擔責任和得罪人,造成中央調查組工作延誤的,一律就地免職。”
白向偉上任後,第一次這樣狠著聲黑著臉說話,被機關幹部稱為市委大樓的第一號令。在中國,不怕法律,怕政策;不怕政策,怕一把手發話。所以,錢明軍一行的工作,應該說開展得還算順利,點到哪個局、委的名,一把手馬上風風火火地趕來,態度恭謹,禮數周到,談起汙染,個個義憤填膺,言之鑿鑿,隻差沒有拍案而起,不由人不信,汙染在臨河,早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事,讓錢明軍他們不知不覺中產生疑惑:自己到底是來調查汙染事件的,還是來聽先進經驗匯報的?
沈娜似乎早就料到了這一切,在一天傍晚後,邀他到臨河邊散步。
“怎麽樣,臨河的幹部,落實中央的精神是堅決的,抓工作是不辭辛勞的,雖然出了“5·22”這麽一個偶然的汙染事件,但事件發生後,市領導反應敏捷,魄力非凡,行動迅速,關心群眾疾苦,帶頭給遇難學生家屬捐款,譜寫了一曲新時期幹群關係的讚歌。”
“沈娜,你這是什麽意思?”
“省裏的調查組,就是這樣給泡迴去的,你過來看。”
13先到為君後到為臣(2)
錢明軍有點沒明白過來:“看什麽?”
“看什麽,汙染的河!”沈娜悲哀地搖頭:“現在,在臨河,差不多是有水皆汙了。將來,我們的子孫,要付出多少倍於我們今天發展的代價,才能使這些河流重新變清?”
錢明軍下到河邊一看,一股濃濃腥臭的黑水裹著從上遊不遠處衝下來,又一點一點地消融擴散到下遊。這麽說,中央調查組下到臨河,照樣有人敢我行我素。糊弄,自己整個是被糊弄了。他一句話不說,轉身大步向城裏走去。
沈娜滯重的目光,再次投向暮色越鎖越嚴的臨河。
當晚,誰也沒有通知,中央調查組自己打計程車,悄然搬到城區邊上一家不顯眼的招待所裏,接著,馬不停蹄分成兩隊,一隊扛著攝像機,沿著臨河去查汙水到底是從哪兒排出來的;一隊留在招待所,對“5·22事件”所有資料重新進行綜合分析。行動前,錢明軍要求所有人的通訊工具全部上交,由他統一保管,房間的電話,也親自把招待所的總經理叫上來,讓他全部掐掉:“從現在起,誰沒經過我的同意,和外邊進行通訊聯繫,我就認為你是在通風報信。”
天亮時,兩邊的消息同樣讓他震驚。
在家的這一隊,根據“5·22事件”汙染危害程度推斷,如果隻是瑞雪公司在排汙,依照現有的生產能力,即使全部直排,也造不成這麽嚴重的後果。錢明軍想了想,最終把這個結論告訴了沈娜。
</br>
“怎麽是一度,現在,不感激了嗎?”
“我也知道,這些話傳出去,是要背忘恩負義的名聲的。可,我們進入位置幹什麽,是賴在平台上,還是幹一番事業?劉沉同誌剛愎自用,根本就聽不進去任何不同意見和建議,明知道決策是錯的,還必須無條件服從。個人受點委屈不算什麽,眼睜睜看著建設受損失,老百姓背後戳脊梁骨,這才叫糟心哪!”
政治經驗告訴他,風起青萍之末,孫慶之舉,說明他已經嗅出了劉沉眼前的政治危機,才迫不及待撇清和劉沉的關係,為自己留出政治上的退路。眼前的政治危機,孫慶都能察覺,以劉沉的精明,而仍然一意孤行,是當局者迷,還是另有考慮?白向偉邊沉思,邊笑著說:“孫慶同誌,你是抱屈自己沒有用武之地吧?”
孫慶身子前探一些:“白書記,我這人沒有別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我的性格不適宜把方向,天生就是搞配合做副手的料,如果,我接劉沉同誌當市長,您駕轅,我拉套,要是敢不盡力,您情使勁用小鞭抽了。”
白向偉神情嚴肅起來:“孫慶同誌,省委並沒有通知要調劉沉同誌走,你談這個事,是不是早了些?”
孫慶不以為然:“白書記,我可是在給您掏心窩子說話!”
白向偉踱了幾步,一語雙關地:“孫慶同誌,謝謝你對我的信任。如果,真有一天臨河市長位置出現空缺的話,我會記住你今天說的這些話的。”
孫慶眉梢跳蕩著喜悅:“那就謝謝白書記了。劉沉前院已經夠他撲騰的了,現在,後院也起了火,沈娜準備向他提出離婚。這一鬧,他在沈書記麵前的信任,就等於徹底斷了,肖光書記本來就對他有看法,他的政治前途還能有多遠?”
白向偉強忍住心裏陣陣上翻的厭惡,眉頭緊蹙,說:“孫慶同誌,前世修來同船渡,對同事家庭矛盾幸災樂禍,無論如何,算不上胸懷坦蕩、與人為善吧?”
正可謂交淺言深,孫慶知道自己太急於表白了,現在話已出去,想收迴來是不可能了,趕忙拿別的話虛掩一下,退了出去。
白向偉過去把窗子打開,想把屋裏瀰漫的瘴氣全部趕跑,看來,臨河的形勢,比自己想像的還要複雜得多,正在沉思的時候,沈娜陪著錢明軍來找他了。
錢明軍到臨河後,白向偉高度重視,“5·22事件”要求凡涉及到的部門,必須全力配合:“非常事件,非常時刻,如果發現有誰包庇袒護,怕承擔責任和得罪人,造成中央調查組工作延誤的,一律就地免職。”
白向偉上任後,第一次這樣狠著聲黑著臉說話,被機關幹部稱為市委大樓的第一號令。在中國,不怕法律,怕政策;不怕政策,怕一把手發話。所以,錢明軍一行的工作,應該說開展得還算順利,點到哪個局、委的名,一把手馬上風風火火地趕來,態度恭謹,禮數周到,談起汙染,個個義憤填膺,言之鑿鑿,隻差沒有拍案而起,不由人不信,汙染在臨河,早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事,讓錢明軍他們不知不覺中產生疑惑:自己到底是來調查汙染事件的,還是來聽先進經驗匯報的?
沈娜似乎早就料到了這一切,在一天傍晚後,邀他到臨河邊散步。
“怎麽樣,臨河的幹部,落實中央的精神是堅決的,抓工作是不辭辛勞的,雖然出了“5·22”這麽一個偶然的汙染事件,但事件發生後,市領導反應敏捷,魄力非凡,行動迅速,關心群眾疾苦,帶頭給遇難學生家屬捐款,譜寫了一曲新時期幹群關係的讚歌。”
“沈娜,你這是什麽意思?”
“省裏的調查組,就是這樣給泡迴去的,你過來看。”
13先到為君後到為臣(2)
錢明軍有點沒明白過來:“看什麽?”
“看什麽,汙染的河!”沈娜悲哀地搖頭:“現在,在臨河,差不多是有水皆汙了。將來,我們的子孫,要付出多少倍於我們今天發展的代價,才能使這些河流重新變清?”
錢明軍下到河邊一看,一股濃濃腥臭的黑水裹著從上遊不遠處衝下來,又一點一點地消融擴散到下遊。這麽說,中央調查組下到臨河,照樣有人敢我行我素。糊弄,自己整個是被糊弄了。他一句話不說,轉身大步向城裏走去。
沈娜滯重的目光,再次投向暮色越鎖越嚴的臨河。
當晚,誰也沒有通知,中央調查組自己打計程車,悄然搬到城區邊上一家不顯眼的招待所裏,接著,馬不停蹄分成兩隊,一隊扛著攝像機,沿著臨河去查汙水到底是從哪兒排出來的;一隊留在招待所,對“5·22事件”所有資料重新進行綜合分析。行動前,錢明軍要求所有人的通訊工具全部上交,由他統一保管,房間的電話,也親自把招待所的總經理叫上來,讓他全部掐掉:“從現在起,誰沒經過我的同意,和外邊進行通訊聯繫,我就認為你是在通風報信。”
天亮時,兩邊的消息同樣讓他震驚。
在家的這一隊,根據“5·22事件”汙染危害程度推斷,如果隻是瑞雪公司在排汙,依照現有的生產能力,即使全部直排,也造不成這麽嚴重的後果。錢明軍想了想,最終把這個結論告訴了沈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