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杖打伍子胥,一半是為孫武這一段公案,一半是為了打下伍子胥氣焰,叫他順從。這是一頓殺威棒,他指望伍子胥不敢再以功臣和老臣自居,他日伐齊別再有微詞,別再橫豎阻攔,讓他掃興。他心裏暗暗記著數兒,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一棒也不準少的。孫武看見棍棒交加,看見伍子胥那頭白發和身上的血跡,感到一陣陣心痛,也感到一陣陣心寒,可是他唯有喊幾聲“伍大夫!伍大夫!你替孫武受過了!”,唯有在囚籠裏急得跺腳而已。伯嚭見夫差命人責杖伍子胥,也是一驚,接著竊竊心喜,巴不得看到這位“驕橫的老兒”受皮肉之苦,及至那棍棒撩起血肉來,也不免倒吸一口冷氣。作為夫差近臣,他的心頭也有一種兔狐之悲,有點兒後怕。伯嚭忙跪下叩首道:“大王,念伍大夫年邁,請大王寬恕罷!”夫差哼了一聲,把脊樑給了伯嚭,不數到四十整,他是絕不會半途而廢的。
打完了。伍子胥被抬下去了。
輪到孫武了。夫差一揮手:“把孫將軍和家小全放了,送將軍迴姑蘇!”
所有的人都為之一愣。這是真的嗎?
風拂旌旗,唿啦啦響。那一百套“太牢”,牛們,羊們,豬們,在咩咩哞哞地叫著。
夫差:“還愣著做什麽?”
這才有徒卒去開囚籠。伯嚭忙上前:“將軍受苦了!”陳國君侯也惶惑地施了一禮道:“請將軍千萬鑑諒,小國君侯實出無奈。”孫武沒工夫理會伯嚭和陳國諸侯,他想這吳王夫差放了他,反而麻煩了,不知道以後又要弄出什麽事情來。
孫武喊道:“大王,孫武實在是有欺君之罪的啊,大王為何不治我之罪?”
夫差:“將軍想自尋不痛快麽?”
孫武:“若承蒙大王恩澤不問孫武之罪,就請放還山野!”
夫差冷笑:“休要執迷不悟!寡人念先王有話,權且寬赦你一迴。孫武你須記著,有其一,沒有其二,其三,下不為例。寡人即將發兵伐齊,要爾戴罪立功!”
“大王!”
“送孫將軍全家迴姑蘇!”
君王之命不可違,雖然拆了囚籠,孫武沒有被鎖著,一家老小還是被押送著迴姑蘇去了。
誰也不知道,吳王夫差為何會如此開恩,也許,吳王還是幻想著要孫武率兵作戰?這隻猜對於一半兒。對於夫差,這個決策卻並不是那樣簡單的,剎那間他忽然想起了若幹年前父王的一段教訓,大意是:孫子兵法不僅是治軍之道,也是用人之道。用兵貴在曲,不在直,你懷疑他,也要用他;你用他,再給他戴上嚼子;你給他戴上了嚼子,再賜他些俸祿;你賜了他俸祿,再削平他的氣焰,你就是砍了他的腦殼,也要用楠木之棺槨,金銀寶器陪葬,厚厚地埋葬他。如此這般,寡人之所以為寡人,大王之所以為大王也……當然,夫差根本沒能從孫子兵法中找到這些意思,也無法得知他的父王闔閭是怎麽就悟出了這一層帝王之道,可是,他為今日能用這番訓導來對付孫武,感到得意洋洋。
第37章 沙場隕慈殤
這個無雨的夏天,燥得人心要長荒草了。天熱得像燒紅了的爐膛,地燙得如烤軟了的炮烙。孫武的心裏燥得要發狂。
囚籠把他送到吳國邊境,車馬和甲徒把他送迴了姑蘇。寧靜的山鄉家園忽然間就被大火焚為灰燼,從前的將軍府又成了他全家的棲身之處,人生的這個圓圈可是劃得太大了,轉了十幾年又轉迴了原地。畢竟物是人非了,在孫武的心目中,將軍府也是個囚籠,悶得他透不過氣來。應該說,昨日的孫武已經死了,而且入了殮,出了殯了,在生生死死之後,經過一番羞辱,他更討厭現在的虛榮!他也知道,在這虛榮的背後,潛藏著可怕的危險,你看麽:吳國君王把伍子胥打了個皮開肉綻,卻讓你重新住進將軍府,是叫你飽食終日優哉遊哉麽?不,吳王是讓你去行軍,去作戰,去廝殺,死,也死在沙場!可是,孫武的內心十分厭惡血腥,厭惡並且逃避著戰爭!他肯定是要在吳王麵前重彈“不戰”“慎戰”那些“老調”的。一旦他掃了君王的興,一旦他拒絕了君王的任用,那麽,後果是什麽?會不會殃及帛女和漪羅?會不會家破人亡?
天太熱了,太熱了。
他們要置你於死地的。他自言自語。現在該有個結果了,他又自言自語。
你無處逃遁!他喊了一聲,喊聲令他自己也吃了一驚。
帛女應聲而出:“長卿,你沒事吧?”
“沒事沒事我哪裏有什麽事?”
孫馳也隨後來了:“父親,我要請教您關於太公兵法……”
“休要再說什麽兵法!”帛女和孫馳麵麵相覷。
“啊,你們——下去吧!”孫武覺察到了自己過於粗暴,盡量地和悅些。
妻和子都是無辜的。
外麵,戰車轔轔,戰馬蕭蕭,從南方調集的軍隊正經過姑蘇城,到姑蘇台下集結。外麵到處是兵甲,到處是長戈,瀰漫著緊張的戰爭氣氛。
吳王就要發兵攻齊了。
吳王夫差派人宣他明早五更上朝議事。
明天早晨,五更!
你對他說什麽?你說,我不幹了!
他呢?他說,滅你九族。孫武又在自說自話。
帛女說:“長卿你怎麽了你到底怎麽了?”
“沒怎麽,沒事。”他的心裏太憋悶了。
他去看望伍子胥,他惦記著挨了一頓棍棒的伍子胥怎麽樣了。
畢竟是六十歲的老人了,白發人伍子胥被杖責四十之後,險些要了命。皮肉筋骨之苦,實在苦不堪言。他躺在床上養傷,隻可俯臥,不敢平躺著,碰到傷處就痛得呻吟不止。當然,伍子胥呻吟也隻是在家裏閉了門呻吟,是不肯讓吳王夫差和太宰伯嚭聽見的,他生性就是這樣執拗。更苦的,是他的內心。這一頓好打,明明白白告訴他,開了打戒,殺戒也是隨時可開的。分明是警告他,要麽順遂君王之意,不再提越國是什麽隱患,全力輔佐大王北上伐齊;要麽,就閉上嘴,休要再引火燒身。對於剛烈,耿直,把身家性命都交給吳國的伍子胥來說,順水推舟辦不到,緘口不言也不能,那麽,夫差對他開殺戒,就僅僅是時間的問題了。這一點,伍子胥心裏明白,痛苦也就苦在“明白”二字上。
家人來報:“孫將軍來見。”
伍子胥想坐起來,奈何棒瘡在股,疼痛得受不住,孫武趕緊扶伍子胥躺下。
孫武:“子胥兄,你替孫武受過了!”
伍子胥:“哪個替你受過?”
“孫武連累了你啊!”
伍子胥笑:“將軍說這話,是拉我做你的朋黨不成?你這可是癡心妄想。”
“看來伍子胥棒傷不疼。”
“你想試一試?”
“不試也是知道的。”
“唉,”伍子胥嘆了口氣說,“大王決非為你孫武打伍子胥,乃是為伍子胥打伍子胥啊!我向來實話實說,不會昧著良心的,早已得罪了君王,也得罪了他身邊的佞臣伯嚭。他們這才尋個因由,用棍棒說話,出一口惡氣。伍子胥幾十年輔佐先王少君,不知有家,隻知有國,未料到他們竟然會……叫我老朽受此棍棒之苦啊!”
</br>
打完了。伍子胥被抬下去了。
輪到孫武了。夫差一揮手:“把孫將軍和家小全放了,送將軍迴姑蘇!”
所有的人都為之一愣。這是真的嗎?
風拂旌旗,唿啦啦響。那一百套“太牢”,牛們,羊們,豬們,在咩咩哞哞地叫著。
夫差:“還愣著做什麽?”
這才有徒卒去開囚籠。伯嚭忙上前:“將軍受苦了!”陳國君侯也惶惑地施了一禮道:“請將軍千萬鑑諒,小國君侯實出無奈。”孫武沒工夫理會伯嚭和陳國諸侯,他想這吳王夫差放了他,反而麻煩了,不知道以後又要弄出什麽事情來。
孫武喊道:“大王,孫武實在是有欺君之罪的啊,大王為何不治我之罪?”
夫差:“將軍想自尋不痛快麽?”
孫武:“若承蒙大王恩澤不問孫武之罪,就請放還山野!”
夫差冷笑:“休要執迷不悟!寡人念先王有話,權且寬赦你一迴。孫武你須記著,有其一,沒有其二,其三,下不為例。寡人即將發兵伐齊,要爾戴罪立功!”
“大王!”
“送孫將軍全家迴姑蘇!”
君王之命不可違,雖然拆了囚籠,孫武沒有被鎖著,一家老小還是被押送著迴姑蘇去了。
誰也不知道,吳王夫差為何會如此開恩,也許,吳王還是幻想著要孫武率兵作戰?這隻猜對於一半兒。對於夫差,這個決策卻並不是那樣簡單的,剎那間他忽然想起了若幹年前父王的一段教訓,大意是:孫子兵法不僅是治軍之道,也是用人之道。用兵貴在曲,不在直,你懷疑他,也要用他;你用他,再給他戴上嚼子;你給他戴上了嚼子,再賜他些俸祿;你賜了他俸祿,再削平他的氣焰,你就是砍了他的腦殼,也要用楠木之棺槨,金銀寶器陪葬,厚厚地埋葬他。如此這般,寡人之所以為寡人,大王之所以為大王也……當然,夫差根本沒能從孫子兵法中找到這些意思,也無法得知他的父王闔閭是怎麽就悟出了這一層帝王之道,可是,他為今日能用這番訓導來對付孫武,感到得意洋洋。
第37章 沙場隕慈殤
這個無雨的夏天,燥得人心要長荒草了。天熱得像燒紅了的爐膛,地燙得如烤軟了的炮烙。孫武的心裏燥得要發狂。
囚籠把他送到吳國邊境,車馬和甲徒把他送迴了姑蘇。寧靜的山鄉家園忽然間就被大火焚為灰燼,從前的將軍府又成了他全家的棲身之處,人生的這個圓圈可是劃得太大了,轉了十幾年又轉迴了原地。畢竟物是人非了,在孫武的心目中,將軍府也是個囚籠,悶得他透不過氣來。應該說,昨日的孫武已經死了,而且入了殮,出了殯了,在生生死死之後,經過一番羞辱,他更討厭現在的虛榮!他也知道,在這虛榮的背後,潛藏著可怕的危險,你看麽:吳國君王把伍子胥打了個皮開肉綻,卻讓你重新住進將軍府,是叫你飽食終日優哉遊哉麽?不,吳王是讓你去行軍,去作戰,去廝殺,死,也死在沙場!可是,孫武的內心十分厭惡血腥,厭惡並且逃避著戰爭!他肯定是要在吳王麵前重彈“不戰”“慎戰”那些“老調”的。一旦他掃了君王的興,一旦他拒絕了君王的任用,那麽,後果是什麽?會不會殃及帛女和漪羅?會不會家破人亡?
天太熱了,太熱了。
他們要置你於死地的。他自言自語。現在該有個結果了,他又自言自語。
你無處逃遁!他喊了一聲,喊聲令他自己也吃了一驚。
帛女應聲而出:“長卿,你沒事吧?”
“沒事沒事我哪裏有什麽事?”
孫馳也隨後來了:“父親,我要請教您關於太公兵法……”
“休要再說什麽兵法!”帛女和孫馳麵麵相覷。
“啊,你們——下去吧!”孫武覺察到了自己過於粗暴,盡量地和悅些。
妻和子都是無辜的。
外麵,戰車轔轔,戰馬蕭蕭,從南方調集的軍隊正經過姑蘇城,到姑蘇台下集結。外麵到處是兵甲,到處是長戈,瀰漫著緊張的戰爭氣氛。
吳王就要發兵攻齊了。
吳王夫差派人宣他明早五更上朝議事。
明天早晨,五更!
你對他說什麽?你說,我不幹了!
他呢?他說,滅你九族。孫武又在自說自話。
帛女說:“長卿你怎麽了你到底怎麽了?”
“沒怎麽,沒事。”他的心裏太憋悶了。
他去看望伍子胥,他惦記著挨了一頓棍棒的伍子胥怎麽樣了。
畢竟是六十歲的老人了,白發人伍子胥被杖責四十之後,險些要了命。皮肉筋骨之苦,實在苦不堪言。他躺在床上養傷,隻可俯臥,不敢平躺著,碰到傷處就痛得呻吟不止。當然,伍子胥呻吟也隻是在家裏閉了門呻吟,是不肯讓吳王夫差和太宰伯嚭聽見的,他生性就是這樣執拗。更苦的,是他的內心。這一頓好打,明明白白告訴他,開了打戒,殺戒也是隨時可開的。分明是警告他,要麽順遂君王之意,不再提越國是什麽隱患,全力輔佐大王北上伐齊;要麽,就閉上嘴,休要再引火燒身。對於剛烈,耿直,把身家性命都交給吳國的伍子胥來說,順水推舟辦不到,緘口不言也不能,那麽,夫差對他開殺戒,就僅僅是時間的問題了。這一點,伍子胥心裏明白,痛苦也就苦在“明白”二字上。
家人來報:“孫將軍來見。”
伍子胥想坐起來,奈何棒瘡在股,疼痛得受不住,孫武趕緊扶伍子胥躺下。
孫武:“子胥兄,你替孫武受過了!”
伍子胥:“哪個替你受過?”
“孫武連累了你啊!”
伍子胥笑:“將軍說這話,是拉我做你的朋黨不成?你這可是癡心妄想。”
“看來伍子胥棒傷不疼。”
“你想試一試?”
“不試也是知道的。”
“唉,”伍子胥嘆了口氣說,“大王決非為你孫武打伍子胥,乃是為伍子胥打伍子胥啊!我向來實話實說,不會昧著良心的,早已得罪了君王,也得罪了他身邊的佞臣伯嚭。他們這才尋個因由,用棍棒說話,出一口惡氣。伍子胥幾十年輔佐先王少君,不知有家,隻知有國,未料到他們竟然會……叫我老朽受此棍棒之苦啊!”
</br>